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周前中国各地纷纷出现断电现象,尤其是东北最为严重,东北因为电力供应缺口过大,采用了“电网事故拉闸限电”,就是说,不是通过计划、时间表来停电,而是就电网负荷而决定,当负荷超过电网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即时拉断,这么突然,也难怪“大清早停水停电,家里一滴水没有,孩子饭没法做,马桶也冲不了”、“一家三天没洗脸没洗头没洗澡了”、“正在家上网课,时不时停电断网,没法上学了”、红绿灯失灵导致交通堵塞一系列现象【1】。东北的现状是需求增大而供给反而下降,天气转凉而没有供暖,居民选择电热取暖,这段期间也正好是生产旺季,供电方火电不足,风电水电骤减,形成了极端的情况所致。
供电不足、停电的现象在很多省都有发生,江苏浙江云南广东,都为了响应“能耗双控”的要求而限制电力使用,很多高耗能企业停产、限电,广东省发布用电倡议,提出“办公场所3层楼及以下停用电梯”、“商场、娱乐场所等要缩短广告灯、景观灯照明时间”等号召,北京已经实行了【2】,也许孟晚舟回国就不应该搞什么灯会,说不定能省些电。
为什么会大范围出现电力不足、断电的现象?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是电力供给的季节性,当前正逢水电低谷期,风电也恰好低潮,所以全部的压力都留给了火力发电;第二是天气,夏天是居民用电高峰,而季节交转之际,北方尚未开始供暖,电热大幅度增加;第三,这时期正好是生产高峰,最后一个,第四,是为什么火电跟不上。火电跟不上,有“能耗双控”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电价是国家管制,但煤价是浮动的,目前燃料包括煤价因全球性短缺而上升,已经造成火力发电亏损,电厂没法发电【2,3】。
缺电断电极端的情况到了出现孕妇被迫爬二十几层楼,甚至有企业因限电而出现煤气泄漏和中毒的状况。这太影响习近平形象了,不仅仅影响习近平的形象,还直接威胁中国的经济发展,因为断电停产就是不生产,不生产就不创造价值,最直接的衡量是总产值不往上走了,国家第一目标就没有保障,中国经济说不定阴沟翻船,社稷民生都将被影响,这是任何一个政府都不能接受的。断电冲击所带来的后果反映在最新公布的采购经理指数(PMI,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上,政府统计的大中型企业的指数由正转负,报49.6,《财新》统计的中小企业由负转零,报50【7,8】,都不是好消息【9】。
不过,民间充满奇思妙想的各种阴谋论,很有揭露性,断电,是为了夺取“对外贸易、大宗商品定价权”,“通过大规模‘拉闸限电’措施,一举击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从此彻底扭转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11,12】。上面列举了四个因素,但这些表面因数背后是不是有更深的考虑?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目前缺电断电的,有真正的五大原因【13,14】。
能耗双控进入高潮源自于2017年1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2016年到2020年),“国务院每年组织开展省级人民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未完成能耗强度降低目标的省级人民政府实行问责,对未完成国家下达能耗总量控制目标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和约谈,实行高耗能项目缓批限批”,“能耗双控”是指对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意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节能降耗、推动高质量发展,初衷是限制、打压、淘汰“两高”,即高耗能、高排放产能【15】,但过去能耗双控目标达成的压力并不大。