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斯岁月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进来的地方
正文

忆到金陵便断肠(1)《桃花扇》看旧院毁灭

(2025-11-06 17:27:31) 下一个

这两年埋头查资料,渐渐有了一个看法:南京虽称是六朝古都,却没有多少古迹存留下来,可说是几乎没有。它有的,只是一些对历史的记忆。这里汇集一些手边的资料,从中可以看到这个城市曾经拥有过的文明(文化?),也看到它的文明怎样在一次又一次的动乱中一点一点底毁掉 。还有些别的。-- 楔子

 

明代从南京始。如果算上那个让诗人谓叹“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昏君弘光帝的南明小朝廷,它也终结于南京。顺治二年多铎率清兵来到城下,一众文武官员出城门跪降。投降也无济于事,城市并没有因此而逃脱兵燹。

劫后景象,可以看孔尚任《桃花扇》续四十之“余韵”,其中金陵旧院的部分抄在了分隔线下面。

有清人的绝句《金陵旧院》写得更简洁:

锦袖歌残翠黛尘,楼台塌尽曲池湮。 荒园一种瓢儿菜,独占秦淮旧日春。

明太祖攻下元大都,命城中所有在册乐籍之人迁来金陵,将她们悉数安置在秦淮河边的旧院,使其悦他朱皇帝的宾客。多铎进城画在《多铎得胜图》中,聚宝门外降官来迎。多铎31岁,降官中的尚书钱谦益63岁。旧院隐在门内,宝塔巍峨,青山绿水。

不然我们也会有自己的京都艺妓和花见小道,,,,不知道怎样“不然”。现实是我们现在只有自己看着都不像的"秦淮八艳",那余韵已经断绝。

 

===《 桃花扇》续的分隔线 ==========================

这续仿《渔樵闲话录》,设景在乙酉年后三载,乙酉年即多铎取南京的顺治二年。正剧里的柳敬亭成了渔翁,买只小船在龙潭江边捕鱼为业;苏昆生採樵度日,往来牛首、栖霞山。正剧里唯一无史可考的人物老赞礼是一管祭礼的坛户,住燕子矶边。三人巧遇,老赞礼带了酒。寡酒下肚,樵夫打开话匣........

(樵)不瞞二位說,我三年沒到南京,忽然高興,進城賣柴。路過孝陵,見那寶城享殿,成了芻牧之場。(老)呵呀呀!那皇城如何?(樵)那皇城牆倒宮塌,滿地蒿萊了。(副末掩淚介)不料光景至此。(樵)俺又一直走到秦淮,立了半晌,竟沒一個人影兒。(丑)那長橋舊院,是咱們熟遊之地,你也該去瞧瞧。(樵)怎的沒瞧,長橋已無片板,舊院剩了一堆瓦礫。(老搥胸介)咳!慟死俺也。(樵)那時疾忙回首,一路傷心;編成一套北曲,名為《哀江南》。待我唱來!(敲板唱弋陽腔介)俺樵夫呵!------------

(省去描述皇宫、皇陵的段落)

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目斷魂消。當年粉黛,何處笙簫。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

你記得跨青谿半里橋,舊紅板沒一條。秋水長天人過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

行到那舊院門,何用輕敲,也不怕小犬牢牢。無非是枯井頹巢,不過些磚苔砌草。手種的花條柳梢,儘意兒採樵;這黑灰是誰家廚竃?

(终了一段含现代人一再引用的那个金句)

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