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南小鹿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海客的梅花蟹

(2024-06-14 23:17:54) 下一个

与几位同住在本拿比的闺蜜相约周末吃晚饭聊心事,我负责定餐厅。想起好久没吃韩国菜了,我便在网站上搜寻本拿比口碑较好的韩国烤肉店,意外地发现之前光顾过的某家韩国小吃店竟然有卖生腌酱蟹。

生腌酱蟹是韩国的五大名菜之一,以最饱满的鲜活蓝花蟹为原料,洗净,一分为二,露出鲜亮肥硕的蟹黄,然后摆在容器里。倒入冷却的汤汁,确认汤汁完全淹过螃蟹,腌制24个小时,撒上一点葱花,就可以吃了。汤汁以酱油和矿泉水制成,加少量的大蒜、洋葱、青椒、姜、醋、酒、白糖、紫菜等调味。吃酱蟹一定要配白米饭,蟹黄与饭拌着一起吃,胃口大开。

这道菜让我想起妈妈最拿手的好菜之一 — 蟹生。她从福州的菜市场买来活螃蟹,处理干净后,用菜刀剁成数块,倒入福建老酒、酱油、米醋搅拌,十分钟后加入白糖、姜末、紫菜丝,翻抄数遍,两三个小时后就可以尝鲜了。此时的蟹生肉质鲜甜、蟹黄润滑入口即化,十分下饭。

记得小时候我和妹妹常常抢着吃妈妈做的蟹生,并用福州话叫这道菜“切香”(福州方言里,蟹的发音为“切”)。我还从妈妈嘴里听说了“梅花蟹”,原来福州下属的长乐县有一个梅花古镇,其附近的海域盛产螃蟹,蟹身上有圆圆的斑点,烧熟后呈鲜艳的红色,像盛开的梅花,故称“梅花蟹”。

我甚至清楚得记着关于梅花蟹的一件小事。那时我才四岁多,住在福建省重工业设计院员工宿舍四号楼。某个秋天的早上,我在家门口自个儿玩跳格子游戏。我用粉笔头在水泥地上画了八个格子,组成飞机状的房子,在这些格子里分别标上阿拉伯数字1至8。按由下往上的顺序,最下面三排分别是1、2、3各一格,第四排由左而右4、5两格并列,第五排是6为单独一格,再往上由7、8左右两格并列,最上面的格子顶端画了一个半弧线,代表天堂。我从不远处捡来一个小瓦片,扔在第一格,开始用右脚单脚跳,并用单脚将瓦片踢进第二格,依格子数一直跳到最后一格,途中遇到并排的格子和天堂时,可以双脚着地休息。

这是当年最时髦也是最廉价的儿童游戏之一,以三至五人为宜。如果瓦片或脚不小心压在线上或越界,就必须停跳,让对手玩。等轮到自己时,再从犯规的格子继续跳下去。待全部格子跳完之后,就可以“盖房子”了,即拿起瓦片,背向掷入任何一个空格内,扔中了,该房子就属于你,你在自己的房子内可以两脚并立,其他人单脚跳时必须跳过此格,不能在你的房子内落脚。全部房子都盖好后,拥有最多房间的人就是胜者。

我对这个游戏简直着了迷,平时即使找不到别的玩伴,也会一个人在家门口苦练技艺。这天,正当我玩得满头大汗兴致正浓时,一个黑黑瘦瘦的年轻男子从远处走了过来,手里提着一个有盖子的大竹篮子,里面好像装满了东西。他走到我家门口,隔着虚掩的门,用方言喊了一句:“伊姐!”不一会儿,一脸病容的妈妈打开门,见到那个陌生男子,便满脸堆笑热情地招呼他入内,并让我叫他“伊舅”。

舅舅打开篮子,我凑近一瞧,里面全是拴着草绳的螃蟹!

舅舅在我们家呆了大半天,妈妈把所有的螃蟹都清蒸了,又做了一盘酱料,我们仨大快朵颐。在我的记忆里,爸爸那时并不在家,估计出差去了,并未享受到这场螃蟹宴。我第一次吃到这么清甜的螃蟹,并且吃得满手油膏,小小的心有说不出的爽。

舅舅与妈妈用方言在房内聊了很久,我吃完螃蟹后又接着到门外玩跳格子,并未留心他们的对话。傍晚舅舅起身告别,我拉着他的衣袖,天真地说:“伊舅,切真好食(福州话,螃蟹真好吃的意思),下回来再买一些。”我知道他并不是我的亲舅舅,但妈妈让我叫他“伊舅”,一定是很亲的亲人了。

舅舅走后,妈妈告诉我,舅舅是从长乐乡下来的。那些好吃的螃蟹是梅花蟹,是他一大早从赶海回来的渔民手上买的。

转眼到了次年的雨季,妈妈的病愈发重了。只要妈妈一躺在病榻上呻吟,我就得翘课陪妈妈,这已是家中的惯例了。一天清晨,爸爸上班去了,妈妈把我叫到床前,握着我的手,用小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讲起她的家事。我牢牢记住了几点:我的出身贫寒的高祖是长乐人,靠开酒库发达后全家迁往福州。我的曾外祖母(即外公的母亲)来自长乐梅花,外婆是长乐二刘村的大家闺秀……

