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席琳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红七、红八军中的黄埔铁血男儿

(2005-12-30 18:31:19) 下一个

 

红七、红八军中的黄埔铁血男儿

 
原载《法制快报》城市周刊第12版:
http://www.fzkb.cn/news/20040514/cs12b/110338.htm

 

 

    □江 虹

    编者按:

    在革命战争年代,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为解放劳苦大众,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诗篇。本文写的是一群从黄埔军校走出来的铁血男儿,他们投身当年威震南疆的红七军、红八军,与国民党反动派浴血奋战,建立了不朽功勋,在广西革命斗争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今年5月是黄埔军校80周年华诞。该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父孙中山、苏联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的,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其中曾在广西红七、红八军任职的黄埔生就有15人。

 

一九二四年,冯达飞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宛旦平像

    笔者在研究红七、红八军史料时,整理了两军的“黄埔同学录”,发现它也是“烈士英名录”,这15位黄埔生全部在革命战争中光荣牺牲,他们的英名是:

    黄埔一期生李谦 湖南醴陵人,1908年生。中共党员,曾任红七军第一纵队纵队长、二十师师长。1931年2月6日在广东乳源梅花村战斗中牺牲。

    黄埔一期生冯达飞 广东连县人,1899年生。中共党员,曾任红七军第二纵队纵队长。1942年6月8日被国民党杀害于茅家岭。

    黄埔二期生宛旦平 湖南新宁人,1898年生。中共党员,曾任红八军参谋长兼第二纵队纵队长。1930年3月22日在凭祥作战中牺牲。

    黄埔三期生唐克 湖南零陵人,1903年生。中共党员,曾任红八军军事政治学校学员大队长。1930年3月被国民党军杀害于龙州。

    黄埔生(期数不详)阎衡 安徽省人,生辰不详。中共党员,曾任红七军第二纵队第一营营长。1930年7月被叛徒杀害。

    黄埔军校南宁分校一期生甘湛泽 广西宁明人,壮族,1906年生。中共党员,曾任红八军总参议兼军事政治学校教育长。1930年5月在龙州就义。

    黄埔军校南宁分校一期生刘健 广西凭祥人,壮族,1899年生。中共党员,曾任红七军副官处处长。1930年9月在龙州被国民党杀害。

    黄埔军校南宁分校一期生何莽 广西龙州人,壮族,1905年生。中共党员,曾任红七军第十九师五十五团团长。1930年12月在湖南武冈作战中牺牲。

    黄埔军校南宁分校一期生何火昆 广西万承(今属大新县)人,1903年生。中共党员,曾任万承县农军纵队司令。1931年2月16日被国民党杀害于万承。

    黄埔军校南宁分校一期生陈可福 广东南海人,1910年生。曾任红七军参谋处秘书、处长。1931年2月在广东连县遭土匪杀害。

    黄埔军校南宁分校一期生陆启富 广西隆安人,1907年生。曾任红七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红军长征前在中央苏区作战中牺牲。

    黄埔军校南宁分校一期生林景山 广西邕宁人,1902年生。中共党员,曾任红八军第二纵队第一营指导员。1930年3月22日在凭祥作战中牺牲。

    黄埔军校南宁分校一期生钟祖熹 广西恭城人,1902年生。中共党员,曾任红八军第二纵队参谋。1930年4月在扶绥县被国民党杀害。

    黄埔军校南宁分校一期生唐浚 广西靖西人,1896年生。中共党员,曾任红八军军部参谋处处长。1935年在长征途中牺牲。

    黄埔军校南宁分校一期生黄光照 广西宁明人,壮族,1902年生。中共党员,曾任红七军第二十师五十九团团长。1930年12月在融县长安战斗中牺牲。

    这15位红七、红八军的黄埔生作战勇猛,威震敌胆,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这里笔者仅撷取其中4位,缅怀其英雄事迹,让人们领略黄埔生的风采。

    李谦:

