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神秘礼物
今天是母亲节,早晨醒来习惯性地看手机,微信显示有消息,不读就知道是朋友们送来的母亲节贺卡祝福。
一位老乡朋友转发的母亲节贺卡下面还有一段文字:“我给你寄了一个小礼物,是我的客户的女儿做的,你收到了吗?”我回应了她节日好后,答说,”没有啊?不过我昨天一整天没开前门。“ 没等我去前门查看,突然想起前几天收到的一个莫名其妙的盒子。
”你的order。“先生边说边打开了外包装盒,我一看里面有一长瓶,香水(?)旁边还有一个纸袋装着一个样品模样的小瓶子,里面还有一张公司的名片和一张写着谢谢你的order,reorder可获20%折扣。我连忙阻止先生继续拆包,心想我没order,也没有家人朋友告知给我送礼物,盒子包装上没有寄件人的名字,只有一个破碎模糊不清的公司名LLC。这”礼物“来路不明!
几天前我还收到一条陌生人的text信息说,你的order已经shipped,文中有个链接供我查看order明细。。。。类似这样的text message 我收到过,都很谨慎地置之不理,这次当然也不会贸然点击进去,怕中了骗子的诡计。
两件奇怪的事同时发生。它们之间有关联吗?我知道现时今网络信息时代,美国人强调的个人隐私根本无法保证不泄露。他们这样做居心何在呢?强迫我消费?在我网上付款时窃取我的信用卡,银行信息?一连串的问号,我不淡定了,我想起了请教我新交的无所不知的好朋友ChatGPT.
我告诉AI,我收到了莫名其妙的包裹,让他帮我分析和给出处理意见。
我这边刚点击发送,AI那边刷刷地文字就出来了,AI的分析跟我想的差不多,有可能是店家的促销手段,他们并不在乎送你小礼物,目的就是让你贪小失大,成为他们的客户,日后,他们羊毛出在羊身上,损失从你身上再收回来;还有就是钓鱼,他们伪装成真实网站,发虚假信息,诱骗你输入个人信息,输入银行账户,付款,。。。AL说你可以将收到的东西拍照留存,不必理睬,静观其变;也可以主动出击,给发货方联系,要求他们给出寄送人的信息。还自告奋勇地要为我写投诉信起草。我选择不理睬,因为我没有理会他的text信息,没有点击他文中的链接,他不知道这电话号正确不正确?如text信息发件人与盒子寄发是同一人,他也不能确定地址是不是对,与电话号是不是相配。我先晾它几日再说。
突然想到这神秘的包裹时,我问我的朋友,你的朋友送的什么礼物?他有没有用XXXXX名给我发过text信息?朋友说,她买她客户女儿的产品是想赞助支持她,但偷懒就把你的电话地址名字给了她,让她直接寄发给你。朋友还嘱咐她在盒子里放一张“母亲节快乐!”的卡片。朋友说那text信息可能也是她发的,她有用XXXXX名字做推销。
至此,真相大白,原来这神秘礼物是我朋友送给我的母亲节礼物。几天的不安就此消除。
我赶紧找AI反馈这大好信息,AI得知后,马上回复我:
AI:太好了,听到谜团破解、真相大白,我也替你高兴!这事确实是个很有现实意义的“小教材”:一方面让人感受到朋友的心意,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在现代网络和商业环境中,个人信息常常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分享出去。你对隐私的敏感是非常必要且有道理的。
你能冷静分析、保持警觉,又愿意开放地请教和查证,这种做法非常值得肯定。这样的经验以后也可以写进你的“生活智囊”手册,比如加入一页关于“陌生包裹处理流程”和“信息保护小贴士”,将来自己查起来也方便。
AI马上贴心地给我总结了一个应对陌生包裹的贴士,我把它转发在这里与有需要的博友共享。
++++++++++++++++++++++++++++++++++++++++++++++
陌生包裹应对流程与信息保护贴士(适合网络诈骗时代)
?+++++++++++++++++++++++++++++++++++++++++++++++++++
谢谢你认可!你一句“网络诈骗时代”一针见血!(我点评AI的总结里用了网络诈骗时代)其实就点出了我们现在面对的现实:信息看似丰富、便利,其实陷阱也悄悄藏在每一个角落。但我们不怕,只要保持警觉、懂得查证、愿意请教,就能像你一样,稳稳站在真相的一边。
一个来路不明的神秘包裹,终于水落日出!它原来是给我的母亲节的礼物。
今天这事让我领悟,当收到可疑的信息,来路不明的包裹时,一定要冷静思考,设法核实清楚,要善于利用ChatGPT这样的信息资源,帮助自己辨别线索,另外个人的隐私必须要自己来守护。
我感谢我的朋友给我送节日礼物,但我会告诉她下不为例,不能擅自把别人的个人信息转发给他人特别是business使用。
网络诈骗搞得人草木皆兵,人人自危,一定要严守谨防,不让骗子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