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523)
2006 (529)
2007 (113)
(三)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话说2004年,网上有旅居澳洲的散文家丁向冬介绍蝉的美文《绿槐高处一蝉吟》一段,文字优美,简直是《牛郎织女》之昆虫版:
“在昆虫中,蝉有非常奇特的身世。成蝉交配后,雌蝉产卵于嫩枝,随即双双死去,而卵经过一冬的磨难,要等到第二年的初夏才孵化。
幼虫从茧中爬出来,很快就要脱皮,退出来的皮,一端粘在树枝上,另一端则和幼虫连在一起,当幼虫脱离树枝下落时,它就自动形成一根细丝,将幼虫倒挂在空中。这时候的幼虫很嫩很弱,只有半粒芝麻那么大,还要在风的帮助下,慢慢地成熟。待躯体硬朗之后,便弄断细丝落到地面。如果幸运的话,它就会在身下松软的泥土上,打出一个小小的洞穴,然后很快钻入地下隐藏起来。
从此,它就依靠吸食地下嫩根的汁液,开始漫长的黑暗生活。一般要两三年,有些种类的蝉甚至要穴居17年之久,然后才爬出地面。这时候的幼虫,已经长得和成虫差不多大小,忙不迭地寻找合适的地方,一株树或一枝灌木,紧紧地抓住,并以极快的速度变成蛹(实际上就是它硬化的外皮),而且很快就从背部裂开,这一次出来的,才是我们所见到的真正的蝉。对于许多动物来说,这只是它们生命的开始,而对于蝉,已经进入它生命的暮年了。最长寿的也不会超过一个月,和它们漫长的生命周期相比,不过是瞬间的事情!
蝉为什么歌唱呢?许多年来,生物学家们对此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普遍的认为是,雄蝉的歌声是向它们“哑巴的妻子”发出的求爱信息。因为具有歌唱才能的只是雄蝉,雌蝉是完全不能发声的,而且从现象上来看,雌蝉正是接受了雄蝉发出的爱情信息,才飞过来和雄蝉相会的。雌蝉落在雄蝉的附近,并慢慢向雄蝉靠拢,交配,完成传种接代的使命。”
上面这几段文字,被清谈天地的美女诗人秋菱看到了,就有咏蝉的五言绝句一首,《秋蝉》:数载潜修罢,登高日已西。秋光谁与共?流响动深闺。
不想,这被那文学城的书法才子巴伊老先生听了去,就配绝妙书法一幅。席琳觉得,这是算是时人咏蝉的一段佳话,不得不服!
闲话休说。
天下有知了(唧鸟子),就还有伏了。
但是知道知了的人很多,知道伏了的人很少。
伏了和唧鸟子,长得很相像,只是个头儿小的多,体积不及正常唧鸟子的四分之一大,和唧鸟子的关系,就如同试验动物pony和大洋马。另外,伏了和唧鸟子的叫声也不一样。
唧鸟子的叫声,就是“知。。。。。。。。”,声音拉得很高很长,没有“了”音和韵律,人都学不像,因为人要呼气,一口气憋不那么长时间。伏了的叫声,是“伏了,伏了,。。。”,声音短促,节奏感很强。所以第一个叫唧鸟子是“知了”的人,肯定不是个农村人,也区分不了唧鸟子和伏了。
伏了之所以被称为伏了,也和伏了出现的季节有关系。唧鸟子一般在5月份就可以出现,而伏了只有在三伏天才出现。随着“伏了,伏了”的一声声呼唤,大家都知道,伏天到了。
伏了很小,伏了的数量也没有唧鸟子多。另外伏了飞的很高,一般都在树稍稍上,因而不好抓。物以稀为贵,粘只伏了,就成为农村里孩子们的一大心愿。
“伏了、伏了”。看到树上有一个伏了,就赶紧的追过去,小心翼翼,蹑手蹑脚,用粘粘胶粘,用马尾套,用弹弓打,各种办法都试过,眼看就抓着了,结果又给跑脱了。
整个夏天,脖子仰的疼疼的,也粘不了一两只。总是乘兴而去,铩羽而归的时候多。
别的小朋友,也都是望伏了兴叹。
伏了,伏了,不得不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