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
看到一则某演员的三婚的花边新闻,挺招人的。我倒想起他主演的电视剧“大染坊”,前十几集的商场跌宕纠缠的戏还不错。后面几集的政治水分添多了,索然无味。这也不怪他,像“亮剑”这种合主旋律的电视剧也没敢把原著中主人公在文革时死于枪下的故事往屏幕上搬。
可“大染坊”里的某一剧中情节我倒没忘: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中国有钱人从千年兴衰中悟出来的守财之道。剧中一染厂老板在指点他儿子避乱时讲一故事:他们祖上曾收有一堪称绝世的古瓷器,珍之如命,从不示人。倘若移方寸,必有四人相持。然而此器依然扬名,慕名者皆无缘一睹。岂料世事变幻,家道中落,困厄之下,拟将此瓷割爱求财以渡时艰。求售声出,识器而又囊中充盈者相继登门,顺理成章的结果是价高者得。要命的是并没有那么多张伯驹可以去当四合院来换古董,可免名器流落海外。想当时还是洋人阔,结果将此名瓷货与某洋人。到钱货两清之日,新旧主人各怀喜哀交接此古瓷。此时往日四人才可搬动的器物,现在是两人抬。要命的是,近门处被不明事物绊一踉跄,名器落地,领一代风骚的中国古董从此仅余一地碎片。看懂了:老头宁可毁了这瓷器也不愿让新主人,特别是洋人得手。
剧中故事是想告诉人一个如何爱国的故事。我想这更像是杜撰,或许在历史中也会有雷同的某个情节。倘若故事带几分真的,那么这种浅薄的爱国“机智”毁掉是文明和传承而并没有替民族历史添一分光彩。这是一种把愚昧谱写为颂歌,把狭隘的偏见标定为“爱国”的时尚。而这种颂歌和时尚的注脚就是不久前那些义和团式的爱国者往自己的同胞的头上开洞,仅仅因为这位同胞花自己挣的钱买了一辆日本车。这些年厉害起来的“自信”脆弱得动辄就摆出“虽远必诛”的架势,吃个汉堡,买点百货也要看看那商家是不是在“必诛”的名单上。其实,一种文明的崛起和强盛并不倚于刻薄的嘴巴和心智缺失的伎俩。
想起刚来美国时,第一次去久负盛名的大都会博物馆,在中国厅里流连甚久。后来与朋友聊天,那脑子让人洗了多年,自然和国内的主流合拍,觉得那些藏品多是让洋鬼子坑蒙拐骗弄来的。那朋友很有见地,沉呤一下他问,那些东西留在国内又会怎样?我顿时哑口。
80年代,文革尚余烟缭绕,当时的官方还不堵人嘴巴,正式而且很收敛的说辞是刚经历过一场民族“浩劫”。确实,文革中,带点古旧色彩的事物在亿万人“破旧立新”的搜刮下万不余一,多少价值连城的中华文明载体在狂热的欢呼声中灰飞烟灭。那个年代,别说文物,哪一个从国外留学回去的可以躲过“洋奴”“汉奸” “特务” “里通外国”的可诛之罪。而带讽刺味的事实是那批让洋人带出来的古董,至今仍安然地在重重保护下在大都会博物馆里展现中国文明的华彩。
扯远了,回到上面的故事里,我想假如那件瓷器交接顺利,也许能避过近代的诸多动乱,今天也许我们中的某人就能在某博物馆里欣赏它特有的历史文明韵味。
哈,也就从一演员三婚想起的故事,别当真。听说他是苦孩子出身,现在老爱很排场地换着娶媳妇,当然会有必不可少的地老天荒婚誓,我想那誓言恐怕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