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看天地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南下北上意大利(1)那不勒斯,庞贝

(2024-06-11 19:54:03) 下一个

到2023年为止,意大利拥有59处地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世界遗产名录,排名世界第一。多年前跟旅行团花十多天跑过一次,有意犹未尽之感。最近朋友拟了一个在三月里自驾26天的行程(图1-3)去探访意大利南北部的20个世界遗产,捎带去一下紧靠西西里的马耳他。除了个别是去过,其他都是久慕其名而无缘涉足之地。何况我是疏懒成性,有叶公好龙之癖,却素来出游不愿为安排行宿和预习名胜所累。此行有朋友关照,可宽心遂愿,岂容错失?

P1,意大利南部行程

P2,西西里岛行程

P3,意大利北部行程

P4

P5

3月4号, 到达罗马。以前在罗马呆过,这回按计划就不在罗马流连了。租车直奔那不勒斯(Naples)。我们租的民居(图4-5)在老城中心区,方便闲逛,不用开车就可以去看主要的景点。那民居从临街走进一个约五米高的门廊才分不同的宅第,每层有近4米的高度。装修过的房间仍然带着昔日的厚重的豪气。后来留意到在意大利看起来有点历史的老宅的前院都有这种高大的门廊,想必是为了方便当年的带甲骑士纵马进出而建。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像那些古城一样,那不勒斯绝不会让幕名而来的遊者失望。始建于公元前八世纪的这座城市后来又继之成为文艺复兴主要起源地之一。事实上翻动这个城市历史的每一页都很吃力,其中承载有太多超出想像力的文明记录。每条街巷中的深宅古院(图6-12)都积淀了世纪的风情。也许看起来很陈旧,但韵味却在其中。走在并不宽敞的小街巷里,不时和豁然闪出的小广场,雕塑和精致的小教堂不期而遇。旅者在途中孜孜以求不就是寻找这些姿彩各异的文明载体吗?

走着去圣萨维诺教堂(Sansevero Chapel Museum),看到街头拐角一座小丑的铜雕(图13),人们都会忍不住去摸他的典型的意大利式的又长又呈弯钩状的鼻头,结果经年累月抚摸把雕像的亮点摸了出来。

 

P14

下载图1

下载图2

下载图3

下载图4

圣萨维诺教堂(图14)其实已被改为博物馆,这是那不勒斯最亮丽的名片之一。访问者必须到网上买预售的门票后才能按时间段分批进去参观。

这里有被誉为传奇的是大理石雕塑中的神品"蒙着面纱的基督”(下载图1-2)。1753年那不勒斯的朱塞佩 · 桑马蒂诺(Giuseppe Sanmartino)用大理石雕刻出轻纱复盖在从十字架上放下来的耶酥,连左鼻孔处纱线随着微微的吸气而略显弯曲和脚上肿胀的血管都神妙入微地用大理石雕刻出来。人们当年曾怀疑那片轻纱是用某种神秘的方法把轻薄的纱巾石化后造成的效果。

展馆中的另一石雕,是象征着挣脱罩网获得自由的男性雕塑:它象征着悔改并脱罪的父亲。这尊有鬼斧神工之观的雕像名字叫“幻灭”(下载图3),是热那亚雕塑家弗朗切斯科 · 奎罗洛(Francesco Queirolo)在1759年完成的作品。那张被拨开而在空中飘动的缕空渔网只能用"不可思议"来描述。

1752年由威尼斯雕塑家安东尼 · 科拉第尼(Antonio Corradini)奉献的另一尊极为优雅而精致的纪念一位母亲的雕像“端庄”(下载图4)。纱披和玫瑰衬托的丰姿传递出女性特有的传世柔情和美丽。

当然还有其他精美绝伦的展品。可是这个博物馆有条不讲道理的规则,就是面对世纪经典却不让拍照片。不大的大厅里那几个工作人员虎视眈眈地盯着并不多的访客。我看了一眼一位处心积虑想用手机偷拍的女同胞,对她说,别枉费心机了。不知道她最后如愿了没有。不过没有照片确实令人遗憾,我从网上下载几张照片以记此游。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城里不乏新艺术品。近港口处一女神拥抱着如山堆积的布条(图18)恐怕是在推动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不远处就是那不勒斯的地标,新堡(Castel Nuovo,图19-22)。城堡并不新,只是当时已有更古旧的城堡存在,故冠以此名。这座13世纪建立的城堡在15世纪改建时把一座白色的巴黎凯旋门缩小版插建在两座深褐色的城楼之间,俗称“阿方索一世凯旋门”。有点讽刺的事实是:阿方索一世当年费尽心力南北征战所堆积的功绩如今只怕仅留下几页史书记载,而他建立的凯旋门却让后来人一直朗朗传说。