外界一直觉得中国产能过剩,中国节能减排去产能的口号只是空谈,但节能减排去产能已经成为考核的项目,和发展(总产值)一样重要,在这种要求下,“钢铁行业压缩产能累计达到1.5亿吨,煤炭行业退出落后产能超过10亿吨,电解铝落后产能淘汰近500万吨,超额完成‘十三五’任务,绝大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过剩’状况得到实质性改善,部分大宗商品供过于求的状况得到根本缓解,基本处于供求平衡的状态,如煤炭行业产能利用率接近100%,电解铝行业产能利用率从2016年1月份最低时77.8%,上升到当前的94%”。这说明两点,第一,节能减排去产能是真的,大家真的执行,还极有成效,第二,中国的煤产量基本供需打平,按照中央精神,根据2021年4月能源局发布的《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预期全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2亿吨标准煤左右。2020年能源生产总量为40.8亿吨标准煤(自产39亿吨,余下进口。注:这个统计数字不同的来源稍有出入)。2021年能源生产总量同比增长2.9%左右。这是个国家制定的硬指标,地方民间没法控制,超产是要约谈、撤职的,如果需求波动太大,中国就会供不应求,只能通过进口调节,这就给今年的缺电断电埋下了伏笔。这是一。
中国过去10年产煤量,近年的回升并没有创新高【16】
在节能减排这方面有一个指标,叫能源强度(Energy intensity),就是单位(总产值)发展的能耗,越低表示产能越有效率,低能源强度不仅现实产业的效率,也是能源安全,在此中国是处于世界落后状态,所以政府有个硬指标,就是每年降幅在2.5%至5.0%之间,保证能耗每年增长的幅度必须低于总产值增长的速度的2.5%至5.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家必须采用高效率的技术。
发展需要能源,以前中国不计代价发展时能源消耗速度远高于发展速度,发展成今天高能耗的局面,不过,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央让大家不顾一切发展,总产值同比增长2.3%,单位总产值能耗同比仅下降了0.1%,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接近2.3%,也就是说,2020年能耗双控欠了债,2021年要还,到今年上半年生产和能耗势头因外需不减的时候,环保部门严令下运动式来了个急刹车,完全不考虑2020年的实情,那时,各地纷纷积极响应示忠,谁也没有意识到不久后的影响。这时电控已经开始,不仅生产缺电,也影响了生活。
这是二。
拜登刚刚喊完“咱回来了”就接连摔了好几个跟头
百年不遇大变局,恰在这时,中国保住了全世界唯一的,完整的产业链,中国重新成为世界的工厂,对生产的压力很大,西方水漫金山大撒币,流动性泛滥,今年以来,拜登刚刚喊完“咱回来了”就接连摔了好几个跟头,美国消费恢复了,通胀也上去了,但产业链紊乱,生产没有跟上:
美国消费和通胀和历史趋势对比(点击放大)
西方缺货,导致美国和西方更加依赖中国出口:
中国抢占了全球出口市场,占总出口比例越来越大
面对这种需求,大宗商品需求短期内急剧释放,价格大幅攀升,“我国发电量也呈现明显的‘V’型反弹的态势,发电量累计同比增速从2020年最低的-8%,快速攀升至今年初的最高的19.5%,至今仍有11.3%的涨幅”。用电需求的暴跌和暴涨,既加剧了动力煤价格的暴涨,也加剧了对电网的冲击,使电力阶段性短缺具有一定必然性。
发电
这是三。
据统计【17】,“2019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57.7%,比2012年降低10.8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23.4%,比2012年提高8.9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5.3%,比2012年提高5.6个百分点,已提前完成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的目标”,尽管中国的建设绿色能源上成就不少,煤还是第一大能源,是底线,依赖性极强,从下图可以看出,煤电基本持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通过节能、提高效率降低能源强度,另一方面新的能源需求基本上由新型能源提供:
