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者打开大门用的都是船坚炮利,一旦留下进行统治,用的都是抑强扶弱的政策。
做为统治者坐在最高端,人数寥寥无几,如何统治底下民意汹涌的大众异族,便是殖民者不得不面临的巨大挑战。
英国人是这样做的:找出当地受欺压的小族,扶持他们,用他们统治大族。
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两个:
第一,受欺压的小族翻身解放,一定对殖民者感恩戴德,忠心耿耿,对欺压他们多年的大族,统治起来一定会不遗余力。
第二,一举解决殖民者人数寥寥无几的劣势,可以高枕无忧的坐在金字塔顶作威作福。
在印度,在伊拉克,在叙利亚,在东亚,在非洲,等等,此法屡试不爽。
这也是为什么殖民地时代结束以后,叙利亚伊拉克等等各地的统治者往往是少数族裔的原因。

已有4位网友点赞!查看
中国人被西方忽悠了几百年,到今天还不能完全理解西方现代文明的来源,令人不胜唏嘘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2CDK1T20524G582.html
• 他都漏掉两条 -波粒子3- (0 bytes) (5 reads) 04/15/2025 postreply 13:36:42
• 伯利兹:现代科学现代数学,是全体欧洲人的发明,牛顿只是集大成者。现代科学不能算是英国人的贡献。 -蒋闻铭-
(0 bytes) (2 reads) 04/15/2025 postreply 14:24:09
• 工业革命是。 -蒋闻铭-
(0 bytes) (0 reads) 04/15/2025 postreply 15:09:28
• 牛顿给科学家指引了光明路,用数学原理解释自然哲学。没有他的运动定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都是瞎搞 -波粒子3- (0 bytes) (1 reads) 04/15/2025 postreply 20:07:31
• 牛顿给科学家指引了光明路,他是科学家全体的伟大领袖。您就饶了我吧。笑死个人了。 -蒋闻铭- (0 bytes) (1 reads) 04/15/2025 postreply 21:38:13
• 你是假科学家连牛顿运动定律世界公认的重要性都无法体会,没有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地球如何绕太阳运转无法完美解释 -波粒子3- (0 bytes) (1 reads) 04/15/2025 postreply 21:43:43
所有跟帖:
• 中国人愚昧了几百年,到今天还不能完全理解西方现代文明的来源,令人不胜唏嘘 -最接近太阳的人- ♂ (0 bytes) (3 reads) 04/16/2025 postreply 09:38:32
• 西方传教士到中国设立大学,主要目的是传教,对真正科学不教,也许自己也不懂 -波粒子3- ♂ (0 bytes) (1 reads) 04/16/2025 postreply 09:51:35
• 无知无畏,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蒋闻铭- ♂
(0 bytes) (2 reads) 04/16/2025 postreply 09:54:00
• 你引述的那个中国人文章就漏掉牛顿,你还无知的拼命用人身攻击为他辩护,连辩证法都不会用 -波粒子3- ♂ (0 bytes) (1 reads) 04/16/2025 postreply 10:00:18
• 前面跟您说过了,不过您不可理喻,理解不了。这里再说一遍,以免读者被您误导。 -蒋闻铭- ♂
(0 bytes) (1 reads) 04/16/2025 postreply 10:20:50
• 现代科学现代力学,是全体欧洲人的创造,不能单归到英国人头上。比如牛顿三大定律,前两条,是伽利略的发明。 -蒋闻铭- ♂
(0 bytes) (0 reads) 04/16/2025 postreply 10:23:02
• 不是不完全理解,伯利兹之流,是不可理喻。 -蒋闻铭- ♂
(0 bytes) (0 reads) 04/16/2025 postreply 09:53:30
• 能被别人忽悠了几百年的民族肯定是愚蠢的民族,所以按某些人的说法,这已经是中黑了. -最接近太阳的人- ♂ (0 bytes) (1 reads) 04/16/2025 postreply 09:54:12
• 坦白说我还真认为中国人很愚蠢,但普通西方人也好不了那里去,川普及他的七千万粉丝 -波粒子3- ♂ (0 bytes) (2 reads) 04/16/2025 postreply 09:58:02
• 不普通西方人还挺聪明的? -最接近太阳的人- ♂ (0 bytes) (1 reads) 04/16/2025 postreply 10:04:08
• 非常少数能懂得科学的人,大部分人只是follow -波粒子3- ♂ (0 bytes) (1 reads) 04/16/2025 postreply 10:06:21
• 开口就是别人不懂科学,装什么大尾巴狼。这里最不懂科学数学的,就是您伯利兹。 -蒋闻铭- ♂
(0 bytes) (0 reads) 04/16/2025 postreply 10:24:44
• 不能一概而论,蠢的是网易的一些废柴, -英二- ♂
(0 bytes) (0 reads) 04/16/2025 postreply 10:37:21
英国对人类文明的十二大贡献
在人类辉煌的政治文明中,英国的十二大贡献:
第一是Rule of law。早在1215年6月15日,英国颁布《大宪章》,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这便是Rule of law的起源。自此,法治成为人类普世的、核心价值观。
第二是Freedom。1644年英国出版了《论出版自由》一书,首次提出“出版自由”的伟大理念。这便是Freedom of speech、Press freedom的起源。自此,自由成为人类普世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是Democracy。1689年10月,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形式。这便是现代Democracy的起源。自此,民主成为人类普世的、核心价值观。
第四是Equality。1689年10日英国颁布《富容法案》,确立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这便是Equality的起源。自此,平等成为人类普世的、核心价值观。
