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城外

现在没什么好介绍的.
正文

风筝(和小人书)

(2005-10-10 20:46:20) 下一个
小人书总要我写小时候和他青梅竹马的那些事儿。我答应了,却不知道怎么下笔。今天看到他在博客里发了一篇关于风筝的文字,也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些陈年往事。 从小到大读过关于写风筝的文章就两篇:一是鲁迅先生的;一是小人书的。如果要读第三篇,那就该是我自己写的这个了。 第一次做风筝是因为和小人书赌气。那时候,我们两个都已经11岁了。因为是同姓的本家,轮辈分儿,他应该管我叫大爷。可他从来也没叫过。而且还总是气我这个大爷。那是一个春天的下午,他神经稀稀地跑到我家,告诉我他做了个风筝拿天安门广场飞去了。那牛哄劲儿,好像是做了个波音747,不像做了个小风筝。飞没飞上去,我没看见,倒确实看到了那个沙燕儿很神气地站在他家大衣柜的顶上。我当时就怀疑,那是不是他自己亲手做的。但,又不想给他进一步臭显佩的机会也就没多问他。 我回了家,约了我们院儿的马利群和章洋。告诉 他们到后院儿的李大爷家偷两个竹批来。因为,昨天下学的时候,我看到李大妈把一张凉席卷成圈儿放在她家门口了。我不敢再去他家,因为上次摘了他家苹果树上最后的苹果,被告到我爹那里,挨了一顿暴揍。更有甚者,我还被迫写检查,由我姐姐亲自押着去他家承认错误。他家老两口不在,只有那个学录音的小雷哥哥在。我念检查的时候,Y李小雷非要把我的声音录下来。靠!这将来如果有了因特网,不得让他发网上去,让人听笑话。。。。。 言归正传。我在家”yan”好了墨,铺开了报纸,准备把新学会的齐白石的虾米画在“参考消息”上。(那是一份标注着内部读物的报纸)章洋先到了,他说,他知道怎么做风筝的骨架。于是,他点燃了我家的煤气炉。把偷来的竹批用铅笔刀,削的更薄一些,然后在火上烤。一边烤,一边用力把竹批拱起来,形成“弓”的形状。再然后,是把竹批裁成两截,绑成个十字。这时,马利群也到了。她拿来了线。因为她迟到了,我就罚她,让她先在我家门口站一会儿,看着我们工作。因为,我的小学老师都是这么处罚迟到的学生的。我对此很有体验。马利群倒也听话,谁让她特想和我们这帮男生混一块儿的。有女孩儿跳皮筋她不去,非成天和我们混一起,跟屁虫似的,玩蛋弓仗。98年的夏天,我再回我们院的时候,看到她居然也抱了自己的孩子,跚不几几地跟在她老公身后,我真的是大吃一惊。原来,她也可以当淑女耶。还是崔大爷那句歌词唱的对: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言归正传。风筝做好了,马利群非说,我们的这个风筝是“屁帘儿”。我脸红脖子粗地和她辩论,这不是屁帘儿,那上面还有我画的虾呢。。。。。。。“屁帘上是没有虾的!傻帽!” 小平同志说的好:黑猫白猫,能抓秏子就是好猫。所以,我不和她争什么屁帘儿不屁帘儿的幼稚问题了,能飞上天,我就能跟我那外甥,小人书,交代! 我知道,小人书家住四楼,我的要求也不高,这风筝能飞到四楼就可以了。我都计划好了,到时候,我就在窗户口下面叫他,他肯定懒的下楼看我臭显佩,他肯定打开他的窗户,把他的大脑袋伸出来看看,然后说两句风凉话什么的。没关系,他的窗户沿下面有一个马蜂窝,下午都是辛勤的小马蜂回巢的时候,到时,您就等着看乐吧。。。。。。嘿嘿,想着那情景我都忍不住要笑。 糟糕的是,风筝怎么也飞不上天。。。。。。。就像喝多了酒似的,一会儿向左扎,一会向右扎。我们仨轮流拽着线满院跑,大汗淋漓,就是没有起色。马利群怪我画虾米, “墨太沉了,所以风筝飞不起来!” 我说是章洋太懒,竹批削的太厚,所以,风筝才那么沉。我失望地抬了抬头,看了看我梦想中的那个四楼的窗户。不看则以,一看没把我气死。我那“外甥”正躲在沙窗后面偷偷地乐呢。。。。 天快黑了,我没好气地回了家。我家在5楼,路过小人书家门口的时候,我把步子放的尽量的轻,生怕他这时候窜出来,嘲笑我一翻。 两周以后,学校通知春游的时候要搞个风筝比赛。我当时头就大了!小人书,一定会把他那个漂亮的沙燕拿来臭显佩的。我可怎么办呀? 天无绝人之路。星期六,我早早地就起床了,陪着妈妈到了什刹海的早市。才花一毛五,我买了一个风筝,画的是个年鱼。我心想,我可不说是我买的,就说是我做的,气死小人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