中国历年能源来源分布图【17】
中国历年能源需求(使用)分布图和人均能源(点击放大)
全球各国对煤的依赖程度排名
人均能源使用是生活标准的标志之一,但如果通过节能、效能来提高生活水平而不增加能耗,则更佳,欧洲和日本已经达到这个水平。和美中电力使用分布比较,虽然中国的制造业程度远高于美国,工业用电比例大是正常的,但中国工业节能还有很大提高的余地。
习近平三番五次向全世界许诺中国减碳减排,西方都觉得吃惊,比起拜登的空头诺言强多了,但这么一来,中国的节能减排去产能就成了运动,“各级地方政府将‘环保’置于‘增长’之上”,有点卖国的感觉。这种势头今年年初还延续,恰好与全世界大格局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形成对立,环保部门一季度还是高压,根本不考虑去年没达标的额外负担,到了第二季度,连“中央”都觉得不对了,给大家发文件,“提出不搞运动式减碳”,但各级领导干部为了向习近平表忠,谁会在意一个莫名其妙的“中央文件”?所以根本没人听。
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实质上中国还是采用计划经济那种,靠定下硬指标和发文件来指导经济的模式,而不是由市场供需做调节,各部门不能及时领悟执行,缺乏弹性和协调性,而且大家急于效忠,目前的电荒是迟早发生的必然结果。习近平每天一个“重要讲话”,要大家牢记“讲话精神”,全国上上下下,即使常委,一开口也是“在习近平为核心的...”,那么多讲话,那么多精神,谁记得住?比考研还难,中国经济能发展成今天的样子,已经不错了。
在这种环境下,第四第五个原因也就是必然的了:四,大家按照中央的计划经济行事,以遵循习近平指示为第一原则,而不是按照市场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判断,习近平再神,他也不能管大家什么时候放屁吧?可从央视不时可见的那些采访来看,大家受采访时完全像是背书,真的是等着习近平批准什么时候放屁;五,中央预定的产煤量决定了需求一旦突然增加,产量不能上去,煤价必然上升,而电价又由国家控制,发电厂生产就亏本,没法生产。
如果你觉得这挺复杂,简单说就是习近平什么都想管,什么都想做,大家跟着马屁,一旦意外,如外需、天气和环境(风、水),一定大乱。
中国电力不够,风电水电不足,可以加大火力发电,如果中国煤不够,那么为什么不进口呢?首先,中国的煤主要是自己生产,2019年,中国的煤炭产量超过了37.455亿吨,进口2.997亿吨,进口不到3%【18】,其次,这跟制裁澳大利亚,不从奥进口煤关系也不大,奥的分量只占进口煤的30%,对中国的火力用煤影响几乎是零。不过澳大利亚的煤物美价廉,其质量比印尼的好多了,印尼煤是最脏的煤,污染极大,近来大家也被逼增大从印尼的进口,所以最近传说一直在海上,被拒入关上不了岸的奥媒,要么最终被印度廉价收购【19】,要么中国已经不顾颜面开始卸煤【20】,还有些谣言说很多官二代官三代通过在新加坡马来等地设立皮包公司,从奥进口煤,换个名目高价兜售到国内牟取爱国暴利。
近年中国进口煤来源。蒙古因为控制不住疫情,进口量锐减【21】
尽管如此,电荒、煤荒导致煤价的上升波及全世界,奥煤价格翻了两番,直接影响到日韩进口,而澳大利亚则再次获得20亿(美元)暴利。
郑州交易所煤价
其次,即使能进口,煤价也无法控制,如果不允许调节电价,那么发电厂不可能产电,像广东这种对市场有高度理解的省份已经率先自己决定电价可以调,正在被中央采纳,慢慢在全国展开【23,24】。广东还把各种企业分类,双高的企业过半时间停电,变相借机借助外部环境淘汰这一类落后产业【25】。
调价还是会影响生产的,因为这吃了企业的利润,但电价、供电市场改革,长久会促进一场节能运动,市场调节是节能技术发展的动力,而且只有通过电力市场改革,扩大电价浮动范围,将能源、调峰、储能等成本合理计入电价,才能做出最合理的调节机制。我很少听到国内持续、大规模的节能运动,电荒对清洁能源,节能,能源升级如果形成一个新的触动、刺激,也可以把坏事变成好事。
反过来说,尽管进口煤数量不大,不是动力煤主要的来源,本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国内有环保产煤的硬指标,而缺电并不大,缺的只是百分之几,而不是几十,那么1%,2%的煤,这个数字就似小实大,在均衡点附近有力拨千钧的影响,所以加大进口是不是能渡过难关呢?
