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
2016 (1035)
2017 (752)
2018 (978)
2019 (385)
2020 (175)
2021 (235)
2022 (101)
2023 (983)
2024 (800)
2025 (4)
歌德的《浮士德》根据德国一个炼金术士向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知识和青春的古老传说,反其意而之,演示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
《浮士德》(德语:Faust)是德国大文豪歌德于1808年发表的一部悲剧。传统上,《浮士
浮士德 歌德的作品一樣處理了愛情、處理了對理想的追求、處理了最接近永恆之感的藝術之美、也處理了對社會國家的期待;他也一樣看重生命歷程遠勝過思想主義知識。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A successful scholar is starting to get impatient with the religious limitations imposed on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is just about ready to sell his soul to the devil for some real enlightenment for a change.
See the film at this years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名著的启示从自然现象中,浮士德悟出:人只有不断努力进取,才能获得生存的意义.
Like Goethe's Faust works dealt with love, we dealt with the pursuit of ideals, addressed the closest sense of the eternal beauty of art, but also deal with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social state; he is the same value the life course theory of knowledge is far better than thought .
浮士德精神◢
歌德的作品一樣處理了愛情、處理了對理想的追求、處理了最接近永恆之感的藝術之美、也處理了對社會國家的期待;他也一樣看重生命歷程遠勝過思想主義知識。
但歌德並沒有把道德宗教的自我悔罪自我要求當成最終的答案。
在浮士德中,歌德的確非常強調人在世需要竭力克服墮落、努力向上,並為更多人謀得幸福,可是歌德還是強調,人不可能成為上帝,越是有理想性格的人,這一生就越需要經歷謙卑的洗鍊。
歌德認為,我們這一生不可能有任何意願,是完美無缺不具有任何傷害性的。但他相信上帝的憐憫與愛,悔罪與這一生奮鬥的過程,上帝會紀念,並接納進永恆、給我們恩寵。
上帝接納人此生的每個階段,也樂意看見認真面對生命的人,在這一生的各種經歷中更接近善。每一場奮鬥都伴隨著自我的軟弱,而每一個經歷都更看清自己也更認識上帝。
最終,人的獲救,不是因著努力獲得至善,而是至善的上帝以憐憫慈愛伸手接納這些認真一生的人。
因此,在歌德的「浮士德」中,心靈革命與社會實踐,感官之愛與藝術之美,共組一種平衡的生命觀照。它們共同驅使冀望超越自己的人邁向善。而最終,絕對完美的善,卻是在上帝手中,要透過上帝的恩寵才能獲得。這是獲救的真義。
所以浮士德說:「這世界我已經洞察了,我不再有超越塵世成為神的慾念。
「這世界對追求理想的人並不沈默。」
「我要堅定生活在塵世間。」
歌德比托爾斯泰更往前走一步,在人生一切經驗,不管是愛情、美、社會實踐甚至是道德宗教的追求中,都承認自有其價值與意義,也承認一定會經歷自我的幻滅,最終,每一個幻滅無非都是讓人看見「人不是上帝,人需要謙遜」。
但他卻肯定在經歷幻滅之後,不是虛無頹廢,而透過恩寵與至善的上帝相遇。
經歷過英雄大起大落、自由平等理想成為暴民政治的笑談的時代,歌德沈澱自我反省歷史,能不落入虛無,反而寫出浮士德精神,肯定人世一切向善的努力與最終的上帝恩寵,未嘗不是從一個偉大時代中洞見自我實現的真意。
反觀托爾斯泰的「復活」,他無法跳脫歷史十字路口的困境,做出清楚明朗的歷史判斷,因而下筆竭力的自我說服、或說服別人,這或許可說是他不如歌德幸運之處;但他對人性觀照的處理,竟然也受限時代困局,無法看出人性的複雜深度,造成好人壞人過於簡單的分析,而他的結尾企圖給的答案,比之小說內容對整體社會的控訴,也十分貧弱,這就應當是他不如歌德之處了。
歌德與托爾斯泰◢
比較歌德與托爾斯泰是有原因的。他們兩人有某種雷同處:同樣是貴族;同樣關切國家與社會並致力於改革(歌德走上政途、托爾斯泰走上土地改革與農民教育);同樣對大自然有崇高、神秘、偉大的體會;同樣處在偉大的「主義」時代。
他們不同的是,歌德歷經拿破崙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呼喚與墮落衰亡,托爾斯泰則是熟諳馬克斯的理想,並期待這理想的革命浪潮。歌德度過一時代理想與其幻滅,托爾斯泰則是正面對著另一理想時代的來臨。歌德看清了偉大英雄人物靈魂深處的幽暗,托爾斯泰雖然放棄了英雄式的偉大,卻對小人物的人性仍舊過度樂觀(這正是復活這部小說善惡太簡單的重要原因);最後,他倆都活的很老,所以雖屬於不同的文化分期,兩人生命竟然還有短短交錯。歌德曾與拿破崙碰面,拿破崙十分喜愛歌德,而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兩個男主角,都曾用拿破崙作他們的象徵。
歌德是怎樣用「浮士德」來交代他對生命、對人性、對社會改革的看法呢?
