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陇西郡

宁静纯我心 感得事物人 写朴实清新. 闲书闲话养闲心,闲笔闲写记闲人;人生无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契机 zt

(2017-03-30 12:37:33) 下一个

缺少把理性研究概念假设推进到实验(实证)根基的契机. 契机 always there, but it takes a talent to recognize, grab, and realize 契机. Can you be trained to get that 契机? No, education/training can't cultivate 契机 grabber.  契机 comes from intuition, ability to be born with.

 这里的概念“欧洲的传统科研方法”应该包含:1)实验(实证)研究方法;2)理性研究方法。

If you're a teacher, what can you do?

 

"如果你去看中国大学的校长,大部分都是数学家。相比之下,美国大学的校长几乎没有一个是数学家。这反映出一个重要的社会形态,美国和中国不同的价值观。这和美国是一个年轻的文明有关,而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在这个古老的文明中有一种对‘老’的尊敬。例如,在清华我被所有学生尊重,但在美国就不是这样了。你要是问哪个系统好一些?不论对哪一种文明的研究,这个问题都没有简单的回答。我认为重要的是发现每一个文明独特的地方,并且针对其缺陷做出改正。而这对教育和哲理系统非常重要。”

 

"我认为重要的是发现每一个文明独特的地方,并且针对其缺陷做出改正。" A teacher can help students to find his/her 独特的地方, helping him/her to expand 独特的地方! Don't do 针对其缺陷做出改正 - hardly change for better.

 

So, find your own 独特的地方! a life-long journey !

~~

科研:杨振宁的感悟与结论

已有 278 次阅读 2017-3-30 02:2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推荐到群组

 

       在我国,杨振宁发表了不少关于科研的哲学性解释。就学科看,是宣传科学研究中理性原则。

    而如果对科学研究加上哲学理性原则约束的话,那么我国学界很多人的研究就够不上科学研究这个称谓。这是得罪一大片人的观点。

    近日,科学网新闻上登出了杨振宁的一个近日致辞。谈科研精神。这实质上还是谈科研的哲学理性问题。以下是杨振宁致辞全文,

    “《双螺旋》在1968年发表,刚开始并不是一本书,只是一本科学报告。我记得它立刻就闻名科研界。它的成名有几个原因。第一,它写的非常生动。你把书拾起来就再也放不下了。第二,它利用常人能理解的词语非常细致地解释了研究过程中的氛围,包括过程中的绝望和最后的成功。这是人类史上一次重要的科学发现。”

    “但我认为,还有第三个原因。比起前两个,这才是我最珍重的原因。书中生动地描写出了一种新的美国科研精神。”

    科研曾经是一个只局限于欧洲的领域。而在二战之后,美国摇身一变成为了全世界最重要的科研中心。而美国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有几个原因。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有了一种全新的年轻的科研方法,这与欧洲的传统科研方法非常不一样。我很高兴沃森教授今天能在这里告诉清华大学这么多年轻学生们双螺旋的故事。”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中国一直非常重视和憧憬教育。但是中国的教育方式是传统的,从很多角度来讲其实和沃森双螺旋中描述的精神是相反的。所以我非常高兴沃森教授今天来到了这里向中国年轻人讲述他的书和美国精神,这个年轻的科研精神。”

    这里的概念“欧洲的传统科研方法”应该包含:1)实验(实证)研究方法;2)理性研究方法。

    这里的“全新的年轻的科研方法”指的是:从现有科学理论系统出发,进行思想实验(预测某个待发现的科学理论),再研究由实验来“证实”这个“思想发现”。

    对于20世纪科学理论的进展,先有“思想(或理论)发现”,再实现“实验验证(发现)”的特征的确很明显!这的确不同于传统的先有实验发现,再有理论建立(发现理论)的特点。

    我国的教育和科研沿用的是实用主义路线,从而不同于欧洲传统的“对实验发现进行理性抽象”的特点,而是改变为“实验得到理论的证实”,或是“理论得到实验的证实”。确失了“发现”这个环节。

    不同于“新科研精神”的是:思想上缺乏在理性原则上基于现有理论的“理论发现”,实验上缺乏验证(或推翻)“理论发现”的那类“实验发现”。而是改变为,选择性使用现有理论的“理论发现”(缺乏理性约束),实验研究上热衷于验证“实验发现”的后续“再验证”(或再发现)。

    从而,振宁的这个论点实质上指出了我国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我们也注意到,振宁不再批评学术界,而是改为批评教育界。但是,听众是学术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1042627.html

上一篇:研究生教学的内伤

3 姬扬 李兆良 蒋力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2]李兆良  2017-3-30 04:47
 
