禧外婆的陪读日记13--衣食住行引出的故事
作者:禧外婆 2018-10-02
转眼间妞到维多利亚已经二个月了,开学也有一个月了,妞到底适应的怎么样呢?其实所谓的适应就是中西文化的碰撞,学习上有教学体制和方法的不同,(当另篇专叙)其余的就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法的求同存异。所以我想讲讲衣食住行引出的林林总总.....
首先是“衣”。妞上的是维多利亚的公立学校,学校没有统一的校服。当然重要的日子和活动学校会对学生的着装有一定的要求。听说特别重要的日子学生还必须着正装。前不久,61学区的官员到学校公干(也许如国内的检查工作?)要求学生统一穿白衬衣。婆直到晚上才知道,赶紧翻箱倒柜,发现偏偏没有给妞带白衬衣。只好借范总的一件救急。所以,白衬衣一定要常备的。
因为学校不统一校服,同学们的衣着有更多的个性;尤其是学校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生,衣着特点也很不同。西方孩子的衣着张扬成熟,东方孩子的衣着更学生味。有许多学生化妆、带耳坠涂指甲,有的衣着比较暴露,妞从诧异、不解(因为在国内绝不允许学生有这样的情况)到慢慢地见怪不怪了。
前几天,妞提前告诉外婆28号全校要穿橙色衣服,说是橙色日。好奇怪!难道赤橙黄绿青蓝紫都有纪念日?
后来才知道,这个日子真有故事:【Orange Shirt Day】这个节日的起源是有一个叫Phyllis的六岁小女孩,已经是家里进入专门为原住民开设的寄宿制学校的第三代了。那时的她,还很小,还不懂原住民的孩子是要强制进入这种寄宿制学校学习的,而这种学校就是加拿大政府建立起来,为了同化原住民,让他们的孩子从小就离开父母,进入政府开设的学校,大多是都是教会办的,进行学习,慢慢忘掉自己种族、文化。学生会遭到很多不好的对待。
那一天Phyllis穿着一件橙色衬衫去学校,结果学校强行扒掉了她的橙色衬衫。这个事件自此给幼小的Phyllis留下了很深的心理创伤,橙色成为了她永远的痛,每每看到,都会想到自己曾经多么卑微,不受重视。
Orange Shirt Day正式开始于2013年的9月30日,当时,以Phyllis牵头,在William Lake组织了这一活动,让大家直面加拿大曾经的寄宿制学校给原住民几代人带来的伤害。自此,每年的这一天,加拿大人都被鼓励穿橙色的衣服去展示自己对这场教育体制终于被摒弃的支持。
婆想让妞在学校多拍一些照片回来,妞说:没有征求别人的同意是不能拍别人的照片的。这也应该是当地人的习俗,所以必须尊重。妞只拍了一张老师的照片,这是要告诉婆,不仅学生穿橙色衣服,老师也是这样做的。
妞拍了一张这样的照片,墙上挂满了写在印刷的橙色衣服上的祝福语,这些都是同学们写的。
听说这里的学校还有粉丝纪念日,都要穿粉色衣服。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纪念日呢?好期待哪一天的到来……
民以食为天,走出国门的孩子,起初一定还是“中国胃”。因为毕竟吃了十来年的中国膳食,习惯成自然嘛。妞来到维多利亚,开始对西餐带着浓厚的好奇和兴趣,但是不久“中国胃”就有意见了。比如妞爱吃冰淇淋,在国内的夏天,冰箱里冰淇淋从不断档。但是到维多利亚吃过几次冰淇淋后就不再提冰淇淋的事。哈哈,原来国外冰淇淋太甜,不是妞的菜。
冰淇淋可以少吃,饭总不可减。婆尽可能的满足妞的中国胃,利用绝无污染的加拿大食材做中国式饭点满足妞的饮食。
妞得空也总喜欢自己动手,但是多也是做中国餐。
相对而言,中国餐比西餐费事费时。长远来说,妞的留学生活不是短时间的,婆的陪读也不会永久,所以慢慢地适应还是有必要的。
于是婆把中国餐做成中西合璧的。
妞自己也学着做西餐。最近,妞带到学校的中餐也逐渐西化。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妞是一个爱分享的孩子,开始婆也尽量给妞多到一点,让她分享给别的孩子。分享是国内从幼儿园起就提倡的话题,但是这里的学校却不让同学们分享。婆的诧异程度可以想象。后来才知道,西人中过敏的人很多,过敏源很杂,而法律责任明确,谁提供食品就要对过敏人的本次过敏负责。My God!这绝不是简单的文化碰撞问题。难怪听说西人很少在家里请客,原因应该是此。
住是生活的最基本元素,我们有幸住在了维多利亚的市中心down town。风景宜人,交通方便,生活便利。
