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興安滿洲國軍的蒙古人看到蘇聯紅軍在東蒙古的所作所爲後回憶到:“他們軍規之鬆散,已經無法形容。所到之處強姦横行。與日本軍實爲天壤之别。也不知是從哪弄的一身性病,實在不可思議。“蒙古人的這種感受並不令人驚奇,不單是蒙古人,很多黑、吉、遼的老人們也都有此説法,而民間的傳説更是多到不可勝數。日本人來到關東是爲了殖民,他們想把關東建成其武備的大後方,以此實現其“大東亞共榮”之夢。但蘇聯紅軍來到關東卻非如此,他們是佔領軍,按現在的常用詞定義,那叫“侵畧”,也就是一錘子買賣,掏到什麼就是什麼,與明末滿清進撓中原及八國聯軍進北京完全一様。從這個方面來説,蘇聯紅軍進入關東並非是爲了打敗日本,而是雅爾塔會議世界三巨頭的美、英、蘇劃分了二戰後的勢力範疇。並在三方利益分配方案中,把當時的關東和朝鮮等日本殖民地撥給了斯大林的蘇聯。看資料知蘇聯當時注重歐洲戰場,而在遠東兵力嚴重不足的情况下,爲了組建新軍,從地方臨時征兵,不過還是不足以成軍進佔關東,由此把監獄裡的犯人都收編到東征軍中,這些犯人組成的烏合之衆,哪裡談得上軍紀?爲利益最大化,蘇聯讓外蒙古軍隊也出兵内蒙古,以便紅軍可以全力以赴開往關東。但蒙古軍人在内蒙古,特别是東蒙古並無任何可爲之權,而是完全聽命於蘇聯紅軍的指揮。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爲蒙古人民共和國從建國以致蘇聯消亡,一直都是衞星國,蘇聯是它名實相符的宗主國。
日本人的潰敗和滿洲國的突然消亡,使關東出現了社會管理眞空,東蒙古亦是如此,治安急遽惡化。這種狀態的産生首先是蘇聯紅軍的殘暴和虐殺,而各方面的漢人武裝團體亦乘虛而入,更使内蒙古的治安形勢渾濁不堪。關東自古不缺”鬍子“,而此時不管是國民黨、共産黨還是眞正的土匪們,全都變身“鬍子”,都以“蒙古人過去諂媚日本人”爲借口,闖進這片大草原,進入蒙古人居住區,開始趁亂掠奪蒙古人的村落,該片土地可以説是群魔亂舞。因爲蘇聯紅軍的主要目標是開進關東,那裡的資源更豐富,根本無心在草原上牧羊,而蒙古人民共和國的軍力亦不足以維持安定的形勢,在一九四五年的十月份蘇聯紅軍召集滿洲國的蒙古軍人重新武裝,建立了名稱爲興安警備大隊的蒙古人軍隊,總共是三個團,在社會治安方面配合蘇聯紅軍和蒙古軍隊。同時依靠與共産國際有直接聯係的内蒙古人民革命黨和共産黨在東蒙古建立新政權。“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是公理,在那個年代更是不用證明的公理,因此這個新政權的第一要務就是建立武裝力量,在蘇聯紅軍的帮助下整合了興安警備大隊爲騎兵第一師,接著又以滿蒙舊軍隊人員爲主成立了騎兵第二師。據蒙古人自己所言,首先成立的興安警備大隊在一九四六年改編爲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騎兵第一師,一九四八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第一師,所有幹部皆爲興安軍官學校的學員。騎兵第二師是出自日本陸軍大學的阿思根原來帶領的滿洲國軍,其成員中内蒙古人民革命黨所佔比例較高,多贊同民族獨立主義,因此後來被多次整肅亦不爲奇。内蒙古人民革命黨的好景也並不長遠。中國共産黨一九四六年在承德召開會議,以“蒙古人舉全民之力與日本侵畧者合作”,“内蒙古人民革命黨並無抗日事跡”爲由解散之,所有騎兵並入解放軍,原滿洲國軍人員以“在監視下可以使用的人”爲條件予以留用。
東蒙古原滿洲國軍人員總共在此前後由蘇聯佔領軍和共産黨新政權以治安爲由整束爲五個騎兵師,經過“三查”後全部轉交東北人民解放軍,成爲遼瀋戰役之精兵。所謂“三查”是蘇聯紅軍指揮並由中國共産黨組織配合的一次政治清洗運動。三查是“查出身、查歷史、查鬥志”,旣調查是不是剥削階級出身、是否擔任過滿洲國軍的軍官、有沒有爲中國共産黨而戰的意願。經過“三查”清洗後,五個騎兵師的大部分軍官已經替換成延安派係的中共黨員,而且團以上的政治委員幾乎都爲漢族共産黨員,從此點而言蒙古騎兵當時就成爲了一只僅聽命於中國共産黨的類似於僱傭軍的單純的蒙古人武裝集團。只要一聲令下,這些騎兵就會在馬上揮舞着日本軍刀衝向指定的方向。在原蕭勁光所屬的東北人民解放軍“解放東北”戰爭的文獻中有著描繪騎兵第一師的文字:“長春城外集結了兩千多名蒙古人騎兵。他們穿著狼皮大衣,揮舞著日本刀。被他們砍到的瞬間就會身首分離。”從我看到的現今關於長春圍城的文章書籍中根本就沒有蒙古騎兵參與的只言片語,兩千多名蒙古人騎兵出現在圍困長春城的部隊中,這是一支具有非常機動性的戰鬥力,爲什麼别的部隊都有不乏稱頌之文,而此騎兵卻被雪藏?不得其解。值得一提的是東北人民解放軍的這五個蒙古人騎兵師的建制完全與日本統治時的建制一致。在此後他們與所馭之騎的脚印從内蒙古開始,經過遼瀋平原一直到逹了海南島,爲改朝換代而“奮勇作戰”。這些操著日本軍刀騎在馬上的蒙古人也有高光的時刻,它出現於一九五0年,在建國一週年北京閲兵儀式上,他們的代表雄糾糾地騎著戰馬以武威之姿在天安門前蕩蕩而過。
文獻中記載:一九五0年十月一日。首都北京秋高氣爽,天安門廣場也顯得格外雄偉壯觀。中國共産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國際友人,陸續登上天安門城樓。騎兵二師的戰士們騎著戰馬,按白馬、紅馬、黑馬、黄馬方隊排列整齊,精神抖擻地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首都人民的檢閲,通過了天安門廣場。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舉手高呼:“英勇善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萬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