学术界与教育界都是“造人” 和“人造”的,二而一,一而二。科学与哲学也是相关的。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具创造性的国家。问题不在儒家。实际上是没有贯彻儒家的精神。整个思想界需要深思。
[1]ep4h  2017-3-30 03:49
 
从现有科学理论系统出发,进行思想实验(预测某个待发现的科学理论),再研究由实验来“证实”这个“思想发现”。
——这不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吗?说中国教育没有这样的内容,还真是冤枉。无论古代的中医,还是近代的自然辩证法,都不乏这样的思维方式。
但是后者作为哲学在科学界的名声普遍不好,前者则干脆被认为是伪科学。其实其他人没有发现DNA,并非因为缺少这样的思维方式,而是缺少把概念假设推进到其分子根基的契机。一方面,物理学确认了原子分子的存在,一方面,生物学也确立了总的进化原则,二者的对接,总有一天会水到渠成。就比如说,人类的智能,总有一天会被追溯到神经细胞中一样。问题在于,这种追溯是否也存在一个像DNA一样的提纲挈领的实体。
科学界排斥哲学,是和科学划界思潮一起产生的。科学越是划界,就越是把自己和一切文化孤立了起来。科学在划界运动中,产生了一种科学就代表绝对真理的错觉,认为科学的思想体系足以自持、足以自足、足以自满,不需要别人指手划脚。
 
契机 "我喜欢聪明的研究者" - only for Watson, not for you

已有 76 次阅读 2017-3-30 10:52 |个人分类:People history|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推荐到群组

Being rich, being priviledged, you got choices - only when you're lucky, born with such choices available to you. For others, you may not be with luxuary resources:

 

Yang was born with professor parents at Tsinghua

So, as with Shi.

Watson, with a lawyers family.

 

Don't expect equal in life. If you do, you're mis-informed and mis-led.

 

My point?

 

You?

Count your blessings and make good use of the chips in your hand, when invited to seat on the table. Why?

 

"我喜欢聪明的研究者!" Can you afford to have that?

"尽力避免与愚蠢的人接触。" - Serious? How can you? If you're living with such, or you're one of such, for one, I'm one of such - I'm confortable with such. So be it.

 

So be it - as such:

 

缺少把理性研究概念假设推进到实验(实证)根基的契机. 契机 always there, but it takes a talent to recognize, grab, and realize 契机. Can you be trained to get that 契机? No, education/training can't cultivate 契机 grabber.  契机 comes from intuition, ability to be born with.

这里的概念“欧洲的传统科研方法”应该包含:1)实验(实证)研究方法;2)理性研究方法。

 

I like comments, as such:

""科学界排斥哲学,是和科学划界思潮一起产生的。科学越是划界,就越是把自己和一切文化孤立了起来。科学在划界运动中,产生了一种科学就代表绝对真理的错觉,认为科学的思想体系足以自持、足以自足、足以自满,不需要别人指手划脚。""

 

"需要别人指手划脚。" Only can you handle 别人指手划脚 ! How?

 

Take all bricks thrown at you, to build a great wall - walled yourself in doing/minding your own business. As doing/minding your own busines - you'll get your own 契机.