也不行。因为中国遇到了一个全球能源紧缺的环境。
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欧洲的天然气紧缺。天然气紧缺有诸多原因,首先是疫情后经济复苏所带来的产能需求,其次是天气,夏天过热,冬天预测很冷,目前正直存量偏低,风电不足,这些情况跟中国很相近,再者,是俄国的天然气供给有障碍,俄国本身希望给自己多留些,运输也有问题,这一切,造成了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翻了五番多(+500%)【26】。
俄国运到德国的天然气锐减,德国唯一觉得庆幸的,是北溪2号已经完工,开始送气,不再受美国白眼【27】
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已经到了一家报价机构动用新的颜色的地步:
欧洲的天然气短缺影响到全球能源价格,煤价随之上升,而且煤价一直在上升,其趋势早在中国断电之前已经成形了【28,29】:
所以煤价上升是因为能源市场的全球化,这就好像美国是石油大国,但美国油价还是受世界油价波动影响一样,中国加入了全球大家庭,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都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进口煤价这么高,进口可以解决缺煤这么一个难题,但只有允许调节电价,才能解决下一个难题:电荒。不过除了价格之外,煤在全世界也到了一煤难求的地步,价格只是这种供需关系的反映。供给上,除了俄国供气量大降,另一原产地挪威天然气供应也短缺,天然气价格上涨,大家本来可以用煤,但由于亚洲对煤的需求创了纪录,欧盟自己又有排放交易计划下成本的增加,煤炭价格也跟着上涨【26,30,31】,煤并不能解决能源荒这一问题。
全世界都连到一起了。
天然气的紧缺,在欧洲引起巨大的惊慌,对德国这样的工业国影响尤其大,下图是天然气一天的涨价,40%:
德国的电厂同样也陷入煤荒【32】,从供电来看,欧洲的工厂马上也要进入停电停工的阶段【33】,对此,欧洲也陷入了两种争论,第一是阴谋论,大家有个永远都能甩锅的替罪羊,俄国【34,35】,甚至有人把中国缺煤归咎于内蒙古反腐【36】,远距离通过全球市场影响了欧洲;第二,是陷入解决方案之争,引起欧盟内部的分歧,有的国家说,安啦,市场,市场是自由的,没法管,等它慢慢调节吧,可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老百姓能答应吗?不管那不是找揍【37】?他们呼吁欧盟作为中央出手干预,否则影响经济复苏,引起民愤。
受“反腐”影响中国采煤产量锐减
如果你闭上眼睛,欧洲和中国真是难分,某种程度上,欧洲面临的处境比中国更严重。
所以中国并不特殊,也不是唯一手忙脚乱的。中国影响世界,世界影响中国;欧洲影响世界,世界影响欧洲,大家都串在一起了【40】。
中国过去10年液化天然气和普通天然气进口,前者大幅度增加,成为欧洲的有力竞争对手(点击放大)
即使是印度也逃脱不了这场短缺带来的威胁,很多发电厂煤的存量已经只剩几天了【41,42,43,44,45】:
甚至英国也受到巨大的冲击,能源紧缺甚至导致英国近期内的动乱,大家为抢汽油大打出手,是英国物资紧缺的原因之一,英国在首相庄生带领下忙着向中国叫阵,而自己连店里的日常物质得不到保障都不顾了:
(我儿子刚刚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店里最后一袋米粉小米给他抢到了)
英国货架上见不到面包,美国消费品紧缺,价格也远高于平时,世界能源紧缺开始影响到美国【46】,美国政府也开始担忧了【47】。由此可见世界能源目前出现的诸多怪事不是中国所导致的,能源紧张甚至不源自于中国,中国只是受害者之一。