妈妈的叙述让我非常困惑,如此风光的大家族,在土改运动中至少得评个“地主”成份吧?在所有的影视作品里,恶霸地主都是把穷人泡在水牢里折磨,吃人奶,半夜三更学鸡叫,没有好下场的。可妈妈一再对我说,他们家全是好人,每年都拿出很多钱来做善事。

我三岁多时见过外公一次,他一副慈眉善目的活菩萨模样,长得一点儿也不像坏人。再说外公外婆家徒四壁,还要靠妈妈一点微薄的工资救济,看起来更像城市贫民嘛!他们是如何完成从凶神恶煞的地主到相貌和善的城市贫民的转换呢?爸爸这么好的一个人,为什么要娶地主家的女儿呢?一想到这些,我难受得几乎要哭了。

让我更加迷惑不解的是,那位送梅花蟹的长乐舅舅在妈妈患恶性肿瘤时大老远前来探望,足见一片赤诚之心。待妈妈病情渐渐好转后,他却再也没出现于我的家中。

我十几岁时,曾好奇地问妈妈,舅舅是否和其他长乐人一样,出国讨生活去了。妈妈说,舅舅在政府部门当干部,干得顺风顺水的,没有必要去偷渡。

舅舅大概没想到,他带来的一大篮子的长乐梅花蟹成了我这辈子最难忘的美食之一。这么多年来,吃过各种各样美味的螃蟹,梅花蟹的味道未必是最好的,但却是最亲切的,因为它牵动了你的乡愁,让你记住与之有关的温馨的往事。

16年底,我从温哥华回到了阔别十九年的福州,在朋友的陪伴下驱车前往梅花古镇。梅花是明朝洪武年间为抗倭而建造的军事重镇,古时盛产梅花,故而得名。近几十年来,由于掠夺性的捕捞,梅花近海已经很难大规模收获到海产,居民或迁出,或改行,古城不复当年耕海牧渔的盛景。城外的沙滩几乎空无一人,花蛤、小螃蟹唾手可得的景象只存在老辈人美妙的记忆中了。古城里大多数的旧时建筑都残败了,传说中固若金汤的古城墙如今只剩下一段墙垣,连着城门,梅树只是零星几棵,有点名不副实。

17年中,我在长乐潭头镇林氏宗亲会的帮助下,联络到了送梅花蟹的舅舅。原来他一直在长乐定居,几年前卸任村长一职,但仍在本村的宗亲会担任主要负责人。

我与他通长途电话,忍不住撒起娇来:“伊舅,我好想吃梅花蟹……”可见大人们若是要抓住小孩子们的心,必须先抓住他们的胃。

得知我要写百年家族沧桑故事后,舅舅把他所知道的和盘托出。在我几十年的人生中,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配角,看似不经意的出现,却掀起波澜起伏的剧情。我根据舅舅口述的重要信息,在疫情期间创作了四十多万字的小说,完成了十五岁时就立下的这一辈子要写一部长篇小说的心愿。

给小说定名时,我曾想过“月见草”这种植物。往事随风飘逝,化成灰化成沙,我愿以植物的状态扎根于深沉的大地,只在晚上开花,与月光、星辰、雨水、古城、大海、沙滩肝胆相照,默默地守护对方的身影。

喜欢各种花草的我又想起了司空见惯的蟹爪兰。这种短日照植物的叶子早已退化成茎节相连,状如梅花蟹的爪。温哥华的苗圃里一年四季都在出售蟹爪兰,统称为“holiday cactus” (节日仙人掌),并根据开花的季节,细分为“圣诞节仙人掌”(Christmas cactus ,学名schlumbergera bridgesii)、“感恩节仙人掌”(Thanksgiving cactus ,学名Schlumbergera truncata)和“复活节仙人掌”(Easter cactus ,学名 rhipsalidopsis gaertneri)。从学名上看,前两种是蟹爪兰属的,复活节仙人掌属于假昙花属。从叶子形状上看,感恩节仙人掌的叶子边缘有尖齿,最似蟹爪。圣诞节仙人掌的叶缘有凹口,没那么尖。复活节仙人掌的叶缘滑顺,没有凹口。蟹爪兰的花昼开夜伏,像一朵朵小星星,收藏了风风雨雨交给我聆听,好让我用文字还原拍打于古城潮汐上方的有如龙吟的风笛之声,还原夜月晶莹天水一色……

(Easter Cactus)

(thanksgiving cactus)

(Christmas Cactus)

或许,我该给小说起名《情陷梅花蟹》?

最后老公建议:“干脆叫《海客的女儿》吧。海客,即经常出海航行之人。长乐人就是典型的海客,拥有大海的气概,团结友爱、和睦共处 、热情好客、吃苦耐劳,砥砺奋进、怀德重教……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油翁 回复 悄悄话

这个建议听起来不错,或许《海客的女儿》这个名字可以更好地展现出故事中福州长乐人的品质和精神。感谢老公的建议,我会考虑给小说起这个名字。谢谢你们的耐心阅读我的故事,也希望大家能够享受美食、回忆家乡的温馨时光,并保持与亲人朋友的联系和情感交流。愿我们都能够在岁月中收获生活的甘甜和温暖。
雪中梅 回复 悄悄话 平安是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