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中,提到她父亲章伯钧曾说国民党、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里面各有三个美男子。国民党美男子的代表人物为汪精卫,共产党美男子的代表人物为周恩来。民主党派的美男子,代表人物为黄琪翔。
黄琪翔在解放前是中华革命党(第三党)的总干事和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的总书记,解放后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秘书长。在早期国共合作东征北伐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上,黄琪翔都是不可或缺的风云人物。
下面是这位民主党派第一美男子的一幅照片:
黄琪翔将军(1898-1970)
(一)北伐名将
黄琪翔是归国华侨。根据黄妻郭秀仪的介绍,黄琪翔和他的兄弟黄奎翔、黄奕翔均出生在新加坡,后来,黄琪翔回国,成为爱国的将领。黄奎翔、黄奕翔则分别在马来西亚和印尼经商。
青少年时黄琪翔(中)及其兄弟在新加坡的合影
黄琪翔早年胸怀壮志,勤学苦读,经广东陆军小学、武昌第二预备学校,毕业於保定军官学校。1922年,24岁的黄琪翔回广东投身革命,在东征、南征诸役中屡建战功。
北伐战争时期,黄琪翔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二师二十六团团长,率部从海南岛赶赴湖南平江,与叶挺的独立团并肩作战,主攻据高固守之敌,为北戊军首次报捷。随後,黄琪翔率部与十二师所属各团乘胜前进,勇夺贺胜桥,直捣武汉。
攻克武昌之后,黄琪翔奉命率部向江西进军,在马回岭一役,他骁勇善战,击溃孙傅芳主力,与各军协力占领南浔綫,克复南昌、九江等城,被誉为常胜将军,以战功卓著升为第十二师师长。
据郭沫若回忆,当年黄琪翔在军中有很好的声誉。北伐战争第一阶段,黄琪翔舆叶挺并肩战斗,亲密合作,战绩显赫,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嬴得了“铁军”的称号,谱写了国共合作的光辉篇章。
1927年4月,黄琪翔晋升为第四军军长,时年二十九岁。
(二)参与领导第三党和福建事变
1931年,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第三党,也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到会的有十几个省区的代表30多人,选出中央领导机构,邓演达被选为总干事,通过了行动纲领《我们的政治主张》。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企图在国共两党之外形成第三种势力,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人们称之为第三党。这个组织于1935年改名为中华民族行动委员会,1947年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
黄琪翔出席了会议,当选为中央干部会干事,任军事委员会主任委员,积极配合共产党人从事反蒋的军事活动。1931年8月间邓演达不幸被捕,倒蒋起义功亏一篑,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遭到严重破坏。值此艰危之际,黄琪翔被公推主持党务,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三党领导人。
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邓演达 |
1933年秋,黄琪翔率领第三党大批干部到达福建,和国民党左派李济深及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一起发动了福建事变,并提出了联共、反蒋、抗日的建议。在福州召开的全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上,黄琪翔任大会主席团执行主席。福建人民政府成立后,黄琪翔当选为政府委员,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参谋团主任(即总参谋长)。
福建事变失败後,黄琪翔重赴德国,在柏林参加中国留德学生抗日联合会,坚持反蒋抗日的爱国救亡活动。1935年,黄琪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八一宣言》,力主联共抗日。同年11月,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易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黄琪翔任总书记。
(三)威名远博的抗日将领
《梅州日报》的介绍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黄琪翔受命抗敌。先后任第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右翼军副总司令、第八集团军总司令,指挥淞沪抗战,历时三个月。1938年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武汉改组,成立政治部,周恩来、黄琪翔为副部长。1939年秋,黄琪翔被调任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后又被调任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驻湖北襄樊。1940年夏,黄琪翔率部参加“枣宜会战”,由于指挥得当,将士英勇,战功卓著,被授予“华胄荣誉奖章”。1943年,为配合盟军对侵缅日军作战,我国成立了远征军,黄琪翔被调任为远征军副司令长官。
1937年8月间,国共两党在南京进行谈判,21日正式达成两党合作协议。图为解放行动委员会总书记黄琪翔同国共两党谈判代表在南京黄宅庭院合影。右起:朱德、周恩来、黄琪翔、郭秀仪、叶剑英、张群。
由于黄琪翔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建立了特殊功勋,被授予中国最高奖励青天白日勋章和抗日战争胜利勋章,以及美国最高奖章总统自由勋章。他的夫人郭秀仪亦被授予抗日战争胜利勋章。
国民党军队最高奖章:青天白日勋章
抗日战争胜利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