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席琳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莫文骅的军衔、人品、和回忆录

(2004-10-26 14:49:23) 下一个

一、莫文骅的军衔

花老乔: 一个上将,一个中将很说明问题呀!

要不莫文骅文革以后怎么只当了装甲兵的政委呢,也算是一个正兵团了。

莫文骅可能就是应该授中将衔,因为他的资历不够上将。在四野南下时,他才被调到13兵团当政委,可能是因为塔山阻击战吧。13兵团和15兵团对调,他留在了广西。他可能认为他那时是13兵团的政委,他就应该是上将了,没准应该和肖劲光一样是大将了。


席琳:老乔兄看问题是很深刻,入木三分

延安留守兵团时,大将肖劲光是司令,莫文骅为政治部主任,基本上算是平级。据莫文骅说高岗当时非常垂筵留守兵团政委的位置。是让莫文骅给他拔拉掉了。人家高岗后来可是评元帅的料,如果毛主席他老人家肯当大元帅的话 。

解放初莫在广西当十三兵团的政委时,上将李天佑还只是副司令员(黄永胜为司令员),莫文骅比李天佑高半级。

别小看这半级,评军衔时就是一个坎呀。

其实,莫文骅对他的那个中将头衔还是非常看重的。否则,发表回忆文章时不会专门挂上一个“中将 莫文骅”的署名。

专门做学问的人发表文章的也不少,很少看到有人署名为“教授 XXX”,“院士 XXX”或“博士 XXX”什么的。

就是毛主席他老人家也只是署名“毛泽东”,而不是“主席毛泽东”或“毛主席”。


、莫文骅的人品

bos: 莫文骅也是个倒霉蛋

莫文骅关于红七军的回忆最早是50年代中写的; 当时总政号召大家写写历史,莫文骅就写了;这批东西当时是不准备公开的,交上去就封起来了。

60年代初,肖华不知为什么把莫文骅的文章翻印下发了出去。有人从文章里看出了毛病。莫文骅被扣上了“中伤红七军主要领导人”的帽子,丢掉了政治学院政委的位子。

文革开始,莫因为这篇文章又被拉了出来;这回说他是为党内第二号走资派歌功颂德。


席琳: 引用大科学家刘东生的话说,莫文骅主要是过于鼓吹自己。

当将军就老老实实当你的将军,耍笔杆子就一五一十耍你的笔杆子。做人和写文章都要以事实为依据,否则跟风太紧,祢着事实说话: 陈豪人倒霉时臭陈豪人、邓小平倒霉时臭邓小平、高岗倒霉时臭高岗、林彪倒霉时臭林彪,早晚都会有轮到自己倒霉的一天。

陈豪人、邓小平、高岗、林彪等人,可都曾经是莫文骅的顶头上司呀。

自己写的东西,白纸黑字放在那里,怎么能怪得了肖将军呀。

bos: 如果那也叫跟风, 莫跟的就是逆风

不要忘了他写文章说邓在危急时刻脱队的时候, 邓的身份. 中共中央总书记, 当时正在领导军内的整风, 还在彭德怀,黄克城的上面。

莫文骅和高岗在延安就打的不可开交, 高当时可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主持人。

据说毛泽东对莫文骅有个评语, 说他是个好人, 就是不会处理关系。


、莫文骅的回忆录

席琳: Bos兄大概是错置了时间

莫文骅说邓脱队是在延安整风前后红七军老战士座谈会的总结报告,会议由朱德和陈毅召集,报告由莫文骅执笔,成文于1944年8月,本来是中央内部的档案文献,不准公开发布的。该报告据说是以树立张云逸和韦拔群的正确路线为主,批判了邓小平的逃跑主义。 后来莫文骅该报告拿出来,在由其任政委的干部政治学院里给学员做教材,受到了邓小平等人的批评(一说是报复)。

“文革”中,林彪批评莫文骅: “政治学院不讲政治”。

据莫文骅自己的回忆,邓小平和张云逸都没有参加会议,张云逸给座谈会写过一封信,肯定了会议的精神。邓小平则压根不知道这回事。

莫文骅捏造历史说邓小平参加百色起义宣布红七军成立则是在邓小平任中央总书记的50年代中期,后来发表在1961年的民族团结杂志上。

花老乔: 
莫文骅以后写回忆录到是很积极,到处写,到处讲。

席琳:  在延安时莫文骅敢于和高岗斗是因为后面有毛泽东在撑腰,他自己是中央留守兵团的副职,高岗属于地方杂牌,是中央安抚团结的对象。如果高岗是中央党政军一把手,借给莫文骅十个胆,他也不敢。

毛泽东对莫文骅的评价还算是中肯。毛泽东用莫文骅做恶人,自有他做领袖的高明之处,莫文骅被毛泽东当了枪使,还沾沾自喜,自以为做的对,大公无私。那为什么后来对自己评了中将还如此的耿耿于怀呀。

陶铸和莫文骅也合不来,莫文骅为何不在回忆录中攻击陶铸呀?陶铸后来如果不被平反,莫文骅的回忆是不是又不一样!

莫文骅对于倒了霉的西路军将士的态度,是不是也有争议之处呀。

总之,莫文骅这个人,有其耿直可爱的一面,但也有见风使舵,和夸大其词的地方。他的回忆录,只能是做参考,不能做信史去读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