    人称“铁胆”长眠梅花岭

    红七军中有一位人称“铁胆”的英雄,很能打硬仗,他名叫李谦。

    1924年初,李谦得知孙中山在广州筹建“大本营陆军讲武堂”的消息,便与醴陵县立中学的同窗左权(后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张际春(后任第二野战军政治部主任)、蔡申熙(后任红二十八军军长)一起奔赴广州报考,得以录取。同年11月,他们被编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六队。毕业后,李谦参加了国民革命军东征广东军阀陈炯明部,平定滇系军阀杨希闵、桂系军阀刘震寰两部的叛乱和北伐皖系军阀孙传芳部等著名战役,因作战英勇,很快崭露头角,两年间他由排长擢升至团长。1929年夏,李谦调到广西工作。同年12月,李谦参加百色起义时任红七军第一纵队纵队长,后任红七军二十师师长。

    作战时,李谦总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人称“铁胆”。1930年12月下旬,红七军攻打湖南武冈县城受挫,向新宁方向转移,敌军尾追不舍。由于连日恶战,部队忍饥受寒,疲惫不堪,许多伤病员和辎重人员行动缓慢,有被敌军“吃掉”的危险。身为师长的李谦当机立断,亲率一个排殿后,掩护这些伤病员和辎重人员赶上大部队。李谦指挥该排多次击退敌军,但手下伤亡也不断增大,最后只剩下李谦、排长王贵和一名战士了。情势危急万分,敌军狂叫着“抓活的”,并分路包抄过来。李谦用手指着自己的胸膛对王贵说:“我们跟敌人拼到最后一口气,到那时,你把最后一颗子弹朝我这里打!”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见枪声大作,敌人纷纷溃逃。原来是前面的部队见师长等人迟迟未归队,料定情况不妙,便赶来增援,杀了个“回马枪”,李谦等3人这才脱险。

    1931年2月初,红七军抵达粤北乐昌县的梅花村,准备在该地休整。次日清晨,接到情报,敌军的一个团正向梅花村扑来,军首长决定歼灭这股敌人。谁知交火后,发现来犯之敌是湘粤两省的3个团,只得把歼灭战改为防御战。李谦按军部的部署,率一个营扼守梅花岭的咽喉——草家坪后山高地。他沉着地指挥部队,在几个小时内连续击退敌人的7次冲锋,使敌人难越雷池一步。夜幕将降临时,敌人孤注一掷,发起第八次冲锋,妄图一举攻下后山高地。李谦率部拼死坚守。子弹打光了,他手执钢刀,率一个排冲出阵地,与敌人展开肉搏,杀得敌人鬼哭狼嚎,纷纷败退。正当李谦率部乘势追击时,一颗子弹击中他的腹部,肠子流了出来。即便如此,李谦也决不后退!只见李谦把肠子塞回肚里,手捂着伤口,继续指挥战斗。机枪连连长要扶他下去,他厉声下令:“不要管我,快冲上去!”不久,敌人的进攻被粉碎,但李谦却昏倒在地。战士们把他抬到军部指挥所抢救,但因伤势过重,李谦未能战胜死神,长眠在梅花岭上。

    冯达飞:

    “红色教头”痛斥说客

    冯达飞是红七、红八军黄埔生中阅历最丰富的一个。他于1919年考入广东陆军测绘学院,1921年毕业后转入广东西江讲武堂学习。翌年毕业后在孙中山麾下的粤军任中尉军官。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春到广东飞行学校学习。同年7月,被派往国外深造,先后在苏联莫斯科航空学校、高级步兵学校、德国炮科研究院攻读。1927年冬,冯达飞奉命秘密回国参加广州起义。1929年秋被派往广西工作。百色起义后,冯达飞历任红七军第二纵队纵队长、第二十师五十八团团长、红军湘南独立师师长、红八军代理军长,但更多的时间是当“红色教头”,历任湘赣军区河西教导队队长,红军大学第四分校校长、炮兵科科长,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二、第四大队大队长,新四军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兼教育长等职,为培养我军的军政干部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弟子”中有不少人后来成为我军的将领。

    冯达飞对党和革命事业无限忠诚。1932年4月,红一方面军攻克福建漳州,缴获国民党军的两架飞机。中央军委即派冯达飞前往漳州,设法把这当时敌军最尖端的武器弄回苏区。冯达飞把飞机修好后,在没有航空图、没有任何导航设备、没有气象资料的情况下,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凭着高超的飞行技术,驾机飞越崇山峻岭,驶达江西会昌,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的一个奇迹。