歌德 1749~1832 | 歌德的親筆簽名 |
◤ 我要用我的精神抓住最高最深的東西◢
歌德筆下的浮士德,是個深居學術象牙塔中,終至垂垂老矣的人物。面對即將朽壞的身軀,浮士德有非常多的懊喪,他覺得他的人生彷彿還沒有開始就要結束了,他花了一生的時間研究學問,卻對人生體驗品嚐太淺,卻對知識有說不出的厭倦。煩惱之餘,魔鬼適時出現,引逗他出賣靈魂,交換條件就是讓他的人生重新開始,給他機會去品嚐所有過去為了知性而放棄的體驗。
浮士德在那時,其實是胸懷大志的,他說:「我要投入時間的急流裡,我要投入事件的進展中....快樂對我而言並不重要,因此我若在某瞬間說:「我滿足了,請時間停下!我就輸了。....我要用我的精神抓住最高和最深的東西,我要遍嘗全人類的悲哀與幸福。」
這種心情,像不像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中的德烈?
就這樣,浮士德被魔鬼變換了身軀,人生重新來過一般,變的年輕有勁。他開展他生命的體驗之旅。魔鬼一直想讓浮士德心中出現享樂主義、投機主義或讓他變的庸俗不堪,但浮士德卻不是這樣的人,對他而言,體驗,是追求知識一生後,對生命重新燃起的理想與熱情,在他內心深處,絕不是為體驗而體驗、也不可能步向享樂主義。
就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歌德像托爾斯泰一樣,對知識大腦袋很不以為然。歌德透過浮士德說:「知識追求到後來,竟然只剩下零碎。」
浮士德的生命體驗,歷經追求愛情、追求美,最後走向社會實踐的道路。每一種嘗試,都是生命貨真價實的充滿激情體驗,但在浮士德這個理想主義者的心中,的確發現沒有什麼過程是讓他滿意到覺得生命完滿不再有欠缺的。
◤ 愛情幻滅◢
在體驗愛情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浮士德與女主角葛麗卿中間出現了感受的疏離。
很多人在分析浮士德與葛麗卿時,都認為他們的悲劇是來自於社會觀念的封閉,導致姦情與私生子演變成隨後生發的殺母殺兄殺子重罪。但這只是其中的一點原因。
因為我們還看到,當葛麗卿因罪惡而痛苦到極點時,浮士德都不在身邊。浮士德自承,他跟葛麗卿有「不同的性質」,浮士德犯罪前後可以避居山林、或深夜跟魔鬼去狂歡,但葛麗卿是何等孤獨的一人面對痛苦。
葛麗卿深愛浮士德,浮士德的心中卻不是只有愛情。葛麗卿入獄後,浮士德痛苦的說:「她對愛情癡迷!」浮士德也愛葛麗卿,卻永遠不可能這麼癡迷,因為他們性質不同,這才是愛情永恆的悲劇。
即使他們沒有社會規範的約束,發生性愛不算犯罪,他們將一樣的,都會因這種性質的不同,而經歷愛情的幻滅。男女性質不同,導致最後彼此傷害,不正是在社會規範解嚴後的現代,更常發生的愛情幻滅版本嗎?
