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席琳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从杨振宁到丘成桐

(2005-10-03 14:00:28) 下一个

前几天,看到清谈和西西分别转贴数学大师丘成桐老先生批评北大和田刚的文章,觉得丘老先生有一点霸道,自己把名利看得忒重,为人似乎也成问题,上梁不正,却说下梁是歪的,就在网上回了下面的几句话。

丘老也是:教不严,师之过。当老师的不该这么做。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有本事就在专业期刊上驳倒他,搞臭他,向新闻媒体发什么飙!!!

前一个杨振宁,后一个丘成桐,不好好在美国养老,反跑到中国去托大,自暴其短。扎扎实实的做点学问,再不济就象陈省身一样,找个地方大学教教书,也给国人和天下士子,做一个好的示范。

老不安分呀,都是和对岸的李登辉学的。

哈哈,俺先躲远一点,看能闪了谁? (9-29-2005)

本来想扩展一下内容,写成一篇杂谈。可是今天看见万维网《学术与教育》发表哈佛的一个牛人的两篇反驳文章,就没有了再写的兴趣。因为作者写的,也是笔者想要说的,笔者很认同作者文中的观点,但是非常不赞赏作者叙事时的态度。

看来作者显然是圈内的人,了解不少数学界的内幕,但显然也带了个人的恩怨在里面,把原本很在理的东西,以一种网上愤青的语调写出来,减弱了说服力,也把读者给吓跑了。

是为当今为文者戒。

附一:哈佛学子谈星宿老仙丘成桐(ZT)

本人也是哈佛出身,见识过无数的科学大家,比丘老仙有名有成就的多了去了,可从未见过一人有丘老仙这么妄自尊大,气量狭小,为人逶琐的。陈大师过世后,丘老仙处处以全球华人数学领袖自居,来中国仿佛皇帝视察, 把中国所有的数学家都视作粪土。 此人把 全部心思都化在听 别人的奉承上面。 别人不仅必须要奉承, 还必须要奉承的热心和得体, 象北大这么敷衍的奉承是行不通的。 老仙尤其无法容忍的是自己的 学生 名声日隆, 已经 严重 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 , 便 象 泼 妇 一样 大 骂出口。 丘老仙, 你听好了, 你 和 丁老仙一样,连中国人都不是, 想到 我们中国的土地上来撒野, 第一 你的本事 还 差得远, 第二 你的人品这么差,谁会瞧得起你。 你 下次再 不要脸之前, 请顾忌一下生你养你的父母。你不要脸, 你父母还要不要?

丘老仙丑行录:

今年暑假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举办的世界数学家论坛,中间请了丘成桐还有两个老美,那两个老美也都获过费尔兹奖,在世界上的名声比丘要大,所以主办方按照惯例在名册上把丘排在老美之后,没想到这引起丘的不满,牢骚满腹,说这是在中国,应该他排第一个,否则他将退出;主办方觉得不合规矩,丘成桐就退出论坛,并号召他在国内的学生联合抵制这次论坛,搞得大家很不愉快.这个人,学问没的说,度量非常小,很狂的.我不了解他和田刚问题的真相,感觉上就像杨振宁攻击李政道---------人家还没说你来,你咋呼个啥劲?!

至于说到“赚点钱”,不禁使我想起90年代初,丘成桐先生从哈佛 On leave, 在香港和台湾两地赚取两份高薪,搞得香港中文大学不得不下令:丘的薪水要按天算,不来就不给。此外,在哈佛数学系读过书或访问过的华人都还记得:丘经常招呼他们一起去附近的一家中餐馆吃中饭,饭后丘向大家收了钱由他一起付,目的是要一张收据,他好拿去报销,把大家的餐费揣到自己口袋里。丘成桐先生“赚点钱”还有许多高招,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丘夸大哈佛,(它在那里执教),夸大香港中文(他在那里上过本科),就他在过的学校好!中国人的第一个菲尔兹奖(数学界的诺贝尔)本应有田刚获得,国际上都通过了,确被他一票否定!!!怕影响他在中国的地位吧???他只是个华人,而田刚是我们真正的中国人(国籍中国)。可以说中国人的第一个菲尔兹奖被他一手扼杀了!!!和田刚有了矛盾,田刚在北大,他就和北大有了矛盾,自此他举办的会议从不请北大老师参加,什么心胸啊?????学术确实做的不错,做人吗,确实够lj!!!

