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万卷书 行万里路

与同好朋友分享旅行的酸甜苦辣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澳关系与在澳华人简史(二十四)

(2022-12-17 18:13:53) 下一个

中澳关系与在澳华人简史(二十四)

与澳大利亚有关的著名华人(1)

.黄苗子和郁风夫妇

黄苗子一九一三年出生于广东中山一个书香世家。其父黄冷观是同盟会会员。黄苗子少时就读于其父创办的香港中华中学。

一九二八年十五岁时,黄苗子看到了由叶浅予主编,张光宇、张正宇和鲁少飞等漫画大家参与的《上海漫画》周刊,从此沉溺于漫画而不可自拔。翌年,黄苗子创作的漫画“魔”入选香港学生画展,并在《上海漫画》上发表,他还因此收到了叶浅予的信,那让他欣喜若狂。但其父却极力反对他的爱好。一九三一年,黄苗子从中华中学毕业,被父亲送进香港华仁书院学习英文,那让他苦不堪言。一九三二年,黄苗子离家出走前往上海追逐他的漫画之梦。

其父得讯后立即给时任上海市长的同乡兼好友吴铁城拍电报拜托他关照儿子。于是黄苗子先后担任了上海市政府机要室科员、卫戍司令部中尉书记和上海市公安局科员等职,他还兼任过《大众画报》和《小说》半月刊的编辑。一九三六年夏,黄苗子和叶浅予、张光宇等一起发起举办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漫画展。吴铁城在一九三七年调任广东省政府主席,黄苗子跟着去当办公室机要秘书。吴在重庆出任中央海外部长,黄苗子被任命为部长办公室总干事。吴随后任国民党中央秘书长,黄苗子又当了秘书长办公室总干事。所以黄苗子在很长时间里是拿铁饭碗的国民党高级公务员。

黄苗子还先后兼任过广东省银行监察、中国实业银行董事、中央银行秘书处副处长兼行政院美援运用委员会秘书处处长和中央信托局秘书处处长等职。

依仗着吴铁城的权势,黄苗子是他结识的不少左翼文人的保护伞。凡有朋友落难,他总是尽力相助,所以他也受到共产党的器重。当年在文化界活动的共产党要人如夏衍、廖承志和潘汉年等都是他的好友。

夏衍是为黄苗子和郁风牵红线的“月老”(黄苗子曾从重庆给在香港的郁风写过一首诗:“乳香百合荐华缦,慈净温庄圣女颜。谁遣梦中犹见汝,不堪重忆相聚时。”)一九四四年五月,由夏衍主持,他俩在重庆天官府郭沫若的府邸举行订婚仪式,柳亚子为之赋词,郭沫若挥毫题诗相赠。当年十一月,他俩在嘉陵宾馆举办婚礼,由吴铁城主持,男女傧相是叶浅予和戴爱莲、冯亦代和郑安娜两对夫妇,沈尹默担任证婚人。周恩来也曾专门宴请他们祝贺他们的新婚。   

一九四五年毛泽东到重庆与蒋介石举行国共和平会谈期间,黄苗子是毛泽东一次宴请时的座上客,在座的有夏衍、乔冠华和许涤新等人,毛客气地要黄苗子坐主位,但黄执意不肯,于是就坐在毛的旁边。那次会晤后,黄苗子向他编辑的《新民报》副刊推荐毛泽东的那首《沁园春·雪》。在发表时,黄苗子写下一段编者按:“毛润之氏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咏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那事在当时引起颇大反响。

一九四九年五月,鉴于内战激烈,形势险峻,黄苗子和郁风撤到香港。不久,共产党夺得政权。是年九月,他们夫妇接受周恩来的邀请,赴京参加了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随后定居北京。

接着在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受训以后,黄苗子曾担任政务院秘书厅秘书、《新民报》总管理处副总经理、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中国书协常务理事、中国美协理事和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等职。

五十年代初,黄苗子曾被牵涉进所谓的潘汉年反革命案。一九五七年“大鸣大放”时,他因批评“泛政治化”、呼吁公平、为知识分子鸣冤叫屈而被打成右派,发配至北大荒。文革中,因为被称作“中国的裴多菲俱乐部”的“二流堂”问题(“二流堂”是形成于抗战时的重庆的非正式的文化沙龙,后一直延续到北京。经常出入其中的有众多著名画家、作家、演员和其他文人如吴祖光、新凤霞、阳翰笙、叶浅予、丁聪、冯亦代、潘汉年、赵丹、华君武和聂绀弩等。黄苗子和郁风的家,无论是重庆枇杷山下的新房,南京的黄公馆,还是北京的栖凤楼,均是“二流堂”朋友们的聚会处之一),黄苗子夫妇遭到了残酷的迫害,一度大字报铺天盖地贴到他们家的门口,其中一副对联为:“苗子黑苗,铲除这株毒苗;郁风妖风,扫荡这股歪风。”横批是:“一对黑货”。他们夫妇在一九六六年十月被双双投入牢房,分隔关押了七年之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黄苗子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和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一九八九年六四以后不久,黄苗子夫妇在澳大利亚朋友的帮助下逃离北京,移居布里斯班。其时他俩均作为客座教授受聘于格理菲斯大学。他们前后在布里斯班生活了十年。

