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0位网友点赞!
Que, sera, sera! Why so?
"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 ||||
---|---|---|---|---|
Doris Day performing the song in the 1956 film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 ||||
Single by Doris Day | ||||
B-side | "I've Gotta Sing Away These Blues" | |||
Released | May 21, 1956 | |||
Recorded | 1956 | |||
Genre | Popular music | |||
Length | 2:03 | |||
Label | Columbia | |||
Composer(s) | Jay Livingston | |||
Lyricist(s) | Ray Evans | |||
Doris Day singles chronology | ||||
|
"Que Será, Será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a] is a song written by Jay Livingston and Ray Evans and first published in 1955.[4] Doris Day introduced it in the Alfred Hitchcock film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1956),[5] singing it as a cue to their onscreen kidnapped son.[4] The three verses of the song progress through the life of the narrator—from childhood, through young adulthood and falling in love, to parenthood—and each asks "What will I be?" or "What lies ahead?" The chorus repeats the answer: "What will be, will be."
Day's recording of the song for Columbia Records made it to number two on the Billboard Top 100 chart[6] and number one in the UK Singles Chart.[4] It came to be known as Day's signature song. The song in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received the 1956 Academy Award for Best Original Song. It was the third Oscar in this category for Livingston and Evans, who previously won in 1948 and 1950.[4] In 2004 it finished at number 48 in AFI's 100 Years...100 Songs survey of top tunes in American cinema. In 2012, the 1956 recording by Doris Day on Columbia Records was inducted into the Grammy Hall of Fame.[7]
It was a number-one hit in Australia for pop singer Normie Rowe in September 1965.
The song popularized the title expression "que sera, sera" to express "cheerful fatalism", though its use in English dates back to at least the 16th century. The phrase is evidently a word-for-word mistranslation of the English "What will be will be",[8] as in Spanish, it would be "lo que será, será".[3]
