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空中惊魂 – 刻骨铭心
作者:洛杉矶埃米丽
我是在叙述二十年前我和难友们刻骨铭心的往事。祖国是我的母亲,无论我行多远、走多久,我永远惦记着、思念着我的祖国母亲。现在我想和母亲说说心里话,愿祖国母亲迈向更好,愿母亲的所有儿女更幸福。可喜的是,祖国如今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对突发灾难的处理更倾向成熟。
我们的飞机出事是在二十年前,当时通讯条件非常简陋,国内家里能安装电话的并不多,记得我给丈夫打国际长途还得到专门邮局的电话亭排队。即使在美国,当时电脑还没有完全普及,更谈不上如今流行的网络和手机。飞机出事后很难与家人取得联系。在美军基地我要来军用电话后,便给家人打了两通电话。随后乘客排着队,每个人可打三分钟的电话。然而机组人员有他们的纪律,不能打。
根据难友的回忆和我查询到当时的资料记录,我得知了以下情况:
住在南加州棕榈泉的56岁华人K先生从事服装加工业务,拥有一家衬衣厂,妻子经营一家餐馆。他回国探亲时发现得了胃癌,做了手术和化疗后,乘了这趟班机回美国,应该是6日到家。但是他在银行工作的女儿K小姐抵达洛杉矶机场接机时,航班时刻表显示出父亲的飞机晚点了。她走近东航柜台前,发现数十人手里拿着接人招牌在那里焦虑地等待着。航空公司人员不知道飞机何时到达。
6日下午晚些时候,等候在机场的她接到朋友的电话,告诉她收音机说东航出事了,迫降在阿拉斯加,死了人,许多人受伤。她赶紧多次向东航查询父亲的去向。在无法获得任何资料或协助的情况下,她只好拿起电话向红十字会寻求帮助。
由于K先生事发时所有随身证件都被抛离身边,而他的头部严重撞伤,从受伤直到躺在医院病床上,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他身边没有任何证件,医院也无法确定他的身份。
一直没有父亲的下落;K小姐再次打电话给红十字会描述了父亲的特征,以求帮助。红十字会的查询电话打到了K先生所住的医院。医生一次成像拍下了照片,并传真到了K小姐工作的银行。她辨认出这正是自己的父亲,便立刻带着母亲和弟弟飞到了安格雷齐,盼望接K先生回家。不幸的是,K先生终于在受伤一个星期后,回天乏术。在这之前,他一直没有苏醒过。
各个医院都在设法向红十字会提供患者名单,以便后者转交给东航。但这个过程非常缓慢,因为许多伤员首先需要接受抢救治疗,然后填表时很多只会少许或根本不会英语,沟通有困难;一些失去意识的伤员又没有随身证件。直到7日晚上,红十字会才得到名单。
出院的伤员通过东航委托的当地航空公司,被安置到了市中心的一家宾馆。
当地报纸说,一些出院的伤员筋疲力尽,委靡不振,尤其苦恼的是连自己的钱包、护照和随身行李在哪儿都不知道。加上又不会说英语,而航空公司很少或根本没有派人来接触,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迫降后机组把伤员们交给了美方就没人管了。
约90名受伤的乘客经治疗后来到宾馆度过了一夜。他们其中不少还穿着带有血迹的脏衣服,丢了鞋袜,更谈不上换洗内衣内裤。红十字会、当地侨胞和民众送来了衣服鞋袜,才解救了燃眉之急。
8日,30多名重伤者仍然留在医院,其中三分之一需要重点监护。与此同时,东航从上海派出的飞机从薛米亚基地接上剩余的乘客、机组人员和行李,然后来到了安克雷奇,准备接走宾馆里的乘客。
上午11点左右,这些乘客被召集在宾馆大堂。其中部分乘客面对东航代表时表示,他们不愿意再次乘坐该公司飞机。午后,约20名乘客拒绝登机,仍然在宾馆大堂与东航代表谈判。几个乘客脸上有划痕和瘀伤,另一个年轻人牛仔裤上留着不少血迹,头上还裹着白色的绷带。此后东航不得不预约了阿拉斯加航空公司的座位来满足这些乘客的要求。如果当初东航有派人来关心慰问,也许情况不至于此。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和美国联邦航空总署的调查员从7日便开始着手对事故展开调查,随后麦道公司和东航派出的调查员也参加了调查。数天后飞机被移送到麦道公司位于洛杉矶长提市的飞机维修厂接受继续调查和维修。
麦道公司的初步调查显示,该飞机外部没有遭受结构性损害。但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调查员本森发现,机舱内部
“行李箱被砸碎,座椅靠背、扶手被砸坏”, 他说: “ 受损程度极为严重”。
调查开始时并未排除事故的原因可能是由乱流造成。6日早些时候日本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就警告,在包括该区域在内的北太平洋上空有强气流形成。但据美国国家气象局气象学家鲍尔.洛素分析,飞机是在一万米以上的高空巡航,远远高于在北太平洋上空形成的气流漩涡,虽然飞机也可能遇到其它的不同乱流。
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巴赫拉.布伦特指出:“联邦调查员没有追踪调查过气流造成的人员伤害事故。虽然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关于乱流的报道,但为数并不多。每天在美国大约有五万个商业航班在飞行,所以遇到十几次乱流不足为奇,其中大部分不涉及严重伤害”。他说:“看来这次极为特殊”。
事故调查仍在进行。4月13日,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和调查,指出这次空难并非由于遭遇乱流所致,而是由于机械故障,或是人为操作不当而引起机身猛烈颠簸。
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调查员本森表示,麦道的MD-11机型曾经发生过飞行之中前缘缝翼突然张开的事故,但从未造成过东航这样的严重后果。
美国《航空安全周刊》1993年5月刊登了一篇文章,详细记录了麦道公司MD-11型飞机在过去两年多时间发生的十起前缘缝翼事故情况。麦道公司拒绝对此次东航事件做任何解释,但承认与前缘缝翼有关。
每年4月6日,国内难友们还会在各地相聚,纪念这些难忘的刻骨铭心的往事。
麦道MD-11型客机
事故前的MD-11驾驶舱。事故后麦道统一对其前缘缝翼操作系统增设了保险防护装置,可有效防范人为事故。
Copyright © 2013 LosAngelesEmilie, All Rights
Reserved
作者洛杉矶埃米丽版权所有
未经作者许可,任何人不得以商业营利为目的进行摘编、转载。欢迎非商业性转载。
网络转载请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侵权必究!
读取中…
此分类尚无博文,请选择其他分类
帮助:
以图片方式添加博文,是我们为VIP用户提供的特殊服务。
系统默认您博文中的第一张图片为该博文的“封面”。
点击“换封面”可以为您的封面换一张图。
您只能对新浪域下的图片进行此项设置。
回复 @ 颐和园' 的评论 : 非常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人生的经历也是人生的财富,她使我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了全新的了解。再次感谢您!
非常欣喜地看到您的儿子将这段痛苦埋葬,阳光灿烂地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