葛麗卿為了贖罪,放棄任何逃亡的計畫。最終是從天上傳來聲音:「她得救了(她的靈魂被上帝接納了)。」
年輕的歌德 | 歌德晚年的模樣 |
◤美與幸福是不能長久並存的 ◢
浮士德再度透過自然,讓自己安詳而漸漸淡忘,終於走出痛苦的過去後,他開始另一個追求,那就是永恆的美—藝術。
從思索到完稿,歌德幾乎用了六十年才完成浮士德的。很明顯可以看出,在處理追求永恆之美與社會實踐時,歌德的筆法與思想,都比葛麗卿時代老練深厚許多。
歌德是用浮士德透過魔法喚出希臘神話中的天下第一美女海倫,並與之結婚的比喻手法來鋪陳的。這樣的婚姻按理來說,比葛麗卿要更合適。因為葛麗卿太過純樸簡單,跟浮士德複雜的心靈「性質不合」,海倫是永恆之美,浮士德又有高度的理想性格,其實是很配襯的,但後來還是幻滅了。
歌德用了非常高明的暗喻來處理這種幻滅,那就是浮士德開始說出類似「心靈不看過去和將來,只有現今!」海倫接著答:「這就是我們最幸福的時辰。」
然後他們生下一個兒子:「跳到堅固的地面,卻被地面反彈到空中,觸到屋頂。」海倫憂慮的說:「你可以跳,但是不要飛。」然後跟浮士德說:「他集合了我們兩人。」最後這孩子說:「我不願長久的留在地上。我要去尋找最難得到的東西。」
孩子浪漫的選擇了戰爭,並死在戰場上。(隱射浪漫時代的詩人拜倫)海倫悲傷的說:「美和幸福是不能長久並存的!」然後跟浮士德分開了。
歌德透過這一幕表達美的瞬間感受激情、是撤徹底底不能平凡的,因此美不可能長久,只能跟幸福擦肩而過。
◤什麼是理想國?◢
經歷了美與藝術的激情和幻滅後,浮士德步向社會實踐之路,他說:「我要作大事業。」魔鬼以為浮士德開始墮落,想要聲名,但浮士德其實不在乎聲名,他想要濟世救民。
浮士德想要填一塊海邊之地,創造出一個他心目中的理想國。而在計畫實行過程中,浮士德發現碰到了問題:每個人對理想國的期待不同!就有這麼一對老夫婦,他們完全不想改變現狀,拒絕遷出要大興土木的地方。浮士德底下的官僚,想用績效討好浮士德,便用不正當的途徑,把兩夫婦殺了。
如果建立理想國的過程中,已經出現兇殺殘暴,理想國還是理想國嗎?然而浮士德還是用心建構他心目中的理想國。他又回到了最初的心境:「在任何瞬間,我都不得滿足。」但他學會了謙卑:「以為自己可以超越到雲層之上的人是蠢漢。這世界我已經洞察了,我不再有超越塵世成為神的慾念。」 「這世界對追求理想的人並不沈默。」 「我要堅定生活在塵世間。」他年老而眼瞎,但仍堅強的追隨他心目中的理想。
當一個新地終於出現,卻是浮士德離世死去的日子。魔鬼沒有收取浮士德的靈魂,因為上帝先取走了。葛麗卿是因著她的強烈的悔罪而得上帝的恩寵。浮士德是因他這一生的努力追求,至終識得人永不可能自比為神的謙卑,卻仍自強不息,而得到上帝的恩寵。
浮士德故事就在這裡結束。
歌德的畫像 | 歌德的畫像之二 |
http://life.fhl.net/Literature/goder/003.htm
浮士德精神——歌德的晚年 |
作者:陳韻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