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人提到意识之迷,并谓之于神秘。实际上意识并非是迷,而且它和佛教里的“业”, 基督教里的“原罪”有关。以前曾想写此文来讲讲业力,但又觉得为避免意动还是少写东西为好。现在看来,将业力和意识放在一起讨论也许很有意义,更容易为大家了解。因此心有所动,再写此文。首先来让我们探讨什么是意识:笔者认为它是包含“意”如何转化为“识”的觉知过程。“识”比较好理解,它属于觉知对“存在现象”的分辨与识别,是思维的最基础元素。因此人们在讨论意识之时,往往将注意力停留在“识”上,而忽略了“识”的推动力“意”的作用。其结果就是更关注意识的结果 -“思想”,认为佛教的“业障”或基督教的“原罪”属于思想性的束缚。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只要达到“无思想”处,或者“言语道断”处,真理就会显现。这样的论点有“对”的成分,但它显然不正确。“对”是指这个论点是走向真理的前提,“不正确” 指这个论点忽略了“意”的作用,从而忽略产生“识”的根源。
那么什么是“意” 呢?笔者认为它大致可以定义为“觉知对局部存在的依附或排斥”,它含有方向性,关注性,并带有一种力。它是导致觉知对局部存在进行分辨,识别的根本原因。因为关注,“意” 又承载着情感,它是“识”生成前的觉知意向流,因产生速度快而不容易被察觉。“意”对普通人来说并不陌生。艺术的表达在于“意会”。书法神韵,丹青境界,音乐心声的传递都是通过艺术家和大众的“意会”而完成的。如果没有“意”,那艺术就失去“下里巴人”仅剩“阳春白雪”,和者概寡也。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中的意叹契合了多少人心中对生活的感受。但是,诗词句中的意向较为粗糙,因为它和思辨相连。六十年代,中央乐团指挥李德伦曾倡导“无标题音乐”,就是为了体验音乐深层次中的意向。在心静时,笔者欣赏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乐曾感受到少许黑暗意念,尽管作品整体比较阳光。然而,从人类精神探索上来说,“意”又是觉知的迷失,因为它太执着局部以致于成为人的习性。它直接导致觉知失去深度和广度。人生中那么多“如意”,“得意”与“失意”以至于“意”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它充彻在人的举止,语调,眼神,面相,乃致于气度上。它也是人们经常意气用事的根源。骨相学,面相学从本质上说都是意相学。
那么什么是“业力” ,它和“意”有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意”刚升起的时,还没带情感的那部分就是“业力”。“业”在人出生时就具有,并在一生中或累积或减小,死后又带着它。每个孩子出生都带着不同的“业”,使得他们形成不同的性格,也造就了他们不同的命运。当人觉知外界存在时而产生执着时,会有一个力使得觉知依附感受。从而进一步加入情感。这个最初形成的力就是“业力”。“业”也可认为是贪爱或者憎恨的习性,在外境出现时自发地生出“业力”。举例说明;吃东西时,觉知通过味觉感受存在。当感受刚产生,如果人对感受不依附或者不排斥,那它仅仅是感受。如果人对感受有依附或者排斥,就产生了某种依附力或者排斥力。进而产生带有情感色彩的“如意”来欣赏感受,最终形成“识”和思想;认为这东西很好吃。如果经常这样,那么在“识”的深处就形成习性,也就是“业”。以后一碰到相同的东西,就自发地生出这种依附力或者排斥力,并生成强烈意向。生活中“意”不难被捕捉,但“业力”的产生是非常难观察到的。一位当代佛教大德在出禅定后曾感叹说自己还是“地狱的种子”。显然他观察到自身的“业力”。王阳明在开悟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说的“意之动”就是“业力”。笔者在此用一位南传佛教高僧来说明如何观察“业力”。这位泰国高僧是佛教历史上非常奇特的人。其他高僧给弟子讲法时都是“因人而教”,“因机而教”或者“因症而教”。但是他对所有弟子只有一种教法,但是这种教法非常有效。他通常和弟子一起meditation,当弟子身体动了,他会问弟子,“你为什么动”。刚开始笔者对此没在意,在明白佛理后才感到这个方法真厉害。这个方法也是如来禅和祖师禅的分水岭。如果行者观察“为什么动”,就进入如来禅;如果行者观察“我为什么动”,就进入祖师禅。无论怎么观察,最终会达到“业”本身,以及“业”的载体 – “我”上。我们大家可以观察在做每一件事或者每一个动作时,自身的推动力是什么。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即知物又知己。
对“识”,“意”,和“业”有了解后,使得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什么是悟道。笔者将在下一文中探讨。
看了<王凤仪嘉言录>。我觉得他的悟道与佛教的悟道是两回事。他有点像儒家的入世,主要是行善。也没提到禅修的细节。所以,他本质上是在讲伦理;讲得不错。这些是精神道路的基础。
禅修目的有两个。一是:明白自己是什么 (无我自性);二是:明白世界是什么 (通透缘起)。他可能在第一点上有点小体会,但是没开悟。第二点无从谈起。
没有禅修这两点的突破,人的境界会退转的。这辈子行善,下辈子作恶。在轮回中沉浮。
那好,让我先看看王凤仪的书。然后回复。
再问一下观念头,就如我升起想推荐你读王凤仪书的念头,念头发起前是因为看到你有个回贴说说在家修行太难。我应该怎样对待和观察这个念头?怎样再进一步看到念头升起前的东西?
那是因为觉知灵敏度不高。要看念头生起前的东西,而不是念头本身。另外,后念推前念是指一个粗的流,而不是一条线。能看到念头了,说明你比一般人好;因为觉知在意识流外。通常人觉知在意识流内;感觉不到念头,只知道思想。
谢谢回复。
以前不是很了解"业"和"业力"。试着观察了一下,如果注意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更容易关注当下。只是好象很多小的念头都是随机产生的。观测不到念头是如何产生的。
当我留心下一个念头,发现,下一个念头似乎也是随机产生,念头与念头间似乎没有连贯性。
这种观察就是禅修,主要是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如"倒水"的念头是如何产生的? 要观察念头前面是什么。这就需要相当的觉知灵敏度。
具体应该怎么做。比如"倒水"这个动作,自身的推动力力是口渴,口渴的感觉来自嘴巴干。喝完之后,嘴巴舒服一些。观察这些足够么?观察到此为止么?
谢谢
阿弥陀佛。知是妄念,不知是无记。知而无知者,见而无见人。
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首楞嚴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