    1940年冬,在新四军皖南部队即将北渡长江之际,冯达飞“由上课到上阵”,担任新四军新二支队副司令员。翌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他率部突出重围,因腿部中弹负伤,留在南陵县一个农家养伤,不幸被国民党特务侦悉而落入敌手。不久,他被解往江西上饶集中营关押。冯达飞文韬武略,在新四军中有很高的威望。蒋介石企图把他“争取过来”,从政治上瓦解新四军的斗志,就派冯达飞的黄埔军校同窗、时任第三战区政治部中将主任的邓文仪作说客。邓对冯说:“校长(蒋介石)对黄埔生是很宽容的。只要你发表个声明,宣布脱离共产党,拥护校长,我将力荐你为三战区政治部少将副主任。”然而,冯达飞却不吃这一套。冯达飞针锋相对地回答:“正因为我是黄埔生,我反对蒋介石并不盲目。远的不说,就谈这次事变。我们奉他的命令离开皖南北上苏南,他竟指使顾祝同、上官云相调重兵围歼我们,现倒反诬我们违犯什么军纪。这样出尔反尔、专搞阴谋的人,叫我怎能拥护他?”邓文仪无言以对,又转换话题:“作为校友,我还得劝你一句: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实现不了。况且,现在苏德战争爆发,共产党的大本营也难保。我劝你还是好自为之吧。”冯达飞一阵冷笑:“你知道我去过苏联,可见我比你更清楚共产主义是怎么回事。德国侵略苏联,德国必败,苏联必胜。共产主义必将实现,我是坚信这一点才加入共产党的。”邓文仪只好悻悻离去。

    因为冯达飞始终不肯归顺蒋介石,因此,1942年6月8日,丧尽天良的国民党特务在茅家岭将冯达飞秘密杀害了。

    宛旦平:

    铁军传人 战死凭祥

    红八军中的宛旦平资历也不浅,他曾跟随叶挺参加著名的北伐战争,深得叶挺治理铁军的真传。

    1924年秋,宛旦平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翌年两次参加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部。北伐战争中期,他到铁军叶挺部任营长、团参谋长。1927年8月,随叶挺参加南昌起义。铁军的精神和作风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南昌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地区失利后,宛旦平被捕,押至长沙监狱。不久,其兄湖南汝城县长宛方洲亲自前往长沙保释。宛旦平担心哥哥向国民党作出让他就范的“承诺”,遂拒绝出狱,“愿把牢底坐穿!”后经地下党派人向他传达了“乘机出狱归队”的指示,他才接受兄长的保释。

    1929年夏,宛旦平调到广西工作。1930年2月他参加了龙州起义,任红八军参谋长兼第二纵队纵队长。他把铁军精神和叶挺的治军方法带到了红八军,为这支新生的红军注入了活力。

    同年3月20日,敌重兵突然围攻龙州。当时,红八军大部在外地执行任务,守城兵力薄弱。为保存实力,军长俞作豫要宛旦平率部队转移,由他带领一支小部队作掩护。宛旦平断然抗命:“你是一军之长,决不能离开大部队,后卫由我负责!”说完,立即冲往前沿阵地,率一个连在龙州铁桥头阻击来犯之敌。战至傍晚,宛旦平才按军部原定部署,向凭祥转移。次日上午,敌军追至凭祥,宛旦平又率小部队殿后,掩护军主力转移。在激战中这位铁军传人不幸中弹牺牲。

    何莽:

    血战隆安 湘西献身

    何莽则是红七军黄埔生中地地道道的广西人,他的英雄事迹一直令广西人引以为豪。

    1926年5月,龙州壮族青年何莽考取黄埔军校南宁分校。翌年夏初毕业后,品学兼优的他留校任政治队副队长。1929年12月,何莽参加百色起义,任红七军第一纵队第一营营长。

