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大会战(一)
一.第一次淞沪会战(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三月三日)
中国的抗战史家往往说抗日战争期间总共发生了二十二次重大会战,不过他们讲的只是八年抗战,因而排除了在一九三二年初发生的第一次淞沪会战(“淞”指吴淞江,发源于太湖,汇入黄浦江后汇入长江,再注入东海,在上海市区内河段被称为苏州河)。
第一次淞沪会战的国军主将是粤系的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总指挥蒋鼎文和十九军军长蔡廷锴,还有第五军军长张治中等。蔡廷锴在此战后成了中国民众心目中的大英雄。
日方主将是上海派遣军司令白川义则、第九师团师团长植田谦吉和第三舰队司令野村吉三郎等。
会战中日方海陆空军陆续投入约七万人,据日方统计,伤亡三千余。中方参战约四万二千官兵,伤亡约一万五千。在会战期间以江浙沪地区为主要基地的中国海军一炮未发,袖手旁观,对十九路军要求支援的呼吁无动于衷。陈公博写到过,当时他差不多每天从南京过江去浦口见蒋介石和汪精卫,虽然上海烽火连天,泊在长江上的中国兵舰却行若无事,日本兵舰也安详地浮在水面。
三月二日,面对腹背受敌、被彻底围歼的危险,十九路军全线撤退。
(四月二十九日,在中日两国正式签署停战协定以前,日本人于上海虹口公园举行阅兵,庆祝祝日本天皇长寿的天长节及日军胜利。朝鲜勇士尹奉吉冒充茶水工友混入人群,向主宾席扔掷炸弹,致使白川义则被炸死,野村吉三郎被炸瞎一目,植田谦吉受伤被截去左腿,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也被炸断一腿。尹奉吉也许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刺客之一。)
五月五日,在英美等国的调停下,中日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协定规定:1)双方军队停止一切敌对行为;2)中国军队留驻现地(即安亭、昆山一带);3)日军撤至上海公共租界虹口越界筑路地段,恢复一二八以前的状态;4)设立共同委员会,协助撤退的日军与接管的中国警察间的移交事宜。
尽管丧失了在上海的主权,因为没有割地赔款,许多国人为之感到宽慰。
战争打响后,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于一月三十一日发表声明:“国民党各派军阀和中国资产阶级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以血的屠杀镇压反日运动来献媚日本帝国主义”。会战期间,中共一方面全力作反政府反十九路军的宣传,另一方面在江西发动赣州战役,牵制了部分本拟增援上海的国军。
二.第二次淞沪会战(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十一月二十六日)
第二次淞沪会战持续了一百零五天,是抗战中国军牺牲最大、最惨烈的一次会战。
在两次淞沪会战的前夕和开战后的几天,中日双方争相指责对方恶意挑衅,以求赢得国际舆论的同情。问题是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居然必须跟鹊巢鸠占的外来侵略者抢夺道德高地,无意中认可了日寇的平等地位。
第一次淞沪会战的爆发是因为十九路军的忍无可忍、奋起反击。第二次淞沪会战的开启,则是蒋介石的“先发制人”。在当时那种剑拔弩张、火药味极浓的气氛中,要擦枪走火以致大动干戈太容易了。
在第二次淞沪会战中,国军七十个师约七十五万兵力先后对阵日军陆续增加的八个师团、两个旅团以及其他海空部队约二十多万兵力。蒋介石全力以赴,德国军事顾问训练、德式武器装备的中央军包括中央教导总队在内的精锐尽出。川、桂、粤、湘、黔、鄂以及东北军、西北军的部队,都纷纷奔赴淞沪战场。
蒋介石的目的是分散日军兵力,消耗日本国力。蒋认为:“敌军战略本以黄河北岸为限,如不能逼其过河,则不能打破其战略,果尔,则其固守北岸之兵力绰绰有余,是其先侵华北之毒计乃得完成,此于我最大之不利。我欲打破其安占华北之战略,一则逼其军队不得不用于江南,二则欲其军队分略黄河南岸,使其兵力不敷分配,更不能使其集中兵力安驻华北。中倭之战必先打破其侵占华北之政策,而后乃可毁灭其侵略全华野心。”蒋没有明说,不过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要在上海这个国际都市以战绩改变洋人的轻华成见,争取赢得在江浙一带有重大利益的西方列强的尊重,希望不愿得罪日本的西方列强能够放弃消极中立立场,选边站支持中国,制裁日本,迫使日本停止对中国的蚕食,从而获得比较体面的和平。
国军的主将为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五集团军司令陈诚、第九集团军兼上海警备司令张治中和第八集团军司令张发奎等。