去碳、能源转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习近平向全世界的许诺是充满魄力,但无法掩盖一个残酷的现实:没有能源发展就是一句空话,而能源离开化石燃料,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和中国,包括其他发展中和落后国家的生活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放弃化石燃料首先是放弃工业化,对很多小国这也许不是致命的限制,但大国缺乏任何工业基础必将受制于人,前途很难预料。所以去碳不仅仅是升级,也涉及到国安。一年前美国马里兰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和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共同发布【48】
《加快中国燃煤电厂退出:通过逐厂评估探索可行的退役路径》报告。报告认为,加快中国电力行业深度减排,推动传统燃煤电厂从能源系统中有序退出是可行的。“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应该停止新增燃煤电厂,在短期内迅速淘汰已被识别出的优先退役机组,并尽快对煤电的定位进行调整,推动煤电由基荷电源向调节电源进行转变”。
这马上出了一个问题:中国现役的1000多座燃煤电厂会不会被判“死缓”?中国的煤电产业也是一盘烂帐,“截至2018年末,五大电力央企——国家能源集团、华能、大唐、国电投、华电负债总额1.1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73.1%,亏损面54.2%,累计亏损379.6亿元”【49】,但“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之后,为了拉动投资、刺激经济,一大批煤电项目逆势上马”(上面提到的2020年“欠的债”),“在2020年的第四季度,也就是中国已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之后,仍有湖北、江苏、贵州等12个地方的发改委部门核准通过了总量为80万千瓦的煤电项目,占全年通过量的17.5%”,在这种背景下,不但全世界很多势力逼中国减能、去煤(绿色和平发布简报《2020年煤电核准热潮不可在“十四五”期间重演》,直接向中国叫阵),中国国内也有很多声音支持,这是习近平下决心的基础,不死死守住“能耗双控”,不知道各级官员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来“搞活经济”,这是中国自上而下淘汰剩余煤电产能的原因(大部分项目在今年年初已经叫停):
国资委从2019年起,启动了甘肃、陕西、新疆、青海、宁夏这5个煤电产能过剩、煤电企业连续亏损的省区的资源整合试点工作。核心方案是“一省一企”,即每个省的煤电只保留一家牵头央企,另外四家央企在该省的煤电企业划转至牵头央企。具体说来,华能牵头甘肃,大唐牵头陕西(国家能源集团除外),华电牵头新疆,国电投牵头青海,国家能源集团牵头宁夏。2020年12月,随着新疆相关煤电厂移交工作完成,西北五省区的煤电整合初步收官。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今年年底,五省区煤电产能最多将压降三分之一。
4月22日,在地球日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退役路径》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在气候目标的倒逼之下,中国应在2050年到2055年之间淘汰传统燃煤电厂,如果目标更为严苛,则需在2040年到2045年间淘汰传统燃煤电厂
中国的能源环境还有另外一个特殊考虑,从历史数据来看,能源强度同比增速与第三产业(服务业)在总产值里的占比的变化负相关,中国的经济转型,增大第三产业占比的努力很艰辛,进步缓慢,而且受疫情影响,2020年第三产业总产值占比几乎没有提高,能源强度几乎没有下降(见上),而且习近平不允许制造业比例下降,“十四五”规划要求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这意味着过去通过提高第三产业占比来降低能耗的方式已经走不通了。
虽然短期内不会马上淘汰传统燃煤电厂,煤电不会百分百退出,但继续增加煤电产能是很难的,在目前煤电基本处于供给平衡的环境下,一旦出现需求波动,再生能源也不能补缺,习近平的承诺,就有点像被人家把自己逼入绝路的意思,咋办呢?