二00九年三月十九日的《南方周末》发表章诒和的文章《谁把聂绀弩送进了监狱?》,指控黄苗子从一九六二年起积极主动向当局告密,导致聂绀弩最终入狱。

黄苗子著有《货郎集》、《无梦庵流水账》、《青灯琐记》、《风雨落花》、《雪泥爪印》、《世说新篇》和《人文琐屑》等散文集,《牛油集》和《三家诗》等诗集,《吴道子事辑》、《八大山人传》、《画坛师友录》和《艺林一枝》等美术论著,《黄苗子书法选》、《中国书法精品选—黄苗子》、《草书木兰辞》和《苗子杂书》等书画集。

黄苗子曾写有遗嘱曰:“第一,在人活着的时候,邀几位朋友聚会,为自己提前举行葬礼。摆上字画、茶水、酒瓶,发表令人落泪的讲话,这样死者也感到有趣。第二,不要在我的遗体旁啼哭。我不是英雄,我自己也不知道我能否冒生命危险从铁路路轨上救出一个三岁的儿童。只要说这样一句话就行了:‘苗子死了’。第三,不要为我的遗体穿丧服,我光着身子而来,也要裸体而去。”

二0一二年,黄苗子在北京去世。

郁风一九一六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油画专业,又曾在南京中央大学徐悲鸿和潘玉良门下深造。其父郁华系为汪伪特务所杀,其叔父郁达夫也死于日本宪兵之手。

一九三0年代中期,郁风是中共外围组织上海青年妇女俱乐部的活跃分子之一,该俱乐部宣传抗日和妇女解放,其发起者包括电影演员陈波儿、吴佩兰(艾思奇夫人)、蓝苹和作家白薇等。在一九三六年的三八妇女节,上海七个妇女团体召开联合纪念大会,并举行示威游行,号召广大妇女团结起来抗日救亡,郁风是游行的总领队之一。参加那天活动的有妇女界知名人士何香凝和史良等。

新中国建立之初,郁风曾担任香港《文汇报》驻京特派员。她在与黄苗子双双进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接受“再教育”之后,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书记处书记和美术馆展览部主任等职。

一九九一年,江青在狱中自杀,郁风为此在香港发表“蓝苹与江青”一文,回顾了她与江青的交往。蓝苹在三十年代中期在影剧界已小有名气,与郁风交往频繁。上海沦陷后,她俩各奔东西。一九四五年在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前,江青先到渝治牙,曾专门造访郁风和黄苗子的新居。一九五0年,江青曾请郁风夫妇和王昆仑(当时为“民革”宣传部长)在北京丰泽园吃饭,不久又请他们夫妇到中南海作客,不过那天毛泽东不在。该年国庆节夜,郁风陪她母亲上天安门城楼看烟火,遇到江青,江青把她们介绍给了毛泽东。之后,郁风和江青再没晤面,也无书信往来。

文革初,江青曾诬陷说“郁风是坏人,是特务”。   

一九七五年出狱后,特别是“四人帮”垮台后,郁风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绘画之中。一九八二年,她创作的“春风吹又生”一画获法国沙龙美展金质奖。一九八三年,旅法画家赵无极在北京举办画展,郁风发表“赵无极─在东西方之间”的长篇评论文章,大胆挑战中国艺术界存在的僵化、单调和偏执,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一九九四年,在澳大利亚旅居五年后,郁风和黄苗子首次回北京联袂举行书画展,他们的作品受到高度评价。

郁风著有散文集《我的故乡》、《急转的陀螺》、《时间的切片》、《陌上花》、《美比历史更真实》和《画中游》。

郁风于二00七年逝世。

.梁羽生

      梁羽生本名陈文统,一九二四年出生于广西蒙山。他在广西桂林中学读高中,在岭南大学修国际经济,一九四九年定居香港后在《大公报》任职。一九五四年,他以梁羽生为笔名写成的处女作《龙虎斗京华》被称作首部“新派武侠小说”。梁羽生一生著有《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和《萍踪侠影录》等武侠小说三十五部。

      梁羽生一九八七年移居悉尼,二00九年病逝。自称“同年弟,自愧不如者”的武侠小说大师金庸为梁羽生撰写挽联曰:

      “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   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

.王賡武

王赓武在一九三0年出生于印尼泗水(Surabaya),成长于马来亚怡保(Ipoh)。他在马来亚大学学习历史,获本科和硕士学位。他创建了马来亚大学社会主义俱乐部,并担任主席。

王赓武在一九五七年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马来亚大学任教。他参与创建了马来西亚人民运动党(Gerakan,Malaysian People's Movement Party),不过没有直接参加该党的活动。

一九六八年,王赓武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亚洲研究院(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and Asian Studies)当教授,并在一九七五—八0年间担任该院主任。他在一九八六—九五年间担任香港大学副校长,主持校务。王赓武在二00七年被授予新加坡国立大学第三位“大学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的尊称,他也是该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Executive Education)的创始主席。王赓武是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作为历史学家,王赓武是华侨史研究的最高权威之一。他一生著作等身,主要论著有《南海贸易:南中国海华人早期贸易史研究》(The Nanhai Trade: The Early History of Chinese Trade in the South China Sea)、《南洋华人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the Nanyang Chinese)、《五代时期北方中国的权力结构》(The Structure of Power in North China during the Five Dynasties)、《一九四九年以来的中国和世界:独立、现代性和革命的影响》(China and the World since 1949: The Impact of Independence, Modernity and Revolution)、《社团与国家:中国、东南亚与澳大利亚》(Community and Nation: China, Southeast Asia and Australia)、《中国与东南亚:神话、威胁和文化》(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Myths, Threats and Culture)和《一八00年以来中国人与英国人的交接:战争、贸易、科学与政务》(Anglo-Chinese Encounters since 1800: War, Trade, Science and Governance)等。王赓武多次获得学术殊荣,包括二00九年剑桥大学为庆祝建校八百周年而授予十位杰出人士的荣誉博士学位和2020年的唐奖汉学奖。

王赓武是澳大利亚公民,不过他曾表示:“我在澳大利亚生活了十八年,对那个国家很有感情。但我不认为自己是澳大利亚人,不管是我对他们的认识还是他们对我的认识都很肤浅。”

.维克特·张(Victor Chang,张任谦)

维克特·张一九三六年出生于上海。其父母都是长期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英籍华人。张从小在香港长大。其母在三十三岁时因乳癌去世,使张在十二岁时就立志长大当个医生。张在一九五一年到悉尼。一九六二年从悉尼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张进入悉尼圣文森特(St Vincent's)医院当实习医生,然后去英国伦敦和美国明尼苏达(Minnesota)州罗彻斯特(Rochester)著名的梅约(Mayo)诊所从事心脏外科方面的进修和工作。张在一九七二年回到圣文森特。

由于一九八0年代初出现的抗排异药物大大提高了心脏移植的可行性,张大力游说政府和企业在圣文森特设立了一个心脏移植项目。一九八四年四月,张领导他的团队为一个十四岁的病人作了心脏移植,那是澳大利亚最年轻的心脏移植病人。

在一九八四—九0年间,张的团队做了一百九十七例心脏移植和十四例心肺移植手术。他们的病人的一年存活率超过了百分之九十。

张在一九九0年七月十日一夜之间名声大噪。那天,澳大利亚首富、媒体大亨克里·帕克(Kerry Packer)在参加马球比赛时突发心脏病,临床死亡了七秒钟。是张为他做的搭桥手术让他起死回生。

为了弥补捐献器官的短缺,张组织了一批科学家、工程师和市场营销专家在广州和悉尼研究开发了相对便宜的被命名为“圣文森特心脏瓣膜”的人造心脏瓣膜。那种瓣膜一度在亚洲被广泛运用。张的团队在研发人造心脏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不过随着张的被杀,那个研究无疾而终了。

一九九一年七月四日清晨,两个马来西亚华人刘秋生(Chew Seng Liew)和林春治(Choon Tee Lim)“碰瓷”撞上了张的车,然后向张索赔,当张拒绝并向路人呼救时,刘朝张的头部开了两枪,当场杀死了他。警方开始时怀疑张的谋杀跟华人黑帮组织三合会有关,不过很快就确定了那跟三合会毫无关系。

除了刘和林,吴章夏(Stanley Ng)也参与了作案。那三个人是根据某本杂志上介绍的“成功的亚洲人”而盯上张的。他们在那年五月底到悉尼张的住所企图绑架张以勒索三百万澳元,但到悉尼后才发现张身在国外,因此只得返回墨尔本。六月,三人再次前往悉尼,然而还是因故不能下手,那次三个人产生了矛盾,特别是吴提出反对使用暴力,并退出阴谋返回了墨尔本,剩下刘和林两人。此后才在七月发生了震惊全澳的枪杀事件。

