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伴人生

愿我们旅途中的欢乐常伴人生.
正文

秦川访古 穿越时空 (上)

(2015-01-16 14:35:48) 下一个

坐在开往机场的大巴上,我望着夕阳下渐渐远去的西安古城,回味起在博物馆所经历的视觉盛宴,在皇陵古迹所唤起的帝王沉梦,在老城下听到的西安人响尽沧桑的回声,还有那寺庙里所体验到的佛祖的不可思议,以及不时在耳畔缭绕的雁塔晨钟之绝响,。。。。。这一切使我的心潮久久不能平静,过去三天的所见所闻,把我的思绪再次带回了这片令人难忘的秦川大地。

第一天:西安城区——陕西博物馆,大,小雁塔,老城墙,碑林,钟鼓楼

当飞机在晨曦中降落后,我第一个跨出了机舱门。很快便坐上了开往陕西博物馆的汽车,开始了我期待已久的寻根之旅。

陕西简称陕,或秦,是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在黄河九十九道弯中,最大的一个弯如同伸开的双臂,将陕西揽入怀中。

陕西是一支歌。她将黄土高原的豪迈,关中平原的坦荡和秦巴山区的婉约融汇在自己悠扬而久远的旋律之中。

陕西是一首诗。她用独特的语言和优美的旋律,描述了远古的艰辛劳作,西周的森严礼仪,秦代的赫赫军威和西汉的漫漫丝路,还有魏晋的兼并融合与隋唐的强盛辉煌。

陕西是一座宝藏。她珍藏了远古先民的弥足珍贵的馈赠和十四个古代王朝兴衰存亡的历史,拥揽着各类绚丽多彩的文化遗存和无数精美绝伦的文物古迹。

陕西的这座博物馆,汇集了从馆藏的数十万件文物中遴选出的3000件精品,展示了陕西古代文明孕育,产生,发展,鼎盛的历史及对中华文明的奉献。

西安(古称长安)作为陕西的省会,是中国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地方。她地处关中平原的中部,素有“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继蓝田猿人,半坡氏族之后,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10世纪间,曾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西周在此兴文修武,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秦横扫六合,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西汉王朝“罷黜百家,独尊儒术”,开辟“丝绸之路”,形成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统治的思想基础,成为与罗马并峙东西的泱泱大国。唐帝国励精图治,社会开放,创造了辉煌的大唐盛世。作为古代都城典范的长安城,布局严谨,规模宏大,人文荟萃,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11世纪后,西安虽然不再作为国都,但仍是扼控中国西北,西南的重镇。一千多年的都城史,三千多年的城市发展史,西安上演了古代中国最威武雄壮,瑰丽多姿的活剧,成为中国人最自豪,最珍贵的记忆。

 

从博物馆出来向东不远,便是著名的大雁塔。该塔宛然已经成为西安的标志。大雁塔有个令人遐想万千的名字:“雁字成行,角声悲送,无端又作长安梦”。 大雁容易让人联想起远方,而西安的大雁塔,正是1400多年前,从西域远行归来的唐僧玄奘所建。玄奘法师一路历经千难万险到达印度,取经学法。最后带着丰厚的经文和大量的佛像回到长安。法师上表唐皇,陈述取经的由来,在长安受到了隆重的欢迎。

 

 

大雁塔由此建筑起来,作为供奉和贮藏这些来自印度的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的场所。塔由玄奘法师亲自设计,指导施工,并参与担运砖石。 据记载,最初修建的这座砖塔有五层,高180英尺,基座每边长140英尺,面积约20000 平方英尺,而且完全依照印度风格,形式奇特,洋味儿十足。

后来经过历次修葺,形成了现在七层的规模。青砖砌成的塔身磨砖对缝,结构严整,外部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气魄宏大。整个建筑没有飞檐,没有挑脊,没有任何装饰点缀。七层方方的渐高渐小的土黄色塔身连一只铃铛都没有,唯一的装饰是每一层正中的拱形门,可以凭栏远眺。这就是庄严古朴的大雁塔,朴素的让人一见之下甚至有些失望。然而细细揣摩,似乎也只有这份简洁稳重,才能配得上法师的修行。

唐末以后,寺院屡遭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沿着塔内的螺旋木梯一层层登上塔顶,北望是老城,南看是新区。大雁塔就这样巍巍屹立,任凭兴衰沉浮。