2015年全国煤产地和煤电中心和流向图
回过头来看看电荒出现这个过程,从5月开始恶化,7月已经很显著了,但中国决策者们显然没跟上,成了受害者,反过来,中国目前自己电力紧缺,也反过来会影响全世界,因为这首先影响了中国制造业的成本,而且停产则全世界无法及时拿到中国产品,中国不仅是一般商品的原产国,也是很多元部件的原产国,在全世界还在等着中国的货物、中国的部件的时候,中国缺电将会进一步造成全世界物资紧缺,物价上升【40】。
老百姓断电,生产不能开工,是对国家生产的巨大打击,也是对国家形象的巨大打击,还失去了今年特别,可以大赚美欧一笔的机会,而且马上要入冬,如果大家不能保暖,习近平面子往哪搁?据《彭博》率先报道,不久前韩正亲自给全国下死令,“不计代价一定保证煤、电”【50,51,52,53,54,55】,这算是又用一个计划经济来纠正计划经济,环保也不提了,煤矿不需要为产量限制担心,也不为环保发愁,而银行则被勒令发放资金,煤矿、电厂、网络都没有后顾之忧,银行也不会因债务不能偿还而犹豫不决,从节能减排到全面保障基本生活和经济平稳运行,一场运动到另一场运动。
电荒出现后,韩正下令,大家跟上,主管领导纷纷到前线,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督阵,郝鹏是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看来这次电荒出了事,中央国务院已经定了掉,“坚决不能让美国人看笑话”,他首先主持召开电网、发电、煤炭、石油石化等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能源保供工作专题会议【56】,下达任务,巡视了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电投、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所有涉及发电送电的央企【57,58,59,60,61,62,63】,每到一处,郝鹏必定给大家送来总书记的教导:“一要讲政治、顾大局,坚决打赢保电攻坚战。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保电工作放在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中把握、谋划、推动。要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中心工作的能力,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他还提醒大家“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保供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能源保障工作的部署要求”,显然今天的电荒,是大家没有“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能源保障工作的部署要求”,“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是发电的根本,有了它们,世界上没什么不能征服的。
(国家电网老总)辛保安表示,国家电网公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各项要求,以更高站位、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坚决守住大电网安全和民生用电底线。
真是没有习近平,没有“两个维护”,发电都成问题。
(点击放大)
可以提一个问,一旦遇到电荒这类紧急事件,是中国的体制好,还是美国的体制好呢?从上面见到的欧洲的状况,和年头德克萨斯的惨状,死了那么多人,多少人觉得回到封建社会来看,第一,这种现象绝对不只是中国体制的结果,第二,自由市场同样是束手无措,反而中国能调动全国力量,把市场对价格造成的波动放置在一边,全力解决紧缺问题,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如果没有习近平和中央所制定的其他政策,主要是环保减碳减排这类新经济下的硬指标,那么产煤市场就能及时得以调节,至少电荒不至于严重到这个程度【64】,更重要的,是如果习近平一直放权,倡导大家在遵循国家基本大策的原则上,实事求是,就各自的环境做出及时、相应的决定,那么各级政府就有做出及时调节的余地。不过话说回头,像供电这种经济民生的必需品,一旦出现短缺,市场经济未必有用,而且这类硬指标有时是必要的,尤其是减碳减排,是个阵痛的过程,不下硬指标是很难实现能源转型的,这点从美国就可以看见,美国从闯王否认气候变化到白等高调强调,实际政策都是“你们尽责,我自己还要享受”,最终美国在能源转型上是会落后的。