引用一个网上的评论:

“他在香港没成名以前谦谦君子,成名以后,别人的什么都是错的,就他的是对的,就他的是最好的。有一次中国年轻的数学家中科院院士田刚,提名菲尔兹奖时大家都很看好,当时丘成桐是评委,评委们认为他是中国的,田刚26岁时做过他的博士生,后来又在一起工作过,应该比较熟悉的,当征求他的意见时,他首先大大地表扬了一番,最后说了一句话很到位“比起当年的我来(田刚比他小9岁,丘成桐49年生,田刚58年生),还是差了一点。

最后的结果出来后,数学界哗然,当选的那些所作的贡献,比起田刚来差得很多!于是,又让几乎不与世界怎么接触的数学界再一次亲密接触了解某些中国人,窝里斗,害怕别人别自己好。

丘成桐先生说,他以前招收的一名学生,是北大最好的学生,到哈佛后成绩一塌糊涂,最后被退学。丘先生拿来作证据的,有这位同学的成绩单,上面各门课程的分数也都挺高。但据我的了解,这位同学大一大二的成绩确实还不错,得到了一些老师的器重。比如这位同学大二时选大三的实变函数课,就是她的班主任王教授建议她做的。但到了大三,因为某些原因,这位同学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做学问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这一下这位同学的成绩便大大退步了。

丘先生访谈中列出的那些课程,都是北大数学系大一大二开设的。其中数学分析I,II,高等代数,大学物理,是大一的课程;数学分析III,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微分几何,概率论,这些是大二的课程。大一大二课程里还有解析几何没有列出,更高年级的一门都没有。而申请美国大学,成绩单里至少应该列出大学前三年的成绩,为什么丘先生偏偏把这些遗漏了呢?

我在某网站上看到有人把这位同学大三时的专业必修课成绩列出来,是抽象代数 66, 偏微分方程 79, 拓扑学 81, 泛函分析 62

在《北京科技报》上次的报道里,有这么一段:“大概在1998年,国内有一个学生申请到哈佛大学念书,申请表上写明自己学问很高,推荐信说他是北京大学最好的学生,丘先生当时看到申请表,想既然学生这么好,来北京时就亲自和他面对面谈。结果在和北京大学20多个资深的教授座谈时,这20多个教数学的教授没有一个知道这名学生。” 后来北大的辩驳文章里,指出1998年并没有发生这样一件事。于是现在丘先生就改口说是1995年。

毕竟是十年前的事情了,丘先生连年份都记错了,具体细节恐怕也会有些不确切的地方。上次说没有录取这位学生的原因是“后来那个学生因为念书思路视野十分狭窄,只是考试成绩好,丘先生并没有接收他。” 这次说“张院士的评价是北大这些年来的学业不行,所以不敢向我推荐,王同学也不算好,所以张院士劝我不要录取他。” 但这次丘先生承认这位学生“确实是一位很优秀的学生”。

这里丘先生所引述张恭庆院士的话,似乎与其性格身份不相符。张院士确是一位谦虚谨慎的学者,但也没谦虚谨慎到说出“北大这些年来的学业不行”这样的话的地步吧?事实上张院士对北大学生的评价一向是很高的。而且既然张院士不知道这位学生,又怎么会说这位同学不算好呢?

