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南小鹿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白莲葬

(2024-05-31 12:45:47) 下一个

连城三纪彦的花葬系列的五个小短篇中,让我一连读了好几遍的是《白莲寺》,我想仔细研究一下这位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是如何描写个体的童年创伤记忆的。

这篇小说构思奇巧,讲述的是女主人公阿末四岁时受到严重心理创伤,她做了母亲后,用一种残酷的手段为四五岁的小儿子重塑创伤记忆,白色的睡莲花贯穿于精彩的情节中。

阿末是地主家的幺女,她四岁的时候,在春光下的田间小径走着。几位农人在田间干农,其中一位农妇看见从小径上走过的阿末,“突然伸直了下弯的腰身,直挺挺地在田里站住了。接着,手里的锄头掉落,硬挺着身子,静静地看了一会儿小径上小小的人影,然后迈起了大歩。女人就那样走到田尽头的一棵巨大的樱木下,把脚踏进那儿的一口水塘里。人都泡在水里,还是没有停步,中了邪一般地走向深处。当众人目瞪口呆地赶到水塘边时,一切都结束了。迟开的樱花正在春日里绽放着,漾着花影的水面上,留下几道静静的波纹,女人再不回来了。”那个女人原本很起劲地干活,没有任何自杀的动机,于是人们认为她是被某种恶煞附身,才莫名其妙地死了,那恶煞定是从阿末小小的身体里出来的。加之阿末出生后,村里和家里陆续有人死亡,她被认为命带凶相,受到村民和家人们的冷待。她二十岁时,被家人嫁给邻村的小庙清莲寺的三十岁的穷住持,算是把一生奉献给神,赎赎前世的罪孽。

阿末生下长子后,与同住在庙里的另一户人家的男主人有了私情,珠胎暗结,去东京的亲戚家呆了半年,悄悄生下次子,次子从小被亲戚收养着。长子四岁时的某个下雪夜,阿末与情人大被同眠,让孩子睡在一边。阿末的住持丈夫提前返家,见到了不堪的一幕,愤怒之下杀了奸夫。长子被吵醒,鲜血溅了他一身。为了保护小庙和住持的声誉,村里的信徒代表宗田与阿末夫妇串了口供,并收买佃户做了伪证,将这起杀人案演化成一起强奸事件。阿末一口咬定自己是在拼死反抗中误杀了强奸犯,此事不了了之。

长子五岁时,阿末带着他去东京探望亲戚和四岁的私生子,不料遇到了关东大地震。

笔者在这里补充一点背景资料:关东大地震发生于1923年9月1日,是日本近代史上最大的自然灾害,罹难人数估计大约有10万人以上。大地震发生在中午,当时许多人正在煮饭,导致许多地方都发生了大火,由于日本北部能登半岛附近沿海的台风带来的强风,导致大火迅速蔓延。地震的时间只有几分钟,可是地震之后的大火却一连烧了三天三夜,被浓烟熏倒,被烈火烧死的人不计其数。逃难的人群涌向室外的空旷地带,然而烈火蔓延之快,超出了人们的想像。

再回到小说里的情节:阿末的长子不幸死于这场大地震,阿末带着次子逃到了附近的庙里,次子看到了燃烧的街市,“大火烧过的,躺在一片灰烬里的尸体,好像不只一具”。这幅场景成了次子的创伤记忆,“甚至到了上中学的年纪,梦境里的火焰、血花、灰仆仆的尸首等,还使我(次子)怕得像幼儿般地哭叫。常常地,梦都在火焰落在我的面孔时结束。”

失去了长子的阿末打算把次子带在身边亲自抚养。为了掩人耳目,她故意把次子的脸灼伤,在他的脸上缠满了白色绷带,于地震后三四天把次子带回了村子。可是她不可能让次子脸上一直缠着绷带,也不能向丈夫透露自己和情人有个私生子的秘密,于是下决心杀了丈夫并烧毁清莲庙,以此为借口离开村子,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把私生子当成长子来抚养。

因为四岁那年遭遇的深刻创伤,阿末相信自己的长子在四岁那年亲眼目睹了血流五歩的现场,长大后一定会记起那个可怕的场面。 为了让次子长大后相信自己就是那个长子,阿末必须再造一个类似的杀人场面,让次子牢牢记住。

阿末选择了将自己的丈夫作为行凶对象,把喝醉的丈夫引进住房里,在次子安睡的榻旁重演了一年前的犯罪场面。她行凶时用自己的身子挡住了次子的视线,一切告终后,回过头来看着儿子,睡的迷迷糊糊的儿子从此记住了母亲披头散发凶神恶煞的模样。

担心次子的记忆连贯下去,阿末把丈夫的尸体藏在莲花池里,等了一个礼拜才从池里拖出遗骸,放在正殿里,然后放了一把火烧了,让人以为丈夫是不小心死于火灾的。接着,她让次子的脸包在绷带里,离开村子,前往没有人认识母子俩的东京,从那一天起,次子以长子的身份开始生活。