 

~~~

[转载]沃森在清华演讲 94岁杨振宁携妻参与并致辞                        

已有 116 次阅读2017-3-30 08:19|个人分类:社会热点时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清华大学 诺贝尔奖 blank 杨振宁 target|文章来源:转载    推荐到群组

 

沃森在清华演讲 94岁杨振宁携妻参与并致辞

作者:吴跃伟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17/3/30 13:11:39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3/372189.shtm

3月30日上午,在清华大学主楼,美国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沃森发表《双螺旋:科学、文化和人生》的演讲。

94岁杨振宁携妻参加,并致辞欢迎。本文图片 澎湃摄影记者 张炎良

9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注:应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杨振宁,携妻子翁帆参加。杨振宁致欢迎辞并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世界科学界占据的主导地位。

1953年,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一同发表论文,提出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

9年后,沃森、克里克与威尔金斯共同分享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诺贝尔奖得主沃森博士在清华大学演讲。

在演讲中,沃森追忆了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他说,“我总是想做引领者(I always want to lead)……我喜欢聪明的研究者(I just like bright people),尽力避免与愚蠢的人接触。

29日,沃森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等媒体专访时表示,他认为生活和工作很重要的是快,“Move fast!”他不喜欢慢吞吞地行动,到现在为止,虽然已近90岁高龄,他说,自己可以跑步,可以快速地上下楼梯。

在访问中,沃森也极力推荐自己的书,他说他是一个好的作者,而非演讲者。

此外,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施一公主持了该讲座。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德礼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43885-1042690.html

上一篇:[转载]科学家发现细胞属性转换调控新机制
下一篇:[转载]晃掉你的大肚腩:研究揭示全身振动可减肥及对抗糖尿病

 

~`

[转载]DNA之父清华演讲 杨振宁致辞谈中美科研差异                        

已有 95 次阅读2017-3-30 07:55|个人分类:社会热点时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blank 杨振宁 target style 清华|文章来源:转载    推荐到群组

 

DNA之父清华演讲 杨振宁致辞谈中美科研差异

作者:王盈颖 陈一诺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17/3/30 15:06:08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3/372203.shtm

一位是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和提出杨-米尔斯理论的物理巨人,一位是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生物伟人。3月30日上午,20世纪的两位科学大师聚集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的报告厅里。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进行了名为“双螺旋:科学、文化和人生”的主题演讲,杨振宁携妻子翁帆出席,并做简短致辞。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施一公主持了该讲座。

9点04分,杨振宁拄着拐杖,第一个从贵宾室进入报告厅,现场响起掌声。在沃森妻子进入报告厅后,沃森也伴着掌声踱入。

现年94岁的杨振宁和89岁的沃森在历史里上有一些交集,比如,1945年杨振宁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而沃森在1943年成为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本科生。不仅如此,他们还曾是美国长岛的居民。

“在我看来,我们这里坐着这世纪最杰出的两个科学家,同坐在这个屋檐下。一个是我们的嘉宾James Watson教授,另一个就是杨振宁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介绍到:“他们一直都是很好的朋友,我还听说他们的办公室离得不远。”

杨振宁出席。图中从左至右分别是沃森妻子Elizabeth、杨振宁、翁帆、施一公。澎湃新闻记者 张炎良 图

致辞时,杨振宁提到,沃森所写的《双螺旋》一书的出名,一个他“最珍重的原因”是“书中生动地描写出了一种新的美国科研精神”。

“科研曾经是一个只局限于欧洲的领域。而在二战之后,美国摇身一变成为了全世界最重要的科研中心。而美国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有几个原因。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有了一种全新的年轻的科研方法,这与欧洲的传统科研方法非常不一样。”杨振宁说:“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中国一直非常重视和憧憬教育。但是中国的教育方式是传统的,从很多角度来讲其实和沃森双螺旋中描述的精神是相反的。所以我非常高兴沃森教授今天来到了这里向中国年轻人讲述他的书和美国精神,这个年轻的科研精神。”

詹姆斯·沃森发言做主题演讲。 澎湃新闻记者 张炎良 图

席间,杨振宁还讲到,“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一种名牌效应。因为这样的传统,数学家一直都被看成最崇高的科学家。后面是物理学家,随后是化学家,而生物学家被排在最后。很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状况。如果你去看中国大学的校长,大部分都是数学家。相比之下,美国大学的校长几乎没有一个是数学家。这反映出一个重要的社会形态,美国和中国不同的价值观。这和美国是一个年轻的文明有关,而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在这个古老的文明中有一种对‘老’的尊敬。例如,在清华我被所有学生尊重,但在美国就不是这样了。你要是问哪个系统好一些?不论对哪一种文明的研究,这个问题都没有简单的回答。我认为重要的是发现每一个文明独特的地方,并且针对其缺陷做出改正。而这对教育和哲理系统非常重要。”

杨振宁上台致辞。澎湃新闻记者 王盈颖 图

以下是杨振宁致辞全文:

《双螺旋》在1968年发表,刚开始并不是一本书,只是一本科学报告。我记得它立刻就闻名科研界。它的成名有几个原因。第一,它写的非常生动。你把书拾起来就再也放不下了。第二,它利用常人能理解的词语非常细致地解释了研究过程中的氛围,包括过程中的绝望和最后的成功。这是人类史上一次重要的科学发现。

但我认为,还有第三个原因。比起前两个,这才是我最珍重的原因。书中生动地描写出了一种新的美国科研精神。

科研曾经是一个只局限于欧洲的领域。而在二战之后,美国摇身一变成为了全世界最重要的科研中心。而美国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有几个原因。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有了一种全新的年轻的科研方法,这与欧洲的传统科研方法非常不一样。我很高兴沃森教授今天能在这里告诉清华大学这么多年轻学生们双螺旋的故事。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中国一直非常重视和憧憬教育。但是中国的教育方式是传统的,从很多角度来讲其实和沃森双螺旋中描述的精神是相反的。所以我非常高兴沃森教授今天来到了这里向中国年轻人讲述他的书和美国精神,这个年轻的科研精神。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德礼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43885-1042684.html

~~~

缺少把理性研究概念假设推进到实验(实证)根基的契机. 契机 always there, but it takes a talent to recognize, grab, and realize 契机. Can you be trained to get that 契机? No, education/training can't cultivate 契机 grabber.  契机 comes from intuition, ability to be born with.

