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72)
2013 (74)
2014 (70)
2015 (55)
2016 (64)
2018 (67)
2019 (63)
“文革小报”寻根第97篇。
在咱国官威十足的此刻,能给官大人拍个马屁不容易,有时候见官一面都难。于是,些许“勤劳勇敢”的咱同胞独辟蹊径,走“夫人路线”。此“路线”成功案例颇多但有个独特的挑战,如何不让官大人吃醋吃味? 既要博夫人好感,又不能好到出情况,关键是不能让官大人觉得有情况。
历史上有没有能山寨的样本?
文革中有样本,所有龌龊“创意”都能从文革中找样本。
文革中谁官最大?太祖爷。有人拍太祖马屁吗? Are you kidding? “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永远不落的红太阳”,有谁没听说过的吗?不过,如此拍太祖马屁没用,那“四个伟大”和“红太阳”,全体革命同志都高呼。都呼了,你也呼,达不到网红的目的,努力被浪费了。
于是,比一般“勤劳勇敢”更“勤劳勇敢”些的同胞风险投资,拍太祖夫人、江青女士的马屁。
拍圣上夫人马屁,很挑战。
文革前很久,有个成功前例,李白李大腕曾有传世作品: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是酒仙借着酒气在拍第一夫人“贵妃”杨玉环的马屁。
文革中能这样拍江青江女士的马屁吗? Are you kidding? 找死啊?!
首先,李大腕那样艳捧贵妃女士还能活过来,李大腕、贵妃与唐玄宗(贵妃她老公)缺一不可。李大腕的诗虽有男人观女士的角度但却在替玄宗皇上调试老花镜;贵妃女士有领导能力把老公鼓励的百依百顺;玄宗老汉的男性激素与帝王雄才间达到黄金平衡。三方面差一个小百分数,李大腕都活不到赋绝世之作“早发白帝城”的时辰了。
实际上,有史以来“第一把手们”对夫人被其他男性“欣赏”如此小心眼,让咱国的一类人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就是被去睾丸的皇宫服务员现象(全是些万不得已的劳动人民,权贵与皇家人员的亲属不会去作此类工作)。没了李大腕,少了玄宗,再用语言拍第一把手夫人的马屁,一定要表达出被去睾丸服务员的高度来。就是无性、无色、有颤音。
文革中拍江青女士马屁的文章基本达到此高度。上“小报”:
(取自1968年初的“天津新文艺”)
怎么样?“向日葵”的诗,颤音发出来了吧?
在捧江女士的同时,没有带出任何性与色。非但如此,一个完全不知情的读者,读过此诗,根本分不出诗中被赞美之人的性别。
无性、无色、高颤音。
此诗,能不能达到拍马屁的效果不确定,但是, 一定不会让太祖吃醋吃味。
再看一个:
(取自1968年春,同济大学“东方红”)
此文,偏离“无性、无色、高颤音”一点儿。提到了江女士是“女同志中间杰出的一个同志”。但是,后面把这个“性”的影响全消下去。江女士去延安干嘛呢?根本不是去参加啥“非诚勿扰”节目,而是要给太祖做“亲密战友”。 算是弱性、无色、高颤音。
加强认识一下“无性、无色、高颤音”的风格模式,再上两段文字:
(取自1968年秋,河南的“中原文艺”)
(取自1967年夏,上海的“工人造反报”)
无性、无色、有颤音,不是小将们的专用品,有大佬带头做榜样:
周恩来周大人曾如是说。(取自1968年春,“天津新文艺”)
当然,除了“无性、无色、高颤音”,拍太祖夫人马屁也有别的办法,不过,技术含量过高:
林大帅这种拍法,一般人没法学。
被别人“无性、无色、高颤音”惯了,江女士自己也只好入乡随俗:
其实,骗谁也骗不了太祖,当年太祖见到的江女士啥样?
“无性、无色、高颤音”,糟蹋了文化,糟蹋了国人,糟蹋了时代,当然,也糟蹋了江女士。
被去睾丸的皇宫服务员现象,咱国的一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