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靠 顺服

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小书卷,大手笔(1):《约翰一书》的历史背景

(2009-11-23 16:34:38) 下一个


作者介绍

 《约翰一书》的作者虽然没有明确道出自己的身份,但从写作风格、语气、和内容诸方面看,本书的作者的确应该是使徒约翰,这是教会史上普遍同意的。在主的十二个使徒中,约翰是唯一没有殉道的。因此在其晚年,对维护纯正的基督信仰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使徒约翰共写了五部新约经卷。它们是《约翰福音》、《约翰一书》、《约翰二书》、《约翰三书》,和《启示录》。基督徒恐怕无人不知《约翰福音》和《启示录》这两卷宏篇巨制,前者是整个新约的神学基础,后者则是整本圣经的压轴封顶之作。相比之下,《约翰一书》则是只有短短五章的小书卷,但这小书卷用的却是地地道道的大手笔。

历史背景
[1]

 
本书写成于使徒约翰的晚年,大约是主后一世纪末前后的几年之内。当时的早期教会处在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中,有一个后来被称为“诺斯底主义”(“诺斯底”就是知识的意思)异端在教会慢慢兴起。该异端将基督信仰与柏拉图等人的思想杂揉在一起,提出一种试图改变纯真基督信仰的标新立异的主张。其哲学基础是认为物质是邪恶的,灵是良善的;这样就不得不将人分为割裂的灵与体两部分。结果必然导致否认基督合一的神性和人性。为了自圆其说,这个异端提出一种比圣经和基督更高的神秘知识作为得救的条件。

诺斯底主义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宣称耶稣的身体只是“看起来像”的身体,实际却不是。使徒约翰针对这个谬论指出,那太初就有的生命之道成了我们“所听见”、“所看见”、“所摸过”的肉身(
1:1)。第二种诺斯底主义认为,神的灵在耶稣受洗时降在耶稣身上,而在他上十字架前离开了。为否定这一点,约翰明确指出,受洗的耶稣完全就是被钉十字架的那一位(5:6)。

诺斯底主义观点是魔鬼迷惑人的假道:首先,它对“道成肉身”的基要真理构成根本性的颠覆。耶稣作为完全的神同时必须具备一个真实的人的身体,才能为站在罪人的地位上,为人类的罪付上赎价(《希伯来书》
2:14–17);这是我们信仰的根基。其次,它在实践上从两个方面败坏教会:要么误导信徒采用极端禁欲主义的态度苛待自己的肉体;要么鼓励信徒在不必对肉体罪行负责的借口下任意犯罪。所以,使徒约翰在这卷书信中,以异常绝对的口吻强调遵行上帝命令的重要性。和所有的异端一样,诺斯底主义的传播者也是出于要对教会和信徒的私意控制,当然就没有真正的爱心。所以,本书格外强调信徒的真实爱心。

由于约翰在教会中无可比拟的权威,本书迅速传播,有效地遏制了教会的分裂,澄清了信仰根基上的混乱。



[1] MacArthur, J. Jr: The MacArthur Study Bible. Electronic Ed. Nashville : Word Pub., 1997, c1997, S. 1 Jn 1: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