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席琳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爷爷的故事(三)

(2004-12-10 09:46:26) 下一个

爷爷生于1889年,他年轻时曾拜义和拳的师傅学艺,后来又和红枪会的大师傅切磋技艺,刻苦练习并发扬光大,创立了在当地名噪一时的席家拳法。

传下来的拳谱上有单刀、双刀、旋风脚、连子,金钢架、一百二十棍、和十八杆等。

小时候俺记得,一群晚辈份的大小伙子们给爷爷祝八十大寿,一边祝着寿,一边就开起了玩笑,闹着说要揪这老寿星的胡子。爷爷说,咱们揪肚皮吧?小伙子们齐声说,好吧。

只见爷爷运上气,扎骑马架,魁着劲,几个小伙子挽起袖子,一起上手,有搬胳膊晃腿的,有掐胳膊窝挠痒痒的,爷爷纹丝不动,怎么也揪爷爷的肚皮不起。然后该轮到爷爷了,小伙子们也依样运气,扎架子,魁劲,爷爷问:准备好啦没有?小伙子们说:好啦。

说时迟那时快,爷爷一个弓步上前,左手顺势一抄,就揪着了两个小伙子的裤腰带,往左划半个弧度,轻轻往上一拎,一顿,就把这两个人拴在了一起。其余的小伙子们见势不妙,于是一哄而散。爷爷倒也不追,反而哈哈大笑。

记忆中的爷爷性格豪迈,说起话来,斩钉截铁,掷地有声,没有废话。他的笑,尤其是大笑,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没有人学得像。二堂兄娃儿,常常自鸣得意,说是得了爷爷性格上的真传,但是说起来爷爷的笑,每每就佩服的五体投地。

爷爷80岁时教俺的堂兄们耍单刀和双刀时俺见过,不过手里拿的不是刀,而是筷子,但就听虎虎生风,只见一个黑影子,缠绕着一个布带子,辩不清人和脸。

听大伯父讲爷爷年轻时耍起真刀真枪来,真的是洒水不漏,枪刀不入的。

爷爷耍的最好的,是从义和拳师傅们那里学到的大刀和绳鞭两件长兵器。大刀就是三国演义里面关云长使的青龙偃月刀,一般人的力气小,耍不动。这大刀,俺在家里没有见过,说是解放不久就上交了。绳鞭俺也只是在电影中见过,两丈来长,一头粗一头细,由马鬃做成,平时缠在腰间,像一个腰带,战时就是一件用得上的长兵器。

那金钢架,又叫罗汉金刚,是十二路徒手拳,也是席家拳的入门功夫,金刚架练成了,才可以学其他的套路。这金刚架,俺见人打过,也向大堂兄学过一点,并练习过一阵。觉得实在不像是打拳,就不太喜欢。因为出拳的动作很慢,只比太极略快,但也没有太极柔美,腿踢得高,速度快,力道也强。起势时站北朝南,收势时再回转原地。

记得一句口诀是拳打卧牛之地,说是打拳不在场子大小,讲求练的就是一口气,气到拳到。说要静如松,动如风,扎步如楔钉。还要讲求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天练习,常年坚持不懈,才见功力。

席家拳的规矩,传孙不传子,传子不传女,所以爷爷的拳法,主要的是传给了我的两个堂兄。但是解放以后,政府基本是不鼓励民间习武,器械都给收走了。文革期间,更视同洪水猛兽,所以只能是关起门来自己偷偷的练,许多功夫,也就失传了。

大伯父的功夫,是跟爷爷的父亲学的。所以大伯父的功夫,和爷爷比就差的很远,但大伯父后来,也是名震一方的拳师,他练的套路,和爷爷教的不太一样。大伯父的功夫,传给了他一个孙子和一个外孙。

我的父辈中,大爷爷家的双成,我们家的大伯父和三伯父,都练过武功。二伯父基本上是个书呆子,没有见他练过。父亲小时候大概也学过一点,但后来没有坚持,也就没有功夫。只是听人说,父亲小时候,从很高的树上掉下来,急中生智的一个劈叉,救了他一条命。

席家拳的规矩,还讲求防卫为主、招招制敌,和后发制人。主要防护的部位是头、胸和下部,不可轻易示人。遇到使器械尤其是长兵器的对手,第一就是不能跑,因为力点都在棍头上。要尽可能贴身搏击,器械发挥不了功效,你也就赢了,除非是你技不及人。如果悟性高,解得开,看起来不起眼的一个泼脚,一个云顶,皆可用来克敌制胜。而每一招也都有破解的方法,如双风灌耳就专门破解仙人摘桃,旋风脚就针对扫裆腿。

拳谱之所以被编成套路,是为了把这些动作连贯起来,容易记下来,往下传等等。

家乡的土话,打拳不叫打拳,叫打捶,所以席家拳又称席家捶。由于席家捶容易伤人,所以功夫越高,出手越谨慎。因而便有三年练出个“铁捶匠”,十年练出个“怕捶匠”之说。

例如,俺大堂兄就是一个怕捶匠,二堂兄则是一个铁捶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