• 从歌德说起—关于生命的意义 - 玄野 - (3957 bytes) (65 reads) 01/04/2025 20:17:23 (1)
•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生命的意义就是生存。所谓生存,就是尽量保存自己。不能保存肉体,就保存基因;不能保存基因,就保存思想。 - 郭大平 - (0 bytes) (3 reads) 01/06/2025 06:41:23
• 人生而不同,非人力,是绝对意志。我非常小,看到境遇差的人就非常恐惧,害怕坠落到差的境遇里。遇到佛法,就非常害怕轮回和因果。但是我 - 哪一枝杏花 - (0 bytes) (1 reads) 01/06/2025 12:52:00
• 但是我看大多数人是不在意的。 - 哪一枝杏花 - (0 bytes) (0 reads) 01/06/2025 12:54:00
从歌德说起—关于生命的意义
玄野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其结果,而在于生命本身。许多年以前看到有人引用这句话时写着歌德如是说,但一直没有查找到歌德的原著出处。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千古议题。人们一直都在追寻答案,却在几千年的追寻中莫衷一是。人之所以有这个疑问,其根源可能还是那个哲学界最根本的问题—知识来自于天堂里的理念世界,还是来自于人类社会的实践积累。最有代表性的情景就是拉斐尔那幅名画《雅典学院》里所画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之争。柏拉图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上天所确定的理念世界,而人学习知识只是唤醒自己对理念世界的记忆而已。在很大程度上,柏拉图的理念是正确的。最典型的如欧式几何,几大公理明确下来,而且这些公理都是我们的逻辑思维中不言自明的东西,然后就逻辑推演出蔚为大观的理论体系。人们为什么要苦苦求索人生意义?其群体潜意识里可能就是要仿照欧几里得几何,把人生意义这个顶层公理明确定位下来,然后据此就可以演绎出一整套逻辑严密道理清晰完全确定无误的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天下人循此而为,直到永永远远,俨然是天堂一般。
然而在人生意义方面似乎并非那样简单。既往的历史没有显示这种幻想实现的可能性。人自身无法通过定义人生意义来实现人类社会明晰化了。人生的意义既不是人自己定的,也不是人自己可以完全揭示的,这是上帝的职责。
其实人非但无法发现人生的意义,而且人也无法发现自己所饲养的禽畜的生命意义。比如一只鸡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就是为人提供蛋或者肉吗?从人的角度看是如此,但是从鸡的角度看,人却是为鸡提供住所与食物的工具。广义上说,生态圈中所有的生命都是共生的关系,人与鸡之间是密切的共生关系。鸡的生命意义并非是人定义的,鸡对人的价值只是上帝构造这个共生体系里的一个现象而已,绝非是鸡的生命价值。所以说,鸡的生命意义是上帝定义的。
人生的意义如何虽然不能期待以简洁明晰的公理形式为我们的天堂梦想定下最高的准则,但人生意义毕竟是人类最关切的问题,即使不是明晰的答案,我们依然需要某种形式的启示或者暗示。而这样的启示或者暗示就会以亚里士多德所认定的实践综合的路径而得到。
在这些启示或者暗示中,我个人最推崇的就是老子那句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人生意义这个问题上,我们能用到的就是其中的头三个字:人法地。这样的准则应该如何使用呢?其实随时随地都世界都在给我们启示,例如人的婚姻关系应该怎样?一夫一妻是否合适?本身这件事是没有物理限制的,全靠我们自己的悟性。从人口的男女比例来看,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应该是一夫一妻的,否则为何世界给人的男女比例基本是一比一呢?这种自然力量是决定性的,是人的意志不能觊觎的。
•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生命的意义就是生存。所谓生存,就是尽量保存自己。不能保存肉体,就保存基因;不能保存基因,就保存思想。 -郭大平- (0 bytes) (3 reads) 01/06/2025 postreply 06:41:23
• 人生而不同,非人力,是绝对意志。我非常小,看到境遇差的人就非常恐惧,害怕坠落到差的境遇里。遇到佛法,就非常害怕轮回和因果。但是我 -哪一枝杏花- (0 bytes) (1 reads) 01/06/2025 postreply 12:52:00