丘先生说北大某教授“在国外任全职,北大却说此人是国内学者,因此可以做中国院士,但选上中国院士后,又声称从国外引进。” 看来丘教授虽然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却不熟悉《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该章程第四条写道“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中写道“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其推荐、评审、选举的程序和办法,除第二章第三条中有关内容外,本细则的其他条款均适用。” 又写道“对于长期不在国内工作的院士候选人,在坚持院士标准的同时,还应特别考虑其对国家科技发展所作的贡献。”

这说明院士增选并不排斥海外学者,那北大有必要让此人冒充国内学者以获得候选资格吗?何况院士候选人的材料要公示一段时间,上面的简历都写得明明白白。以这位教授的大名,他在国外著名大学任全职的情况也绝无可能瞒得过去。

丘先生说“某院士到香港一呆就是两年,给Smale做助教, 赚点钱。北大个别人动辄用头等或商务飞机票请来一些外国数学家,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以中国老百姓的钱来讨好外国人可以说极为不道德的事,即使许多外国数学家也鄙视这样的行径。”

谁都知道,科学研究中交流很重要。科学研究人员到别的机构作短期或长期访问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为了能让教师有时间做科研,进行学术交流,北大数学科学院规定教师每连续完成三年的教学任务,便可享受一年的学术休假。这并不是院士的专利,据我所知,北大很多副教授都有在国外连续访问一两年的经历,这对他们的学术生涯大有好处。这位院士利用自己积攒下来的学术休假时间去访问Smale这样的大师,又有何不妥?同样进行学术访问,身为中山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的朱熹平到哈佛,就是用正常的“访问”这个词,北大的院士到香港就是“做助教, 赚点钱”。莫非北大的老师都不到国外访问,丘先生才感到满意?

跟“走出去”对应的是“请进来”。北大请外国数学家来进行学术交流是很正常的行为,怎么从丘先生嘴里说出来就变味了。中国人讲究待客之道,对尊贵的客人采用更为礼遇的方式也没什么不对。丘先生自己也请很多外国数学家来访问,浙大数学中心的首页新闻上,经常有消息说某个有一长串吓人头衔的大人物来访问。而这些人的待遇比一般小人物高得多。怎么北大请人来就犯法了?

丘先生说“他的这个被引用的结果早他几年Levitt 和Nicolas就已经得到了”。的确,Levitt和Nicolas于1998年在Journal of Algebra上发表过同样的结果。但对他们文章的评论里面就说"this has been proved independently in a recent preprint of ..." 而且Feit作为杂志的主编,能让这位博士证明同一结果的文章在同一杂志上发表,说明这位博士的文章有其自身的价值,是得到同行承认的。

北大辩驳文章中的观点并不是说这位博士的论文水平有多好,只是说没有丘先生说的那么差而已。这作为一篇国内大学的博士论文已经相当优秀,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实至名归。

这位今年30岁不到的博士只是初出茅庐的小人物,在北大不过是一个无权无势、朝不保夕的副教授。他向丘先生写信求助,希望到哈佛做博士后,获取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完全是人之常情,也符合学术界的规范。结果换来的是丘先生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媒体公开斥责。丘先生这样做,难道不嫌气度太过狭窄了吗?

丘先生指责田刚抄袭,这种指控得留给相关领域里的专家来判断,我没法说什么。不过其中一句是这样的:“更令人气愤的是,最近甚至抄袭我和德国一个数学家的著名论文,略加一点点推广就说全部结果都是他做的。而他对这个领域根本一点都不了解。” 假如这话是对的,那田刚还是做了一点推广,证明了跟原先不一样的结论。这样都被丘先生定义为抄袭,那恐怕99%的数学文章都是在抄袭了。世界上像 Gromov那样一拍脑袋就一个想法的人毕竟不多,大多数人做的工作还是改进前人已有的方法,证明一些比前人稍强的结论。即便是Gromov,很多工作也还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丘口口声声说田抄袭,这就是很大的罪名阿。一旦确认,一个教授的学术生涯就基本完了。但他为什么不先在美国数学界揭发,不向田任讲座教授的普林斯顿数学系检举,反要跑到中国向一个小报暴料?中国公众有这个辨别能力么?他所说的两篇文章中国有几个人能看懂,能裁断有没有抄袭?学术界的公案为什么不先在学术界解决,非要大肆动员社会舆论来参乎?如果说普林斯顿数学系包庇田,然倒整个美国数学界都包庇田?中国数学界、中国的公众相比之下反而更是一片净土,可以申冤可以除弊?丘不是最鄙夷中国数学界了么,呵呵2。丘自己供认所说的“力顶”田获奖和拿到MIT教授职位的事情经过,都说主事者都不怎么熟悉田,都是自己的“力荐”的功劳,然后又说自己对田的真实水平其实也不清楚,只是因为田是自己的学生,云云。显然,同时还有很多人跟田激烈竞争大奖和教授职位。那么丘这些行为和他所严厉抨击的裙带关系、大佬作风、拉帮结派、内幕内定、打压异己等,又有什么本质区别?他当年自己身体力行了这些,怎么也不好歹忏悔一下认个错,就好意思现在掉头过来就痛说别人了?

