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南小鹿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返乡记-我的二刘女神男神们(一)二小姐出山

(2017-01-15 15:06:25) 下一个

宋建炎四年庚戌(1130年)九月十五日午时,朱熹诞生于尤溪的郑氏草堂,因此,尤溪有"朱子故里"之称,朱熹也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

尤溪县打着朱熹的招牌发展旅游经济,赚得盆满钵满,没有哪个福建人不知道尤溪是朱子故里的。

可是,鲜少有人听说福建长乐的二刘村与朱熹也有莫大的渊源。庆元间,朱子避"伪学"之禁,流寓龙门,二刘,福湖,三溪,江田等地,足迹几遍长乐,尤以避居寓所龙峰岩(在二刘村边上)时间最长。朱子在长乐的讲学所龙峰书院,湖坡书院,朝元观,竹林精舍等处留下不少诗文墨宝,摩崖石刻等珍贵的文物史迹。

朱子流寓长乐,宣扬理学思想,培养了一批高徒名儒,史书上记载的,就有刘砥、刘砺,姜大中,郑性之等人。宋乾道间(1165-1200)朱熹到晦翁岩讲学,乡人刘砥、刘砺从学之,同登进士榜,蜚声儒林,二刘村因之得名。晦翁岩上至今留有龙峰书院(后改名为三贤祠),白鹿洞(朱熹读书的地方)等古迹,曲径松荫石门洞天等自然景观引人入胜,可惜前去参观的外地人似乎不多-长乐当地政府的宣传力度似乎略显单薄。

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二刘村,因为我的外婆刘华玉出生在那里,是朱熹刘姓弟子的后人。华玉的一生带着很多传奇色彩,她是我眼中的二刘女神。

华玉的祖上是书香世家,经营有方,到了清朝末年,除了在长乐拥有大量的田地,开设当时最挣钱的酿酒坊外,还将生意的触角延伸到闽东地区的经济中心-福州。华玉出生前,家族里的大多数长辈已经搬到福州的大宅里,福州长乐两头跑。

华玉有个姐姐小名碧玉,长她三岁,是家中的长女。母亲坤娇怀第二胎时,有严重重男轻女思想的刘氏家族希望第二胎是个男孩。背负着夫家的期待,坤娇决定回到山青水秀的风水宝地二刘产子。

1915年农历四月,坤娇顺利产下一女,家中长辈无比失望。旧时的福州乡下有"溺婴"恶习,一般人家只愿意留下长女,以后陆续出生的女婴全部放进水缸里浸死。尽管刘家是书香门第,晚清末年还受洗成了天主教徒,仍旧无法免俗,留有"溺婴"恶习。二小姐出世后不久,祖父母打算将她浸死。家族的决定,坤娇不敢不从,内心却悲痛不已。她不顾产后体弱,紧紧搂着襁褓里已初见美人端倪的小女婴哭得死去活来。

坤娇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得公婆于心不忍,终于说了一句:"请个算命先生来。命好的,就留下。命不好的,就浸死。"

算命先生来了,掐指一算,眉开眼笑,对刘家说:"了不得了不得,二小姐以后是坐着八抬大轿出嫁的!"

坐八抬大轿的,不就是大官夫人吗?这可是光宗耀祖的美事。刘家二老大喜。

算命的接着说:"不过二小姐并非长寿之人,活不过四十九岁。此生必须多行善积德,方可平安度过四十九岁大劫。此劫一过,长寿多福。"

算命的一席话,保住了女婴的命。坤娇给二女儿取了小名华玉。几年后,坤娇又产下二子:必成和必新。

二小姐华玉从小在福州长大,说得一口地道的福州话(和长乐方言属于同一语系,口音略有区别)。她和姐姐一起上家族的私塾,严格按大家闺秀的标准来培养。 刘家的孩子个个相貌俊秀肌肤白皙,全然不似皮肤虞黑的福建海边渔民的长相。华玉十几岁时,已经做的一手好女红,其双面绣作品闻名乡里,前来索要绣花图样的人很多。二小姐丹青了得,尤以花鸟画见长,她能很快设计出精美的绣花图样,慷慨赠人。此外,华玉还会作诗填词,大才女一枚。

彼时,我的高祖抱着赶代的想法,积极地为他的长孙林一谔物色媳妇。高祖和华玉家的长辈同是发家后又到福州打拼的长乐富豪,在朋友的撮合下,一拍即合,很快为晚辈定了亲。华玉年长一谔两岁,正好符合"女大三抱金砖"的传统思维。

华玉十五岁那年,嫁妆已经备好,马上择吉日嫁了。天有不测风云,离嫁娶还有很短的一段时间,华玉的父亲突然暴毙,留下酒厂生意无人打理。母亲坤娇是个大字不识的小脚女人,平时轻言细语,性格比较柔弱。姐姐碧玉已经出嫁好几年了,两个 弟弟必成和必新年纪尚幼。如果华玉不接手父亲的生意,酒厂就要关门大吉了。

坤娇又发动了眼泪攻势,苦苦哀求二小姐帮手家族生意。按照当地的风俗,家中长辈病故,要么赶在热孝里出嫁,要么 得守孝三年后再嫁。华玉深爱母亲,也从家中其他长辈的口中知道了自己的小命是靠母亲如洪水般决堤的眼泪以及算命先生的"口中吉言"才得以保存下来的。她对母亲十分敬重,握着母亲的手,含着热泪发誓:"伊妈,唔要担心,华玉不嫁,华玉留下来陪您,把刘家撑起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