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1)
2012 (1)
2018 (47)
2019 (87)
2020 (82)
2021 (120)
2022 (144)
2023 (114)
2024 (110)
2025 (2)
白天忙东忙西,没定下心来仔细读这个很有味道的讨论。
知识和文化,或者夫子说的知识和感悟,确实是两个概念。不过现代,语文相混,“文”越来越“语”,越来越冗余。现在所说的知识,其实就是知;而感悟,就是识。知和识,就是两个概念,两个范畴。
我的小学和中学都是女校,性格培养的底子比较女性,或者叫感性。好在,我的大学原来是男校,近几十年才招女生,所以我后来的熏陶,思维比较偏理性,算是弥补与中和了。也可以说,先文化了,然后知识了。
以前人读书少,知识少,而现在不但读书普及,加上网络,什么知识都可以找到。于是那些靠“什么都知道”的百科杂家,就没有了市场。为什么,你学了很多知识,但在我的定义里,你只学了“知”,却并不一定有“识”。一个人,死记硬背,滚瓜烂熟,满脑子的定义,那你还不是一个知识分子,充其量算是“知道分子”。就像一个学医的,你一定要花几年功夫记忆大量的拉丁名词,几千个解剖部位的名称,药名,病名。辛辛苦苦背了好多年的书,满脑子的“知识”。那么,你会看病了吗?不会!
知而不识,你脑子里充斥了的,全是数据。现在电脑上一秒之内就能搜到。但要诊断,你要推论,就是逻辑。识,就是逻辑,也就是关系。我不知道阿城,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不知道他的“关系”是不是我这个定义。
做IT的都知道,数据(Data)和逻辑(关系),是两个最基本的内核。没有关系的数据,是死的。是没有结果的。
楼下肯特君说我知道得太多了,也许是有所指。有次好像是他贴马拉松的照片,为保护隐私,把照片上的号码打了马赛克。可是他却忘记把场景里其他人的号码也涂掉。照片可以搜到地点和时间,比赛结果可以看到旁边那一个或几个人的成绩,这些都是数据。再通过逻辑“关系”,很快就找到了肯特君的一切数据。
看病也是这样。各种指标,检验结果,都是数据。但同样的症状,(比如发烧),却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诊断。这就需要逻辑关系的判断了。话说回来,诊断也是两个概念。“诊”,是获取数据,代表“知”;而“断”,是判断,是逻辑,代表“识”。
夫子提到的认知和感悟的不能融合,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如果死读书,没有逻辑推论,那么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有然。这次会了你下次还是不会。同一个实验你不能重复,而不能重复的实验是不能通过的。
而没有知,也不行。你记忆的东西越多,也就是你脑子里的数据越多,你存取的速度越快。很多东西,别人要想半天,你立马就说出了答案,因为你已经记忆了很多的数据,或者叫“经验”。这种经验,可以是亲自做过的,也可以是读书读到的。
文化的定义,历来就不明确。广义狭义,各有所指。大致可以说是一种融合了历史的感悟。我是一元论者,理性和感性,文科和理科,文或者武,科学与艺术,等等,我认为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特性,而不是割离的两样东西。现代科学把学分了很多很多“科“,相互割离,每人一块,最后都成了盲人摸象,看不到真实的整体。
想当年,达芬奇是艺术家,大画家,但也是数学家,生物学家,解剖学家,力学家,地理学家,工程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他发明了坦克,降落伞,潜水艇。。。他的材料力学定律到今天还在大学教科书里。奇怪吗,不奇怪。他是一元的典范。
拉拉杂杂写一点,算是参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