丘多次说到的以北大为代表的有人两头跑两边拿钱问题、大学教学水准下降问题、研究质量低劣问题乃至学术帮派、打压异己问题,我之前都非常认同。但看到这次最新的谈话后,第一个疑问让我对丘的真实动机和可靠性有怀疑,第二个疑问让我对丘的品德有保留。

这两个疑问让我实在质疑,丘到底是出于对中国学术环境和教育研究制度的真诚善意,还是夹杂很多个人私心来做这一次又一次的抨击。如果是带有严重私心,加上第二个疑问所反映的丘的个人品质问题,很难说我们在从顺丘大教授的号令之后,会被导向何方。

 

附二:丘成桐的狡猾与狡辩

在《丘成桐院士澄清有关北大的某些事实真相》一文中,丘成桐讲了一些事实,但是也隐瞒了许多事实。比如他把那位女同学的成绩一一列出,分数确实很高,最低也有89分。怪的是,他居然没有驳斥北大学生所说:该同学有几门数学成绩只有60多分。仔细推敲,原来所列成绩都是一,二年级的,而且少列了两门专业必修课(均为80分)。经调查,她在三年级的4门专业必修课成绩如下:

抽象代数 66, 偏微分方程 79, 拓扑学 81, 泛函分析 62

显然其成绩在第三年急剧下降,因此到哈佛后进一步下降也不奇怪。据说丘教授2002年到国内时曾召见过该同学,想必是看走眼了吧?

为了说明他对北大年轻教师包志强的打压有道理,丘教授不惜贬低Journal of Algebra和Cornell大学教授Vogtmann。所谓“Vogtmann不是这方面的大家”颇显出丘的霸道,好像只有丘这样的“大家”才有发言权,岂不知Vogtmann也很有成就,提出过被广为引用的“Culler-Vogtmann Out Space”。至于包志强的结果“早他几年Levitti和Nicolas就已经得到了”云云,经查看美国数学会的数学评论对Levitti和Nicolas(也发表在J. Algebra)的文章的评论,其中指出他们的结果“has been proved independently in a recent preprint of Zhiqiang Bao”。实际上包的文章更加广泛,否则他的文章也不会经Feit(这可是公认的大师)推荐在同一杂志上发表。由此可见:邱先生不惜扭曲事实也要攻击北大,其仇恨之心非同一般!

 

附三:也随便说两句丘跟田的恩怨

抄袭的事是真是假一时说不清楚,但是田做为美国的全职教授参选中科院院士,大家怎么看?我觉得至少是不合适的,这件事给海归教授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看看今年的佘振苏和肖传国就知道了.

还有一些指控,比如田的薪水是一般教授的二十倍,我很想知道是不是真的.

有些北大的朋友说,兄弟院校都这么做,为什么单挑北大数学系说事?我觉得北大数学系作为中国最好的数学系,有理由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老跟其他学校比,说好听点是不思进取,说难听点就是自甘堕落.

