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席琳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李四光再论石油勘探理论

(2006-03-15 07:35:57) 下一个
李四光的石油勘探理论 http://www.geodynamics.cn/contentShow.asp?id=1302      由于石油、天然气和水的特殊重要性,以及它们在地下的流动性,地质工作者必须不断总结野外观测和实验的经验,通过实践、再实践来阐明这些矿物物质的分布、动态和集中的规律,查明它们集中的地带和地区,分析它们的问题。显然,我们需要用特殊的方法来处理有关这一类资源的问题,与固体矿床的处理有所不同。就石油来说,我们首先应该根据从地质和古地理条件来寻找哪些地区具有有利于生油的条件。所谓有利于生油的条件:   (1)就是需要有比较有广阔的低洼地区,曾长期为浅海或面积较大的湖水所淹没;   (2)这些低洼地区的周围需要有大量的生物繁殖,同时,在水中也要有极大量的微生物繁殖;   (3)需要有适当的气候,为上述大量的生物滋生创造条件;   (4)需要有陆地上经常输入大量的泥、砂到浅海或大湖里去,这样,就可以迅速把陆上输送来的有机物质和水中繁殖速度极大而死亡极快的微体生物埋藏起来,不让它们腐烂成为气体向空中扩散而消失。      石油成生的论点很多,直到现在还莫衷一是。不过,大体上看来,上面的观点可以说是大致符合实际情况的。这仅仅是就石油的成生,也就是它成生时,当初分布的主要特点和一般情况而言。在那种分散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点滴石油混杂在泥砂之中,是没有工业价值的,必须经过一种天然的程序,把那些分散的点滴集中起来,才有工业价值。这个天然的程序,就是含有石油的地层发生了褶皱和封闭性的断裂运动。   所以,我们找石油的指导思想:   第一,要找生油区的所在和它的范围以及某些有油气苗的征象(关于这一点,不是经常可以找到的,如果石油埋藏和封闭得比较好的话);   第二,进一步查明适合石油、天然气和水聚集的处所,石油工作者称那些处所为储油构造。但是,过去根据地槽、地台的观念,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专家,还有我们国内的一些专家(同意他们的看法)寻找石油,他们就看不出生油区之所在,储油区和储油构造分布的规律,因而产生了中国贫油论,这是必然的结果。现在,贫油论已经破产了,今天看来,在寻找石油的工作中,我们今后应该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和邻近的浅海区发现更大的油区和更多的油田是完全可能。(1970年写成并呈送给党中央)      摘自李四光全集第八卷 546-548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