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相聚
(史探幽的画外音:1970年1月1日省里发动了“向滇池要粮,向滇池进军,围海造田!”的群众运动。全市的工,农,学生都投入到了“围海造田”的群众运动中。分三班倒白天黑夜地挑土填滇池。我们学校在东郊,因为远离滇池,就到西山太华寺安营扎寨住在那里。
一天晚上我们上夜班。干到半夜,滇池上狂风大作,暴雨将至。)
56 地点:滇池边 时间:深夜 人物:董孝凤 史探幽 叶蓝
叶蓝:探幽快跑,暴雨马上就要来了。
史探幽忙将挑在肩上的担子放在地上,跟着叶蓝跑,山路前后都是回家躲雨的人。暴风骤雨追人而到。和她们年龄相似的董孝凤从后面赶上来。
董孝凤:两位姐姐,你们是11中的学生吗?
叶蓝:是的。
董孝凤:你们现在就是会飞也飞不到太华寺了,快跟我来,我领你们到杨升庵祠躲雨。
57 地点:杨升庵祠 时间:深夜 人物:董孝凤,史探幽,叶蓝,张正祥
董孝凤带着叶蓝,探幽顺着右边一条小路进去。杨升庵祠里,过道上,屋檐下,祠堂里都站满了躲雨的人。董孝凤,叶蓝,探幽挤在屋檐下。祠堂里一盏小油灯下,坐着年轻的张正祥。
张正祥(声如洪钟):滇池是昆明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它其中一个超越全球的神奇自然功能就是把高原荒漠变成绿洲,把高寒冷冻的乌蒙山区恶劣气候变成了“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美丽春天和万物生长的温暖大地。所以说,没有滇池就没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昆明----
史探幽(悄悄问董孝凤)这男子是谁?胆子真不小,竟敢和政府唱对台戏。
董孝凤(摇头):我也不知道他是谁。
张正祥(站起来):我叫张正祥,是西山区富善村的村长。因为反对“围海造田”被撤职了职位,现在暂时住在这里,我已经写好了一封实名举报信。上报中央领导,让他们阻止这种破坏滇池水源的野蛮行为。在座的各位朋友,有不同意“围海造田”运动的请用实名签名。
众人议论纷纷,有人排队签名,有人悄悄溜走了。
董孝凤(焦急不安地对史探幽和叶蓝):我要签名,我要签名。可我不会写字啊!怎么办,怎么办?
史探幽(拉过董孝凤的手,在她手上写字):别当心,我教你。
排到董孝凤了。
董孝凤(不安地搓手,对张正祥):我刚刚才学会写字的,怕写得不好。
张正祥(鼓励她):写得好坏没有关系,只要你有一颗爱滇池的心就行了。
董孝凤低头签名,签名后抬头与张正祥对视而笑,如雷轰顶击中董孝凤,她顿时情窦初开。
屋檐的滴水渐渐小了,人们散去。
走出杨升庵祠,董孝凤,叶蓝,史探幽三人同行,公路上灯火辉煌,路上时有行人来来往往。
叶蓝:我们都是爱滇池的人,可没办法。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磨洋工,尽量少往滇池里倒土。
史探幽:参加“围海造田”第一天,我拒绝朝滇池里倒土,蹲在滇池边痛哭,差点被当成反革命份子拉去批斗了。
董孝凤:不瞒两位姐姐,我从未朝滇池里倒过土。
史探幽(好奇地):你是怎么做到不往滇池里倒土的。
董孝凤:夜里谁知道我有没有朝滇池里倒土。白天我找到一个躲藏的地方,那是一个山涧,里面有条小溪,小溪里游着许多鱼。只是我躲在里面太无聊了,除了吃烤鱼,就是睡觉。
史探幽:你带我们一起去,我们可以教你读书,陪你玩。
董孝凤:太好了,太好了-----我又可以读书了。
走到太华寺门前。
叶蓝:小凤,你家住哪里?
董孝凤:我家住在前面的观音山村,对面山上的独家村,你们以后如果来逛西山,可以到我家玩。
史探幽:记住了,下周我们上白班,早上在尖嘴石那里见。
58 地点:杨升庵祠 时间:清晨 人物:董孝凤,老道姑
第二天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西山顶上一片红光。董孝凤提着篮子,(篮子里装着荞麦饼,煮几个鸡蛋,一罐水)走在盘山公路上,来到杨升庵祠。
杨升庵祠门上,写着杨升庵手书的对联:
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
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图画中。
董孝凤轻轻推开门进去,院子里静悄悄地,只有玉兰花片随风坠落。
董孝凤(犹豫了片刻):张正祥,张正祥----
一间屋子的门开了,出来一个穿青衣的老道姑。
老道姑(神情凄然):姑娘,你再也见不到他了。昨晚下半夜,来了一辆车将他抓走了。
董孝凤听到后悲从心起,篮子掉在地上,鸡蛋滚了出来,泪水流了一脸。
董孝凤神情没落,顺着弯弯曲曲的公路回家去了。山上有人在唱山歌:
小路弯弯长又远,手扶庙门望郎来。
阿妹问我望什么,我望山茶几时开?