我不关心老丘的人品和他暴料的目的,我只想知道,他的采访里对中国数学尤其北大数学的指控,是不是真的,或者,是不是有点道理?如果有,是不是应该及时纠正?

 

附四:丘成桐院士澄清有关北大的某些事实真相

丘成桐教授在最近接受媒体采访的三次谈话中举北大为例,批评国内大学教育,得
到了许多国内教育界人士的响应,大多是赞同丘先生的看法。此举引起了一些北大
人士的强烈反响,他们在所谓的调查实际情况后,对丘成桐的谈话做了一番辩白。
最近记者有幸采访到丘成桐教授,请他就北大的"真相辩白"作一番评论,并介绍有
关问题的详细背景。

记者:您最近多次对国内基础教育以及北大提出批评意见。在国内引起很多教育界
人士和学生家长的共鸣,很多人在网上发帖或投票支持,也有人表示了不同看法。
前些时候北大通过对部分师生的采访,对您的讲话做了一番辩白。您能否就北大发
布的"真相调查"一文作一些评论。

丘成桐:我注意到《北京科技报》文章出来后,北大组织人马写了一篇"答辩状",
在媒体传播。我想有人出来回答、解释问题未必是坏事。我同时也注意到,这篇答
辩状仅仅就《北京科技报》文章揭露的部分学术不正之风作了回应,而未对《北京
科技报》文章中揭露的主要学术腐败现象作出辩解。对北大关于学术不正之风部分
所做的辩解,我知道的事实与北大答辩状中的陈述有很大的出入。

记者:您最近在接受《北京科技报》采访时,提到您招收的一位北大学生由于本科
基础太弱,最后在哈佛被退学。有人认为既然您当初选择录取她,就自然有您的道
理。并对您当初挑选学生的评判标准起了质疑。

丘成桐:哈佛大学理学院每年招收的都是中国最好的学生,多数是来自北大等名校
。这些学生都是经过我们千挑万选来的,当然其中与他们推荐信的"分量"大有关联
。我们至今还保留着北大这位同学的成绩单。主课成绩为:

数学分析I 93 数学分析II 99 数学分析III 91

高等代数I 93 高等代数 II 99 大学物理I 94

大学物理II 98 微分几何 99 复变函数 94

概率论 91 常微分方程 89 讨论班 95

这当然是很高的成绩。当时数学学院主管教学的教授,以及柳、王等三位北大教授
分别写了很好的推荐信,他们在他的哈佛推荐表上的每一栏都在"best"上打了勾。
王教授说,在他的动力系统课的成绩是最好的。柳教授说,在大二就修完了为大三
学生开设的实变函数论。2000年5月,他还获得了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夫妇设立
的君正奖学金,全北大只有30个学生获奖。2000年10月,他被一致提名推选为北大
3000位大三学生的代表,到上海向李政道博士报告成果。所以,在录取新生时,他
理所当然地被我们认为是最好的学生。他到哈佛后跟不上其他同学而被劝退说明了
什么?从某一侧面反映了近年来北大教育水平大幅度下降,北大教授推荐信的信誉
无法得到保证。总之,这是北大教育的不幸。

记者:您在谈话中表示,北大教授对学生漠不关心,许多有真才实学的学生却没有
受到教授们应有的重视?

丘成桐:这也许和有些教授在给学生推荐信上签名过于草率,以至推荐信名不副实
有关。北大学生们自己写推荐信,教授们签名是很多人告诉我的。而对于一些真正
出类拔萃的学生,却不懂得悉心栽培,任其埋没。我记得在1995年,北大数学系的
王同学申请到哈佛大学读博士,申请表和推荐信都说他是北大最好的学生,于是我
在北京时就面试了王。可是令我惊讶的是,在当时张恭庆院士主持的座谈会上,北
大的二十几位教授竟然都没听说过这个学生。刚巧有一位认识这位学生的青年教师
,走过会议场所,他认识这个同学,找到了这个同学后,教授们还是对他没有印象
,我当场问了他几个问题,而后,张院士的评价是北大这些年来的学业不行,所以
不敢向我推荐,王同学也不算好,所以张院士劝我不要录取他。以后他被加州理工
大学录取了,并到耶鲁大学做助理教授,这也说明他确实是一位很优秀的学生。只
不过北大的院士们不认识优秀的本科生罢了。两年前,我在加州理工遇到这位王同
学。他对我说,当初没能成为我的学生,是他一直感到最遗憾的事情。

