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2025 (8)
回家的感觉真好!这是我这次北京之行的最大感受。
上个月回了北京十天,回来后写了《北京之行》一共15篇,头几篇是在倒时差的情况下写的,真的很艰难,不过回过头来看还是记录的很真实的,除了修饰上一些不足其它的还说的过去,用自己的话说就是挺实在的。
今天中午我像往常一样,打开了文学城,在首页上看着美国的新闻和大家写的各种题材的文章,看着看着就看见了《北京之行1》,我想这是谁跟我一样回北京了,咋跟我写的题目一样呢?打开一看,原来是我的文章上了首页。这对我来说是第一次,所以还真有点激动。
生活在海外的华人经过多年的奋斗多数人现在都过上了平稳的生活,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想念自己故乡的那份感觉更加强烈了,凡是有人回国回来后都会写一些国内见闻,同时也忘不了述说一下自己的吃喝玩乐。而在海外的朋友们就特别希望看到这样的文章,以解思乡之愁,我一直就是这样的。因此这次有机会我回了趟北京回来后马上就写了《北京之行》。其实刚开始只是想写一些感受,给自己的生活留个记录,可是一写起来就觉得有那么多的东西要记录下来,有那么多的感受要说,所以就连续写了15篇。
其实写完了这么多,我自己也没有看过一遍,今天自己看了一遍,觉得好像又回了一趟北京,回家的感觉真好!
我们在海外的华人尤其是中年后出来的这些人,对家的概念比较简单也比较清楚那就是不管我们今天持有什么身份,既是是美国公民,我们的家依旧是中国。这一点我想绝大多数的海外华人都会有同感,不论我们在美国做什么,不论我们如何参政于美国社会甚至有的华人在美国担任了政府的一个什么职务,要说家在哪里,大家的心里都清楚那就是中国。
所以每当有人回国后写下自己感受的时候都会说出这样的话,我们到家了、回家的感觉真好... ...这是发自内心的。我看到总是有人在讨论海外华人如何融入美国社会这个问题,他们是不是没有考虑我们这些人原来把自己的家定位在了中国,所以不是在自己家的感觉影响了人们在海外的“上进心”吧,不然在国内都不用想就能融入社会的人到了美国咋就融入不了美国社会了呢,这除了文化不同,环境不同的客观因素外,家的概念这个主观因素是不是起了主要的作用了?
有人说过,“我爱我过去的家-中国,我更爱我现在的家-美国。”其实在我觉得我们生活在哪里就要把哪里当自己的家,只有这样才能生活的愉快,生活的好。也只有这样才不能愧对自己,愧对自己的付出。我们回到中国,那是我们的家,我们有亲人和朋友还都生活在那里,我们祖祖辈辈的老人也都长眠那里。我们每次回去都会不由自主地享受我们在美国很难享受到的一种特殊的亲情和友情,而当我们回到美国,我们也是回到了家,这里也有我们的亲情和友情,在这里很多人也跟父母、兄弟姐妹们在一起,也有很多的朋友,所以这里也是我们的家,当我们回到美国的时候,当我们从北京飞抵美国的那一刻,我们的心里想的也是,我到家了。
当我们到了美国从机场往家走的路上,我们会想,我终于回来了,那十几个小时的飞行疲劳再一次爬上你的身体,倒时差的问题从头来过。回到家里放下包就要开始恢复走前在家里的一切活动,收拾屋子、洗衣服,做饭,收拾院子等等的家务活儿。要给北京的亲友打电话报平安,告诉他们,我到家了。
回家的感觉真好!这是我这次北京之行最大的感受,我想也是所有有机会回国的朋友们的共同感受,让我们这些在第二个家工作和生活的人们不要忘记自己的老家,好好建设自己的新家,有时间的时候常回家看看吧!
身边有个同事, 一说起美国啥都好, 说起中国啥都不好。 这还算好的, 有那恨不得把黄皮肤染白了, 投错胎似的。
北京不光有亲情, 还有熟悉的文化, 熟悉的味道。 近乡情却, 亲呢。
俺也有很多感触,可就是“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