滇池水漾波茫茫,身傍池水心想郎。
阿爹问我想什么,我想春天几时还?
59 地点:滇池边 时间:白天 人物:董孝凤,史探幽,叶蓝
星期一,工地上人山人海。史探幽和叶蓝挑着土来到尖嘴石那里,董孝凤挑着担子走在前面,三人顺着滇池走。填海的人渐渐少了,两山之间有个缝隙,三人转进缝隙。里面有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时不时有金线鱼流过。
三人放下担子,董孝凤将担子里的土倒了,拿出石蜡写字板。史探幽和她坐在小溪边的石头上,史探幽教她写字,叶蓝站在小溪里用手撮鱼。撮到鱼,叶蓝生火烤鱼,烤鱼香气扑鼻。
叶蓝(叫她们):两个大书蠹快来吃鱼了。
叶蓝(突然愣住了,自言自语地):奇怪了,此情此景,好像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十九 离别
(史探幽的画外音:“围海造田”被中央叫停后。在史探幽和叶蓝的帮助下,董孝凤也学到了小学三年级。)
地点:太华寺 时间:早上 人物:史探幽,叶蓝,董孝凤。
太华寺里到处是收拾行装准备回家的学生。在僧房里,叶蓝,史探幽和同学们正忙着打背包,听见院子里传来董孝凤的声音。
董孝凤:请问,你们二班的叶蓝和史探幽住在哪里?
一个女生(大叫):叶蓝,史探幽有人找你们。
叶蓝,史探幽跑出去。
叶蓝:小凤你怎么来了?
董孝凤:我妈说,你们要走了,以后见面就难了,叫我请你们到家里吃顿饭,认认门路。以后你们来爬西山,来观音寺玩就可以来我家坐坐。
史探幽:哦,太好了。你进来,我们收拾好行李就走。
60 地点:山路上,时间:早上 人物:董孝凤,叶蓝,史探幽。
史探幽:观音山是在睡美人的那个部位?
董孝凤:观音山是睡美人的头部,所以那里的风景最好。白鱼口,海口那边在睡美人的头发上,风景就没有这边好了。
董孝凤:哪天我专门带你们去看山,这里的山都是有名字的。我们观音山又叫凤凰山,凤凰山的旁边还有两个圆溜溜的山叫凤凰蛋山哩。
史探幽:这些有形有像的山,肯定都有传说故事吧?
董孝凤:当然有了,我妈最知道这些山的故事,还知道许多关于西山和滇池的故事。
三人来到一条上山的石板路前。
董孝凤(指给她们看):顺着这条石板路上去,就是我家了。我妈说:本来还有几户邻居,但我出生没有几天,就发生了一场火灾,那几户村民家都毁了,我家成了独家村。
董孝凤家院子里,李所芝准备了一桌饭菜招待女儿的两个朋友。
吃完饭,董孝凤带着她们从山上下来,朝着滇池走去。
滇池上可见挂着白帆的小舟,船上有戴斗笠的船夫,也有身穿青衣红裤子,拖着长辫子的滇池船娘。
董孝凤:现在海埂通车了,你们可以先坐摆渡船到海埂,然后乘公交车回昆明。
叶蓝:那以后我们来找你玩就方便多了。
董孝凤:两位姐姐以后一定要来看我啊!
史探幽:好,好,好我们一定会再来的。
61 地点: 滇池边 时间:下午 人物:董孝凤,史探幽,叶蓝,滇池船娘
滇池边,有几个船娘正在那里摆渡。
董孝凤:我听妈妈说,这些滇池上的渔夫船娘,你根本分不出他们那些是人,那些是滇池龙宫里的仙人,我和这些滇池船娘太有缘份了。小时候我和村里的小孩们在那边的堤坝上玩,那里的水最深,最冷,我不知被什么人一掌推进水中,差点淹死了。是一位美丽的滇池船娘将我救上来的。后来我和妈妈一直找她,直到现在都未找到。
还有一次,我上山打柴,被一个黑衣人抓到,差点被他毁了。我绝望地又哭又叫,看见一个高大船娘,一浆打在那个黑衣人头上,将那个死流氓打得倒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
三人走到滇池边。
船娘甲:小凤,你要到海埂去?来坐我的船。
船娘乙:小凤,好久不见,你越长越水灵了。
董孝凤:我不去海埂,是我的两个朋友要去。我的两个朋友都是穷学生,你们那个将我朋友送过去,我明天捞一条三公斤重的鲤鱼送给你。
船娘甲:上我的船吧。
史探幽(小声):不付钱,不妥当吧?
董孝凤:我和她们都是老熟人了,我这个人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她们都信任我,你们就坐她的船去吧。
史探幽,叶蓝上了船,挥手向董孝凤告别,小船渐渐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