记者:您对国内的大学教育,尤其是北大数学系,提出过很多批评。您曾经说过,
北京作为国内最好的大学,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就好比做生意投了一大笔钱,产出
却不怎么样。

丘成桐:中国这十年来在教育和科研上投了不少钱,但投进去以后,却不问成果如
何。比如长江学者计划,李嘉诚和教育部花了不少钱。还有一些特聘教授通过几种
不同途径拿了很多钱。如北大聘的某著名教授在国内要到的工资待遇已达到100万年
薪以上,却没有履行工作合同,大部分时间根本不在国内。此人的学问远不如北大
说的这么好,却同时在国内两三个学校任全职,拿好几个地方的大量科研经费。这
种情况数学有,其它学科也有。在国外任全职,北大却说此人是国内学者,因此可
以做中国院士,但选上中国院士后,又声称从国外引进。此人每年在国内时间很短
,一般由一个到三个月不等,北大却声称此人是全职引进教授,他的年薪差不多是
一般教授的二十倍,做成很坏的风气,北大企图与清华大学全职引进的世界著名科
学家姚期智相提并论,并委以重任,摇身一变成了政协委员。这是对国家不负责任
的行为,海内外许多学者对此极为反感,但多数人不敢公开表述自己的看法。国家
投资大量经费后,也不见有任何的学术回报。由于这种做法,北大可以向国家报告
他们已经引进了大批人才,而所谓被引进的人才则名利双收,却辜负了纳税人的期

望。北大数学系每年要把全国最好的学生招走一半,但教授们没有花心思去培养学
生,不知道学生的好坏。

记者:那是不是与高校扩招,学生太多,教授们忙不过来有关系呢?

丘成桐:北大数学系教授的数量是哈佛的5倍,他们有100多位教授,哈佛数学系的
教授不到20个。北大的本科生有哈佛的5倍吗?(哈佛文理学院本科生6400,北大不
超过12000。)没有啊!哈佛数学系每年大概有2到3位学生的学士论文可以登在一流
的学术杂志,往往比北大最好的数学教授的文章还要好。哈佛数学系每年至少开一
次到两次会议,讨论本科生的进展,所有教授都参加这些讨论。同时所有资深教授
都教本科生,更有三个到五个以上资深教授花长时间和一、二年级学生交流。

记者:您曾对国内院校的学风表示堪忧,这些"不正之风"表现在那些方面?

丘成桐:例如北大数学院每年都招全国最好的学生,可是这些学生中出国的占了大
多数,北大自己培养出来的杰出人才寥寥可数。北大数学院的领导应该扪心自问一
下,是否真的对得起国家投入的巨额资金。我的学生中有一些北大来的学生,他们
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可是如果他们不是到国外来,而是继续留在北大,那么可
能就会一事无成了。虽然经费大量增加,这十年来北大培养的学生素质比十年前相
差很远。北大数学院不久前刚有一位博士生自杀,而以前北大数学院在美国的留学
生自杀的事情我也听过一些。另外,北大的院士几乎从来不给本科生上课,成立的
所谓数学研究所,就是给不愿意教课的教授找到了一个好的借口。某院士到香港一
呆就是两年,给Smale做助教, 赚点钱。北大个别人动辄用头等或商务飞机票请来一
些外国数学家,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以中国老百姓的钱来讨好外国人可以说极为不
道德的事,即使许多外国数学家也鄙视这样的行径。

记者:您在采访时还曾提到,有位北大的博士想到哈佛做教授,被您以论文水平低
为由拒之门外。可现在有人认为您作为国际著名的微分几何学家,但不是代数专家
,不该随意评价他的论文水平。

