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芳草的博客

  分享经历  抒发见解
个人资料
正文

干校杂记(八) 安营扎寨

(2013-11-23 13:53:50) 下一个
    学部干校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住的问题。前文提到,经济所刚下去时,只能安排男同志住公社棉花仓库;女同志住公社粮管所;家属住卫生所、兽医院。我们这些人几乎占了人家所有的公用房,给当地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这些房子都是临时借的,得尽快腾出来,于是干校把基建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如果直接建土坯房,一时备不齐料,且过于费时费力,不现实。为了早日解决住的问题,决定基建分两步走:先建临时性住所席棚子,然后再逐渐过渡到土坯房。
 
    基建工作从6912月正式开始。当地划拨给学部干校八千亩地,人们先在大平原上选址,席棚就直接建在收割后的庄稼地里。搭建这种简易住房无须打地基,但还是得在地上垫土、夯实。房子四周埋上木桩,作为支柱。席棚没有椽子,只有檩条。把用麻绳扎成的秫秸把搭在檩条上,外面糊一层泥,再铺上油毛毡就是屋顶了。席棚的墙也是用秫秸把做的,外面糊一层泥,最外头围上席子,故称席棚。
 
    基建任务紧,人们大干快上。男同志负责挖坑、埋桩、和泥、抹墙;女同志打秫秸把;老弱病残搓麻绳。仅仅过了三个月,住在棉花仓库的里的人就乔迁新居了。
 
这新搭的窝住起来特别不舒服。首先,席棚面积有限,可每个棚至少要住进二十多人,比以前更拥挤了。其次,席棚盖在泥土地上,非常潮湿,箱子不能直接摆放在地上,否则很快就会发霉,得在底下垫砖。箱子垫高了,床板也只能跟着升高,否则就无法取出床底下的箱子。结果床板离地面七十多公分,跟桌子一样高。这样上床就很费劲,得像体操运动员上鞍马那样,用双手使劲撑床板才能爬上去。坐在床上脚够不着地,人们每天就是这样坐在床上开会、天天读什么的。

春天来临,人们忽然发现床底下钻出很多嫩芽。原来这块地头一年种的是大豆,收割时散落下来的豆子,此时生根发芽,破土而出,真是春风吹又生!席棚里没有阳光,那些豆苗都齐刷刷地朝着有光的方向长,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到了夏天,箱子上居然还长出了蘑菇,可见席棚里面有多潮湿。遇到阴雨天,人们进进出出,把外面的泥水带进来,屋子里的土地变成了泥地,弄得到处都是泥,真成了“滚一身泥巴”。住席棚还有一个难言之隐:厕所离住处太远,夜晚上厕所有困难,女同志只好以洗脚盆充当厕所。全宿舍的人都这么干,气味可想而知。
 
    人们迫切希望改善居住条件,于是经济所从702月开始着手建土坯房。这是一种永久性住房,东西两面山墙全部由砖砌成,房子的支柱也是用砖砌的,墙是用土坯垒的,屋顶上还铺有大瓦片儿。比起席棚,这简直就是宫殿了!可见当年干校学员真做了安营扎寨的打算。经济所建土坯房的这种规格,后下来的其他研究所纷纷仿效。
 
    建土坯房困难重重,最难莫过于备料。木料要自己买、砂子要自己拉、土坯要自己脱、瓦要自己制、砖要自己烧……
 
  土坯房顾名思义得有土坯。脱坯是壮劳力的活儿,特别辛苦。首先得和泥。人们学当地人的样子,往粘土堆里掺水,勇敢者脱下鞋,赤着脚在泥里面踩,叫踩泥,起搅拌作用。然后加进铡碎的麦秸,以提高土坯的强度。这时就不能再用脚踩了,否则麦秸会把脚划伤,只能用铁锹翻搅。加进麦秸的泥特别粘稠,搅拌起来非常吃力。脱坯的时候用一个木制的框子,把和好的泥用力甩在里面,上面抹平,再把框子取下来。等土坯晾干后,就可以当砖来用了。干校基建对土坯的需求量大得惊人。为了多出坯,七连(经济所)领导挖空心思,专门组织了脱坯比赛和脱坯大会战。顾准伯伯在日记中记录了7011月的那场脱坯大会战:二排(政治经济学组)用六天的时间,共脱坯10500块;全连(经济所)脱坯35000块。
 
  盖房用的大瓦片儿是干校学员自己用制瓦机做的。说是“机”,实际上只是一个瓦块膜子,往里面填上搅拌好的水泥,上面盖一块金属板,用人力夯实。这活儿也特别累,当时同宿舍的陈长源、方留碧两位阿姨每天就干这个。晚上收工回来腰酸背痛,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土坯房建好后,女同志先搬入。这房子住起来比席棚舒服多了,冬暖夏凉。地面是用砖铺的,雨天也用不着担心滚一身泥巴了。
 
    经济所作为先遣队,是全学部最早来到东岳的。从6911月到达,总共在那里生活了一年零五个月。在此期间虽然也干了一些农活儿,如:积肥、夏锄、秋收等,但主要劳动还是围绕着基建——忙着给自己和陆续下放的其他连队(研究所)修建住房。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正当人们热火朝天搞基建,立志大干两三年,把这片塘坡建成“大寨式农场”时,却突然接到搬迁命令,学部全体人员要搬到明港的一座军营集中搞运动。有的研究所房子已经盖好,还没来得及住;有的所房子刚盖了一半儿。随着一声“搬迁”,一切戛然而止。

《顾准日记》p.224
注: 本文原创,谢绝转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loonlinda 回复 悄悄话 我和妈妈以及其他二十几个阿姨住一间大宿舍,夜里用一个大木盆当尿盆,早上由值日的两个阿姨抬出去倒掉。后来搬到一所中学,之前是医院,我和妈妈住在一小屋里,后来才知道那曾经是太平间。
Redcheetah 回复 悄悄话 good to read, looking forward the next one:)
偶灯斯陋 回复 悄悄话 Thanks for keeping history alive.
I don't know if this kind of history can be found in any other country.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