日军的主将为上海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第十军司令柳川平助和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等。
第二次淞沪会战导致国军损失近百分之四十,一九二九至三七那八年间从黄埔系统培养出来的二万五千个低级军官中损失了一万以上。朱耀华、吴克仁两位中将及黄梅兴、李友梅、蔡炳炎、路景荣、杨杰、庞汉祯、秦霖、官惠民、刘启文、吴桐岗、邓玉琢、朱之荣、李伯蛟和吴继光十四位少将在此役中殉国。
(事后国民政府军政部根据吴克仁投敌并出任伪职的错误情报,不经仔细查实就下令通缉他。一九三八年,原六十七军副军长贺奎和一0八师师长张文清为吴克仁及各级战死官兵请恤时,竟遭拒绝。军委会在发给各战区的《敌情通报》中说:“确讯 原东北部队第六十七军军长吴克仁,在我大军撤离上海后,已率部叛变投降日军,此次侵占南昌,即是吴克仁亲自指挥所部,为日寇前导。”
吴将军无辜蒙冤长达四十三年。
一九八0年,王公屿发表《八一三之役—吴克仁将军殉国纪实》一文,以当事人身份回忆当年与吴克仁并肩抗战的情景。一九八一年,著名旅美报人田雨时在《传记文学》上著文《忠烈泯没昭恤无闻的吴克仁将军》,再次介绍吴克仁的抗战事迹,申诉将军的不白之冤。一九八二年,中华民国政府追认吳克仁为抗日烈士。一九八九年,经吴家后人奔走,吴克仁的灵位正式进入台北忠烈祠,并且举行了祭祀仪式。)
日军伤亡人数约五万,其中加纳治雄少将在作战中丧生。
蒋介石打不赢的原因主要为:1)国军的空军跟日本远不是一个等级,因而很快就失去了制空权,国军的伤亡,有近半数是在毫无空防能力的情况下被敌机轰炸造成的。日军飞机的轰炸使国军行动困难,补给、机动均不能迅速及时,从而严重影响了作战;国军的海军则聊胜于无;2)国军陆军的重武器装备远远不如日军;3)淞沪一带一望平川,虽然那些街巷和河道有利于轻武装部队穿插迂回,但硬打硬拼、在固定的战线上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绝对顶不住日军威力巨大的飞机大炮;4)国军士兵人数虽然占很大优势,不过身体素质差,训练质量低,真正单斗独打能够不输日军多少的不足十万人(其中八万是德国人培训的);5)国军的主帅们在既不善将将,又不善将兵的蒋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多有失误,比如开战前没有明确的战役目标;杭州湾几乎无人防守,日本海上增兵后国军因而被包抄;被包抄后已经必败无疑,却迟迟不撤军,等着即将于十一月六日召开的布鲁塞尔《九国公约》会议的调停(一九二二年的《九国公约》达成了旨在保证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的协议)。蒋亲至前线向师以上军官指示,要求他们“做更大的努力,在上海战场再支持一个时期,至少十天到两星期,以便在国际上获得有力的同情和支持”,致使国军蒙受额外的巨大损失等等。
其实早在八月二十七日,蒋就在日记里承认:“近日战局渐转劣势,人心乃动摇矣。”
十一月十日,蒋无奈下令撤退。然而兵败如山倒,国军的撤退混乱无章。张发奎说:“接到撤退命令时,部队已陷于极端紊乱的状态,各级司令部已很难掌握其部队了。”蒋感叹说:“竟不分步骤,全线尽撤,绝无规律,痛心盍极!” 有学者指出,溃退造成的兵员伤亡甚至超过了双方对阵期间的伤亡。
十一月十二日,上海市区全部沦陷。
十月二十七—三十一日那几天里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却莫名其妙成了那次会战中国军的辉煌篇章。
跟日军对抗的谢晋元们舍身报国、视死如归,固然是永远值得后人敬仰的铮铮好汉,然而粗略梳理那场战斗的前因后果,只能令人唏嘘不已。
1)淞沪会战胜负已定后,守卫闸北的国军撤往沪西,日军并未追击,因此根本不需要滞后掩护。再说四行仓库既不处于交通要道,也不在什么桥头,那么小小的一个“钉子户”,完全是做样子给在上海公共租界内的洋人们看的:一方面再一次向国际社会表明政府抵抗侵略的决心,另一方面希望唤起在一九二二年在《九国公约》上签字的欧美列强的恻隐之心,从而替受日本欺负的中国出头作主。一句话,还是挟洋自重、以夷制夷的老套路。
为了这一政治目的,蒋介石要孙元良的八十八师死守闸北。而已经损失惨重的孙元良不愿意赔上自己的全部剩余家当,他觉得既然留守只是政治作秀,并无任何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意义,那么留多少兵力,守多少据点,都无关紧要,既不值得,也不光荣,于是最后决定只留一个营。
选择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是因为它建筑坚固,距南岸的公共租界仅百来米远,其东南方的西藏北路上又有美英军队的哨卡。日军其时尚未准备与欧美为敌,因此无论炮击或飞机轰炸,都有投鼠忌器之虞,从而有利于谢晋元们的防守。恐怕蒋介石和孙元良们私心里还会祈愿日本人的炸弹或流弹落到租界,误伤个把洋鬼子呢!