丘成桐:这位北大博士曾三次写信给我,想要来哈佛教书,他给我看了他的博士论
文,是一篇只是把20世纪30年代德国数学家Kneser的关于黎曼面覆叠映射的构造推
广到了带边的情形,基本上是非常平凡的推广。此后他的导师大概知道这篇论文不
行,改用以后的论文作为博士论文。两篇关于自由群自同构的文章,也了无新意,
都是很平凡的结论,发表的杂志Journal of Algebra也往往发表第三流的文章。他
说Vogtmann的综述文章中引用了他的结果,但是Vogtmann并非是这方面的大家。而
且据我所知,他的这个被引用的结果早他几年Levitt 和Nicolas就已经得到了。可
是这样的文章居然都可以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使人惊讶。

(记者注:丘成桐对代数与几何拓扑的交叉问题有很深研究。他的博士论文就是关
于流形基本群与曲率的关系,后来发表在著名杂志Annals of Mathematics上。丘成
桐一向来非常关心国内的年轻学者,他自己培养的50多名学生中大部分是中国人。
80年代,当时在国内不太出名的丁伟岳、张恭庆就被丘成桐邀请到加州大学圣地亚
哥分校参加讨论班,并为丘成桐教授整理讲课笔记,他们后来在几何分析领域取得
了一定的成果,都评上了院士。)

记者:您最近在接受《亚洲时报》采访时,提到北京大学对中国其它大学的打压令
人很灰心,并且特别提到中山大学一位学者对数学的认识已经达到世界一流的标准
,却受到了北京大学的打压。这位中山大学的学者是指朱熹平教授吗?

丘成桐:朱熹平的工作是海内外中国学者中做流形几何做得最好的。2002年在北京
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国内的演讲人大部分是东道主中国数学会自己推荐的。当
时让中国数学会推荐做一小时大会报告的学者,推荐的是田刚。还有45分钟报告的
演讲人推荐了7个,大部分是北京的。朱熹平做了极为出色的工作(哈佛数学系今年
就一致通过以最为礼遇的方式邀请朱教授来访问半年),却没有接到邀请。还有南
京大学的程崇庆,他研究动力系统的Arnold diffusion的问题,做的工作非常重要
,很多人做不出来,他做成功了。他也没有被邀请。

(记者注:在国际数学家大会得菲尔兹奖、做一小时大会报告和45分钟分会报告,
是数学家学术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之前,中国内地仅有华
罗庚、吴文俊、陈景润、冯康等6位著名数学家被邀请做45分钟报告,而被邀请做1
小时大会报告的华人科学家仅有数学大师陈省身和丘成桐等4人,1983年丘成桐获得
素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至今仍是华人中的唯一获奖者。丘成桐一直
比较欣赏朱熹平和程崇庆。2004年12月,浙江大学刘克峰、中山大学朱熹平分别获
得了华人数学界最高荣誉"晨兴数学奖"中的金、银奖。而在他们之前,内地获奖者
仅有程崇庆、席南华两人:分别获得1998年第一届"晨兴数学奖"银奖和2001年第二
届"晨兴数学奖"银奖。据介绍,"晨兴数学奖"每三年评选一次,主要表彰45岁以下
在理论及应用数学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华人数学家,由全国高校数学系及杰出数学
家提名,对候选人反复筛选,再提交由非华裔知名数学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进行评
鉴,产生最后的获奖者。)

记者:您的意思是田刚不应该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1小时大会报告?

