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南京记忆 - 上学这件事 (六)

(2011-04-21 17:14:17) 下一个
 

新浪网友                                        2011-04-09 16:07:46[回复] [删除] [举报]

当时正适改革开放初期,国门开始打开,很多西方的哲学流进,如尼采佛洛伊德什么的,中国古典的也开始复苏,如老子庄子啦,稀里糊涂地读了不少书,当时并不全懂,至今还是受益的。

因为百花齐放,还没有被锁定成为什么定式,算是万幸。


 -- 以上这段评论是红花的先生写下的。他说的是对的。作为八十年代的我们其实是幸运的,中国从闭塞落后到改革开放,几乎每一个阶段的脚步都让我们及时赶上。我们和共和国同呼吸共同经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这在我以后的章节中会提到。特此感谢。

 

 

十三, 开学


    1984914日是星期五,夏日清晨的阳光很温暖,我们朝气蓬勃,沐浴在和煦的轻风中。这一天是正式开学的日子。对于新的一天,我的日记里是这样写的: 

 

  一大早,109室的女孩子们早早起床,一起去食堂吃了饭,然后背着书包去北园上第一堂课。我的心情很激动。回想着一年前还在为理想奋斗,还前途渺茫,再低头看看胸前的校徽,有点不敢相信这一切的发生都是真实的。


   我 抬起头,身边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都是步履匆匆,满脸的焦急,好像是接受什么使命。我仿佛突然间明白韩老师训诫的话:走进大学,不是压力终结,而是竞争的开 始。在这潮水如织的人流里,每一个人都肩负重担,而我的重担,是祖国的希望,亲人的嘱托,还有对未来的期望。我回身看一看身边的伙伴,她们也投给我笑容。 我想知道,她们和我的心情是不是一样的。”  

   

十四, 读书


  八十年代初,N大 中文系还只有一个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所读的课本有《文学概论》,《古典文学》,《中国文学史》的古、现、当代三册,《外国文学发展史》等等必修课程。 翻开书本,教材保守老套没有新意,文学指导方针基本上还是沿着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基础,即提倡百花齐放,但是文学必须为政治服务。虽然那时 我刚进校园,但是早已经耳闻新文艺思潮,伤痕文学,北岛、舒婷等诗人。。。而这些与时俱进的文学思想,不知为何,并未及时加入到课本当中去。 


    新 的校园环境,新的学习规律,新的读书方式,都需要我们这些新生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从小学到中学,我们读书很被动,说句不好听的话,是别人用鞭子在后面 抽着我们读书学习,压力来自家长和学校,前途也很明确,就是考大学这个独木桥。上了大学后,除了分配了一个辅导员,基本上读书靠自觉和自律。教室不再固 定,要根据不同的选修课跑不同的教室。时间上也不固定,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合理支配。上完了课,大学老师不像中学老师安排许多的家庭作业,有的甚至没有布 置作业。有的老师只是仰头望着天花板讲课,连板书都省略了,我都不知道如何记笔记,合着书本听课,合着书本出来。。。有的老师更牛,根本不是照本宣科,而 是天马行空地穿插着讲,我听得云里雾里,一天下来,看看书本笔记,有的上面空白一片。。。

 

   再也没有人对你耳提面命,再也没有人督促你起床背单词,再也没有焦急的目标跟随你,再也没有模拟考试,再也没有班级排名次,再也没有。。。。啊,我自由了,可是,我急死了。

 

   开学第十天,即1984年的924日,我写下了这段日记:开学第十天了,我上了那么多堂课,却不知道怎么读书,怎么记笔记了。一切都杂乱无章,一切都没有计划。上学不再是一天八个小时或者更多。大学的功课看似不紧张,但内容很多。多余的时间没有合理安排,都让照相、逛街、说说笑笑、睡大觉占据了。

 

   没 有老师和父母从旁约束我,我都不知道自己每天昏昏噩噩怎样在混日子。打开笔记本,上面写的字我一点也不认识。翻开书本复习和预习,可是老师并不按章节讲 课,我看了书也没有用。有好几次想上图书馆,但是面对那么多书,不知道从何下手。那些书是怎么排列的呀,我应该先读哪些书呢?同寝室的小波借的书好像也不 是和功课有关联的,都是些儿童读物,这些书我不感兴趣。。。如果这样下去,四年的光阴不就这样混过去了吗?到时候我怎么通过考试?怎么毕业呀。不行,今天 是第三个星期的头一天,我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重新安排校园生活。第一,。。。第二,。。。第三。。。

 
(在北园的林荫小路上。。。)

   

