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伴人生

愿我们旅途中的欢乐常伴人生.
正文

瑞士 山川秀麗得天獨厚

(2008-03-30 08:48:09) 下一个

                                                          

瑞士,這個只有四萬多平方公里的小國,列強環繞。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從一個曾經僅以輸出雇傭兵而名揚天下的小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經濟巨人;同時,這個資源貧脊的多山小國,亦成為當今世人嚮往的旅遊之邦。今天,瑞士聞名的,是名聞遐邇的秀麗山川、卓越的飯店管理水平以及優質的手表、軍刀、巧克力等。
 從法國的里昂坐火車進入日內瓦 (Geneva) ,踏上瑞士土地後最先遭遇的是瑞士的邊防檢查。與其它大多數歐陸國家不同的是:瑞士在其所有的邊境口岸均設有檢查站,對所有進入其領土的人查驗證件。
日內瓦是在拿破崙倒台後的 1815 年加入瑞士聯邦的,之後不斷發展、繁榮。現今的日內瓦已成為世界著名的會議及展覽中心。在這裡召開的各種國際會議,其數量之多更超過了紐約。世人皆知的世界紅十字總會便設在這裡。其會旗圖案與瑞士國旗相同,只是兩種顏色互換而已。更為奇特的是:聯合國歐洲總部也設在這裡,而瑞士竟非其成員國。
 儘管日內瓦很早便脫離了法國的統治,但卻處處可以感受到法國的影響,不僅城市風貌與法國無異,通行法語,就連飲食也多以法國烹飪為榮。



日內瓦位於阿爾卑斯山的東麓,北邊是著名的日內瓦湖 ( 又名雷夢湖)。晴天的時候可以遠眺歐洲第一高峰--白朗峰( Mt.Blanc )。雖然時已 7 月,但白朗峰仍然是白雪皚皚。與其交相輝映的,是碧波蕩漾的萬頃湖水以及湖邊的大片草地。離岸不遠處的棧橋終點處有一人造噴泉,水柱在高壓下噴出湖面三十餘米。由於剛剛下過一場陣雨,空氣中的水氣在陽光的映照下交織出一道絢麗的彩虹,分外迷人。
 我坐在湖邊的一個長椅上,完全沉浸在眼前的美景中了。這時,一位年過古稀的老者走過來,用英語問我旁邊是否可以坐,這使我有些驚訝。因為自從幾天前到達法國後,這是第一次有人主動與我講英語。我連忙請老人坐下,順便與老人聊了起來。當我問到瑞士何以在百年來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時,老人緩緩答道:「中立!」
 老人繼續講道:在舉行過的多次公民投票中,大多數瑞士人反對加入任何性質的國際或區域組織,以避免任何可能的政治衝突。在上個世紀七 ○ 年代的冷戰時期,瑞士拒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於門外,獨立行走在東西方對抗間的平衡木上。即使是近年來瑞士的所有周邊國家均採用歐元以強調其經濟利益的情況下,瑞士仍然孤芳自賞,堅持使用自己的瑞士法郎。
 接著老人反問道:如果不是由於這一立國之本,瑞士能在兩次世界大戰的邊緣而免於戰火的摧殘嗎?我漠然地搖搖頭。望著老人顯得有些得意的表情,我立即提出了在我腦海中環繞多時的疑問:如果中立是瑞士的成功之道,為什麼世界上沒有更多的國家仿效瑞士以求發展呢?老人看了我一眼,聳了聳肩:「我也不懂!」
清早,我們沿著日內瓦湖驅車北上。沿途都是滿目蒼綠的山丘和果園,大約 40 分鐘後便來到了洛桑( Lausanne ),這個與日內瓦隔湖相望的城市,雖然不大,但其名聲卻幾乎傳遍了世界上的每個角落,每四年一次的奧委會大會,決定著下一個城市的奧运举辦權,因而也牽動著世界上億萬人的心,很多來訪瑞士的人,特別是關心體育运动的人都会在这裡駐足、留念。
 另一個聲名遠揚的便是洛桑酒店管理學院。這個培養出眾多現代酒店管理高級人材的搖籃,帶動了瑞士乃至世界旅遊業的發展。
 從洛桑到瑞士首都伯爾尼( Berne )的沿途,山勢逐漸升高,大片人工培育的草地上,一群群的奶牛或黃牛在山坡上悠閒地吃草,一幢幢大多是紅頂的小屋相間在山坡上。常常可見一縷縷白雲像紗一般將山頂部分環繞起來,如現似隱。這如詩如畫般的田園景色就是在夢中也難以勾勒;這令人如癡如醉的世外桃源怎不使人既愛又嫉?我不得不感嘆上蒼對瑞士的過份偏愛!



 不知不覺中,便進入了伯爾尼。如果用任何一個歐洲國家的首都做為標準,伯爾尼實在是太不足稱道了;這裡既沒有摩天大樓,也沒有繁華的商業區,甚至連一個飛機場都沒有!這可能也是各國首都中的特例,為此我詢問了我們下榻的飯店經理。原來伯爾尼的居民為避免飛機帶來的噪音,在幾次的投票中均否決了興建機場的議案。這樣無論是伯爾尼的居民,還是政府官員在出國時都要開車一個多小時,要麼北上蘇黎世或南下日內瓦去搭機了。這也是民主的效力使然。
 瑞士的官方語言是德語、法語和義大利語。加上當地的一種土語,使得瑞士這個袖珍小國有四種語言通行,然而各族裔的人們相互包容,從未聽說這裡的人們因為語言不同而產生任何大的衝突。據飯店經理講,正是由於瑞士的這一特點,很多瑞士人都會兩、三種語言,而從事旅遊業的人更是通曉三、四種語言。這對促進瑞士的旅遊業,無疑在軟件上也提供了優越的支持。
 來到蘇黎世( Zurich )的第一感覺便是這裡的商業氛圍,整個城市建築在里邁河( LimmatRiver )兩岸。從外表看,無論是建築物的造型,還是教堂的氣勢,都宣示了這座城市的歷史淵源;而從其眾多的博物館,到遍布城市各個角落的草地,便寓意著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再從其眾多的銀行及手表廣告牌,到人們衣著的明顯華麗,又明確了這城市的現代追求。



 走在市中心的班浩夫大街上( Bahnhofstrasse )會看到歐洲很多的名品專賣店,這裡的時裝、手表、珠寶、瓷器、貂皮或手工藝品商店比比皆是。無論是周日還是周末,街上總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除了商業,蘇黎世也是國際的銀行及金融中心,由於其中立國的地位及其穩定的政治環境,使得很多的組織和個人將這裡視為資金的安全避風港。據說,很多的犯罪集團,包括軍火販子,收受賄賂的貪官及大毒梟都將其巨額資產存在這裡。而如果一些貪官被抓,或大毒梟被擊斃,他們的錢便成為無主資產。根據瑞士法律,這些無主資產在一百年後自動轉入聯邦國庫。這些錢又何止是以億元來計呢?況且這類資產的帳戶數目又怎能逐漸減少呢?像瑞士這樣的小國,又何愁用完這無盡的財源呢?
 當我坐在從蘇黎世起飛的飛機上,俯看窗下一塊醒目的「勞力士」廣告牌,不禁想起一位當代文人評論瑞士的話:一百多年來,當別人在忙於製造槍炮時,瑞士人在製造手表,等到硝煙散去後,人們定睛一看,只有瑞士設定的指針,遊走在世界的手腕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