丘成桐:我批评田刚和北大数学系是因为我认为这十年来的全国数学学风浮夸,与
他们作风有密切关系。田刚的学问距世界第一流数学家相差很远,即使在所谓几何
分析这个微分几何的分支领域里,他在中青年学者队伍中也只能排在十几名开外。
他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1小时演讲,是中国数学会推荐的,当时北大和他们的同路
人操纵了整个中国数学会。然后又通过媒体讲,田刚应该拿菲尔兹奖。当时我在杭
州,有中学生问我,田刚为什么没有拿到菲尔兹奖?我很惊讶,连中学生都有能力
批评菲尔兹奖了。田刚的学问根本达不到菲尔兹奖的水平,差得远呢。1998年菲尔
兹奖的评选委员会成员为:Yuri Manin, John Ball, John Coates, J.J.Duisterm
aat, Michael Freedman, Jurg Frohlich, Robert Macpherson, Kyoji Saito, St
eve Smale,这些都是有名望的数学家,主席Manin是几何学专家,尤其是Gromov-W
itten不变量的专家,对田刚的工作最为清楚,评价不好。我的中国学生工作比田刚

杰出的有李骏和刘克峰,他们都很踏实,不喜欢作自我宣传,一般媒体不了解他们

记者:传闻北大对您在各种场合多次批评您的学生田刚有所不满,认为您是无中生
有,事实是怎样呢?

丘成桐:我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比我更清楚田刚的数学工作,他的想法大部分都由
我教导而成。北大的几位数学院士对田刚的工作并没有多少了解。他们中间的两位
虽属几何分析领域,只是在二十年前赴美在我的讨论班上听讲,帮忙整理我的讲课
笔记,跟着做些研究。他们对近十年的发展不甚了然。另一位则是依靠近亲的极力
支持等因素才当上数学院士的。田刚在国外所获得的奖都由我帮忙得到的,比如Wa
terman奖,就好比国内的杰出青年基金。当时评奖委员会中唯一的数学家是美国数
学会主席,我的好朋友Graham教授。最近我和他聊起,他说此前从来没听说过田刚
,可是就在提名截此前最后一刻,收到了我写的一封非常强力的推荐信,正是依靠
我的推荐信,Graham才决定把Waterman奖授予田刚。Veblen奖的水平比较高,评选
委员会主席认为田刚关于量子上同调的工作太简单,还不够格,我力排众议地替田
刚争取到了这个奖。但是主席说他本人不觉得田刚的工作重要,要我负责写田刚的
工作,但是只能提他在凯勒-爱因斯坦度量方面的工作,现在想来我过分的提拔他是
一个错误的做法,当时田告诉我许多结果,说他很轻松就能得到,但后来我才发现
,这些工作要么根本就是错了,要么根本从来没写下来,我觉得自己被欺骗了。我
本希望他日后能为发展中国数学出力,但他日后的蜕变更令人痛心。他不仅胁迫不
少年轻人在论文上署上他的名字,窃取他人学术成果,还多次利用自己的名声替自
己谋求私利。如今他觉得自己成了天才,可以公然凌驾于学术和道德规范之上。写
文章错误连连,却从不修改。他以前曾经每周三次到我家中,我把一些重要的思想
教给他,他只字不提的用在了自己的文章里,完全当作自己的成果。更令人气愤的
是,最近甚至抄袭我和德国一个数学家的著名论文,略加一点点推广就说全部结果
都是他做的。而他对这个领域根本一点都不了解。当年肖荫堂教授也多次指责田抄
袭他的工作,还给我写信揭露田(注:丘教授当场向记者出示了当年肖教授写给他的
两封信),我为了保护他,不惜违背老朋友的意思。我把田刚极力推荐给我的朋友S
inger,帮助田在MIT当上了教授,使他一步登天。没想到他从此开始沾沾自喜,自
以为是了。我劝过他很多次,为人治学切不可腐败,可是他根本不听。他的所作所
为已经对国内的科研风气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给年轻人树立了很坏的榜样。作为老
师,我既然一手提拔他,使他成名,也该为他今日的作风负责任,所以指出他的错
误。

(记者注:丘成桐教授是国际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
院首批外籍院士、国际数学家大会一小时大会报告人;肖荫堂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中科院外籍院士、国际数学家大会一小时大会报告人。他们都指控同一个人剽窃他
人学术论文,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