    何莽勇猛而不鲁莽,机智果敢,攻守有方。1930年2月,敌军3个团附一独立营突袭右江苏区的前哨隆安县城。扼守隆安的红军只有何莽营的两个连、纵队机枪连和隆安县赤卫大队,敌众我寡,形势险恶。激战中纵队长李谦身负重伤,倒在前沿阵地。何莽闻讯,举起手枪一挥:“一排跟我上!”一轮冲锋,把敌军压了回去,保护了纵队长。接着,他传令各连不惜一切代价坚守阵地,等待援军到来。血战中,何莽负了伤,但他仍在前沿阵地指挥部队浴血奋战,阵地几次失而复得,最后才按照军部部署,率部撤往田东县平马镇。

    1930年12月25日,红七军攻打湘西重镇武冈。武冈城高墙厚,城下挖有深堑,城东、城南为资水环绕,形成天然屏障,易守难攻。何莽时任红七军十九师五十五团团长。他指挥部队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架起浮桥,强渡资水逼近城墙。晚上10时,该团在佯攻部队的策应下开始攻城。何莽亲率先锋连搭起6架云梯攻城。顽敌在城垛上吊起一排排灯笼,并把火把抛往城下,先锋连暴露在灯光、火光之下,伤亡数十人,攻城受挫。次日,何莽调集了十多架云梯,分几处登城。顽敌以密集火力阻击,还向城下扔火把、砖石、泼开水、热粥,我军再次受阻。何莽毫不气馁,他冷静地分析战况后,提出挖地道用炸药轰开城墙的方案,得到军部批准。可是地道尚未挖通,湖南军阀何键的3个团援军已抵达城郊,红七军军部遂令全军向新宁方向转移。何莽所带的先锋连遂变成后卫连。他们沿浮桥撤退时,恰遇敌机炸桥,何莽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作者单位:区党委党史研究室)

 

附: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载于《军事大百科》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1/MartialCyclopaedic/DL/DL-6214

1929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代表邓斌(邓小平)及张云逸、雷经天、韦拔群等领导广西警备第4大队、教导总队和右江农军,在广西百色举行武装起义,成立红军第7军。张云逸任军长。邓斌任中共红7军前委书记兼政治委员,龚鹤村(龚楚)任参谋长,陈豪人(陈昭礼)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1、第2、第3纵队,儿4000余人。红7军成立后,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政治工作制度,广泛发动群众,创建右江苏区,部队迅速发展到7000余人。1930年2月4日,红7军在向南宁进击途中,于隆安城外遭到国民党军桂系军阀部队3个团的进攻,激战至7日伤亡300余人,撤至东兰、凤山地区休整。3月中旬,为避开国民党军进攻和解决给养困难,前委决定留第3纵队在东兰、凤山地区坚持斗争;军部率第1、第2纵队向桂黔边境出击。4月,红7军军部率第1、第2纵队先后攻占河池东南的怀远镇和贵州省榕江县城。5月初,国民党军桂系军阀部队到湖南参加蒋冯阎战争,红7军主力乘隙回师右江苏区。6月初,重占百色。7月中旬,在平马镇(今田东县城)进行整训和补充。10月23日,在凌云县(今乐业县)上岗村与转战中越边境和桂滇边界地区到达右江苏区的红8军余部会合。11月上旬,中共红7军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河池召开。会后,部队整编,以第1纵队、第3纵队一部合编为第19师;以第2纵队、第3纵队另一部和红8军余部合编为第20师。共7000余人。整编后,由韦拔群率特务连以第21师名义到右江苏区扩大武装,坚持斗争,至1931年1月,第21师正式组成,后改称红军独立第3师(又称右江独立师)。红7军军部率第19、第20师从河池出发,转战黔、桂、湘、粤、赣五省边境,,后于1931年4月到达湘赣苏区永新。在此之前(2月下旬),邓斌到上海向中共中央请示汇报工作,由许卓代理前委书记兼政治委员。7月下旬,红7军进到中央苏区雩都(今于都),编入红一方面军第3军团建制,李明瑞任军长(后龚楚),许卓任政治委员(后葛耀山),张云逸任参谋长,许进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55、第56、第58团。随即参加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1932年3月,红7军由3个团扩编为3个师。1933年3月,参加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6月,红一方面军整编,红7军和红21军缩编为第3军团第5师。(吴基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