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海外华人杂志《红杉林》(2013年春季号第一期)的新人新作专栏,刊登了几篇硅谷女性的文学作品,其中也有我的中短篇小说《那风儿吹不散的。。。》。
当吕红把杂志交到我手上时,我是既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对于一个业余写作者来说,涂鸦变成了铅字,这无疑是一种最直接的肯定和鼓励,何况是享誉海外的文学刊物。惭愧的是,我的这部处女拙作,初次涉水,不知深浅,不尽人意的地方实在很多,拿出手有些不好意思。
说到《红衫林》杂志,就不能不提到杂志的主编吕红女士。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吕红在后面拿着“鞭子”抽着我往前走,《那风儿吹不散的。。。》根本不可能在此刊物上有一席之地。而且,就她那风风火火的架势,她的鞭子也许将来会抽得更勤,“逼着”我这个懒人向前走。
一年前,因为宣传硅谷回音网站,子女教育心得,以及海归留守话题,有一阶段,我频繁亮相电台电视台,渐渐成为湾区“名人”。就在那时,我认识了新城电台的美丽的女主播平雅。后来,通过平雅热心介绍,我有幸结识了著名海外作家兼媒体传播人 - 吕红。
平雅介绍我和吕红认识的初衷,完全出自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和臭味相投。平雅说,咱们几个电台、网站、杂志通吃,若有合作锲机,岂不能量更大?互惠更多?
记得第一次见到吕红,是她刚刚录播完节目从演播厅走出来。我们握手寒暄。吕红个头不高,长发飘飘。她身材纤瘦,双眼明亮,快人快语,讲一口略带湖南口音的普通话。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真诚的笑容和爽朗的个性,许多地方与我非常相似。我们很快熟络起来,畅谈甚欢。
那天快分手时,吕红递给我一本由她担任主编的杂志《红杉林》,也叫《美洲华人文艺》。这本杂志我曾经在图书馆看见过,但从未留心。我随手翻了翻,感觉这是一本印刷精美,品质很高的杂志,里面涵盖的信息量和知识量都是我喜欢、渴望了解的。抬头再看这个女人,我从她的纤弱中看见了一股正能量,这股能量深深感染了我。
回到家后,我上网找到了对吕红和《红杉林》杂志的介绍,才知道吕红不仅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有许多作品享誉海内外,而且她还积极参加北美华人文化团体和侨协活动,是重要负责人。我和吕红是同龄人,她是又一位远远走在我前面的成功女性代表。
去年的父亲节期间,我们终于有了一次合作机会。在平雅(新城广播电台)、硅谷回音(子女教育网站)、《红杉林》(海外文学杂志)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齐心协力,共同推出了一档高品位节目 - 父亲节专题。首先,由硅谷回音网站发起父亲节有奖征文比赛,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投稿,然后由新城广播电台评选出优秀作文,并制作成有声广播,透过电波传播 给湾区听众,紧接着,《红杉林》一鼓作气,把精品作文刊登在2012年夏季号上,不但让国内外华人读者欣赏到美文,也弘扬和传播了东西方传统文化。 那次的活动,举办非常成功。几个女人合作的一台大戏,让我们收获累累。
意外之喜是,通过《红杉林》杂志的刊登,我女儿写的一篇作文《在风中飞翔》也被国内一家著名报刊转载,获得好评。
通过搞活动,我们走得更近。忙碌之余,我们偶然也在平雅家举办沙龙,小聚几次。
吕红个人比较欣赏我的未完成小说《见与不见,我都在哪里》,希望我能把后半部写完投稿给《红杉林》审批。而我是性情中人,不但不喜欢被别人推着走,而且很懒惰。我找理由说:没灵感时,我的脑子就是一团糨糊。可是灵感什么时候来,我自己也不知道。
接着,我们又谈到了我的处女作《那风儿吹不散的。。。》。这是一部描写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偏僻小城,高中生初恋爱情的小说,一部分取材于自己的经历。第一次尝试写小说,虽然我知道它有太多的美中不足,但是,我仍然像一个呵护襁褓中婴儿的母亲一样无端偏爱它。
那天,吕红说了一番话,令我回味许久。她说:“没有人有权利去干涉另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平常心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很容易让人产生怠惰。如果一个人想在文字上有所追求,就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较高的要求。不然,自己都不在乎,对想帮助你的人也就没有信心了。”
今年年初,我收到吕红的电子邮件,她说她打算在即将出版的春季刊《红杉林》上开辟一个新栏目“新人新作”,专门介绍硅谷业余作者的作品。她建议我把那篇处女作《那风儿吹不散的。。。》再仔细修改一下,并送给他们编辑审稿。
那时,我处在一个非常忙碌阶段,并未太在意,而且,让我自己去删改,真不知道从何下手。算了吧。我并不想成名成家,不登也罢。于是,我懒洋洋地发邮件过去,很不负责任地说,我并未有心要发小说。目前我很忙,无心修改。要是想刊登你们就自己看着改吧。
哪想到吕红紧追不放,一次又一次写邮件过来催促。她写道:
“红花,从创作灵感冲动到作品完成,的确是一个付出心力脑力精力与体力个过程。若不是出于痴爱,有谁愿意自讨苦吃呢?何况一部小说,我们看见了里面细腻、流畅的文学功底,只是稍微粗燥些,需要打磨,怎么可以就此随便放弃?
我建议你多花些时间精炼压缩,尽快修改一下。然后本刊再编辑做嫁衣。尽可能提供精品,对待作者和读者和支持者都是负责任。再辛苦一个周末吧。谢谢。吕红。”
读着这封短信,我被吕红敬业的精神深深感动,也对自己的没有责任感儿羞愧。于是,我拿起了笔,开始认真删改小说《那风儿吹不 散的。。。》。
时 间一晃,几个月就匆匆走过。四月中旬,我收到了吕红寄给我的邮件。她告诉我,小说已经排版在最新一期的《红杉林》杂志上了,因为属于中篇,略长了些,所以 只能先刊登前半部分,后半部分要等到下一期才刊登。并问我什么时候见个面吧,她可以把最新一期的杂志带给我和另一位作者Grace。
就这样,上个星期天中午,我和Grace开车去位于旧金山附近的Millbrae 的Downtown,与吕红一起共进午餐。
虽然我不能自诩为千里马,但伯乐却是吕红,是她对我的不离不弃,才让我对文学的梦想往前更迈进一步。感恩,是我生命的主旋律。因为,在我人生道路的每个阶 段,如果没有那些“贵人”相助,仅凭我这个惰性十足的女人,一定走不到今天这样远。所以,我对发生在我生命中的每个奇遇,都要表达感恩。
吕红,谢谢!
湾区新城华人电台美女主播平雅,硅谷回音网站负责人:红花和王晓瑞。我们相聚在平雅温暖漂亮的家,享受着女主人做的健康、精美的午餐。
海外华人杂志《红杉林》总编吕红,红花和王晓瑞,我们在一起商谈硅谷青少年的活动,希望能有更多合作空间和机会。
红花、吕红、Grace,三位硅谷华人女性,因为文学梦想走到了一起。2013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