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事件
“7月20日晚,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员工发现9例冠毒阳性,7月25日至27日,每天的新增确诊病例均有三四十例,疫情也不再局限于禄口机场所在的江宁区禄口街道附近,不仅波及南京主城区,且外溢到全国多地。”
中国终于沦陷了,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中国一直紧闭大门,让很多急着回中国工作、读书的外国人怨声载道,中国抓得又紧,动不动就全市好几百万人几天之内全部检测一轮,一查到就封区,这么大的国家虽然总有几个冠毒确诊,但就那么几个,所以这种严格的手段非常有效。可这么严格的措施,全世界都做不到,大家只好骂中国集权剥夺了基本人的自由,现在中国栽了,大家都乐了,瞧瞧,中国也就是凡人。
这次疫情爆发,事发地在南京机场,真是哪个地方最糟糕,哪个地方出问题。搞网络的同学知道,人流是幂函数,传染病是指数函数,南京(机场)还是枢纽中心,都不是好惹的,一旦散发出去就收不住【1,2】。据说事发并不是国外国内旅客混在一起,而是清洁人员聚集在同一个地方【3】,防患意识不强,承包的清洁公司和机场之间的相互责任和监管没有到位,这么一个弱点在时间冲击下,迟早要出事。
这次冠毒意外揭示了很多现实,第一,人是人,不可能一辈子绷着一根弦,紧紧地,不停地想着冠毒,时间长了总会出漏洞,习近平搞的那一套,把14亿人带到一个全天候战争状态,是很累的,有钢铁意志也未必能坚持下去。第二,防得住原型防不住变种,丁型(德尔塔)冠毒传染性大增,却大多无症状,无症状就无从管,一旦发现已经晚了,像这次原发地是南京机场,等到发现已经传到张家界,又成了第二个爆发地【4】。第三,中国的疫苗接种速度在全世界已经是领先的了,但还没有达到群体免疫的程度,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疫苗的有效性太低。应当说中国疫苗还是很有效的,比不过西方,但各方的数据表明防重症防死亡有效率达90%上下,但两者加起来,目前没有控制丁型冠毒的能力。
这次传播的突然性和传播迅速程度超出了中国的警戒性,看看扬州【8】,7月28日,南京事发已传遍全国,各地都已高度重视,可扬州发现第一例后,两周时间就已经达到485例,还有14人属于危重情况。“扬州市本轮疫情主要集中在两条传播链:一条为‘棋牌室传播链’,扬州市1号确诊病例频繁活动在棋牌室等人员密集场所,造成病毒迅速蔓延;另一条是一核酸检测点出现交叉感染,截至8月8日24时,扬州市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聚集性疫情已致35人感染,并已出现三代传播”,棋牌室老人居多,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率低(中青年70%,老年人40%),很多老人感染,成了危重病例。这说明在全民接种之前,只要你不把全社会关闭,遇到丁型冠毒这样厉害的主,基本上防不住。
良好的愿望却适得其反
中国模式
中国的抗疫模式不仅仅是中国政府的自豪,也是全民的自豪,很多人都把这忘了,中国最近向美国的“问(人权)罪”其中一条就是美国政府辜负了美国人民(中国政府一直不了解为什么美国人民不造反),造成了无数不必要的死亡,这都是事实。
那什么是中国模式?除了清零这么一个熟知的方针,严厉的隔离要求(对外国人可是肛试子),分区隔离、(精准)封闭,全社会支持(包括给封闭的小区提供基本生活材料),必要时全国全省调度人力物力资源,全民检测,精准追踪,及时问责。扬州一出事,先是8人后是23人被问责【9,10】,南京早已事实封城,一出租车司机确诊,同小区343人就集中隔离【11】,张家界要求“境内人员不得离开”【12】,郑州发现苗头不对,也形式上“封城”【13】,北京不仅不许闲人入京【14】,连北京人回北京也难。
不计代价严控是中国抗疫的特色,据佳富龙洲统计,目前5百万人被限制在家里隔离,是冠毒爆发之后最严重的。中国一直认为正是这种“不计代价”而相对局部性的防控,反而让中国在疫情中所付出的代价相对较小。