这里的概念“欧洲的传统科研方法”应该包含:1)实验(实证)研究方法;2)理性研究方法。

~~

科研:杨振宁的感悟与结论

已有 278 次阅读2017-3-30 02:22|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推荐到群组

 

      在我国,杨振宁发表了不少关于科研的哲学性解释。就学科看,是宣传科学研究中理性原则。

   而如果对科学研究加上哲学理性原则约束的话,那么我国学界很多人的研究就够不上科学研究这个称谓。这是得罪一大片人的观点。

   近日,科学网新闻上登出了杨振宁的一个近日致辞。谈科研精神。这实质上还是谈科研的哲学理性问题。以下是杨振宁致辞全文,

   “《双螺旋》在1968年发表,刚开始并不是一本书,只是一本科学报告。我记得它立刻就闻名科研界。它的成名有几个原因。第一,它写的非常生动。你把书拾起来就再也放不下了。第二,它利用常人能理解的词语非常细致地解释了研究过程中的氛围,包括过程中的绝望和最后的成功。这是人类史上一次重要的科学发现。”

   “但我认为,还有第三个原因。比起前两个,这才是我最珍重的原因。书中生动地描写出了一种新的美国科研精神。”

   科研曾经是一个只局限于欧洲的领域。而在二战之后,美国摇身一变成为了全世界最重要的科研中心。而美国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有几个原因。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有了一种全新的年轻的科研方法,这与欧洲的传统科研方法非常不一样。我很高兴沃森教授今天能在这里告诉清华大学这么多年轻学生们双螺旋的故事。”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中国一直非常重视和憧憬教育。但是中国的教育方式是传统的,从很多角度来讲其实和沃森双螺旋中描述的精神是相反的。所以我非常高兴沃森教授今天来到了这里向中国年轻人讲述他的书和美国精神,这个年轻的科研精神。”

   这里的概念“欧洲的传统科研方法”应该包含:1)实验(实证)研究方法;2)理性研究方法。

   这里的“全新的年轻的科研方法”指的是:从现有科学理论系统出发,进行思想实验(预测某个待发现的科学理论),再研究由实验来“证实”这个“思想发现”。

   对于20世纪科学理论的进展,先有“思想(或理论)发现”,再实现“实验验证(发现)”的特征的确很明显!这的确不同于传统的先有实验发现,再有理论建立(发现理论)的特点。

   我国的教育和科研沿用的是实用主义路线,从而不同于欧洲传统的“对实验发现进行理性抽象”的特点,而是改变为“实验得到理论的证实”,或是“理论得到实验的证实”。确失了“发现”这个环节。

   不同于“新科研精神”的是:思想上缺乏在理性原则上基于现有理论的“理论发现”,实验上缺乏验证(或推翻)“理论发现”的那类“实验发现”。而是改变为,选择性使用现有理论的“理论发现”(缺乏理性约束),实验研究上热衷于验证“实验发现”的后续“再验证”(或再发现)。

   从而,振宁的这个论点实质上指出了我国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我们也注意到,振宁不再批评学术界,而是改为批评教育界。但是,听众是学术界。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肖建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1042627.html

上一篇:研究生教学的内伤
 
当前推荐数:3推荐人:姬扬李兆良蒋力

推荐到博客首页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2]李兆良  2017-3-30 04:47学术界与教育界都是“造人” 和“人造”的,二而一,一而二。科学与哲学也是相关的。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具创造性的国家。问题不在儒家。实际上是没有贯彻儒家的精神。整个思想界需要深思。 [1]ep4h  2017-3-30 03:49从现有科学理论系统出发,进行思想实验(预测某个待发现的科学理论),再研究由实验来“证实”这个“思想发现”。
——这不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吗?说中国教育没有这样的内容,还真是冤枉。无论古代的中医,还是近代的自然辩证法,都不乏这样的思维方式。
但是后者作为哲学在科学界的名声普遍不好,前者则干脆被认为是伪科学。其实其他人没有发现DNA,并非因为缺少这样的思维方式,而是缺少把概念假设推进到其分子根基的契机。一方面,物理学确认了原子分子的存在,一方面,生物学也确立了总的进化原则,二者的对接,总有一天会水到渠成。就比如说,人类的智能,总有一天会被追溯到神经细胞中一样。问题在于,这种追溯是否也存在一个像DNA一样的提纲挈领的实体。
科学界排斥哲学,是和科学划界思潮一起产生的。科学越是划界,就越是把自己和一切文化孤立了起来。科学在划界运动中,产生了一种科学就代表绝对真理的错觉,认为科学的思想体系足以自持、足以自足、足以自满,不需要别人指手划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7277-1042704.html

上一篇:Longer-lasting or short-ter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