与大雁塔遥遥相对的是小雁塔。无论从家世背景,还是从规格建造,艺术等方面,都绝不输于大雁塔。两塔并称为唐代故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

 

 

小雁塔是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现在通体上下仍然保留着唐代建筑从材料,结构到整体形制的原汁原味。从塔顶,塔身各层直至地宫皆是1300年前的原貌。这里的每一块砖都是一个传奇,都是一个时光的记号。只是由于岁月的侵蚀,由原来的15层变成了现在的13层。

走进小雁塔,塔内陈设的一切看起来都很陈旧,但却不失挺拔。没有大雁塔的噪杂,这里耳边是空荡的宁静,除了鞋子与木梯在演奏着古今的节拍,还能听到的就只剩下自己的呼吸了。梯子越来越窄,楼层越来越矮,使我不得不躬身猫着腰向上爬。也许面对这四壁的唐砖,我必须以恭敬的姿势登顶,如同一个虔诚的膜拜者。

登临塔顶,站在残缺的塔尖之上往外望去,整个西安都在脚下,高楼林立,民居幢幢,古城墙在远处的楼宇之间断断续续地隐现着。

脚下这看似柔弱的小雁塔,其实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经历过大小76次地震,其中最是神奇,也是最为人称道的,就是那段“神合”的历史:

1487年,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间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大缝,然而时隔34年,在1521年的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居然又合拢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归为佛祖的功德。15559月,一位名叫王鹤的小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听了目睹过这次“神合”的堪广和尚讲的这一段奇事后,惊异万分,便把这段史料刻在了小雁塔北门楣上。新中国成立后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原来建塔时,工匠根据西安的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像一个“不倒翁”一样,虽历经70余次地震,仍然能够巍然屹立。

在返回城区的途中,我在老城的南门下了车。经过“书院门”信步来到了碑林----这座有着900余年历史,收藏着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艺术宝库。石头虽不会说话,成碑之后便有了灵气。三千余方石碑浸着岁月沧桑的墨色,组成了这世上独一无二的石质书库,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浓缩。

 

 

展室内,成排的石碑高高的压下,厚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站在阴凉的石碑前,密密麻麻的文字隔着现代的玻璃,依然带着古旧的气息扑面而来。

碑林对人们的最大吸引力,就是集中了许多杰出书法家的传世名作,如柳公权的代表作《玄秘塔碑》,其字体遒劲雄健,撇捺如剑,气势雄拔,令人有呼呼生风之感;欧阳询的《黄甫诞碑》,险劲精绝,格局峻峭,间架结构端整劲秀,笔力刚劲,自成一家。

石刻艺术也是碑林的一大内容,而且展品几乎都是文物真迹,且大气磅礴。动辄一二人高,然而雕刻细腻,手法自然,加上灯光的映衬,无论是神佛还是走兽,都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沉静安详,散发出历史的光辉。这是一种真正的智慧,庄重柔和而又挺拔大气,令后人叹为观止。

 

在古都西安,最有气势和最具王朝标志的,就数古城墙了。厚重的古城墙将老城仔细地包裹起来,西安人因此便有了依靠;而初来咋到的人,一看这古城墙,便有了怀古的思绪。长空寂寥,秦腔的吼声隔空而来,历史的风味令人微酸。

 

 

每一个到达或离开西安的人,留在眼里的第一眼或着最后一眼,都应该是西安的古城墙。青灰色的砖垛隐藏着从隋唐至今1400多年的历史,还有那些或激情飞扬或灰暗颓唐的岁月。西安人一如既往,在城门之间穿梭,似乎只有钻过了高大的城门洞,才会真正觉得是生活在汉风唐韵中了。

西安现存的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公元1374  - 1378)。圈起老城的中心,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米,南墙长3441米,北墙长3241米,总周长近14公里。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当我登上古城墙,但见青砖铺底,平整宽广,煞是壮观。西安古城墙是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下,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过去墙顶可以跑车和锻炼,现在则可以举办马拉松赛事。

古城墙,在不同的时候,能品出不同的风味:白天,古城墙雄伟庄重,厚实的墙体和顶上凹凸起伏排列成整齐的垛口,让人精神一振;傍晚,在城墙下散步,天在远端呈现出隐藏一切的昏黄,望着天幕下垛口的剪影,与城下熙熙攘攘,自娱自乐的人群很和谐地相处在一起,显得其乐融融,热闹异常;月夜,在城墙上,每个垛口都悬挂着一串亮丽的红灯笼,远远望去,一盏盏夜灯荧光闪闪,映衬得城墙路面更加昏暗和宽阔幽深。围绕着城墙边的环城公园里,不论是清晨还是夜晚,每每总会有秦腔的吼声奋不顾身地穿透城墙戳进来,唱的人高喉大嗓,忽然荡气回肠,忽然又悲戚婉转,让人感觉很温暖,淳朴。