中国模式最重要的,是层层问责,除了习近平没责任,谁都可能有责任。“离开南京后不久,孙春兰再赴郑州”【15】,据说孙春兰为此连北戴河都没去。谁都没说的,“全国多位省级党政一把手都召开了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针对近期南京等地出现的疫情扩散,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李克强总理和王沪宁、孙春兰等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具体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电视电话会议作出具体部署”【16】,习主席语录都在哪儿,没人敢儿戏。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指导帮助下,广东省委省政府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全省一盘棋,统筹调度各方面力量,支持广州把疫情控制住,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广州市委市政府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勠力同心、众志成城,有效遏制住了疫情。
“有效”就是说“20人被问责”【17】,广州都这么狠,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说了,南京机场董事长开始被停职,马上有人追问为什么只是停职【18】,好了,董事长这几天已经被问职了。
反动媒体这么嚣张,污蔑中国,不把中国气炸了?
南京失误而导致扩散,尤其在西方一片“中国沦陷”幸灾乐祸的惊呼声中,是中国模式失灵了吗?不是,到8月17日为止,总共2645人确诊,单日最高153,平均每天不到100人【19】,尚无一人死亡,确诊人数现已回降,这几天不是引入的每天就十来人,而且你仔细看看,之前的确诊人数还高,本无大惊小怪的理由,而美国现在是中国的1000倍,难以想象英美怎么这么替中国担心。之所以紧张,是因为这次全国爆发是连成一线的,是一个源头,确实有爆发的风险。可从中国对全国各地风险区域精确的控制【20】,都能列举出15个高风险地区和204个中风险地区,非常有把握,南京那般高效率的检测【21】,和郑州管控进退自如的处理方式【22】,可以知道中国还是非常稳妥,孙春兰也在给大家打气【23】。
丁型冠毒是不是流感?
不久前分析了一下美国数据【24】,看看美国(冠毒)最近的死亡率是多少,“死亡率”就是当天死亡人数除以确诊人数(均为均值),“滞后”是跟7天前的确诊人数相比,后来听专家说20天对看到感染后果的间隔比较合适,就重新分析一下,结果如下。
感染20天后死亡率是1.4%(这几天下降到1.2%),基本上是美国冠毒在经历了一场浩劫之后的综合死亡率(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病死率为2.2%),显然不是流感。那么接种了疫苗是不是就变成流感了呢?
媒体上流传接种后保护率高达99.99%的说法【25】,但美国头号网红医生托普(Eric Topol )说没那么简单,他专门撰文【26】攻击美国疾控中心失职,因为正好在丁型冠毒在美国大范围传播之前,5月1日,美国疾控中心停止了对冠毒数据的收集,包括住院率和死亡率,尤其是对多少接种了的人重新感染没有任何数据,导致美国在摸黑,所以这些99.99%的数据都不对,是个把所有冠毒确诊人数加起来才得出的结论,尤其没有关于丁型冠毒的数据。医生说中国那套追踪手段正是认识丁型冠毒的关键,可惜美国一点也没有。他暗示拜登当局居然在准备庆功,以为不再需要统计了,就放松了。
据之前以色列和这几天最新的数据,辉瑞和摩德纳对丁型冠毒有效性大减,辉瑞降到不到40%【27,28】,比中国还不如,而且据说突破型感染(breakthrough,就是接种了疫苗后感染冠毒)后遗症更大,所以要与冠毒共存是个问题,从仅有的俄勒冈州的数据来看【30,31】,接种了的感染率几乎是每一千50人,也就是5%,其中需要入院的是0.35%,死亡0.05%,高于流感的0.01%。这个数据样本太低,还需要观察,但即使有了西方的先进疫苗,丁型冠毒也不能置之不顾,而且随着冠毒繁衍变化的机会越来越多,更新型的冠毒也正在出现,后果真是难以预料。
俄勒冈州
与原型冠毒不一样,丁型冠毒的另一大特点是对年轻人和青少年影响大得多,(美国南方)进医院的,很多是中青年人,甚至儿童。冠毒原型大家都感染,但50岁以下没有严重的影响,30岁以下基本没有感觉,丁型就彻底不一样了,进急诊室的年轻人很多【33,34,35,36】,前几天德克萨斯说儿童急诊室床位已满,你得了急病,冠毒也好,其他也好,只能等其他儿童死了才能入院。中青年人的青少年儿童确诊人数高,自然让重症的人数增加,除了生活方式,接种率也是一个因数。
美国各年龄阶层的接种率【37】
美国是不是榜样?