刘秋生在审讯时承认有罪,被判了二十六年徒刑。林春治否认有罪,他声称他事先不知道刘秋生有枪,他被判了二十一年。吴章夏因为配合警方调查,加上案发时不在场,被免于起诉。

张在生前就深受尊敬,死后更被授予了一切最高的荣誉包括“澳大利亚世纪名人”。他留下的主要遗产有维克特·张基金会和维克特·张心脏研究院。前者侧重于心脏病和心脏手术领域的教育和创新,后者侧重于心肌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二00九年十月,林春治获准假释,随即被遣送回马来西亚。二0一二年十月轮到了刘秋生,他也立即被遣送回了马来西亚。

.储望华

储望华是储安平的幼子,一九四一年出生于湖南安化。储安平当时在国立安化师范学院教书。

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八年,储望华在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于一九五七年六月更名为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学习。一九五七年,储安平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提些意见”一文,害得毛泽东“一连几天没睡好觉”,因此被打成了超级大右派。储望华险些受到牵连:中央音乐学院最初取消了他作曲系的入学通知书,一周后才改变主意,让他进了钢琴系。储望华在一九六三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文革中,储望华三次被中央乐团(当时的“样板团”)借调,参与创作钢琴协奏曲“黄河”和钢琴独奏曲“十面埋伏”、“战台风”等,不过每次作完贡献以后,他就被“样板团”“刷”回学校,所以被人戏称为“板刷”。

储望华在一九八二年六月赴澳留学。在与送行的亲友告别后正准备乘车去机场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办公室的主任匆匆赶到,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对他说:“刚刚接到中央统战部来函,对你父亲储安平正式做出‘死亡结论’”(储安平在一九六六年九月上旬失踪,生死始终不明)。

储望华的妻子唐希琳为墨尔本大学医学系博士。

储望华在一九六一年创作的两首钢琴独奏曲“江南情景组曲”和“变奏曲”曾被选入《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他改编或创作的作品“翻身的日子”、“解放区的天”、“二泉映月”、“康定情歌”、“新疆随想曲”和“南海小哨兵”等在国内外影响广泛。

储望华于一九八七年获澳大利亚埃伯特·迈基(Albert Maggs)作曲比赛大奖。他并成为澳大利亚音乐中心终身常任代表。

.苏震西(John Chun Sai So)

苏震西一九四六年出生于香港,十七岁时移民至墨尔本。他在墨尔本大学获得教育及科学学士学位。在大学期间,苏震西曾经组织反对白澳政策的活动,并参与成立大学留学生联盟和中国学生会。毕业后,他在费兹罗(Fitzroy)中学当物理教师。从一九七三年起,苏震西开始涉足商界,他在墨尔本唐人街经营的龙舫海鲜酒楼非常成功。在全盛时期,苏震西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拥有三十多家酒楼食肆,雇用了五百多名员工。如今其事业包括饮食业、地产、农业和矿业等。

一九九一年,苏震西首次进入政界,当选为墨尔本市议员,并于一九九六年和一九九九年两次连选连任。一九九九年三月,他以一票之差输给墨尔本原任市长彼得·科斯蒂根(Peter Costigan),与市长一职失之交臂。

二00一年,维多利亚通过新法,使墨尔本市长一职由市议员选举改成民选。苏震西击败了众多在墨尔本具有高知名度的候选人,成为墨尔本首位民选市长,他也成了墨尔本的首位亚裔市长。二00四年,苏震西又以极大优势成功连任,成为墨尔本至今任期第二长的市长。

在任期内,苏震西推动了许多大型政绩工程,包括重建墨尔本最大的商业广场墨尔本中心,打造澳大利亚第一个六星级环保大楼Council House,修复购物中心Bourke Street Mall等。苏震西从维多利亚州政府取得了墨尔本滨海港区的管治及发展权以建造南半球最大的港区。他还严厉打击了犯罪活动。苏震西的最大成就之一是在二00六年领导墨尔本成功举办了英联邦运动会。

在苏震西担任市长以后,墨尔本多次获选为全球最佳城市。

二00六年,苏震西被选为世界市长 (World Mayor)。二00七年,苏震西获得维多利亚大学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二0一三年,在中国第九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上,苏震西被聘为中国侨联海外顾问。

苏震西常因他的英语带有浓烈的口音而遭到嘲笑。不过他最为一些人诟病的是他在二00二年故意回避会见访问墨尔本的达赖喇嘛,他也曾企图禁止法轮功每年一度的游行(法轮功上诉法庭,并获得胜诉)。有评论家指出那两件事反映出苏震西与大陆政府的密切关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