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幸福的童年-少年宫的经历
(2010-02-14 00:56:07)
下一个
大约是六三年吧,我仅小学二年级,杨浦区少年宫来我们学校招生,大家都兴趣很高地报了名。我当然也报上了,由于招生名额很有限(一个学校仅录取二三人),我根本没想到会被录取。可是想不到的事偏偏就发生了。
我报的是"无线电技术兴趣钻研小组",少年宫设有声乐组,乐器组,航模组,无线电组等,父毋说我没有艺术细胞,航模组是小孩子玩家家,所以让我参加无线电组。
杨浦区少年宫当年坐落在长阳路和宁国北路口,宁国北路解放前叫黄兴路(纪念辛亥革命先驱黄兴),现在又改回原名黄兴路了。我每星期要去那里二个下午,大约三点半开课,分二节,第一节专业老师讲理论,第二节大家在老师老师指导下动手作实验。少年宫里的设备都是很好的,国家为此化了不少钱。记得第一节课是装蜂呜器。再后来装矿石收音机,我进少年宫时,晶体管尚未普及,所以用电子管,从一灯机一直装到五灯机。近文革时,我差不多结业了。那时才有晶体管,也装过晶体管收音机。记得我们还去上海第一家生产晶体管的工厂,虹口公园附近的上无七厂参观。
对于小孩子来说,少年宫真是我们的皇宫。每次上课前,我总是提早一二个小时到,因为那里玩的东西太多了,电马,汽枪,康乐球........玩都玩不过来。还有一多,就是来参观的外宾多,几乎每次都会遇到。第一次进宫,老师就宣布了"外事纪律",就是一听到广播中放舞曲,只耍你不在上课,你必须和你附近的人,无论男女,无论认识不认识,拉起手来跳舞。因为舞曲意味着有外宾来参观了。当时中苏关系已经变坏,外宾送给我们的小礼物,我们一般是可以留的,可一次苏联访客送的"莫斯科雪景"明信片,全破要求上交。
我的小学是五年制的,没毕业文革就开始了,少年宫也停办了。但是我钻研无线电没停止。文革正好给了我更多时间和精力去钻研。父母只有我一个孩子,他们工资也属中上,又对我爱好很支持。所以在电视机没有普及时,我就用五寸示波管装了电视机。还经常帮亲朋好友修理电器设备。
我插队是广播员,电工,回沪后搞工业电视研究。大学读的是无线电专业。出国读研还是Double E.少年宫的经历决定了我的一生。
文革开始后,那里变成市刑警大队至今。有的墙头加了铁丝网(不知现在有否),当年孩子们的活动室有的成了拘留所。有一次不知怎的关了个女孩,夜夜啼哭有一个多月。
天堂和地狱,天使和魔鬼,有时就是一念之差河东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