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72)
2013 (74)
2014 (70)
2015 (55)
2016 (64)
2018 (67)
2019 (63)
“救世主”是个骂人的名称,意思是说除了那一位之外,剩下的都是“被救”的。全体都是机器人?女又才?
好了,有了这个前题,先说被称为“总设计师”的邓小平邓大人,老邓。
老邓的其他不论(“反右”,“六四”,还有许多),只说和那个“师”有关的部分。
文革后,国人的日子不那么好过。讲个“亲自”的故事。
1977年,“后文革”元年,本老汉在一个工厂工作(机械加工车间的学徒工),当时,“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还是不可多得的“半奢侈品”,获得那三件中的任何一件,要先从非商品的“发放”渠道“领票”。工作的工厂是“国营单位”,购买“三大件”的“票证发放”是工厂职工的一项“福利”,包括每年有一次发“自行车票”。记得车间总共有人员一百多一点,只有几张“自行车票”,靠抓阄定谁得那个“票”。抓阄的事印象深刻是因为本老汉得到最后一名,与当年的“自行车票”无缘。事后同事们调侃说,一年如有“十张票”本老汉要等11年,“五张”要等21年,“三张”就要到“退休后”再买车了。
在那个“文革后”的日子里,买辆自行车要等十年什么的时候,“总设计师”出手了。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非常诱人的九个字。让许多人觉得自己可以是那“一部分”(事后知道,你如果是邓家人,可以更是那“一部分”)。
最原始档的诱人处,“先富”了可以买一辆高价些的自行车(票证有些松动)。当时还没有买汽车的概念,也没有买房的概念,娶位“歌星”做太太则更是无法想象。但是,等十年以上买一辆自行车的命运可以被改变,老邓那个“先富起来”的魔力。
而那之前的一个“新地界”开始了独到的地理诱惑…….“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先富起来”,然后有关“深圳”的故事传开。一个来者不拒的广东先富传说。
全国的活跃分子前赴后继的投奔深圳……
为了“幸福”,“先富”,“发财”,起码有“自行车”。
这是“总设计师”,让国人自感的机会与“幸福”,一个靠传说磁吸活跃分子投身的广东“先富新地界”。
再说被称为“总加速师”的习博士同学。
继续“先富起来”的个人追求?别逗了。博士同学主推“国家的伟大复兴”,凸显领袖成就感。“定于一尊”,听领袖的就好,好好听话的干活,领袖会给你发“幸福生活”。
具体的有了这个“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
是“国家的”,所以没有“活跃分子”们的个人向往。不管,“定于一尊”的博士同学用“权威”罩住。扔钱,盖房子,建城。
谁去“雄安新区”落户呢?
没有志愿者,或少有志愿者。
没人,光有房子不成“新区”。于是,靠习博士同学的威望与力量往“雄安新区”撵人。
不同于“总设计师”的发财传说吸人入深圳,“雄安新区”的新居民要靠另一种办法来聚集,“抓壮丁”。
是,“总加速师”的“雄安新区”虽然还没有用物理办法直接把人绑至他的那个“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许多新楼里去,但是强制把人“押入雄安”的态势已成。
也难怪,老邓让人去深圳先富,习博士同学让人去“雄安新区”干吗?
地处“白洋淀”,那地方此刻最知名的特色?蚊子密度和单个体积都上乘。
“总设计师”的诱惑与“总加速师”的权威。
深圳和雄安的“双城记”。
“总设计师”搞韬光养晦是对西方的阴谋;
“总加速师”搞砸经济民生是阳明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