顺带说说,那不勒斯不仅满城皆有可细品的风土人情,这里也是风靡世界的Pizza 原生地。以前的一次意大利游,奇怪旅游行程安排为何避开这座古城,那导游托词说这城有帮派活动坏名声。我此行初到,未可骤辨真伪,当若因噎废食而不去那不勒斯,则是极其愚蠢的选择。

 

P23

P24

P25

P26

P27

P28

P29

P30

P31

P32

P33

P34

P35

P36

P37

3月5日,按计划上午去庞贝,离那不勒斯约30分钟车程。

十多年前的一个擦黑的黄昏,在庞贝(POMPEI)的废墟中盘桓了一个多小时,终因天黑而带着遗憾离开。今天再度踏进这座两千年前被维苏威火山毁掉的城市,总算弥补了一点当年的缺憾。

尽管这里已经挖掘了3个多世纪,人们仍然不断地找出两千年前罗马文明的遗迹。那些公共场所(图24-26),带地暖和庭院的私人豪宅(图27-28)都告诉世人当年的文明是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也知道“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图29的庞贝古道就是证明之一。因为它们是按古罗马的工程标准,夯实泥土后鋪上沙,碎石和大石建成的,且与当年延伸在欧洲,亚洲,非洲的帝国交通网相连。而且全部都按同一标准建造,虽过千年仍无破败之相。当年罗马人正是藉此将他们的军团、文化、制度铺向版图里的每一个角落。如今的铁路宽度也因此和古罗马道路有一定的渊缘。

青铜人头马(图30),复原的壁画(图31-35),精美胜利女神雕像(图36)就是当时在罗马帝国版图中的庞贝人生活状态的分镜头。图33那位像亚历山大大帝的军人让人生疑,他光着脚丫在布满锐矛利刃的战场上能冲锋陷阵吗?如果光着膀子持着长矛去讨好一位贵妇那又另说。据说最近发掘出特洛伊战争两位肇事者,帕里斯和海伦的壁画,可惜这次无缘见到两千年前罗马人是如何描绘这个千古绝唱:男儿宁拥有倾城倾国之颜而将身国置于度外。类似的霸王别姬可是在特洛伊陷落千年之后才又重演的。

两千年前的罗马人已经有相当超前的商业意识。庞贝街边的面包店生产的面包都打上店主的印记。街道的地面上用男性最不安分的器官作路标给非爱情的异性寻求者指路,而目的地则用图标规范了按图索骥者可以用什么姿势作什么工作。

当維苏威火山灰在瞬間复盖了庞贝城时,封存了两千年前的罗马人社会状态,无意中給后世留下了一个"时空胶囊"。今天的人们或多或少能从中读懂大自然给人类的某些启示。                                          

 

P38

P39

P40

P41

P42

P43

P44

P45

P46

P47

P48

P49

P50

下午从庞贝回到那不勒斯,继续在城中寻寻觅觅。这里有足够多的世界文明遗产等级的名胜让人留连。路上看到一位妈妈带着十多岁的儿子拿着一份清单在按图索骥,指点着各色景点。我有点好奇地问那清单上有多少地方要去,她说准备在一星期內跑四十多个景点。我听了有点气馁,那是一种望尘莫及的心情。

匆匆路过16-18世纪建成的戏院和市政楼(图38-40),来到宽阔大气的平民表决广场(图41)。这广场因1860年的一次公民投票决定加入意大利王国而得名。广场中心的圣芳济圣殿仿罗马的万神庙风格,穹顶高达53米。对着广场的是那不勒斯王宫(图42-50),建成于1537年。二战期间被盟军炸坏一部分,原貌修复后成为旅游者必到之地。王宫外型不起眼也不算大,然而内饰极为奢华。这王宫可以让人体验到什么才是美仑美奂的巴洛克风格。

 

P51

P52

P53

P54

那不勒斯的街头的市井之气烘托着古老的余韵,游弋街巷其中自可体验个中意境。至少,在街巷里看到那不勒斯人爱晾晒被褥的习惯(图54)会唤起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油翁 回复 悄悄话 文章閱讀完畢,稍後詳細評論。繼續努力!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