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弥赛亚要来”
“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首先表明妇人心态的转换,因为耶稣已经在她里面开始一个新人的创造。礼拜的对象当然是神,表明她认识到只有对神的敬拜能满足人。同时,这个困惑也向我们揭示了人认识神的第三个壁垒:宗教。十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本是让人认识神的宗教----与前面所说的民族的、文化的壁垒相比----却常常成为人到神那里最后一道也是最大的壁垒;因为,如果宗教不诚实,就比任何其它的东西更具有麻痹性和欺骗性。
有一个弟兄,是去年信主的。他刚从国内来到美国时就被我们邀请到教会,因为他为人比较客观中道,民族情结没有对他构成拦阻。但文化壁垒还是以另外一种方式表现出来:他对西方文化感兴趣,但推崇的是西方人的哲学。从他刚接触我们时的言语可以看出,他心里的问题就是:难道圣经的作者比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等思想巨臂还大吗?但他的确是个很会冷静思考的人,经过一段时间查经,文化壁垒没有了,但还是不能信。直到有一次,教会从外地请来讲员和传福音小组,我去接他听福音。开车去的路上,他终于说出一个顾虑:这么多的宗教,各有各的理,各有各的神,即便在基督教里面也是宗派林立,为什么上帝不消灭这种现象呢?我顿时有些担忧----他最终还是卡在这个最难的结上。感谢神,关键时刻,一段经文进入我心里:“你们中间若有先知,或是作梦的起来,向你显个神迹奇事。对你说:‘我们去随从你素来所不认识的别神,事奉他吧!’他所显的神迹奇事虽有应验,你也不可听那先知或是那作梦之人的话,因为这是耶和华你们的神试验你们,要知道你们是尽心、尽性、爱耶和华你们的神不是”(《申命记》13:1-3)。结果证明主的时候到了,是这段经文帮助了他,他就在那天信了主。从那时起,他每天勤奋读经,且每周都与弟兄姊妹聚会敬拜神。
当撒玛利亚妇人提出这个问题时,耶稣真正喝到了祂需要的水。没有人比耶稣更清楚这个问题的危害,因为正是宗教争执使耶稣渴了离开犹大,向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正是宗教把耶稣钉上十字架,也正是基于犹太宗教的拒绝,福音经过撒玛利亚传到地极。于是耶稣开始向妇人赐下自己的活水。耶稣的回答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耶稣直截了当地以“我”否定空洞的宗教框框:“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祂告诉妇人,“我”才是真正能止渴的活水,而宗教教条不过是死水一潭。为了清楚表明“我”与“先知”的区别,耶稣要妇人把“我”做为信的对象,并称神为“父”,这与开头的“你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既形成对比,又首尾呼应,指明自己的独特超越的身份。接着,耶稣简洁明了地澄清了一个基本的神学问题----在形形色色的宗教中,人本的宗教与启示的宗教有严格的区别:“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是人本宗教的特征;“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是启示宗教的特征;“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不仅指出犹太教作为启示宗教的特殊地位,更指向启示的顶峰,就是基督。最后,耶稣指出,“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因为基督来了;所以,到神哪里的道路也就完全直接地显明:“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祂,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祂。”人人都可以到祂哪里白白地取水喝。
这样几句话,把妇人的迷茫扫除净尽,使她认清眼前这个人绝不止是“先知”,只能是救主弥赛亚,因为祂的这些话正是终极的启示(基督是律法的总结和终结)。事实上,没有任何其他“先知”有这样的权柄说出这话!出于敬畏,妇人没有直接断言眼前的人就是基督,但“我知道弥赛亚要来;祂来了,必将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们”已经清楚地表明她的信和内心的满足。
耶稣最后一句话“这和你说话的就是祂”绝不只是耶稣的一个确认,而是将自己这活水的源头给了妇人。一方面,妇人得到了信的确据;另一方面,“祂”会一直和“你”说话,在“你”里面“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因为祂是那太初就有的生命之道!
这也是耶稣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应许。
祷告:亲爱的恩主,荣耀的上帝!我们敬拜赞美袮,袮赐给我们生命的活水,救我们脱离了饥渴的命运,因此也救我们脱离肉体情欲的试探和罪恶的辖制,使我们在袮里面得到完全的满足。主啊,使女怎样仰望主母,我们也怎样仰望袮,主赐给我们充充足足的信心,让我们单纯地依靠袮。奉耶稣的名祷告,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