美国反科学、反疫苗是世界领先的,美国优越性更让美国人有一种不怕死的气派【38】,过去两个月疫情大幅反弹,没有到顶的意思。
美国三大人口州确诊情况【43】
南部的州,佛罗里达,阿肯色,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阿拉巴马,甚至密苏里,德克萨斯都在告急【39,40,41,42】,可这些州很多人不仅不在乎,还用尽一切手段反对任何防疫措施,从拒绝接种到反对戴口罩,包括佛罗里达和德克萨斯的州长。最匪夷所思的,是这位其貌不扬的普通妇女在操纵一个地下反接种疫苗的组织【44】,把政府数据恣意串改,变成假事实,散布谣言,成了其他反疫苗群体的数据来源。可美国什么不匪夷所思?全家确诊还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导致全班隔离的家长【45】,宁愿被解雇都拒绝接种的护士【46】,得过冠毒几乎丧命还反对口罩的党员【47】。
托普医生(Eric Topol )说现在有两个状况【48,49】,第一很多人死得不值得,第二已接种再感染的,不少病得很重,不知道为什么。他说尽管有了疫苗,现在住院和死亡人数的分布和以前基本上是一致的,由此担心这是美国新一波冠毒爆发的一个过程,他的这个看法和我的分析基本一样【24】,也是国家医学院院长所担心的【50】。
当然,最主要的,是美国一直采用与病毒共存的方式,政府有一定的努力,川普当局对疫苗研制成功功不可没,但基本上放任,对大范围感染和高数目死亡以一种无可奈何的方式对待,而且现在看来,拜登当局基本就把美国的兴衰押在疫苗这一招棋之上,政府里那么多能人,就没人想一旦出现意外有什么其他的对策,而且美国已经花了那么多钱,还在乎再多费点,保证万无一失?可政府就是不愿意。从政府反反复复,犹豫不决的行动来看,政府更是担心民情,担心经济,担心自己的政治前途,而不是防控。从大家感染冠毒恶化后涌到医院的情况来看,大家并不是真的不怕死,而是把感染、恶化、死亡这种现实看成是命,宁愿在急诊室挣扎。
国家医学院院长:此期疫情极限尚遥遥无期【50】
如果清零和与病毒共存是两种抗疫方案,大家从美国那里学习是学不到任何东西的,而且中国谴责得也对,美国对此没什么人负责【51】。
中国那个样子
中国模式还没倒,那是不是中国模式就很完美了呢?自然不是。问问揭黑英雄方舟子就行了。方舟子是损了点,也偏激,但也难与事实辩论。中国大范围处理紧急情况很有效,但对个人往往是很残酷的。
解封的喜悦
美中对骂
我已经多次讲述过冠疫美国率先把冠疫视为美中之间的一场较量这么一回事,拜登继承了川普的遗产,冠毒起源是美国号召世界与中国对抗的理由之一,身为博士的《自然》杂志记者麦斯门(Amy Maxmen)说,她接触了很多科学家,大部分不相信溯源结果会对避免下一次瘟疫有帮助【52】,美国是宁愿与中国对抗也不愿意考虑和中国联手尽快给全世界接种疫苗【53】,中国反过来也跟着与美国对抗,冠疫上的对立成了双方大国争霸的一个阵地,反映了人性黑暗的一面。
中美双方各自推出声讨书,罄数对方的罪行,连谭塞德也跟上起哄【53,54,55】
清零的代价
