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席琳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七军工作总报告(节录)

(2005-06-18 07:08:07) 下一个


(1931年3月9日)

陈豪人

    略……

    四、反政敌人的准备及其结果

    1.反攻的准备及平马的胜利返兵

    隆安失败后,我军退平马附近之村庄,当时企图与留守百色之部队两营会合后,在敌分兵百色时即向平马反攻,但一般群众及地方党部,即欲七军恢复右江沿河政权时来作种种催促。不久右江党部及右江苏维埃政府忽来报告,说平马之敌大部撤退,听说下游有战事,仅留一营人留守平马,七军对此消息亦未加如何考虑即决定反攻平马,及至与敌接触时,发现敌约一团多人,始知受骗,不得已应战,激战一日始将敌击退,占领街道之一部,敌大部向百色、奉议退却,小部仍占领街道,一部扼险死守,当夜连攻数次不破,我军恐敌增兵赶到,乃自行撤退。惟有极小部及赤卫军未得通知,在街道与敌人战了两昼夜才退出 。后又闻敌军一团到了离平马90里之奉议县城,因见其大部溃退,又闻在平残部为我解决,亦不敢前进,然我军已行胜利的退兵了。此役给与士兵与群众之不好的影响,大家都怪指挥官缺少进攻精神已 至半途而废,事后论断七军的确缺少进攻精神。

    2.停四遭遇战后困难的时期

    平马之役无结果而退,七军大部乃至平马与东兰交界处之市镇燕洞休息,此时士气经两次打击后已不振。不久第二纵队亦到会合,次日忽得敌绕道截我东兰僻路之消息。当时匆忙率队向东兰前进,决心背东兰待 敌来与之作战。谁知敌已绕了两日的路程,经过许多苏维埃区域,包了我军的后方(苏区赤卫军惊慌逃走未来报告)。在停四遭遇,剧战一 日,两败俱伤,我退敌亦退,但敌死伤较大。

    七军成立时,初期士气甚壮,精神紧张。连遭这三次打击之后,士气为之衰颓,一部干部、士兵失败情绪均甚浓厚。停四失败后,在盘阳(东兰、凤山交界)驻兵月余。该地又是穷苦的地方,粮食时感困难,士兵之零用更是没有。在这样的情形之下,部队中的整理训练工作都进行得极缓, 群众工作也极少进行,党内也充分表现失败情绪之反映,一切工作都形成了停滞的状态。

    3.向外游击的决定

    在这样情况之下,七军若困处右江偏僻的县份是没有出路的,由是前委乃有向外游击之决定,七军曾接受指示:湘、粤边界为发展之路线。所以七军出发游击时,即拟向湘、粤边界游击前进。但因七军在隆安失败的时候,曾电知八军绕道桂、滇边界到东兰会合 。当时八军亦必受敌之压迫,过来会合乃为上计。惟迟迟不得八军过来之讯。为着与八军之联络便利起见,前委乃决定留第三纵队留守东兰,军部率第一、二纵队及直属部队在河池、南丹 (均与东兰交界的县分)一带游击,发动群众斗争,待会合八军之后,则以全力向湘、粤边界发展,此种决定之后,出发部队乃 由东兰向河池前进,实现这一策略。

    五、桂、黔一带游击战争

    1.河地的游击工作及思恩之失败

    4月初,七军到了河池,河池民众久在反动统治之下,受了反动国民党的反共宣传,说什么“共产共妻,15岁以下小孩,30岁以 上成年均在杀戮之列”等等无稽之谈,一般群众确是惊恐万状,逃避一空。但红军一到,举动确是“文明”,迁逃者二三日内渐渐搬回,商店亦照常营业。红军废除一切捐税之政纲大得民众之拥护。他们传说“红军取消苛捐杂税,莫不欢天喜地”。占领河池县城,我军又分兵各 乡宣传,没收地主谷子给农民,又大得农民群众之赞同,来报告豪绅之罪恶及行踪者接踵而至。我们召集了群众大会,到会群众数百人。有一青年上台演讲。反国民党精绪甚热烈。在大会中乃通过革命委员会之各单,河池 革委即告成立。参加者有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之分子,红军亦有代表参加。驻河池七八日间,组织了几个农会、工会,士兵见了群众的欢迎,土气渐恢复了。

    七军到河池后,得知敌人甚少。庆远离柳州仅三日路程,为重要商业县分,解决红军经济问题应有办法,前委乃决定派 一纵队到怀远游击(怀远为庆远之第一镇,商业更盛于民远),留一纵队在河池工作,并料定敌必来对付,乃决定到了怀远后,三数日即回河池。第一纵队到怀远 ,敌数百闻风先逃,过河至庆远。我军在怀远数日,筹款及发动群众影响颇好。后闻敌来,第一纵队由怀远退思恩,并约立纵队亦由河池至思恩会合。那知第一纵队到思恩敌 已跟踵而来。稍抵抗即退却,此役损失30余枪,死伤亦30多人。

    2.进攻榕江的胜利及其政治影响

    自思恩失败,一纵队经宜北县城,在桂、黔交界之乡村中才得会合第二纵队。七军初次向外游击又遭此打击,一切物质上均感困难, 无法补充。当时得贵州内部有战事及榕江(即古州,为贵州重要城市)兵少的消息,前委乃决定向榕江前进,攻敌不意。从桂、黔边界之荔波县境经苗山行军5日始达榕江, 苗山道路崎岖为瑶民区域,绝少行人,故我军于1930年5月1日行至榕江城边,敌始发觉,匆忙应战。敌守城激战一日,卒将其全部约两营人解决,此役得枪400多枝,大炮1门,子弹10多 万,迫击炮、机关枪各2挺,俘虏数十人(敌大部分死伤,仅逃走百人)及无线电1架。进榕后始知王家烈率兵8团向湘西发展,以榕江为后方。前委估量敌必回师反攻榕江,乃决定在榕3日即退,3日中筹款10多万,召集了一次群众大会,每日向群众宣传,没收反革命的军官财产分给群众,影响极好。对于敌伤兵招待亦优,敌兵颇为感动。待七军行时,一般民众与伤兵都有依依不舍之表现。榕江之胜利,士气又恢复,且政治影响甚 在。

    3.回师河池的决定改变为回右江之策略

    在榕江3日,得报敌5团人向榕江包围,我军迅速向广西境撤退。几为敌追及。至未(半)路,因伤兵运输之困难,无法觅人招之,步枪100余枝,大炮1门,无线电1架投入河中,因当时无群众组织不得不出此法 。退出榕江之后,因第三纵队及第八军之消息尚未得到,及湘、粤边界有重兵驻在(扎)(正适粤、桂在湘南大战时)之关系,前委乃决定回师河池,与第三纵队第八军取得联络后 ,再向湘、粤边前进。

    回师河池路过宜北县城。前次经过宜北,群众受豪绅欺骗逃避一空。但我军军纪极好,又作了一番宣传工作,所以此次重返宜北群众甚热烈欢迎。召集一次群众大会 。到者1000多人,热烈拥护红军,参加红军打豪绅,投军者甚多。

    至河池适邓斌同志从东兰出来(邓同志于3月前从中央至八军后到东兰。七军大部已出走),带来中央指示,要七军在右江深入土地革命,扩大红军。前委接受比种意见,乃决定 回师右江,3个月后才向外游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