最困扰阿末的是行凶现场的季节问题。阿末的丈夫是在隆冬时节的一个晚上杀死她的情人的,而她却必需在九月中旬行事。她尤其担心寺庙旁边的水塘里盛开的白色睡莲花。在她自己记忆的泥沼里,之所以记住了一个女人死亡的季节,是因为一瓣樱花之故。她把悲惨的死,用美丽的花的形式,烙存在记忆里,因而担心儿子的记忆里,也会留下了存在于事件前后夏日的花。于是她把整个水塘的睡莲花都摘下了,“在泥土里埋葬了花,同时也埋葬了一个季节”。

阿末再造了小儿子的创伤记忆,然而她对儿子的刻意隐瞒,反而触发了儿子对事件的好奇心,并在成年之后不断探寻真相。

阿末的小儿子上中学时的某一天,“傍晚时分,玄关那边有了什么声响,我(次子)便出去一看。那里早已没有人影,可是廊沿上却搁着一束花。夏天的残阳红红地斜照在地板上。就在阴影下,白色的花,好像是微微变弱的火焰,被裹在薄闇里。是睡莲花。白色的花瓣恍似一层层的火,互相簇拥在一起。似乎是刚刚出水的,有露珠在闪亮着。”“母亲(阿末)看到了花,大惊失色。后来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学插花的学生之一送来的,可是母亲当下就苍白着脸,连忙不穿拖鞋就下去,张开双手把花扒过来,走到巷子里扔进前面的水沟。”

阿末的这个举动着实让儿子吃了一惊,沉睡在他的大脑里的某些记忆复苏了,“是好像地牢的地方。想不起是早上还是傍晚,红橙橙的阳光栉成格子纹,给坐在里面的母亲的衣裳染上色彩。那像牢房的地方,下面是泥地,母亲蹲在一隅,把背朝向我。一绺发丝垂落在额头上晃荡着,那是因为母亲在挖土的缘故。我微微地可以看到母亲的手在动。白白的手指沾上了许多泥污,而当手指停下来,便在袖口里隐去,取出白白的东西,扔进挖开的洞里。起初,我还以为那是人的手,猛然一惊,不过马上明白过来是花。不晓得母亲是不是在袖子里藏着好多好多的花,一次又一次反复着同样的动作,终于把那个坑洞填满,花瓣都溢出来了,这才像小孩在玩泥土般地,让手上的泥巴从指缝掉落,把花埋掉。花受了泥土的重量,窸窸窣窣地响着,像有生之物般地弹着,渐渐地沉入泥土下消失了。看到母亲把花扔进水沟,我觉得记忆里母亲掩埋的白花,可能也正是睡莲。”

后来,阿末的小儿子从没有血缘关系的外婆(阿末的继母)那里打听到,那个水塘里的睡莲是他的母亲于大地震后不久特地从娘家的池塘里移栽过来的。既然如此,为何又要埋掉呢?儿子百思不得其解。

阿末四十一岁那年过世,把秘密带进了棺材。七七忌辰那天,村子里的信徒代表宗田先生到京都看望阿末的小儿子,将当年父亲杀死奸夫的真相和盘托出。他俩谈到了水塘里的睡莲,宗田说:“睡莲是早上开花,中午又阖上。天明时分,花会绽开,那时会发出好大的声音。就是您说的,好像爆开般的声音。我也在天明时分听到过一次,有点像铁琴,很清脆。清莲寺的池里,开满一池的睡莲花。”阿末的儿子忽然想到,“如果池里开满花,那么整个水面不是被睡莲的叶子盖住了吗?因为看不到池底,于是母亲把尸首沉在池里。九月中旬——该是最后一季的睡莲花开的当儿,为了怕花吸引人们的眼光,母亲便把花都摘下来,埋在泥土里。”

儿子终于窥破了真相,明白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阿末周年忌那天,儿子依宗田的话,为了把母亲的遗骨纳入坟墓里,往访村子。他发现,“占了庙园近一半土地的水池,水已浑浊,浮泛着一些垃圾,不过纯白色的花朵,倒也在那儿反射出夏末的残照绽放着。”看着这些花,儿子陡地想到了母亲葬花的另一层意义。“莲花是真宗里所说的‘极乐净土’上,以各种颜色绽开的花。母亲在下决心杀死父亲的日子里,凭自己的意志丢弃了那些花。母亲是在一片漆闇的土里,不只埋葬了季节,连死后的美丽世界,也是恶人所不被允许住的世界,也一并埋葬了。为的是在其后的生命里,只看守着罪,只当一个恶人;还有为了守护我的血。”

小说的结尾固然发人深省,我却认为作者把睡莲与莲花的宗教文化意义混淆了,有点牛头不对马嘴。

睡莲与莲花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莲花是莲科莲属的,学名Nelumbo。莲花就是荷花,叶可叫莲叶或荷叶,果是莲房或莲蓬,果实叫莲子,地下茎叫莲藕。

睡莲是睡莲科睡莲属的,学名Nymphaeaceae。

莲花是挺水植物,叶子和花伸出水面,亭亭玉立。叶柄和花柄比较粗壮,大多有刺,摸起来刺手,大大的叶片是封闭的圆形的。开花后,无论早晚,花朵都不再闭合。花朵中央有凸起的花托,地下茎膨大成白色的、可食用的藕。一般只在夏季开花。

