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老吴

友风子雨,明月入怀。
个人资料
吴友明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白鹿原第3章读后感(9):举轻若重的“跑龙套”人物描写

(2017-07-06 10:34:52) 下一个

长篇小说白鹿原人物众多,有的人物只有几十字上百字的描写,都写得活灵活现,这是一般网络写手所不具备的功力。

     大家请看第一章的最后地段:

     法官隐名瞒姓,人称一撮毛,左腮下一颗神秘的黑痣上缀下尺把长的一撮毛。嘉轩诉说了闹鬼的经过。法官只问了他的住址就催他回去,说自己随后就到。嘉轩知道法官行路坐鬼抬轿神速如风,就急急匆匆小跑回家来。法官果然随后就到了,刚到门口就把一只罗网抛到门楼上,乃天罗地网。法官进得屋来,头缠红帕腰系红带脚登红鞋,扑上楼去又钻到脚地。胡氏吓得蒙了被子。法官最后从二门的拐角抓住了鬼,把一个用红布蒙口扎紧了脖颈的瓷罐呈到灯下,那蒙口的红布不断弹动,像是有老鼠往外冲撞。法官吩咐说:“给锅里把水添足,把狗日煮死再焙干!”鹿三和嘉轩俩人轮换拉扯风箱,锅开水滚后,一股臭气溢出来令人作呕,嘉轩先吐了,鹿三接着也吐了,吐了之后再烧,直到把那半锅水烧得一滴不剩,法官接了偿钱提了瓷罐收了天罗地网又坐鬼抬轿回岭上去了。此后果真不再闹鬼。胡氏的精神却再也没能恢复过来,日见沉郁日见寡欢日见黑瘦下去,吃了冷先生几十服中药也不见起色*,直至流产下来一堆血肉,竟然卧炕不起,不久就气绝了。

     我们来分析这一段:

     第一:写了这位法官的外貌:“人称一撮毛,左腮下一颗神秘的黑痣上缀下尺把长的一撮毛......”这“一撮毛”的形象,像小丑的角色,怎么可能执法呢?原来,这厮其实只是民间作法事的法老而已。说他是法官,只不过表明愚昧的民风对装神弄鬼的法巫的盲目崇拜而已。也和封建社会那些朝廷“威武”的法官区别开来了。

     第二:写这位法官的性格:“嘉轩诉说了闹鬼的经过。法官只问了他的住址就催他回去,说自己随后就到。”说明这位法官做事干脆,说一不二,闹鬼的经过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地址。因为这种坑蒙拐骗的法事都是可以随机应变信口开河的,而且几乎没有质疑的余地。

     第三:写这位法官的动作,“行路坐鬼抬轿神速如风......头缠红帕腰系红带脚登红鞋,扑上楼去又钻到脚地......最后从二门的拐角抓住了鬼,把一个用红布蒙口扎紧了脖颈的瓷罐呈到灯下......”

      里面有四个“红”,红是驱鬼的标志。红帕腰红带红鞋红布,据说鬼不敢触碰红色的东西,民间常以红布、朱砂、动物的血液等物驱鬼避邪。

      写法官装神弄鬼,“那蒙口的红布不断弹动,像是有老鼠往外冲撞。”只不过是他伎俩而已。

     而现在像“一撮毛”的这种假法官,手段越来越高明了。因为科学越发达,迷信的人越多,很多人却不相信科学,相信鬼话。

     第四:写这位法官的人物语言:法官吩咐说:“给锅里把水添足,把狗日煮死再焙干!”这位法官装神弄鬼却装腔作势语气,欺骗性更强。

     这里我们说一下人物语言,人物语言是指作品中人物的对话和独白,人物语言也是作家创造的,可能体现作家的风格,但它毕竟是作品中人物自身的语言,必须具有个性化的特点,符合人物的教养地位、身份、年龄和心理等方面。“给锅里把水添足,把狗日煮死再焙干!”是不是符合这位法官的个性和特点,大家可以自己分析。

     我们再看第2章第一段:

     第六房女人胡氏死去以后,娘俩发生了重大分歧。母亲白赵氏仍然坚持胡氏不过也是一张破旧了的煳窗纸,撕了就应该尽快重新煳上一张完好的。她现在表现出的固执比秉德老汉还要厉害几成。她说她进白家门的那阵儿,若阿公还在山里收购中药材,带看秉德,让老二秉义在家务农。那年秉义被人杀害,老阿公从山里赶回,路上遭了土匪,回到家连气带急吐血死去了。秉德把那两间门面的中药收购店铺租赁给一位吴姓的山里人就回到白鹿村撑持家事来了。她和他生下七女三男,只养活了两个女子和嘉轩一个娃子,另外七个有六个都是月里得下无治的四六风症,埋到牛圈里化成血水和牛粪牛尿一起抛撤到田地里去了。唯有嘉轩的哥哥拴牢长到六岁,已经可以抱住顶杆儿摇打沙果树上的果于了,搞不清得下什麽病,肚子日渐胀大,胳膊腿越来越细,直到浑身通黄透亮,终于没能存活下来。嘉轩至今没有女人更说不上子嗣,说不定某一天她自己突然死掉,到-阴-地儿怎麽向先走的秉德老汉交待?嘉轩诚心诚意说,所有母亲说到的关系利害他都想到了而且和母亲一样焦急,但这回无论如何不能贸贸然急匆匆办事了。这样下去,一辈子啥事也办不成,只忙看娶妻和埋人两件红白事了。得请个-阴-阳先生看看,究竟哪儿出了毛病。白赵氏同意了。

     大家看这一段有一个人物拴牢,“唯有嘉轩的哥哥拴牢长到六岁,已经可以抱住顶杆儿摇打沙果树上的果于了,搞不清得下什麽病,肚子日渐胀大,胳膊腿越来越细,直到浑身通黄透亮,终于没能存活下来。”这几十个字栩栩如生,特别是“抱住顶杆儿摇打沙果树上的果子了。”写出了那个年代关中农村孩子成长的一个必然的经历。这个拴牢名字起得很有意思,你要牢牢地拴住他,却还是让他眼睁睁地死了。

     如果没有这个拴牢,嘉轩成长的故事就不会这么精彩和悲壮。这就是名家的文笔,你不得不佩服陈老的功力。

     为什么读完有些人的作品我们只能记住很少的一两个人,甚至连一两个都记不住呢?因为你的次要人物的形象塑造缺乏个性,你说是帅哥,就是“英俊潇洒”;你说是美女,也是“美若天仙”,这两个例子都不是个性化的语言。

     个性非常重要,是作品的生命力。人物说着相同口气的话,做着不同的事情。是网络长篇小说的通病。

    一部长篇小说必然涉及众多人物,主要人物不用说,次要人物也要传神入画。在白鹿原里,冷先生可以说是次要人物,但是写的很传神。“一撮毛”法官和拴牢,连次要人物都不是,只是如空中的一颗流星划过,却会给读者留下闪光的记忆。或者如戏台上跑龙套的角色翻个筋斗就过去了,还是定格在离台面最高的一瞬间的身姿。

     举轻若重的“跑龙套”人物描写,字字珠玑,白鹿原不愧为名著。

 请点击链接:

 

白鹿原:把时间揉进空间和意象之中

(6/7961 reads)2017-07-09 12:34:31

白鹿原:举轻若重的“跑龙套”人物描写

(8/23203 reads)2017-07-06 10:34:52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吴友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zhu286' 的评论 : 学一点!纯属在私人空间自娱自乐而已。谢谢!
zhu286 回复 悄悄话 也喜欢白鹿原。 吴友明是学文科的?
吴友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weetgrape' 的评论 : 谢谢你这个热心读者!
sweetgrape 回复 悄悄话 感谢您的讲解,否则即使再读《白鹿原》几遍,俺也无法看出作者如何用个性语言,来描写次要人物的特征。
吴友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ng' 的评论 :请问这话出自何处?像这种“温婉地一笑”在文学大师的书中当然有,否则温婉这个词就失去意义。一般来说,如果这个人物形象已经很鲜明的时候,“温婉地一笑”表达的内心世界留给读者自己的体会也是多彩多姿的。
吴友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恩朵' 的评论 : 谢谢!你写得比我好多了。
cng 回复 悄悄话 我对白鹿原的描写没这么高评价。举个例子,白鹿原里有一句“xxx温婉地一笑”。真正的文字白描大师很少这样用形容词,而是频频数语,通过对话人物心理把这个怎么个“温婉”法写出来。
吴友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偶平' 的评论 : 即使是专业作家也很难做到,大家都喜欢情节刺激的,而不是语言有个性的。
恩朵 回复 悄悄话 恩朵先报道后慢慢看
偶平 回复 悄悄话 语言富于个性化,符合人物特征。这点其实是写小说的基本点。可惜大多网络作家做不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