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 理

人 为 何 许 人 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玫瑰独奏,伊拉苏的深山藏娇

(2013-11-04 18:08:34) 下一个


     离开暗藏着诸多历史的小咖啡馆,我们的车继续从哥斯达黎加的伊拉苏火山往山下走,从海拔3432米的高处,下到海拔2000多米的地方,



紧追我们的雾渐渐散去,沿途长满绿色作物的田野,翻开的黑油油的泥土,悠闲的牛群就在路边啃草,



     不时有骑马的人在路边出现,还有身着各种颜色运动服的自行车爱好者,骑着山地车奋力向上骑行,从山野的自然风光进入田园风光,到海拔1600米的时候,越过一座古老的铁桥,往右一拐,我们进入了一条车辆明显减少的柏油小路,

我们要去哪里?朋友说,伊拉苏火山的绝无仅有之处,不在山顶,而是在人迹罕至的山深处,那里有绝世美艳。

向着一个叫做llanogrande的地方进发,这个西班牙语地名翻译过来,口气很大,叫大平原,路边不时闪过一些装饰漂亮的别墅和一些农户的铁皮屋,又走了十几公里到了之后,我们发现,这里更像是一处山间平坝。
 

     进了镇子,拐过一个小教堂,没走多远,爬上一个40多度的斜坡,就看到路边的一片塑料大棚,预示着这是个苗圃,朋友说,到了。没有停车场,路边的几辆车都是在坡路上随意放着。自己第一个感觉就是说,玫瑰园这么浪漫的地方就这里呀,太不起眼了。

     路边有几个小孩在玩耍,见不到别的行人。苗圃的门口就是一扇极普通的木门,里面地面也是水泥地,壁柜花瓶里放了几种玫瑰花,让人觉得地方没错。于是往里走。不期而遇的是不久前刚从中国访问回来的议长夫人,于是她跟我们聊了好一阵中国印象,眉飞色舞,非常兴奋。我的想法倒是既然这种身份的太太能钻进这个破木屋,看来这里有点门道。

      跟她聊完了,再往前走,出了前厅来到了苗圃内,游人的通道上,覆盖了一层白色的塑料布,不用指示路牌,撒了一地的各色花瓣,你踏着花瓣前行,得以细细品味大自然的绝美杰作。



两边和前面的各种玫瑰花千姿百态,就静静地在你面前展示她的芳容,



空气中飘逸着淡淡的清香,





这种带着泥土的玫瑰给人的感受,同我们日常去花店里看到的鲜花的感受完全不同,被剪断了的玫瑰总社让人觉得缺点什么,眼前的这番景色让我明白了,花店里的花依然没有这里泥土相连的生命力了。

   我被这么集中的美景震慑了,好一会都没说话,同行的人都不出声,不约而同拿出各种型号的相机和手机,于是只能听到拍照的咔嚓声。

 

  苗圃里面还是塑料顶棚,木桩或是铁架支柱,这些粗陋的材料,可是它们已经在美不胜收的鲜花后面隐去了,每个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千姿百态的玫瑰身上了。

 

    有资料说,玫瑰,月季,蔷薇是姊妹花,同属蔷薇科常绿灌木,英文中是ROSE,西班牙文中就是ROSA。玫瑰的来历,是欧美人从中国大陆引种月季,进行杂交选育出来的名贵花种,风靡全球却原来根在中国。现如今,有7000多个品种。美国,英国,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把她当做国花,国内以北京为首的16个城市把她当做市花。

     广为流传的故事还讲法国园艺家二战的时候,在纳粹铁蹄下,依旧秘密培养出黄色品种,



后被联合国战后命名为“和平”。

 


      这个苗圃是1978年3月5日马丁.古斯曼和路易斯.维加共同种下了第一批3000株玫瑰。最开始从法国引进的品种开始试种,如今发展到上百个品种,向美国墨西哥,荷兰,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出口。是中美洲最优秀的一个玫瑰苗圃。


    
  

     路的两侧有各种玫瑰,还有她们的名字标牌,这些名字,有叫“柴可夫斯基”的,帕格尼尼,达芬奇,也有叫“波尔卡”,大部分是用的法国文化和欧洲文明的精髓来称呼。

     这个苗圃,她叫“SOLO ROSA"。译作“玫瑰独奏”很贴切。看了这些花的名字,觉得自己在静静之中看到的是美轮美奂的鲜花,享受的却是一场难以忘怀的古典音乐会,独奏,二重奏,四手联弹,协奏曲,小夜曲,交响乐曲。

 

 

      宁静,

 







华贵,



雍容,


典雅,
 


一花独秀,



群英荟萃,



馨香淡雅,  


    伊拉苏海拔3400多米,山不高可也不矮;


有此绝艳之玫瑰,令人难以忘怀。



我已经被美丽迷倒,找不出更多的辞藻了,但是不敢专美;
 


朋友,请你接棒来抒发你的文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