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72)
2013 (74)
2014 (70)
2015 (55)
2016 (64)
2018 (67)
2019 (63)
2024 (45)
2025 (1)
“文革小报”寻根又五十二篇。
太祖驾崩“周年”又到。城里不少太祖粉以各种方式在发声。于是本老汉有个疑问,美国有多少太祖粉?
很难回答。
尽管有“美国宪法”明定的言论自由,在美国戴太祖像不犯禁-----
像上面那样戴着太祖像过日子的人,本老汉在美国从未遇到。
“外国人”戴太祖像当年可是有,不是在太祖的地盘上,是在“困难”的环境中。上“小报”:
取自1967年夏,北京的“外事风雷”。当年德国的“勇敢”太祖粉。
取自1967年夏,北航的“红旗”。当年苏联的“勇敢”太祖粉。
取自1967年秋,北京机械学院的“东方红”。还是德国的,不过是留德非洲人。这里,帖子强调了戴太祖像的“勇敢”性:
“为什么心里热爱毛主席而表面上另装一套呢? 我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这又有什么可怕”。
德国的, 苏联的和在留德非洲的。
是不是比此刻美国的太祖粉“勇敢”些?
不过,美国太祖粉也不必太自责,以本老汉对“文革小报”的观察,上面仨故事未必是“实发”,都是用“无名氏”在开侃。德国、苏联和留德非洲的个例,也许如上般“勇敢”;也许只是被超级放大的“勇敢”;也许根本是杜撰出来的小谎言。
杜撰故事当然不必全虚,比如,上面德国的故事,德国有退休工人在领退休金应该是真的;在“国际列车”上有苏联乘客应该是真的;在“东德”有非洲留学生也应该是真的。
发挥?
给个例子:
其中一段:
取自1967年底,科学院的“革命造反”。
几个月后:
取自1968年春,天津的“天津新文艺”。
短短几个月,增加了“涅瓦河畔”、“凑上来急促而真挚地”,去掉了“和斯大林”、“压低帽子走了”,并且“苏联人”成了“苏联朋友”。
“发挥”是“天津文艺”在发挥。那原作呢? 科学院的那篇“当代的列宁”,是有名有姓的:
作者化学所的“郑德水”先生,是真人,1967年才从苏联回国的留苏学生(注意了,著名郑德水个人的文章,满篇的“我们,我们”的)。郑先生现在还在北京居住。前不久才发了篇帖子:“不忘初心,牢记誓言”。帮习大人歌颂“厉害了,我的国”。其中,郑先生举他月入从太祖时代的62元到此刻一万元退休金做为“厉害了”的证据。
有认识郑先生的,可去跟他打听一下,当年的“当代的列宁”有没有水分?有多少水分? 至于他月入一万退休金,应该是真的,相当每年一万七千美金。不过咱国的人均 GDP只有七千多美金,这还不是“人均收入”。“人均收入”得从GDP中减去些开销,比如习大人才送给非洲朋友们的600亿美金小礼物。
原本在说当年太祖粉的“勇敢”,话匣子一开就发散了,*_*。就此打住。下面是郑德水先生新作的链接:
http://ipc.cas.cn/dj/skth/201808/t20180814_5055546.html
这样的人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下只会越来越多!
后来知道原来在朝鲜丢失像章是要被惩罚的。 感到当年的举动鲁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