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也谈左宗棠出兵新疆(转载)

(2011-07-21 08:33:56) 下一个
- 韩敏 -
  
   左宗棠出兵新疆,20世纪80年代炒得沸沸扬扬,一些人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拼命地拔高左宗棠的政治形象,掩盖他进军新疆屠杀回民的罪行,左宗棠被誉为征讨阿古柏收复新疆的“伟大的民族英雄”、“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到底应该怎样评价左宗棠出兵新疆?我仔细查阅了有关出兵新疆清朝皇帝的上谕和左宗棠的奏折,大致有以下看法:1、左宗棠出兵新疆的主要目的是追剿白彦虎陕甘回民起义军;2、左宗棠在新疆南北所进行的战役,主要是围剿白彦虎和当地回民;3、左宗棠在南疆与阿古柏有短暂的军事接触,由于双方力量悬殊,阿古柏几乎没有抵抗便全军溃散。阿古柏的夥党与左宗棠达成协议:阿古柏缚献白彦虎交回南八城,立功自赎便可得到宽宥。清军到达阿克苏,刘锦棠命令舍弃阿古柏余党,全力追剿白彦虎。下面再对这几个问题作进一步说明。
  
   出兵新疆的主要目的
  
   同治十二年(1873)三月,白彦虎在肃卅I城外激战数日,解围失败后,率领万余名陕甘回民起义军出嘉峪关,经玉门、安西州,到达敦煌。部队经过休息整顿并筹足粮食后,六月向西进入新疆。
   九月二十三日,清军攻陷肃州。肃州战役结束后,清军进入新疆,追剿白彦虎是清廷和左宗棠共同一致的认识和决策。
   清帝向左宗棠发布了许多上谕,命令其迅速进军新疆,乘胜追歼白彦虎陕甘回民起义军:同治十二年十月七日上谕:“关外回匪窜扰巴(巴里坤)、哈(哈密)两城,哈密被围甚急……,惟此股回逆人数甚众,悍贼尤多,非厚集兵力,难图剿洗……,该大臣仍当禀遵前旨,速拨劲旅数营,赴巴、哈两城,迅扫贼氛,毋得顾此失彼。彼金顺一军,屡次严谕,克期出关,现在哈密被围情形如此紧急,若再迁延不进,致误事机,定将金顺从严治罪”。
   同治十二年十月十二日上谕:“前因关外军情紧迫,叠谕金顺统率所部出关……,左宗棠奏:‘提都张曜夙娴韬略,副都统额尔庆额,勇干有为,均堪派令出关,会同剿办’。所筹甚妥,即著张曜、金顺、额尔庆额驰往关外,迅扫贼氛……,即率得胜之师,早日西进,不可过于延缓”
   同治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上谕:“……左宗棠攻克肃州后,亟应乘胜出关,速图西进……,迅扫逆氛”。
   同治十三年正月十七日上谕:“……令张曜、额尔庆额等军陆续趱行,金顺抵古城后,即著会同景廉各军速将玛纳斯、乌鲁木齐等城克期收复…该大臣(指左宗棠)当严饬各军,鼓行西进,迅赴戎机,速将逆回荡平”。
   左宗棠也将出兵新疆追剿白彦虎陕甘回民起义军,看成是肃州克复后清军最紧迫的任务,并积极筹划粮运和组建进疆清军队伍。
   白彦虎西走新疆后,左宗棠认为没有全歼陕甘回民起义军,是他平定关陇的重大失误,他“以驱贼为耻”,决心出兵新疆继续追剿白彦虎。
   同治十二年十月七日,左宗棠的奏折中“请敕张曜、额尔庆额带所部出关”。
   同治十二年十二月十日,左宗棠在《官军出关宜分起行走并筹粮运事宜》折中说:“窃肃州克复,大军应乘胜出关,速图扫荡,人皆知之”。但他认为肃州战役,清军折损实多,需要整修,又要做好出征粮运准备,所以奏折中又说:“先以金顺、张曜、额尔庆额三军出关,马步一万数千人,皆精实可用,数月之后仍可调拨劲军,陆续继进,此士气常新而不竭,粮运常裕而不饥。以之制关外土客逆回,自操十全之算”。
   同治十三年三月,左宗棠派遣金顺、张曜、额尔庆额三军相继出关,追剿白彦虎。三军总计40营,“马步一万七千余名骑,并明春所带成禄旧部二干余名骑,合计在内加之员弁丁役人夫则近二万矣”。八月,清军抵达古城。
   光绪元年(1875)六月,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以金顺为乌鲁木齐都统,仍帮办军务。左宗棠完成粮饷筹运、武器装备、军队整顿一系列进疆准备之后,二年(1876)三月,移驻肃州,坐镇指挥,清军各部在肃州会齐,分批进入新疆。三月底,刘锦棠率湘军马步25营入疆,徐占彪率蜀军5营继进,至此,进疆清军总计80营左右,加上原在新疆的伊犁将军8营、哈密办事大臣文麟4营及驻防星星峡以东的部队20营,总计约六万人。
   左宗棠出兵新疆的主要军事目的是追剿白彦虎,还是征讨阿古柏?光绪二年以前关于出兵新疆的上谕和左宗棠的奏折都明确地说进军新疆是为了“荡平回逆”,追剿白彦虎陕甘回民起义军。有些人为了某种目的,颠倒黑白,掩盖这一罪恶目的,将进军新疆完全美化为征讨阿古柏,这是不真实的。
   清廷和左宗棠进军新疆不以征讨阿古柏为主要目的,这一点是十分明确的,有左宗棠奏折为证。光绪元年二月,左宗棠奏折中说:“南路辟展、吐鲁番、哈(阿)克苏,地狭民贫,土回暗弱,近为敖罕属部安集延所踞。吐鲁番之头人帕复,能以诈力制服回众,与白逆通,善持两端,此时跧伏未动,且貌为驯顺,以示无他,如遽加以兵,则减后进之军,增前路之贼,非计之得也。汉赵充国讨羌,急先零而释罕什,厥后先零平,而罕什自服,效犹可睹”。进军的主要目的不是征讨阿古柏,这里说的再明白不过了。
   左宗棠制定了“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他说:“官军出塞,自宜先剿北路乌鲁木齐各处之贼,而后加兵南路……白逆歼除,由此而下兵南路,其势较易,是致用于北而收功于南也”。“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实际就是先在北疆消灭白彦虎和当地的“土回”,然后再南下征讨阿古柏就极容易了,可见左宗棠出兵新疆主要军事目的是追剿白彦虎。
  