睡莲是浮水植物,花瓣很小,贴着水面盛开,叶子比较小,贴在水面,叶尖分叉,缺口呈V字形。叶柄和花柄光滑或有柔毛,摸起来不刺手。花朵晚上要闭合一次(有的品种晚上开花,白天闭合一次)。花朵中央的柱头盘凹陷,地下茎呈黄褐色或黑褐色,不如莲藕美味。在自然条件下,睡莲的花期较长,在热带地区可常年开花。

全世界的莲花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亚洲的莲花Nelumbo nucifera, 一类为美洲的黄莲花Nelumbo lutea 。印度虽然也产睡莲,但在婆罗门教、佛教的起源地——印度北部地区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莲花的分布更为广泛,佛经里的莲即荷花,佛脚下的莲座使用了荷花荷叶造型。《妙法莲华经》里莲花的三种含义,“为莲故花、花开莲现、花落莲成”等,都是根据莲花的植物特性诠释的,并不符合睡莲的植物特性。

(莲花座)

睡莲原先在中国和日本分布较少,长期以来不太受重视。温带地区的睡莲花形较小,花色浅淡。我上网查了一下,日本本土有两种开白花的睡莲,一种是Nymphaea tetragona (小白睡莲),只生长在北纬50度以北地区(北海道东北部),另一种是Nymphaea pygmaea(矮睡莲),从冲绳至北海道均有分布。小白睡莲的花朵完全展开时约6厘米宽,花瓣不超过15枚,花柱头的圆盘是红色的,叶片较薄,叶背有凸起的脉络。矮睡莲的花朵宽约10厘米,花瓣最多不超过20枚,花柱头的圆盘是黄色的,叶片较厚,叶背有凹陷的脉络。不开花的季节,就连专家有时也很难从外形上将两种睡莲花区别开来,一般要等到花开了,才从花柱头的圆盘颜色来识别这两种花。《白莲寺》的故事发生在大正时代,那时日本还不兴进口的西洋睡莲,从地点判断,水塘里种植的应该是矮睡莲。每一朵小花都像精心裁出,在并不圆满的绿叶簇拥下,如繁星点点,舒展着洁白如玉的容颜。

(小白睡莲)

(矮睡莲)

我是个较真的花粉,很难将池塘里的睡莲花与极乐净土里的莲花联系在一起。

原先以为佛盘坐在莲花上的形象是佛教的专利,仔细研究睡莲时,发现自己的认知有偏差。

古埃及不产莲花,尼罗河里飘浮着两种睡莲:蓝睡莲(Nymphaea coerulea)和白睡莲(Nymphaea Lotus)。蓝睡莲直径约10至15公分,白天开花,晚上闭合。白睡莲花朵较大,直径约12至25公分,晚上开花,中午闭合。两种花都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古埃及人尤爱蓝色的睡莲,他们认为在生命诞生之前,整个世界不过是一片广阔而阴暗的蓝色海洋,直到莲花从水中冒出来,露出一团金黄色的雄蕊,为世界带来光明和芬芳。蓝莲花是太阳神的化身,古埃及的石刻、壁画等艺术作品里常见蓝睡莲,举以下两幅作品为例:

(埃及蓝睡莲)

(埃及白睡莲)

一:公元前1000至945年的一副棺木上的图案,太阳神拉(Ra)坐在蓝莲花的花盘内,手握权杖,手指放在嘴唇上。

二:公元前664至332年的一副铜像。太阳神化身为裸体的童子坐在盛开的蓝莲花上,举起的右手手指放在嘴边。

这些艺术作品说明,早在佛教兴起之前,古埃及的神明就盘坐在莲花上了。难道古埃及文明影响了印度?或许,这只是一种巧合?

产于热带的睡莲花色丰富,于十九世纪传入欧洲后,与温带睡莲杂交出各种多姿多彩的耐寒园艺品种。近几十年来,随着东风西渐,睡莲在国内大为流行,出现在传统的古典园林景观里。那些“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风韵,那些“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竟然用一池五颜六色的西洋睡莲来体现,大大破坏了中华文化的内核,让人哭笑不得。

或许,大学里应该开一门人文植物学课?

《白莲寺》这部短篇还让我认真地思考了如何对待自己的童年创伤记忆。为了不让那些碎片式的记忆成为半生无法逃离的梦魇,近十年来我开始了文学创作,在电脑键盘上安全地再现当年的情境,并通过大量有效地阅读他人的同题材作品来区分记忆的主观真实性与客观真实性。一路流着泪写下来,从灰暗的过去式进入到愈发明亮的现在进行式,终于意识到我和家人已经一步步走出困境,并开始了美好的生活。收获的远比当初希冀的丰盈得多,我们是如此的幸运,还有什么好纠结的呢?

岁月如一条清浅的小河,永不停歇地向前缓缓流去,愿我们如一朵洁净的白色睡莲,热烈地绽开,静静地闭合,向前看,不回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