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两篇博文中, 笔者先后讨论了在经济危机的大萧条之下, 一些行业风采依旧甚至更加光彩照人的情形,以及车行洗心革面大打服务牌试图逆势而行的做法。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讨论经济危机当道的另一个副产品,那就是古稀老人与年轻人争抢工作职位。
众所周知,西方文化中缺乏青年人赡养老人的传统以及老年人依靠儿孙辈实现老有所依的想法。在美国,退休的老人们要想衣食无忧地度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只好寄希望于自己早年存下的养老金。
然而,在肆虐全球的经济危机下,很多老人投在股市或基金市场的养老金 ( IRA 或 401K )已经在大幅缩水。如果说从理论上而言,股市或基金市场总有反弹的一天,这些投资那时可能会重新物有所值令人们心有所盼的话,一些投到马道夫或斯坦福这些超级大骗的资金就很有可能血本无归了。老人们的退休金少了甚至没有了,但医疗保险费用一直在涨,无奈之下只得将 70 岁当作 20 岁,像年轻人一样重回职场或延迟退休,和年轻人争工作,看尽别人的脸色。一句话,老夫聊发少年狂,古稀争锋青春年少,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下,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那么, 就业市场怎么看待我们中国人眼中这些本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老人们呢?在与年轻人的职场较量中,老人们似乎暂时占了上风。据美国劳工部的最新统计数字,在过去两年中,美国 65 岁以上(含 65 岁)的工作人数增加了 70 万之多,总数达七百万。在 2009 年 2 月份,有工作职位的美国 65 岁以上(含 65 岁)的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从十年前的 11% 上升到现在的 16% 。在就业市场日渐萎缩的今天,工作老人的增加无疑就意味着工作年轻人的减少。同样是来自美国劳工部的数字,在过去两年间,美国 16 到 24 岁的就业人数下降了二百万,总数减到了一千八百三十万。 16 到 24 岁的就业人口比例从十年前的 59% 下降到现在的 49% , 25 到 29 岁的就业人口比例从十年前的 81% 下降到现在的 74% 。
这些数字再次验证了我们中国的一句老话,姜还是老的辣。究竟什么原因让老人们受到雇主们的青睐呢?首先,老年求职者们普遍有经验。在经济危机下,很多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已经在尽量裁减一些可有可无的支出,培训费用就在此列。企业希望招来的新员工立即可以上手工作,相较于没有任何经验的年轻人,有经验的老人们无疑可以帮雇主实现不花或少花培训费用的目的。其次,老年求职者们的职业素养一般更高。与年轻人相比,他们更为可靠,踏实,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他们很少请病假。一位雇主说,很多年轻人倾向于多请病假,实际上他们并未生病,病假不过是他们去度假游玩的一个借口而已。
看到经验丰富的老人们纷纷找到工作,一些年轻人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认为雇主们对没有经验的他们有歧视,这恐将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没经验导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越发没有经验。到底何时是尽头?
一些找不到工作的老人们也是满肚子苦水无处诉。一位六十岁的女士有意申请一个电话接线员的职位,但面试单位对她兴趣不大。相反, 当一位二十多岁的妙龄女郎出现时,面试单位兴趣盎然。这位老人认为面试单位对老年求职者有隐性的年龄歧视。另一位曾从事房地产业的 76 岁的男士,多次申请工作未果,以至于他的朋友为他出谋划策说,他可以考虑隐瞒实际年龄并对简历上的日期做相应改动。
尽管目前从统计数字上看,老人们更受雇主们的青睐,但年轻人也并非没有机会。在需要现代电子技术知识的工作领域,年轻人有着老年人无可企及的优势。他们喜欢跟踪最新科技,愿意接触新鲜事物,创造性强,在这方面有所需要的雇主一般会优先录用他们。而 一些雇主更会因应工作职位要求,分别录用老年人和年轻人,期待着最大限度地做到取其所长,优势互补。
三国时的曹操曾经这样写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体现了自己不服老的勃勃雄心。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希望自己日渐老去。对美国老人们年纪一大把了依然在职场打拼的奋斗精神,笔者在理解和敬佩之余,也希望这不过是短暂的权宜之计,毕竟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年轻人身上,让已经老矣的廉颇们再承担这种重负是不公平的。
附博文两篇,若有意阅读,请点击文章标题下链接:
经济危机当道 美国什么行业走俏?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03&postID=23718
经济危机当道 车行服务焕发新貌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03&postID=3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