   清军在新疆的重要战役
  
   清军在北疆发动了玛纳斯北城、古牧地、玛纳斯南城三大战役,妄图将白彦虎和“土回”消灭在天山以北,白彦虎联合当地回民进行了英勇抗击。
   光绪二年正月丁卯,清军额尔庆额、冯桂增和振武营参将徐学功等部向玛钠斯发动进攻。二十八日抵达大何厂,次日攻入玛纳斯北城,余小虎率领城内回民誓死抵抗。南城回民见北城危急,马队千余骑驰援,并用大炮轰击清营,额尔庆额被击伤,冯桂增被俘虏,兵弁死200多人,清军溃败。
   光绪二年六月,刘锦棠会同金顺等进攻古牧地。古牧地在乌鲁木齐东北,为乌垣之藩篱。白彦虎由红庙子移驻古牧地,与当地回民马明共同阻击进犯清军。白彦虎在黄田筑卡树栅,切断清军汲道,欲迫使清军走戈壁,乘其渴乏击之。白彦虎驻扎黄田后,派王治、金中万率一万多人防守古牧地城。六月二十一日夜,刘锦棠、金顺直抵黄田,偷袭白彦虎。白彦虎力单不支,向古牧地、红庙子退去。二十五日,清军包围古牧地城,连日用开花大炮四面轰击,后由坍塌缺口攻入城内,回民分扼巷口,拼死抵抗。六月二十八日,清军占领古牧地,屠杀回民6000多人。
   清军相继占领乌鲁木齐、昌吉、呼图壁等地。六月二十九日,清军又占领玛纳斯北城,各城土、客回民纷纷南徙,“惟玛纳斯南城土回仍坚踞如故,官军屡次猛攻,均未得手”。七月金顺率部进剿,八月十七日,刘锦棠率部驰赴玛纳斯,与金顺、伊犁将军荣全会攻,围攻两月余,伤亡精锐甚多。九月二十一日,清军占领玛纳斯南城,对城内回民大肆屠杀,儿童、妇女、老人尸骨堆积如山,引起了新疆和中亚各族人民强烈抗议。俄国突厥斯坦总都凯夫曼也提出抗议,他给左宗棠的信里说:“请你认真注意自己的部下所犯的残暴行为,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玛纳斯恐怖的重演”。清军占领玛纳斯南城,天山北路战争结束。
   天山北路三大战役是清军对白彦虎陕甘回民起义军和新疆当地回民的围剿战,阿古柏盘踞南疆,他的军队没有参加白彦虎等的抵抗活动。清军占领古牧地后,.缴获了回汉文书各一通,系守城回民首领王治和金中万等于六月二十五日被清军围困,求救乌鲁木齐阿奇木、马人得给他们的复信,信中说:“乌城精壮己悉数遣来,现在三城(红庙子、玛纳斯、王城)防守乏人,南疆之兵不能速至,尔等可守则守,否则退回乌城”。可见清军攻陷古牧地的前夕,城内仍无有阿古柏的军队。《平回志》记载:清军占领乌鲁木齐,“安集延酋帕夏遣贼五千来援,至乌垣百八十里大板地(达坂),亦闻风退”。玛纳斯南北两城也未见阿古柏的军队参加抗清记载,北城由余小虎率领土、客回民抵抗清军,南城始终是土回拼死抵抗清军,坚守城池。
   清军在南疆除了达坂、托克逊、吐鲁番三城战役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追剿白彦虎。白彦虎先后在布告尔、库车、拜城、喀喇沙尔、喀什噶尔(今喀什市)等地英勇顽强地阻击了清军。
   清军攻占达坂、托克逊两城后,南疆门户己开,白彦虎为使陕甘回民和当地回、维族安全转移,在开都河西岸筑堤壅水阻挡清军。开都河壅堵后,四处漫流,喀喇沙尔与库尔勒之间一百数十里地,变成一片泽国,水深者灭顶,浅者亦及马背,喀喇沙尔城内水深数尺,官署民舍荡然无存,库尔勒也变成一座空城,阒无人烟。开都河水阻挡了气势汹汹的清军,赢得了时间,当清军到达喀喇沙尔时,白彦虎等已西走库车。
   陕甘回民起义军在布告尔至库车之间,多次英勇地阻击了清军。九月九日,回民起义军千余骑在布告尔据险抵抗刘锦棠的先锋部队。十二月,回民起义军数干骑在库车城外30里处抵抗清军,激战多时,伤亡甚多,回民首领马由布牺牲。九月十六日,清军抵达拜城铜厂,陕甘回民起义军和回、维族群众二万余人正渡木扎喇特河(今木扎提河),义军列阵于上铜厂,誓死抵抗,“枪炮环轰,连珠不绝”,因敌我力量悬殊,义军伤亡甚多,“人马僵积,水为不流”。十一月十三日,清军黄万鹏、余虎恩追至喀什噶尔,白彦虎留部分人驻守城池牵制清军,自己率主力向西北撤退,翻越天山,进入俄境。清军攻占喀什噶尔城,余小虎等被俘,南疆战事结束。十二月,刘锦棠将余小虎、马元等磔于市,杀死陕甘回民1160余人。
   清军在南疆进行的战役,也主要是追剿白彦虎陕甘回民起义军和当地“土回”,只是在达坂、托克逊、吐鲁番三城有过短暂时间的战役,这一点后文有叙。
  
