安祥禅

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
正文

耕云书笺:示观然(二十五)

(2014-10-23 00:31:30) 下一个
 二五、时时观心,莫放一念

  披读廿二日来信,为法为人恳到无比,足证我执已破,法执已薄,唯存大悲大愿耳。以此报恩,何恩不报?本此弘法,功德岂可量哉!

今后教人应责以“莫放一念”,时时观心,终有圆满之日。而青天白日心胸,光风霁月风范,实为禅之典范。苟无矢志为善之诚,纵悟亦必流入他途。此所以古来以“仁者”相期者也,且亦可杜狂禅之隙。倘人天之器不具,侈言成圣,岂不谬乎、狂欤?

某某进境甚速,大异往昔。苟臻“无我”,则人人可亲矣;能臻“无法”,斯诚“吾心如皎月”也。吾法善能变化气质,能持之以恒,来日可观。

某某福泽深厚,学禅可使其绽放生命光热而了无遗憾,惟不宜操之过急,宜当从容中道。

某某有此志,必成大器,当以观心为正行 —— 莫忽一念,以时时自问“真实的必是原本如此的,原本是个什么?”为诱因,辅以励正行、时反省,时节若熟,豁然澈悟,乃必然事。惟此成佛大事,切莫心存幸致,妄期速效为要,请时提示,叮咛之。

缘生可贵,福缘难得;能相结识,莫非前定。语我会友,务宜珍惜,相磋互砺,庶不负一期胜缘耳。否则蹉过此刻,何劫相逢?思之、惜之!

每日当阅《圜悟心要》三五则,细味之,当有裨益。《坛经》尤不可忽。

凡自诩悟理者,以“莫乱讲”止之可也。究实而言,理之至极,离言诠故。

我法列祖传承以来,向以安心为主旨;臻其极则,吾宗无言句,亦无一法予人,故切须劝导必以反省忏悔为初步。至修行,其要着辄为修正想念行为,匡之于正。中间特应注重调和,盖虑“执之失度,必入邪路”也。至修定,吾宗以观心为主,一切觉受发生皆不喜、不执;一切境界现前,皆以般若慧空之,即是以实相印之,则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矣。

                                             (一九八三年四月十四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