2)所谓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八百壮士”,实际上只有四百十四人(另一说四百五十二人,恐有误),他们大都是七七事变以后刚招募的鄂南农民子弟,尚未完成基本军事技能训练就被匆忙补充到了八十八师,其中一些人目不识丁,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3)战斗持续了四日四夜。谢晋元说他们击退了日军六次进攻。其他介绍文字胡扯他们击退了日军“十余次”甚至“数十次”进攻,又说守军以牺牲十余人的代价,“据瞭望哨兵报告”,毙敌二百余。
在淞沪会战中,七十五万国军精锐完败于二十多万日军,而谢晋元那些训练不足、初上战场的士兵却创造了阵亡人数一比十几的奇迹,其可信度恐怕与今日横店批量出炉的那些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相仿。
4)在万国商团的斡旋下,谢晋元们最后撤出了四行仓库,停止了无谓的抵抗。然而不知何故,他们不能归队,却被英国人缴了械,关进了拘留营。谢晋元不久在拘留营里被心怀不满的部下当众杀死。其余士兵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成了日军的俘虏和苦工。
白崇禧对淞沪会战有所检讨:“对日军之检讨:1)敌人利用淞沪沿海之形势,发挥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之威力,以装备之优良,训练之纯熟,发挥各兵种在战场上之战力,予我军创伤甚重; 2)日军官兵在战场上均能发挥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有武士道与大和魂之精神。……对国军之检讨:1)国军官兵……于淞沪战场虽制空、制海权操之于敌手,而我方之装备训练远不如敌人,然我军悉能以血肉之躯与日军相抗,其视死如归之精神可歌可泣;2)我军以劣势之陆军装备,抵抗敌军海陆空联合作战之优势,……自八月十三日至十一月九日将及三个月,……打破日军阀三个月征服中国之迷梦;3)我军因无空军掩护,炮兵又少,攻坚非常困难;4)日军炮火猛烈,又有空军掩护,我军进攻效果很少;5)我军训练远不如敌人,使用同一武器之命中率亦远逊于敌人,步兵对轻重武器因训练不精,不能使用自如,未发挥较大之威力。”
三.太原会战(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一日—十一月八日)
太原会战包括南口、张家口、大同、平型关、忻口、娘子关和太原保卫战等一系列战役。
参战国军约二十八万,最后伤亡约十万。其主将为第二战区司令阎锡山、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十四集团军司令卫立煌和第七集团军司令傅作义等。
郝梦龄中将、刘家麒中将、姜玉贞少将和郑廷珍少将阵亡。
阎锡山为应对各方对大同失守的谴责,以擅自后退为由将第六十一军军长李服膺枪决,尽管他曾给李服膺下达过撤退的指示。李在被处决前高喊:“不讲理的阎锡山万岁!”
参战日军华北方面军约十四万,最终伤亡二万多。其主将为华北派遣军司令寺内寿一和第五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等(第五师团曾在日俄战争中赢得“钢军”的美誉,是日本陆军精锐中的精锐)。
会战后国军在华北再无像样的抵抗,日本完全控制了华北的所有战略要地,顺带控制了山西大同一带的煤炭资源。
平型关战斗是平型关战役的一部分。
九月二十五日晨,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二十一联队第三大队一部押送辎重车辆,沿灵丘至平型关公路西行,进入了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以东布下的伏击圈。那时道路泥泞,车行缓慢,队伍拥挤。师长林彪放过了日军的先头部队,以强击弱,以众击寡,消灭了日军拖尾的后勤部队一百六十七人,击伤九十四人(据日方统计),毁损汽车八十二辆,并缴获野炮一门、步枪一百余支、机枪二十多挺以及各种炮弹、子弹等军用物资(八路军战报称毙敌一千多人、打伤二千多人、击毁汽车一百多辆、缴获炮一门、步枪三百多枝、机枪二十多挺、山炮弹三千多发和其他军用物资)。
平型关战斗是中国在华北战场上唯一的一次胜利,尽管是小小的胜利。
战斗结束当晚,林彪、聂荣臻致电朱德、彭德怀报告称:“我伤亡约三四百名”。次日,林、聂再次报告称:“我军伤亡三四百,负伤团长二、营长二,其余待查。”
(一九九二年聂荣臻离世,杨尚昆致悼词,称聂指挥了平型关战役,并取得了“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
八路军一一五师参加的平型关战斗、一二0师参加的雁门关战斗和一二九师参加的娘子关、忻口战斗,以及在敌后的破坏骚扰,是抗战中共军唯一列入国军作战序列的战斗。
林彪原来主张集中大部队打以运动战为主的正规战,但在平型关与日军交手以后,他认识到日军不好对付,从此不再坚持打正规战(不久林彪被友军(阎锡山的晋军)误伤,去苏联治疗,一九四一年底回国后担任延安抗大的校长并兼中央党校副校长(林彪参加了毛泽东发动的延安整风运动,但对“抢救运动”敬而远之,没有整过一个人),跟抗战基本上没有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