   征讨阿古柏
  
   白彦虎进入新疆时,天山南路在安集延酋帕夏阿古柏的统治之下。同治三年(1864),受太平天国和陕甘回民起义的影响,新疆也爆发了回族和维吾尔族反清起义。回族妥明(妥得磷)在乌鲁木齐起义,杀死清都统、提督,控制了天山北路大部分地区。同治四年(1865),安集延酋帕夏阿古柏乘机入侵,占据了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等城,阿古柏自封为汗,建立哲德沙尔汗国(意即七城汗国),统治了吐鲁番、阏展(今鄯善)以西的天山以南地区。同治五年(1866),妥明自称清真王,主张抵抗阿古柏。六年,妥明在库车被阿古柏打败,妥明乞降,阿古柏仍以妥明为清真王,又以马仲为阿奇木,牵制妥明。马仲死,其子袭阿奇木,与妥明积不相能,复勾结安集延攻妥明,后妥明病死绥来(玛纳斯)。同治九年,阿古柏遂于乌垣各地征收地税,尽掠财富输归其窟穴,并令其壮丁守乌垣各城,但阿古柏的军事势力始终在天山以南。阿古柏在南疆盘踞了12年之久,清政府认为“方今所患者捻匪与回逆耳”,将回民起义看成是“心腹大患”,而外国侵略为“肢体之患”,倾全国人力、物力、财力镇压陕甘回民起义,无暇顾及边陲,甚至一些大臣都忘记了阿古柏盘踞南疆的事实。
   白彦虎率万余名陕甘回民起义军到达乌鲁木齐地区后,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数万清军气势汹汹地逼近乌鲁木齐一带,又有当地8000多凶恶的民团围逼,天山以南阿古柏盘踞。在这种情况下,白彦虎为抵抗清军追剿,采取依附阿占柏的策略。左宗棠奏折里说:白彦虎“自知势力不抵安集延,思藉为声援以自固”,《征西纪略》一书也说:“白彦虎既畏学功之逼,又恐安集延乘其危,乃结安自固,安以藉为声援,抗拒官军”。这些看法正是依附性质的说明。
   清军攻占玛纳斯北城后,白彦虎和余小虎南下托克逊,投阿古柏,“帕夏待之甚踞,并勒其随行贼众薤发易服,傍三城(帕夏在托克逊筑三城为犄角,令次子海古拉防守)以居”。清军占领玛纳斯南城,天山北路战争结束,清军南下天山南路,征讨阿古柏、白彦虎已成必然之势。
   阿古柏的军事力量在人数、武器装备方面与清军相差甚远。阿古柏失败是必然的。光绪元年六月,俄国间谍索思诺夫斯基到兰州搜集的情报说:“我很清楚并由此看到,叛乱的败局是无可挽回的”,“就连阿古柏本身亦不会有独立自主的前途”,“这是大可以肯定的事”④。阿古柏最终要失败,“这不是时间问题,因为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太不相称”。阿古柏也自知力单不敌清军而采取避战态度,命令他的部队“不要和和太纠杀”,又撤军吐鲁番,“并那些在战乱中被俘的和太大官们又纷纷派到阿克苏、库车、拜城等地作阿奇木,以期以此获得秦可汗的好感”。
   由于阿古柏采取了避战态度,所以,清军与阿古柏之间的战争,远非比围剿白彦虎那样激烈,只进行了三次战役,时间很短,阿古柏自杀,其同伙也逃亡作鸟兽散了。