也许大家没意识到,澳大利亚也是推行清零政策,奥政府甚至禁止出国,被西方批评为“剥夺人权”,有着500万人口的墨尔本,从5月24日发现4例新冠感染到几天后发现了26例,政府就颁发了自去年以来第四次全州范围的居家隔离令,并关闭了学校和大部分私人企业,同时禁止了所有公众聚会【57】,堪培拉仅仅是一例就封闭【58】,新西兰仅仅发现一例就全国封城【59】,是全国!这些措施并不比中国松。韩国是另一个明确表示不考虑与疫情共存防疫模式的国家【60】。
也有国家采用逐渐适应的方式的,如新加坡开始推广与病毒共存政策【61】。
清零策略的主要问题是,一旦发现疫情,哪怕只是几个,也如临大敌,因为上头的旨意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能放过一个,这一收,什么都停了,经济也自然跟着停下来,据美国投行估计【62,63,64】,中国这次意外对产值的影响是0.1%左右,也就是150亿美元。比如宁波发现一例,梅山码头就关了,在这个码头的一切进出口都停下来,连依赖中国出口的国家都紧张了【65,66,67】。这种不仅是经济损失,对社会对个人都是打击,人长期在这么封闭、限制的环境下是会有精神病的,而不断的管控也打击了大家的消费,更加重了美国进口的“责任”,就是说中国要靠向美国出口,把停产的损失夺回来,才能混过去。
清零有经济代价,也有政治代价,政治代价就是经济活动的停滞,财富就不再产生了,对每个人都是压力,这种压力必将以某种形式反馈到社会中去。
清零的一个对立面,如面对丁型病毒冲击而坚持不关闭的印度尼西亚,又是另一种景象,印尼国家实力和防控经验都不如中国,疫苗率也低,但同样是人口密集,条件不足却不愿意采取严厉措施,整个医疗体制都被挤垮了【68,69】。印尼正在重履印度之路,连态度都差不多,印尼总统佐科一直在推行“与病毒共存”的政策,这次丁型冠毒一来,印尼全军覆没【70】。印尼成了《纽时》《华邮》《英广》《金融时报》之类攻击中国疫苗的典例(如【71】),这一经验肯定给中国人一个警告。越南自从冠疫以来一直处理得很好,比南韩台湾都好,但这次在丁型冠毒的攻击下也溃败。
最终,与病毒共存也是有代价的,据大通数据,美国经济已经有下行的苗头了:
“清零”和“与病毒共存”之争
丁型冠毒的出现把抗疫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依靠疫苗实现群体免疫,100%有效性的疫苗也要85%的接种率,中国的疫苗和西方更先进的疫苗都没有90%以上的防护能力,得过冠毒以后还有重新得的可能性,从上面见到重症率和死亡率的初步估计,冠毒将是一种对社会威胁非常大的病毒。
坚持清零政策的第一个后果是开放国门遥遥无期,两个月前我算了一下【72】,“2022年秋天第二十届全国党代表大会,就是终身制那大事,还有2022冬奥”,都是大事,2022年以前,中国不可能开放,可然而随着南京丁型冠毒爆发,大家发现首先是丁型冠毒防不住,如果坚持清零,那么关闭的情况就越来越多,对经济和民生影响也越来越大,其次这是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如果清零是唯一可以接受的政策,那是不是这种严厉的手段会一直沿用下去呢?