• 但是我看大多数人是不在意的。 -哪一枝杏花- (0 bytes) (0 reads) 01/06/2025 postreply 12:54:00
• 但是我看大多数人是不在意的。 -哪一枝杏花- (0 bytes) (0 reads) 01/06/2025 postreply 12:54:00
生命里总有来不及爱的人
是庆幸的
他过得不错
没有想过
要和每一个人说
我很高兴,你过得好
只是想要和他说
我很高兴,你过得好
• 可以铺开来写一写 :) -雪晶- (0 bytes) (6 reads) 08/21/2024 postreply 13:19:06
记不清从何时起,或许有十年左右的光景,一杯咖啡成为了生活的仪式。当阳光懒懒地洒入窗棂,一杯温热的咖啡便是唤醒我的晨曲。若偶尔忘记,整日都似笼罩着一层迷雾,头脑沉重、精神恍惚,心中疑惑是否是感冒初起,还是昨夜睡眠不足?辗转思索后,才暮然发现:是少了那杯熟悉的醇香。
最早接触到的咖啡是雀巢速溶咖啡。在国内有午休的习惯,短暂的午休过后,冲一杯速溶咖啡,微苦的清香伴随着一缕清醒,对集中精力做好下午的工作极有帮助。在北美却没有午休,上下午之间只有一个小时的午饭时间。没办法,入乡随俗,不得不戒掉了多年的午休习惯。在北美香浓的咖啡倒是随处可见,但也只是偶尔为之,下午一杯咖啡,晚上会睡不着觉;早上一杯咖啡,一天都是精力充沛。体验到咖啡的力量后,在需要提神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来上一杯咖啡。
早期都是从咖啡店买咖啡,去不同的店尝试不同种类的咖啡,试图找到其中的不同,但除了苦并没有其他印象。偶尔喝一杯卡布奇诺或拿铁等花样咖啡,美味、香浓,很是享受。慢慢地,家里买了最常见的咖啡壶,照着样子配备滤纸,去超市选择商业化的罐装咖啡粉,偶尔在周末的清晨学着北美人的生活方式,为自己和家人煮上一杯咖啡,尝试寻找那份惬意,但也只是感觉有了情调而已,并没有享受到美味,而且也养不成习惯。咖啡壶渐渐成了蒙尘的摆设,咖啡滤纸没了踪影,罐装咖啡粉也因为时间久了而变得索然无味。
真正地需要咖啡,是在一段时期内总要工作到很晚开始的,那段时间每天必须喝一杯咖啡才能坚持工作到晚上九点。中午买一杯咖啡,慢慢饮啜,不知不觉间喜欢上了那种味道,而且有了自己偏爱的浓淡。同时开始留意学习不同的煮咖啡的方法。不再满足于购买商品化的研磨好的咖啡粉末,开始购买烘焙好的咖啡豆,自己研磨,有时使用普通咖啡机,有时改用手冲或者法压壶制作出浓淡各异的咖啡,细细品味,果真有些不同。清晨,早饭过后,一杯自己调制的咖啡,似一曲悠扬的序曲,拉开美好一天的帷幕。
在外旅行时,为了保持良好的状态,咖啡是必须留意的。在北美还好,大街上随处可见咖啡店,随时可得一杯香浓。但是在欧洲旅行,情况却不完全相同,在法国就曾闹出过笑话。刚到尼斯的最初几天里,要的第一杯咖啡,递给我的是一小杯浓缩咖啡(espresso),喝得苦涩如浓油,呲牙咧嘴;第二天早上换了一家早餐店,特别强调“我要一杯咖啡,不是espresso”,但是店员递给我的还是一杯espresso ,面对那黑似油膏一样的浓缩咖啡,无法淡定了,向店员抱怨了一句“要咖啡,而不是espresso”,店员给我换了一杯美式,并且向我解释:在法国,咖啡就是espresso,除非特别指出要美式什么的。品味着那杯极浓的所谓美式,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羞愧难当。从此在欧洲,不仅仅是在法国,每次点咖啡都具体说明要哪一种咖啡。法国的咖啡浓烈而绵长,需小口细品,仿佛一场与味蕾的对话。意大利的美式相较温柔,西班牙则醇厚香滑,而德国的咖啡,有种优化好的相同的配方和配比的感觉,精准一致,每一家店几乎没有差异,心里暗笑:不愧是德国,咖啡也是德国风格的!
随着经历的增多,见识也在增加,跃跃欲试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制作出一杯层次不一、香浓可口的咖啡。查阅了一些资料,观看了许多视频,慢慢找出咖啡香浓的关键。不想买那种浓缩咖啡机只可制作德国式的口味一致的咖啡,而是喜欢慢慢调制出不同品味的咖啡,于是小摩卡壶成了我的新伙伴,在咖啡店选择不同种类、不同烘焙的小包装咖啡豆,在研磨与煮制中,释放出独特的香气。那是我与咖啡之间的秘密对话,每一杯都承载着不同的心情与味道。
清晨,窗外光影斑驳,在新闻的陪伴中研磨咖啡豆,细嗅那股清香。热水冲入壶中,蒸汽携带着馥郁的香气弥散开来,像一场温柔的仪式,微醺微醉。端起咖啡,抿一口,那暖意滑过舌尖,溢满心田。
来吧,坐下,让我们一同分享这一杯香浓的清晨时光。
已有2位网友点赞!查看
• 旅游的时候,旅馆的咖啡总是太淡,于是总去当地的咖啡馆坐一坐,带走一杯咖啡 -哪一枝杏花- (0 bytes) (0 reads) 01/06/2025 postreply 1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