   达坂是南疆的门户,三月巳未(初三日),清军抵城下,合围了达坂城,壬戌(初六日)用开花大炮轰击,初七日,忽一炮弹堕落城内弹药房,“砉(hua)一声,山摧地裂,大风飓起,火焰更张,引烘贼储药弹及开花炮子,砰訇震撼”。城内惊慌失措,纷纷夺门而逃,遂克达坂城。由此可见,清军占领达坂城,没有经过激烈的战斗,而是借助一弹之力。
   清军占领托克逊城也未经过激烈战斗,“据托克逊城缠回报,安酋闻达坂已失,大小头目无一幸脱,惊惧不已,急图逃窜……贼众惊溃,举火自焚存粮火药,弃城而逃”。三月十三日,清军进驻托克逊城。三月十三日,张曜、徐占彪部会攻吐鲁番,阿奇木马人得乞降,三月二十二日,清军占领吐鲁番满汉两城。
   清军占领达坂城,俘虏安集延官员大通哈(大总管)爱伊德尔呼里、胖色提(营官)六员。大通哈和胖色提“自请公同上书酋长帕夏,擒陕西回逆白彦虎,献还南八城,再恳恩宥。刘锦棠许之,令其各选亲信数人,同所遣南八城缠回前去”。阿古柏“闻败震惧,不能控制白彦虎,又平时恃其诈力,虐待缠回,搜其资财,掠其男女,靡恶不为。缠回怨毒已深,至是群思报复,帕夏忧惶无措,决计自毙”。四月十日,在库尔勒服毒自杀。阿古柏死后,次子海古拉用牛皮裹其尸体,率夥党西逃,沿途遭维族群众截杀,纷纷鸟散。海古拉在库车被其兄伯克胡里杀死,伯克胡里西逃喀什噶尔。
   从阿古柏的败亡过程看,四月上旬阿古柏自杀后,他在南疆的统治就己结束,夥党被歼或逃散了,清军主力追巢怕彦虎至阿克苏后,探报安集延诸酋逃往叶尔羌,白彦虎等己至乌什,刘锦棠决定舍弃安集延残余势力,令清军各部齐趋乌什,专力追剿白彦虎。清军经喀什噶尔一直追剿至恰哈玛纳(克),被俄属布鲁特人阻遏。
   左宗棠征讨阿古柏是应当肯定的,但从左宗棠进军新疆的军事目的和战争的整个过程来看,征讨阿古柏只是进军目的的一小部分,战争进行大约20天左右,时间是短暂的,阿古柏不是清军的主要打击目标。追剿白彦虎才是最主要的军事目的,追剿军事活动是持久的,贯彻进军过程始终。左宗棠对待白彦虎和阿古柏的态度也有明显区别,白彦虎被视为“首逆”,十恶不赦,“必须设法擒拿,毋任釜底游魂,再行漏网”,直至完全、彻底歼灭。对阿古柏的态度则是另
  一样,刘锦棠答应只要擒献白彦虎,献南八城,立功白赎则可宽宥赦免。所以征讨阿古柏不是
  进军的主要军事目的和全过程,绝对不可以功掩过,颠倒主次,把进军新疆完全说成是征讨阿古柏收复新疆,而掩饰和抹掉左宗棠在新疆残酷屠杀回民的罪恶。
   左宗棠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回起义,过大于功。他忠于清王朝,竭力维护其日益衰落的封建统治,被称为“中兴名臣。他对回民实行极其残酷的围剿政策,心狠手辣,杀人如麻,血债累累,是屠杀回民的千秋罪人。对左宗棠的评价,不只要肯定他的历史功绩,而且要充分揭露他的罪恶,还他的历史真实面目!学术界有些人一味地宣扬和夸大他的某些历史功绩,掩饰他的罪恶,甚至把他美化为“伟大的民族英雄”,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永远得不到正义国人们的认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