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拥毛者数理化都不好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格拉肖与毛粒子

(2011-08-08 00:05:51) 下一个
从1955到1965年,在10年多的时间里,毛泽东曾经以自己的思想影响,引领世界科学家群体(包括直接组织动员中国科学家),向形而上学的粒子观宣战,向基本粒子的内部世界进军。  

毛泽东生前频繁地接见美国物理学家格拉肖和萨拉姆,接见美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和吴健雄,接见日本物理学家坂田昌一,接见来北京参加物理学会议的亚非拉和澳大利亚的物理学家们,谈论的话题之一就是微观粒子的可分性,无限小的世界也是对立统一的。  

毛泽东逝世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格拉肖向国际社会和科学界呼吁:把基本粒子下一个层次的物质组份命名为“毛粒子”。他说:构成基本粒子下一个层次的物质组份,既不应当称为层子(当时中国物理学家们的称谓),也不应当称为夸克(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等人的称谓),而应当称为“毛粒子”。因为这一世界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是与毛泽东主席的哲学思想分不开的”。格拉肖还现身说法,讲述了他自己对强子结构(强子曾经被看成基本粒子)的认识转变过程。他说:在毛泽东生前我和温伯格·萨拉姆(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两次访问过中国。每一次都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并同他一起讨论基本粒子到底还有没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和矛盾这样一个现代物理学的前沿问题。毛泽东主席总是认为基本粒子还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和矛盾,在理论上是可以再分的这样一种哲学思想,而我自己和萨拉姆两个却坚持不同意见,认为基本粒子只是一种数学上的点状物,它们是不可能再分了。现在的事实是,新的物理实验已经把基本粒子分开了,毛泽东主席的科学预见已被证实为真理,它改变了我和像我一样曾经有过错误认识的人。  

每一个读过格拉肖讲话的中国人,都不能不产生一种肃然起敬的心情。一是为科学家的老实态度,二是为毛泽东的崇高和伟大。毛泽东以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论思想,打破自然科学上的形而上学粒子观,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并为此而倾倒和折服了一代著名的物理学家。  

盖尔曼关于基本粒子内部结构的夸克模型,不仅在先进性上比中国物理学家提出的层子模型稍逊风骚,而且在提出的时间上比“毛粒子”也整整晚了九年。“毛粒子”的思想早在1955年1月就明确提出来了。当时毛主席向中国科学家提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那么质子和中子又是由什么组成的?质子和中子仍然是可分的。现在的实验虽然还没有证明,将来实验发展了,会证明它们是可分的。你们信不信?你们不信,反正我信”。此后他又多次阐述这一思想,抨击形而上学粒子观。中国物理学家之所以能提出层子模型理论,与毛泽东的《矛盾论》思想影响分不开,原创思想的确属于“毛粒子”。  

格拉肖关于“毛粒子”的命名和呼吁,决不仅仅是毛泽东的个人荣誉问题,而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智慧、成就和骄傲。这是世界科学史上的千古奇观!可惜,由于当时的中国政情变化,忙于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对格拉肖关于“毛粒子”的科学命名和呼吁没有进行响应。中国科学界禁若寒蝉,不闻不问,致使本来有可能荣登榜首的“毛粒子”提名,名落孙山,反倒让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的夸克说摘走了桂冠。这又不能不说是世界科学史上的千古缺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