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话说“洋泾浜’

(2011-06-29 11:22:42) 下一个
爱泼斯坦、林戊荪、沈苏儒三位对外宣传专家,在8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一篇《应重视翻译工作和人才培养》,针对当前对外交流中翻译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切中时弊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其中提到“洋泾浜”英语,引起我很大兴趣。
  
  “老上海”都知道,洋泾浜原是上海的一条河浜,位于从前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之间,后来被填成一条马路,即今天的延安东路。所谓“洋泾浜英语”,是指那些没有受过正规英语教育的上海人说的蹩脚英语。它的特点一是不讲语法,二是按中国话“字对字”地转成英语。爱泼斯坦等专家提出,现在如果在对外交往中还出现这种“洋泾浜英语”,和我国目前享有的国际地位太不相称。这个意见无疑是完全正确的。
  
  不过,从历史上看,“洋泾浜英语”也曾在对外交往中起过一定的作用。一百多年前,上海开埠之初,除了上过洋学校、留过洋的少数知识分子外,多数中国人都没有受过正规的英语教育。跟外国人打交道或为外国人办事的人,只能用“洋泾浜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洋行里的杂役,饭店里的西崽,巡捕房里的巡捕,商店里的伙计,洋人家里雇的仆人、保姆以至黄包车夫等等,大抵都会说几句“洋泾浜”,有的还说得非常流利。
  
  说来奇怪,尽管这种“洋泾浜”谬误百出,洋人居然都听得明白。比如:接电话问对方“You is what”(你是什么),洋人不但懂,而且也不以为失礼;保姆哄孩子:“Babby no cry,babby cry,阿妈也cry”(宝宝别哭,宝宝哭了,阿妈也要哭),居然也能把孩子逗得破涕为笑。这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如果把当时的“洋泾浜”搜集起来,完全可以出一本《洋泾浜大全》。我至今记忆犹新的就有两例:
  
  ———外国主人回家,看见玻璃窗打碎了,便问仆人缘故,仆人很流利地用“洋泾浜”回答:“inside(里面)吱吱吱,outside(外面)喵喵喵,glass(玻璃)克郎当1洋主人一听就乐了,原来是猫抓老鼠闯的祸。
  
  ———洋行老板让中国司机到大光明电影院买电影票,司机空手而归,指手划脚地告诉老板:“Man mountain man sea,today no see,tomorrow see,tomorrow see,samesee1老板也听懂了:人山人海,今天看不成了,明天看吧,明天看,还是那个影片!
  
  如果查一查当时上海一批老板、闻人的发迹史,不难发现其中不少人是靠“洋泾浜”起家的。他们即使成了显赫一时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说的还是“洋泾浜”。当然,他们的后代就大不相同了。
  
  其实,在那么一个特殊的年代,中国人固然讲“洋泾浜英语”,外国人同样讲“洋泾浜中文”。比如把一个人说成“一只人”,把一条狗说成“一位狗”,把母牛说成“牛的母亲”,把鸡蛋说成“鸡的儿子”等等。上海圣约翰大学的美国老校长卜舫济,当时算是中国通,喜欢用中文讲演,但因为掌握不好中文的四声和抑扬顿挫,经常闹笑话。有一次竟然在大会上讲:“兄弟今朝有两个屁——
  —放(比方),一个———屁放在中国,一个———屁放在美国”,引起哄堂大笑。直到去年,圣约翰校友集会时,白发苍苍的同学们还拿这故事互相调侃,笑得前仰后合。
  
  时代在前进,语言也在进步。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广泛深入,外语教育的普及,不但中国人的英语水平大大提高,外国人的中文水平也大大提高。现在有些中国青年人的英语说得比外国人还流利,有些外国青年人的中国话讲得比中国人还标准(加拿大的大山就是一例)。在这种形势下,“洋泾浜”将会也一定会逐渐成为历史陈迹。再过若干年,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洋泾浜”为何物了,故写了上面这篇文字,作为历史存照。
  
  (新民晚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