今天,李克强主持国务院“进一步部署做好今冬明春电力和煤炭等供应,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经济平稳运行”,“坚持实事求是,加强统筹兼顾。各地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做好有序用电管理,纠正有的地方‘一刀切’停产限产或‘运动式’减碳,反对不作为、乱作为”,“对不落实能源保供责任的要严肃追责”【65】。“纠正”就是否定了之前的政策,但没几个月中央就亲自出头对宏观经济做出一次调整,是很损的,效率极低,这是中国国家经济的弊病之一,保证供电之后能引出什么新的问题,谁也不能预料。
如果说有什么阴谋,首先是中国觉得美国把持了大宗商品的定价权,美国走狗澳大利亚还跟美国一样,还真的走运,美国有被两大洋隔离,地大物博土著傻的天赐,澳大利亚看上去都是土,但铁石焦煤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就像搬到一个新家发现地底下埋着金子一样,借着自己的有利条件都在欺负中国。美国当前的经济本身有深远的结构性问题【67】,美国自己天天搞运动,忙于内乱,自己宁愿献身,不搞生产,越南之类的反华小兄弟也不争气,害得中国为美欧生产,日夜加工,造成中国承受巨大的原材料价和能源供需和价格打击的被动局面,确实中国出口大致利润极低,因为原材料和海运的市场不控制在中国手里,而美国尽管也受国际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影响,但不像中国和欧洲,影响相对小多了,所以美国是一边笑一边吃,中欧通吃,欧洲还要跟着美国,中国只能气炸,用阴谋论发泄一把。
发展、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是各国所面临的最艰难的挑战,远高于美中对抗,涉及人类前途,合作是唯一的出路,各区域之间的敌对情绪却是加剧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不久前我提到【68】,目前全世界正处于疫情后恢复的阶段,最需要全世界合作,但美国带头,美中不是讲合作,而是讲对抗【69】,这就加大了全世界产业链的摩擦、断裂。不久前拜登刚刚要求跟习近平通话,第二天美国就要调查中国“非法对企业补贴,造成不公平贸易”【70】,前途苏利文和杨洁篪终于排除双方巨大的隔阂,安排拜登和习近平视频对谈,美国马上放出风声,中情局已经从”中央情报局“全部改成“中国情报局”【71】,美军已经进驻台湾许久【72】,可见美国只会变本加厉,继续冷战。说过好几次,再说一遍,当今世界第一大威胁,是美国。
【后记】
【资料】
【9】有受疫情管控影响的一部分。
【49】中国国家电力产业的央企国企亏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中国有电价管制,电价管制的第一目的是把电力作为一种公共福利(public good),亏损意味着国家把财富转移到企业和民间,亏损400亿在中国是个小数目。
【64】但如果不是计划经济,中国是不是可以依靠市场来减轻当前的缺电呢?注意了,这里说如果政府不加那么多硬指标限制,电荒有可能不至于那么严重,但简单说任由市场调节就能避免电荒,那是无视欧洲面临的现实。
【66】电缺能迫使中国进一步走向绿色能源,而不是回归到煤吗?
西方是后者,中国是前者,也就是按照中国文化中的发展哲学,人类是不需要如今这种奢华的生活的。美国人两三口人住三四千平方英尺大小的住房现象并不罕见,真的有必要吗?美国用5%的世界人口耗费25%的世界能源,消费15%的世界电力,这种生活模式是不可能在世界上推广的,更不可能持续。
为了维持这种模式,唯一可能性是争夺世界资源,战争就是无法避免的。而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够计划的国家,去产能这种行为也算是对资本主义的一个修正,否则必然会走到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除了去产能,中国还在两个月前政策影响股市降低,目的都是为了降低泡沫水平,一旦美国股市泡沫破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不至于太大。
简单讲,就是防止出现资本经济下生产相对过剩。
中国与其他国家类似,也是用工业用电补贴民生用电,因此民生用电越多工业用电越少,政府亏损就越大,这还没涉及产值问题。
而中国民生用电仅占10%,服务业用电也是10%,工业用电70%多,理论上限电是不会影响民生的,但地方政府会有不同的考虑。
限电显然与能源价格上升有关,但也是符合经济提升原则,即减少生产可以降低污染,产值可以通过产品价格上升来弥补。中国的制造业客观上在世界已经形成垄断,理论上应该拥有商品定价权。
而这就需要形成卖方市场,也就是减少商品数量,所谓去产能,这就能合理解释中国限电的原因。
还有一个大外宣团队是小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