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的故事 2003-06-20
(2005-03-23 06:25:14)
下一个
讲一个民国时期传奇女子的故事吧?
讲故事之前先猜谜语:星期五晚上8堂讲故事--------打电影名或者小说名一。
这是个讲唱戏的女子的故事。
话说,以前的京戏是没有女演员的,连女观众都没有。所以象梅兰芳的爷爷梅巧玲才能在舞台上做酥胸半露状,然后扔出一个鸡蛋清来,博得观众一片叫好。直到辛亥革命后,女人进了戏园子,也有了坤班。但是这些女演员,一来那个圈子十分封闭保守,二来也没有一定的信誉保障,是很难得名师指点的,坤班也始终不上档次,连戏院都进不去,演出只能在北京南城的游乐场。看客们看的,与其说是艺,不如说是色。一些后来特别有名的旦角,早年都有些8大胡同的背景。
后来当然是坤旦慢慢取代了男旦,但是第一个真正被刮目相看的女演员,是孟小冬。她甚至不是演旦角的,她是老生。不过如果大家孤狗一下,就能查到孟的照片了,端庄斯文,眉目如画,一派大家闺秀样,演个青衣也是上佳的了。孟出身是梨园世家,不过父亲祖父都不是什么名角,跟着亲戚学戏,17岁崭露头角,20岁出头就是名噪一时的大演员了。
下面开始说八卦。
当时梨园行里,最牛的牛人自然是梅兰芳。20年代已经渐渐是旦角的时代,唯一能跟梅抗衡的也就剩下个杨小楼,还跟电影霸王别姬里说的一样,最后变成了姬别霸王。梅兰芳的第一任LP就差不多那时候S了,于是一群小报记者什么的就象现在研究谢听风的绯闻一样,开始给梅凑姻缘。这样孟小冬就成了这群人最中意的候选,为哈呢?两个人的性别在台上跟台下颠倒错乱,多么大的噱头啊。孟和梅两个人呢,也都愿意。想必两个人都风华正茂,事业蒸蒸日上,婚掉以后还可以继续合作,多好的前景啊。于是两个人就好上了。至于是不是还有平时切磋艺术日久生情之类的情节,就8知道了。
总之,1926年,孟19岁,梅32岁,两个人就住进了北京内务部街的一个小院子里。嘿嘿,就在偶姥姥家旁边一条胡同。20年代孟退出舞台了一段时间,偶一向认为,就是她跟梅在一起的这段时间。但是他们两个没结婚。为哈呢?大家都说是因为一起命案。
那时候孟正在盛年,自然有大大小小的裙下之臣哈的,就象霸王别姬里袁四爷那种,她也是不能不敷衍的。其中一个花花少爷,听说孟被梅藏娇了,就急了,上门去问。梅当时好象是没在家,一个记者还是哈去开的门,就被这少爷给毙了。
当然可能还有其他感情原因,不过偶个人相信这件事足以把梅吓到不敢娶孟。这之后梅就跟后来的梅夫人福芝芳婚掉了,生了N个儿女。福的妈是属于今天特厉害的星妈那种,梅的钱啊什么统统要管。福在家学熏陶下也不差。不过梅在婚后跟孟还是有来往的--------是不是住一起就8知道了。到31年还是29年,梅去米国的时候,很多梅的智囊团成员还是希望梅能跟孟在异国合作,把中国戏曲最高水平带出去哈哈的。到上船那天,孟果然去了码头,可是福夫人也去了,带着N个月的身孕,一直陪在梅身边。这一幕当年肯定是微妙的很的啦!不过反正最后就是孟没有去成就是了。
然后孟就死心了,等梅回来的时候,孟已然重出江湖。当时老生有史以来第一牛的谭鑫培已经S了,后面涌现一堆以他传人为号召的小辈。然后这些小辈也成熟了,其中再第一牛就是余叔岩。后来的老生,大部份都是从学余派开始的,就象学旦角都从梅张两派开始一样。那个腔,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云遮月。孟那时候就明明白白的开始学余。
余这个人,脾气很怪,大概真有点程蝶衣的劲头--------当然不是说同性恋的部份,就是戏痴,戏疯子。他是真心的崇拜老谭,老谭当年教他,其实并不怎么好好教,一出垫场的小戏,战太平,指点他一下,他就当成自己最名贵的看家本事,轻易不露-------后来果然成了余派经典,偶就没看出好来。因为觉得自己那个东西宝贝,所以轻易不教人,不收徒弟,但是喜欢神侃,又抽鸦片。每天半夜,他们家就象个大沙龙似的,他抽完烟劲头上来,跟一屋子人说这个音要怎么发,那个腔要怎么拐,某个人物要怎么演,等等。也真有人捧他的场。一个旧文人张伯驹,还给余搞了个国剧研究院哈的。
这余还有一桩宁折不弯的脾气。31年杜月笙在上海叫堂会,老生行的名角都叫遍,只有余不去。有一说是余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杜,所以一生不得去上海演出。当时京剧界,要真正出名,成角,一定要在京津唱开,但是要挣钱,就一定要去上海。余这样也是够绝决的。
回到孟的故事。总之孟最后费了无数力气,终于拜在余的门下,成了余有数的三四个弟子之一。余一共好象是四个弟子?还有一个因为一个唱段没听他的就此一句不教的。
不过呢,偶喜欢的老生都是这样有脾气的,象马连良那样太过圆通的,偶始终认为也就是那样。
孟学余的办法差不多就该叫“熏”。余本来出台不多,整天就是在家开沙龙。孟一个妙龄女子,天天夜里在他们家跟一堆老少男子听讲。余上台一次,因为所有细节无不要求尽善尽美,所以比别人体力透支得厉害。别人天天演----------比如马连良,余一个月就演一两场。不过余反正有崇拜者支持,成名多年,开销总是有的。孟处处学老师,一样的唱法,钱怎么支持就8得而知了。
余和孟之间,偶相信是没哈事情的。当时收孟当弟子的时候,余还很犹豫,因为孟是“朋友妻”。后来孟拜师以后,余的身体已经8怎么样了,一共那几个徒弟,也就这一个真正专心致志学的,自然教得也多。不过后来余的LP还是8高兴了。据说余死后在他坟前把文字的东西全烧了,目的就是不给孟小冬。
孟后来的声势已经让所有观众和竞争者忘记了她的性别,而关注于她的演出。上次看谁说,当年还不喜欢看戏,就感觉出那个气氛。孟出场前,观众中就流动着一种雀跃的激动,等孟出现了,哇,一动一个大喝采。再等孟一张嘴,全场肃静,鸦雀无声。不过孟从来没有想其他老生那样风光过。她那样唱戏,没人会跟她成立剧团。她就是认认真真自己该怎么唱怎么唱。也唯其如此,唱出来,一场是一场,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结局,就象8归说的,孟嫁给了大流氓杜月笙做第四房还是五房姨太太。还是杜的堂会,孟被请去唱搜孤救孤,唱完就再没上过舞台。
后来余死的时候,孟在香港,偶记得写的挺长的挽联里还有薪传未了,师恩难报哈的话。
再再后来,杜死了,据说孟只分到2万块家产。后来孟在香港/台湾的家,就象她老师家一样,成了京剧沙龙。每天调嗓子,跟戏迷说戏。孟死后她调嗓子的录音都成了珍品,广为流传。
就这样。偶已经忘了一开始是感慨什么然后想写这个故事了。不过反正写完了。大家凑合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