在这样的居住环境当然需要了解这里的乡规民约:住在一起的左邻右舍从来是不窜门的;(当然如果窜门尴尬的肯定是我,因为我听不懂他们的话啊。哈哈)房子的隔音效果是很差的。因为基本上都是砖木结构,感觉隔音措施并不是很好,所以邻家孩子在楼上蹦跳声音全能听见。所以提示我们动作应该轻一点再轻一点;房子里是不可以抽烟的。(有顶的地方都不可以)有几次看到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坐在路牙子上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刮风下雨都是这样,后来看到她身边的许多烟蒂,才知道她是在抽烟;厨房的油烟机报警是很灵敏的。西人不太起油锅,他们的油烟机和他们的饮食习惯配套,所以油烟稍微大一点就会报警。第一次听到刺耳的报警还真吓我一跳;垃圾分类是很严格的。而且扔出去的垃圾凡是瓶子都要冲洗干净,凡是纸盒都要拆平;家里不需要的东西,包括衣服、鞋、书,甚至家具,都可以放在门口,需要的人就能拿走,等等。要长期在维村居住,不仅要懂得村规,还要自觉遵守哦。
行是变化最大的。在国内,凡是出行,稍远一点就叫车,方便至极。而在这里,凡事都要预约,叫出租车也要预约,而且车费昂贵,所以我们基本上都是徒步或公交出行。
徒步和公交出行好处很多,首先是可以尽快熟悉地理环境;其次是可以锻炼身体。好在我们住的地方是各路公交车的始发站,所以出行还是方便的。两个月实践下来,发现了更多乘公交车的好处。婆已经习惯了妞候车、登车的身影。
星期五,妞从学校乘一个小时公交车回来,很快又要乘一个小时的车去打羽毛球,打完球回来又是一个小时乘车。婆问妞“累吗?”妞回答:“还可以,不要紧。” 其实婆知道,又不是长途旅行,一天要乘近四个小时的车去完成自己定的学习和运动目标,怎么会不辛苦?但这就是环境所致,适者生存。许多孩子都是这样,妞也在默默适应。不同的是有些孩子的家长有车,路上的时间可以紧凑一点。好在维多利亚的公交车准时准点,只要看好时间提前2、3分钟到车站就行。婆觉得有幸的是从来没有听妞在这事上抱怨和叫苦,入乡随俗,妞在迅速成长。
公交车就是一个小社会,可以更多的了解市井和习俗。妞想更快提高语言能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场所。在车上,妞经常主动和旁边一人聊天。西人热情,每每都聊的很开心。
前天,车上刚好碰到妞的一个墨西哥同学,他们一路聊的好热闹,一点没有交流障碍。怪不得老师们都说妞的口语和听力进步很快,婆也有这个感觉。婆觉得到妞的胆大敢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有公交车效应吧。
一直觉得维多利亚有一个较好的学习氛围,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阅读之人。公交车上这样的现象更多。
前不久,婆发现妞在公交车上也开始阅读。这就是环境影响。婆希望这种影响更加深入,以至于养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
维多利亚的乘车人上车会对驾驶员说:“Good morning”!“Hi”!下车会说:“thank you”!这是一种乘车文明,耳闻目染也会影响孩子们。
加拿大公交车上车都是2.5元(到超市买2.25元)。如果一天多次乘公交车,就可以付5元拿一张day pass。这样不管乘多少趟车只要出示day pass就OK啦。那天晚上婆陪妞去打羽毛球,买了当天(28号)的day pass,返回的时候,从包里取出一张票给驾驶员看了看。落座的时候婆才发现出示的是头一天(27号)的day pass。临下车,妞拉着婆到技术员面前道歉,说婆不小心拿错了票。并出示了28的day pass。驾驶员回答:you're welcome。并按下了计数键。下车后妞对婆说:我们可不能让驾驶员认为我们想逃票,那样太丢咱们中国人的脸了。婆听了心里暖暖的,中国是文明古国,妞虽远在异国他乡,祖国尊严永远在心中。
总之,虽然只有两个月,婆觉得妞是在进步和成长的,婆为妞高兴。学业路漫漫,一切都要适应,才能更好完成学业,加油!
赞赞赞,衣食住行,小妞一天天的长大!我家小留在学校穿衣服也有规定。小妞太厉害了,会做饭,我家的要好好学习。
祝Canhe姐和朋友们独立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