中国目前的声音以谨慎为主,“我们还要交一些学费,回头再考虑怎样和病毒共存”,“他们(欧美)的尝试有很大的风险,所以我们国家目前还是要坚持现有的策略不能变。”【4】看来最先通过报道南京的方式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的是《中国新闻周刊》【73】,是一种新的声音。《中国新闻周刊》借美国专家黄严忠的口把这问题说出来,黄严忠是公共卫生专家,对中国的体制和抗疫措施骨子里就瞧不起,黄还替美国辩护,“一个好的公共卫生政策,是要在公众身体健康与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之间找一个动态的平衡点。就像美国一年也有约3万人死于流感,它本身属于一种现实既定状态,不可能说公共卫生不允许一例流感出现,这是不科学的”,就是人总是要死的,领袖下令不死也不行,这些不知道《中国新闻周刊》了解不了解。不过黄和其他专家指出一个事实,冠毒长期和人类共存的可能性极大,清零是不是合适,总得说说。
清零有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行不行,中国从疫情中走出来的时候,一直采用这种态度,还相当行之有效,所以现在重新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两重考虑,一是丁型冠毒来了,这还行不行,二是清零的一个条件是封闭国门,你还能封多久?
比如说,2022年冬奥意味着你不能封闭,如果是一直坚持到底不开放,那你突然怎么允许大量运动员和记者进入中国?习近平爱面子,肯定希望盖过日本,说不定还“邀请国外观众”,难道都一个个肛试子?所以即使为了冬奥也要有一个逐渐放松的过程,成为学习、适应、锻炼的准备。
比较系统性的讲述需要探讨这一可能性的是北大教授刘国恩和疾控中心首席传染病专家曾光【74,75,76,77】,刘国恩说要放弃以前新冠防控方案中“要钱还是要命”的二选一的选择,要转向考虑能不能“要钱也要命”,“根据目前的情况看,新冠病毒跟人类长期共存是大概率事件。因此,从长计议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非常必要。道理很简单,长期而言,人类除了应对新冠、流感等大型传染性疾病以外,还要继续面对非传染性的若干重大慢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阻肺(COPD)等。事实上,非传染性慢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威胁更为频繁,代价更大”。当然这个前提是有了疫苗,尽管控制不住新型冠毒,但在控制重症和死亡方面还是可能的,那么不采取现在清零那种严格,动辄封闭区域、停止生产的这种对策,我的猜测是以后是不是考虑不那么大范围关闭,尽量不停止生产,如宁波就没必要一人确诊就把码头关了。曾光解释说大家往往误解,以为两种对策是冲突的,其实不然,国家应当灵活选取,那个对当时的环境有利就采用那一个。刘国恩曾光的分析是综合性的分析,没有绝对,所以也没有(难以)两全,坚持清零绑住了自己手脚。但他俩的声音好像是被网红张文宏盖住了,张文宏也暗示要考虑与病毒共存,“我们曾经经过的还不是最艰难的,更艰难的事需要长期与病毒共存的智慧”【78】,让大家有“智慧”,结果大家很关注,都盯着他,“在互联网引发热议,网友们在有关防疫的讨论中大致分成了两大‘阵营’——‘主张清零派’和‘支持共存派’”【79,80,81】。
反击得最激烈的,是原卫生部部长高强【82】和另一个北大教授张颐武【83,84】,连胡锡进都要插一手【86,87】。高强说:
...认为主要是英、美等国为显示统治力和影响力,不顾人民健康安危,盲目解除或放松了对疫情的管控措施,单纯依靠疫苗接种的抗疫模式,追求所谓的“与病毒共存”,导致疫情的再次泛滥。这是英、美等国政治制度缺陷导致的防疫决策失误,也是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必然结果
而张颐武则高呼“不要中了西方的连环计”。这种说法是把中国国内任何问题简单化的结果,一切都是敌我,一切都是黑白,科学防控不是公共卫生问题,而是敌我问题,“不要中了西方的连环计”,就是说自己没有自己的判断,凡是“西方”说了的,不论是非,都不能采纳,不知道他们真的这么想,还是为了堵住他人的嘴。这种气氛,是习近平把一切都意识形态化之后的后果,完全把全国正常争论的环境毒害了,甚至有人把张文宏博士论文抄袭一事提出来,像是清算【88】。
把对病毒的态度情绪化,意识形态化,而不是从科学、综合、平衡的角度来分析、判断、做决定,是非常危险的,如高强这般说:
人类与病毒是什么关系?笔者认为是“有你无我、你死我活”的关系。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部与病毒拼死相争的历史,不是人类消灭病毒,就是人类被病毒吞噬,从来没有人类“与病毒长期共存”。旧的病毒消灭了,新的病毒还可能出现,但人类的目标始终是消灭病毒,而不是“与病毒共存”。卧榻之侧,岂容病魔鼾睡?