   回想起大学四年的生活,也许那时被年龄、眼界和心智所限,还是遗憾浪费了许多的好时光。不是想抱怨谁,即使是全国名牌大学,也缺乏对新生的心理辅导,以及 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上大课,因为对教授的仰望心理,害怕露怯,很少找老师问问题。老师上完课夹着公文包就走了,留下来的一大堆东西只好带回宿舍慢慢消化 和吸收;图书馆,只有前台负责盖章的人,没有辅导人员教你如何选择适合阅读的书籍;南大图书馆应该储备足够的书籍,但是文科类极其有限,范围窄,除了文学 名著和名人著作,基本上是单一的。中文系自己有一个小图书馆,里面也是古文研究多,现代和当代作品少。


   我是后来来到美国以后,才真正接触到沈从文、林语堂、周作人等大师的书。曾经好奇一本《金瓶梅》,N大 图书馆有,却破烂不堪,即使是删节又删节的版本,随手翻阅基本是不知所云,对于它的影响价值、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哪些深远影响更是无从所知。后来来到美 国,我偶然在一个台湾人家里的书柜里发现了摆放整齐的全集,才借回家认真阅读完,知道原来所谓的天下第一大淫书是这样的。。。

 

   (个人谬论):自 始至终,我认为中国教育的悲哀在于,当我们从认识第一个字母开始,就是“我爱北京天安门”。读书不是为了这个思想意义,就是为了那个思想意义。要么被标上 “批评性地阅读”,要么被冠以“赞歌式的理解”。古书,是已经盖棺定论后的死记硬背,现代书,只能读当局推举的有限制的书。比如读鲁迅,只能是从毛主席评 价的“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先锋,是中国的民族魂”去理解作品,至于那些和他同时代的人,则很少看的见他们的作品。没有一个平台来比较,怎么去认定鲁迅的高大全形象呢?

 

   所以说,谈到读书,谈到教育,不得不让我联想到钱钟书在《围城》中对教育的精辟论断:从前的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字,上印刷品的当,像你们的报纸宣传品、训练干部讲义之类。。。。在当今,更要上媒体和假新闻的当。

 

   读了几本书,不代表有了知识,“学海无涯”。何况在大学时,所读之书及其有限,只限于文学类,只限于国内认可的文学类,只限于老师开列的文学类。不知不觉,我们被带入了一个狭窄的通道,等钻过通道,脑子里就只剩下被灌输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失去的,是自己的判断,是自己对阅读的理解力,是自己的思想和个性。

 

   无 怪乎许多人变成了人云亦云,党指到哪里就走到哪里的会发声的工具。庆幸的是,我最后终于走出了死胡同,来到一个开阔地带,让我重新拾起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有选择书籍阅读的能力。我知道,我的有些同学,后来在政府、党政机关、传播媒体工作,说起来养尊处优受人尊敬,其实也就只能写些报告材料,做了上司的传声 筒。文字,早已经失去了感情传达的意义,只剩下横撇竖捺了。

 

   我认为,读书,不仅仅是增强知识武装自己,更是要我们有梦想,开拓视野,插上想象的翅膀。知道自己知道的事情,知 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还有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我不否定,大学的书本让我懂得了文学的历史,文学的重要性,但是,文学如果仅仅是几本教科书,或者是几 本名著,而不是广博的海洋,它就无法让我领略从书本以外获得的人生的意义。

 

   相对于理科的同学,我们文科的四年度过得还算轻松。有时上晚自习,一个理科生也许一个晚上都在为一到题苦思冥想,而我们却轻轻松松读一本小说,写一到两千字的读后感就可以交差。


   在 大学,乱七八糟的书也读了不少,除了几本西方哲学、美学,以及三毛对我的人生产生过深远影响,琼瑶等那时热门畅销的闲书充其量不过是打发时间,让我对爱情 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剩下的,几乎就是为了应付老师罗列的书籍目录,为完成任务必须在指定时间内读过的书。真正对自己胃口的书读的少,也不知道究竟什么书对 我胃口。这就是我不知道我的胃口在哪里的悲哀。

 

   真 正喜欢读书,是大学毕业后,是来到了美国以后,是生养完小孩子以后,是等到不再为生计奔波的时候,是四十岁以后。。。读书,成了我的习惯,读书,让我有了 梦想,读书,让生活变成了享受。。。我不再专门为了读书而读书,我不偏食,我读各种各样的书,甚至“不求甚解”,那又何妨?我不用交作业,也不用再为老师 批阅的AB或及格担心睡不着觉了。

大学一年级组织去燕子玩儿小林培培苏进在江合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