沿着南大街,我来到了今天的最后一站------钟鼓楼。钟鼓楼和西安人相伴已有六个多世纪了。西安人在城墙下进进出出,在钟鼓楼下走走停停,看见城墙就有了依靠,仰望着钟鼓楼就仿佛有了主心骨。来西安的人大多喜欢在这里留张影,将自己融入在古老城市的一瞬。

 

 

钟楼位于西安的市中心,仿佛古城的坐标原点。钟楼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当时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全国各城市兴建钟楼,以镇天下。西安钟楼初建时原址在现在的西大街,与鼓楼东西对峙。当时此地与南北城门正对,是城中心之所在。后来由于市中心的东移使得钟楼也不得不跟着东迁。这钟楼的迁移也算是个谜题:据记载,钟楼是整体迁移,迁移后的钟楼都是用的原先的材料,丝毫未变,这既需要高超的建筑安装技术,又需要严密精细的工程组织,即使是现代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钟楼从地面到金顶通高36米,绝对是需要仰望的。站在钟楼之上,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颇有点指点江山的味道。从前有个笑话,说是山西人和陕西人在一起吹牛。山西人说:“山西有棵大槐树,把天磨得咯吱吱.”  陕西人说:“那不算高。陕西有个钟鼓楼,半截戳在天里头。”这话确是夸张了点,但钟楼在古时候的西安,确实还没有比它更高的建筑。

钟楼为重檐三滴水四角攒尖木结构建筑,通体彩绘,雕梁画栋。基座方方正正的,用青砖,白灰砌筑而成,煞是端庄。四门正中各有一个高,宽均为6米的券形门洞,与四条大街贯穿。

楼分两层,重檐三层,楼顶上覆着绿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很是耀眼。楼内贴金彩绘,楼顶上有方格彩画藻井。四面漆红的大门,门扉还有几十幅精美的木雕故事,“木兰从军”,“嫦娥奔月”,“西厢听琴”,“伯乐相马”。。。。。。雕工精细,十分生动。

上得楼来,楼上西北角有一口大钟。这口大钟并不是原先钟楼上用来报时的钟,而是明成化年间的仿制品。这其中又有一件神奇之事:据明代龚懋贤所撰《钟楼碑》记载,钟楼上原有一口铁钟,名景云钟,重约6吨。明神宗万历年间钟楼搬迁,景云钟暂移他处,后来工程完结,再把景云钟搬来悬挂,却怎么也敲不响了。因此便生出种种猜测,一说这口唐睿宗景云年间铸成的钟,因其年代久远,灵性自现,忌生忌迁,只能用沉默表示严正的抗议。无可奈何,只得重铸。现在这口景云钟藏于西安碑林之内。

钟楼古时用来报时,后来在不同时期还做过不同的用途。辛亥革命时,义军曾与在钟楼布防的清军激战;1927年,从美国留学回来的石林,在钟楼开设了西安历史上的第一家电影院;抗战时期,钟楼由于其地势高拔,而成为预警日军空袭的报警台;新中国成立后,钟楼又成为游行,检阅和庆祝大会的主席台。

鼓楼与钟楼东西相望,相距不过百米。与钟楼的显赫不同,鼓楼是市井的。钟楼置于花团锦簇之中,而鼓楼下的门洞人们穿梭往来;钟楼连接着东南西北的交通要道,而鼓楼则直通回民小吃街;晚上的钟楼灯火辉煌,而夜幕下的鼓楼则弥漫着烧烤的烟火。

西安鼓楼是目前全国所存最大的鼓楼。它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在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和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先后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和钟楼上的巨钟一起,为老城把着心跳。如今巨鼓也早已不存,唯余鼓楼巍然耸立。

鼓楼的建筑形式与钟楼相仿,也是歇山式重檐三滴水,南北正中有两座高宽均为6米的券形门洞。楼檐下悬挂着两幅巨匾,南为“文武盛地”相传是咸宁学士李允宽所书。这两块匾犹如画龙点睛,使鼓楼生气盎然,更显宏伟庄重,百看不厌。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