瞎扯,把“与病毒共存”与英美“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挂钩显然是极端政治挂帅,把经济、社会运作简单化,英美将责任推到了病毒变异上,并不意味着“与病毒共存”本身一定不能接受。“卧榻之侧,岂容病魔鼾睡”,这高强凭什么当上卫生部长的?
清零还是共存?
中国人口过大,现在马上转变共存模式,肯定无法推广,但如果现在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那同样是不负责任,尤其是把疾控转换成敌我矛盾而扼杀辩论,更是不负责。其实清零共存这种争执没必要,两者都是需要考虑的策略,能清零最好清零,条件不允许也要把共存作为一种可以接受的条件,上面特别提到明年的冬奥,习近平是有决心要把它办好,给自己争面子,但如果中国一点共存的准备都没有,国门又要适度开放,那么一旦疫情失控,到底是有脸还是丢脸还是打脸?如果我猜,虽然那将是有一定的的限度,明年春天中国将会宣布逐渐开放国门,但全面开放还是有可能要等到2023,冬奥之后。
【资料】
【6】譬如网传“More data incoming from Brazil: 96.3% of people who died from Covid between February and July were unvaccinated, and that because Bolsonaro was quite slow to start vaccination. Coronavac WORKS”
【70】近期因政府被疫情危机所迫不得不适当封闭,疫情有所好转。
疫情防控中的最优选择:要钱还是要命?冷血经济学家出发点
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Deaton教授在今年1月的文章中明确表示,在新冠防控方案中,不是“要钱还是要命”的二选一的问题,而是能否“要钱也要命”(your money and your life)的决策,他认为,通过严格、快速的疫情管控,短期中不但保住了更多的生命,长期中也能收获更多的财富。反之,如果前期放松疫情管控,也许经济活动暂时影响较小,但会增加疫情风险,不仅影响短期生命和健康损失,还会影响长期经济的复苏。因此,生命损失和经济损失之间更是同向关系,而非反向关系
第二,根据目前的情况看,新冠病毒跟人类长期共存是大概率事件。因此,从长计议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非常必要。道理很简单,长期而言,人类除了应对新冠、流感等大型传染性疾病以外,还要继续面对非传染性的若干重大慢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阻肺(COPD)等。事实上,非传染性慢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威胁更为频繁,代价更大
疫情冲击国内消费需求
他的说法受到疾控中心首席传染病专家曾光的认可,曾光也认为清零不可能,不现实,而且与病毒共存和清零并不矛盾
这些数据可以告诉我们,未来哪怕我们每个人都打了疫苗,新冠仍然会流行,不过流行的程度会降低,病死率可以降低。开放后还会有人感染,未来各国均要面对的是疫苗降低了病死率与疾病的传播,但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市民的防控意识,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包括医院和疾控)的力量,才能最终达到与病毒的和谐共处
此观点一出,立刻在互联网引发热议,网友们在有关防疫的讨论中大致分成了两大“阵营”——“主张清零派”和“支持共存派”。
“主张清零派”将矛头直指近期针对南京疫情在微博发声的张文宏医生,声称他所说的“世界要学会与这个(新冠)病毒共存”是宣布向病毒投降,甚至有人直接给张文宏扣上了“投降主义”的大帽子
尽管境外病毒输入也曾经导致局部地区出现散发病例,但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流行蔓延。只要我们在“外防输入”方面“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坚决“御病毒于国门之外”,就一定能够将病毒消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高强知道不停地打仗的代价是什么吗?