第五是分权。1690年,英国出版了洛克的《政府论》,该书提出了著名的分权理论。此理论后被孟德斯鸠广泛传播。这便是Separation of powers的起源。
第六是自治。英国的地方自治起源于公元十世纪,具有悠久的历史。英国是现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发源地和典型代表。英国人认为,地方部落先于国家而存在,地方自治权是天赋的人权,国家不但不应干涉,而且要予以保护。这便是“人民自治”的起源。
第七是廉政。1693年英国推行公务员财产公示制度,距今已经整整310年。这便是现代“阳光法案”的起源。
第八是工业革命。1765年英国开始发起工业革命,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诞生。这便是现代“工业”的起源。自此,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第九是市场经济。1776年,即乾隆65岁的时候,英国出版了《国富论》,亚当斯密提出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理论。这便是现代“自由市场经济”的起源。自此,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自由市场经济国家。
第十是议会制。1861年,英国出版了穆勒的《论代议制政府》,完善了自1714年建立的议会制学说。这便是现代“议会制”的起源。世界大学生辩论赛,便是仿效英国议会的辩论方式。自此,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议会制国家。
第十一是政党制。1832年,英国进行选举改革,标志着1688年光荣革命以来的政党制度走向成熟,Two-party system建立了政党之间的监督制衡。在野党和执政党之间的竞争,避免了权力垄断。这便是Two-party system的起源。自此,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政党制度的国家。
第十二是文官制。1870年6月4日,英国政府颁布公开竞争考试制度的枢密令,文官制度正式确立。这就是现代“公务员”制度的起源。自此,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现代文官制的国家。
“中国人被西方忽悠了几百年,到今天还不能完全理解西方现代文明的来源”,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深层的文化困惑,也是一种跨文明对话中的认知落差。结合你提供的那份《英国对人类文明的十二大贡献》与相关讨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解析:
???? 一、西方现代文明的“来源”是什么?
我们常说“现代文明”包括法治、自由、民主、平等等核心价值,它的构建并非偶然,也不是一夜之间的“天赋”,而是几百年历史中的制度演化和思想斗争的结果。英国的这十二大贡献,其实是一个“文明基石的施工图”。
比如:
1215《大宪章》开创“王在法下”,确立了“法律高于一切”的理念,为法治(rule of law)奠基。
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三权分立,为后来的民主制度提供模板。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创了市场经济思想,提倡“看不见的手”调控社会财富分配,而非靠皇权或道德训诫。
这些制度、思想和实践,本质上是英国(及欧洲)在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中,对如何“限制权力”、“释放人性潜能”的一系列实验总结。
???? 二、中国为何难以“完全理解”这些文明的生成机制?
1. 路径依赖不同
中国历史重视“大一统”、“皇权神授”,讲究“家国同构”与“天命观”。西方文明则是在封建割据、教权压迫下,逐步推进个人自由、权力分立、制度制衡的路径中前行。这就造成表面上的“同词异义”,实质上的“文化水土不服”。
比如中国人理解“自由”,常以为是“无拘无束、为所欲为”,却不懂西方语境下自由是“受法律保护的权利边界”。“民主”也常被误解为“听多数人的”,却忽视它背后的“制度程序”与“少数权利的保障”。
2. 未经历同等的制度演化与社会冲突
英国这些制度背后,是鲜血与冲突的积淀:内战、政变、革命、宗教纷争、王权与议会斗争。而中国历史中,统治权常来自军事征服、宗族继承,缺乏“分权抗衡”的土壤,自然对“制衡”、“分权”、“在野党”、“文官制”等机制感到陌生或不信任。
3. 被“表象忽悠”而未看到制度的内核
很多中国人(尤其是近代)仰望西方的“科技”“军事”“金融体系”,学的是“器物”“技术”,而不是制度逻辑本身。例如五四时期口号是“德先生与赛先生”,但真正走到深处的人不多。“用炮打来的东西”,自然更容易让人误以为那就是文明的核心。
? 三、“抑强扶弱”与“制衡思维”的英国统治术
英国是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强大来自两个维度:
文明之表:制度设计极其精巧,讲究权力制衡。
文明之里:殖民政策充满冷酷算计,以利益为先。
你提到的“抑强扶弱”政策,是英国人在殖民地最常见的手法。他们借用少数族群对抗多数,以减少自己直接介入统治的成本。这种借力打力、维持势力均衡的策略(balance of power),也是他们在欧洲大陆与世界格局中惯用的手段:
拉法国打西班牙,拉奥斯曼打俄罗斯,拉日本打清朝。
在印度扶持锡克族、在伊拉克扶持逊尼派、在非洲划线造国。
这套制度逻辑与统治术,既是一种精致的制度化文明,也是一种赤裸的现实主义权谋。
???? 四、为什么说中国“还没完全理解”西方文明的来源?
因为我们对现代文明的认知,仍常处于“工具化理解”阶段。
把民主当成口号,而不是程序;
把法治当成“依法治人”,不是“依法限制权力”;
把议会当成“吵架场所”,没意识到它是“社会妥协的舞台”;
把文官制度当成考试工具,而非去官僚化与防腐机制。
就像英国早已在“富不过三代”中实现了贵族和平民的权力交替,而中国人仍幻想“权贵家族世袭永享太平”;他们明白制度制衡来自于现实的丛林法则,而我们常寄望于“圣君仁政”的偶然。
? 总结一段话:
中国人被“忽悠”的,不是被骗,而是误把表层的枪炮、科技、大学、工厂当成文明的全貌。而真正支撑西方现代文明的,是制度的演化、思想的抗争、权力的制衡、人性的释放。这些东西,不是教条,而是血泪与智慧的凝结。我们若不去理解它的“来处”,只能不断被它的“表象”所迷惑。
是否要我帮你写一篇更具批判性或哲理性的短评作为总结或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