必须坚持严格防控,打消“与病毒共存”的想法
黄严忠
试想如果岛内居民与外界长久不发生接触,而外面世界的病毒持续变异,以至于国内居民对境外流行毒株丧失免疫力,这种情况下对外封锁的时间只会更加漫长。因为哪怕开一个小口子,也可能会很快会引发如16世纪欧洲殖民者来到美洲时携带天花感染印第安人的惨烈效应
一方面,要实现新增病例清零的难度显著增大,德尔塔相比没有变异的病毒,防控难度提升10倍,另一方面,政策实施的社会和经济成本也大大提高
中国医疗资源分布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城市、大医院集中了大量的医疗资源。而民众大病小病都喜欢去医院的习惯又加剧了这种资源的不平等分布
这种情况容易在新冠病例上升时造成对医疗资源的过度挤兑
尽管有的学者提出与病毒“共存”,但其本意不像是主张放松目前的防疫体系,而是说病毒反复入侵是难免的,要不断加强精准防控,降低动态清零的成本。
“我没有感觉中国社会真出现了严肃的抗疫路线之争。”
“公众不会接受这样的路线转变,它在政治上就是不可行的。所以说,我认为我们应该放弃各种幻想,认真强化被证明有效的防控格局,实现不断自我提高。”
胡锡进说中国人不答应?
没什么时间了
我认为这种争论在当前和短期内没有意义。中国不可能在较短时间里改变动态清零的防疫策略,转为尝试欧美的宽松甚至所谓“群体免疫”路线【什么鬼话,讨论】中国不可能放弃迄今被证明在全球最有效、人道主义代价和经济代价都最小的抗疫路线
是“经济代价都最小”吗?
美欧路线除非带来比中国更高的经济增长,否则不可能有任何吸引力,更不要说加入对人道主义因素的考虑了
【显然美国会有异常的经济成绩】
从长期看,美欧不顾死人的野蛮路线终将与中国的动态清零路线形成竞争,经济增长率将是这两条路线争夺的至高点
【88】张文宏博士论文是不是抄袭,我不了解。
画面太美好了啊。笑翻
"中国人民是不好惹的,惹火了也是不好办的。"
按人口比例,美国死于新冠的62万,在中国就是248万。这要是发生在中国,会怎样??
============================================================================
第一修改统计数据,第二不准议论。就像郑州淹城那样,没一点声息,不会怎样;
会怎样的只有北京,一定会严加保护,那天看到严防死守外来人员进京,你就会知道情况不妙。
看看链接
https://www.cdc.gov/vaccines/covid-19/health-departments/breakthrough-cases.html
情况严重到一定程度,只需星星之火,便可燎原。
按人口比例,美国死于新冠的62万,在中国就是248万。这要是发生在中国,会怎样??
1.特效药
2.病毒本身变异后致病性大幅降低,死亡率大幅降低
现在这两个必要条件无一达成。只能把新冠病例动态清零,至于新冠病毒,只能说,世界这么大,让它到处逛
日本开奥运,是把奥运放在一个巨大的气泡里。日本近来病例大幅增加说是与奥运无关,真是这样的话,中国冬奥也可以照样做。但是也要先开始做一些试验,现在似乎还没有任何迹象,中国足球队世界杯预选赛头两轮的主场都不得不放在卡塔尔了,本来是可以作为测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